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多地在2019年打破了高溫紀錄,然而,根據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北半球炎熱的天氣和24小時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將增加4至8倍。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無情的熱浪也會炙烤北半球。眾所周知,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最熱的季節,會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全球範圍內出現越來越頻繁和強烈的高溫極端天氣,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
一般來說,複合高溫是指晝夜持續24小時的灼熱天氣,這種複合熱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並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因為人體在夜間沒有機會降溫。根據這項新的研究,北半球溫室氣體的釋放使反常的天氣事件更有可能發生。過去的天氣趨勢顯示,在1960年至2012年間,複合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上升,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可能在本世紀末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況。
在21世紀末,不加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將使夏季四分之三的日子成為當今複合極端高溫天氣的典型,導致接觸這些極端天氣的人口增長數倍。根據這項研究,僅僅2攝氏度(3.6華氏度)的全球變暖就會導致北半球多5天的極端熱浪,4至6攝氏度(7.2華氏度和10.8華氏度)的升溫將使氣溫上升的頻率增加40至60天。2003年,熱浪席捲歐洲,造成2萬多人喪生,在熱浪中,特別是在7月和8月之間,中暑、脫水和溺水的風險增加。
如果降雨不足,大面積的熱浪也會導致森林火災,還會導致缺乏新鮮飲用水和農作物損失。2003年,高溫造成法國約1.5萬人喪生,氣象部門表示,降雨不足意味著歐洲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非常乾旱的情況,許多國家都發生了森林火災,在葡萄牙,21.5萬公頃的森林被毀。不幸的是,過去的10年已經被證明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預測看起來並不樂觀。
由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的獨立分析發現,2019年的地表溫度僅次於2016年。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十年顯然都比上世紀60年代更溫暖。我們有理由認為,複合極端高溫對人類健康、農業和生態領域更為危險,因為這種類型的高溫會損害人類和自然系統對環境過熱的適應能力。
作者:仰望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