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升溫」!21世紀末,北半球將出現24小時的熱浪,無法避免

2020-12-04 仰望星際

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多地在2019年打破了高溫紀錄,然而,根據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北半球炎熱的天氣和24小時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將增加4至8倍。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無情的熱浪也會炙烤北半球。眾所周知,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最熱的季節,會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全球範圍內出現越來越頻繁和強烈的高溫極端天氣,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

一般來說,複合高溫是指晝夜持續24小時的灼熱天氣,這種複合熱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並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因為人體在夜間沒有機會降溫。根據這項新的研究,北半球溫室氣體的釋放使反常的天氣事件更有可能發生。過去的天氣趨勢顯示,在1960年至2012年間,複合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上升,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可能在本世紀末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況。

在21世紀末,不加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將使夏季四分之三的日子成為當今複合極端高溫天氣的典型,導致接觸這些極端天氣的人口增長數倍。根據這項研究,僅僅2攝氏度(3.6華氏度)的全球變暖就會導致北半球多5天的極端熱浪,4至6攝氏度(7.2華氏度和10.8華氏度)的升溫將使氣溫上升的頻率增加40至60天。2003年,熱浪席捲歐洲,造成2萬多人喪生,在熱浪中,特別是在7月和8月之間,中暑、脫水和溺水的風險增加。

如果降雨不足,大面積的熱浪也會導致森林火災,還會導致缺乏新鮮飲用水和農作物損失。2003年,高溫造成法國約1.5萬人喪生,氣象部門表示,降雨不足意味著歐洲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非常乾旱的情況,許多國家都發生了森林火災,在葡萄牙,21.5萬公頃的森林被毀。不幸的是,過去的10年已經被證明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預測看起來並不樂觀。

由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的獨立分析發現,2019年的地表溫度僅次於2016年。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十年顯然都比上世紀60年代更溫暖。我們有理由認為,複合極端高溫對人類健康、農業和生態領域更為危險,因為這種類型的高溫會損害人類和自然系統對環境過熱的適應能力。

作者:仰望星際

相關焦點

  • 再升溫8度,地球將不再是適宜生活的星球,如何阻止地球升溫?
    如果地球升溫 7 度,在赤道和熱帶地區,尤其是高溼度的悶熱地方,人體根本無法正常散熱,只需幾個小時,就會因為內外交迫的高溫而出現嚴重問題。如果升溫 11 或 12 度,以現今的全球人口分布來說,將有一半的人會在高溫下出現危險。地球可能變得這麼熱嗎?
  • 本世紀末的湖泊熱浪或增加 |《自然》論文
    《自然》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Lake heatwaves under climate change顯示,到21世紀末,湖泊熱浪――湖面水溫極熱的時期――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或將增加。該研究顯示,在溫室氣體高排放情景下,湖泊熱浪的平均持續時間或增加三個月左右,一些湖泊可能會進入永久性的熱浪狀態。
  • 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
    《中—英合作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氣候風險指標研究》報告發布——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如果2100年氣溫升溫5℃,地球會是怎樣?報告提出的關鍵研究成果顯示,儘管全球能源系統正在轉型,但如不採取緊急行動加快減排,人們恐面臨無法實現《巴黎協定》制定的到21世紀末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目標的顯著風險。研究組成員、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滕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12個被選定研究的行業指標中,僅有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這1個指標是在符合2℃排放路徑上發展。
  • 「致命高溫熱浪」將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專家這樣說
    《自然》子刊發表的這篇論文以溼球溫度6小時滑動平均值達到35℃作為閾值,認為當溼球溫度達到35℃時,人類在無保護環境中的生存時間只有6小時,對於華北平原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而言,由於室外活動不可避免,所以作者認為在高排放情景下,本世紀末華北平原將出現溼球溫度超過35℃閾值的熱浪,這一地區將在熱浪侵襲中不再宜居。
  • 熱浪席捲北半球 北極現罕見高溫 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氣象專家。
  • 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溫度罕見飆升超30℃ 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8月初的北極地區。王曉雯 攝影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從氣候背景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是今年高溫熱浪異常的大背景。艾婉秀表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並不意味著每個地區的增暖速度都一樣。
  • 高溫熱浪「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高溫熱浪「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2018「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燒烤模式席捲北半球」「地球在燃燒」……連日來,從東亞到歐洲,北半球多地「高燒」難退,媒體上充滿了對高溫、熱浪的吐槽。
  • ...2050年完全實現零碳排放量 升溫幅度不超過1.5°C以應對全球暖化
    自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上升1°C,為12萬年以來最熱的時期。2015年,絕大部分全球各國領導人在巴黎會面,討論如何減輕全球變暖帶來的破壞性後果,籤署《巴黎協定》。幾乎各國一致認為,應盡最大的努力以在本世紀末將地球變暖限制在溫度上升1.5°C以內。這樣做可以避免歷史性降雨事件、大旱和巨型冰蓋融化的災難性影響。
  • 地球高燒難退!經歷45度炙烤後,歐洲本周將迎新一波熱浪
    地球,正陷入滾滾熱浪的炙烤中。就在上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剛剛宣布2019年5月是地球自有溫度記錄以來「第四熱」的5月,6月的溫度就又刷新了記錄。WMO等五家氣象權威機構分別發布獨立報告,不約而同得出了一個結論,即 2019年6月是地球自有溫度記錄以來最熱的六月,2019年也有可能成為這140年中最熱的一年。WMO還證實,6月的西歐和中歐部分國家和地區,日平均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10攝氏度,且歐洲還將在下周迎來新一輪熱浪。
  • 地球將迎致命「溼球溫度」,印度多國或成重災區
    在今年,北半球多地遭遇了致命的熱浪襲擊,從美國中西部到歐洲、亞洲南部和東部也熱得非比尋常。事實上,殺手級的熱浪天氣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這是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必然,這是科學家們已經預見的事實。然而近日,一些氣候學家指出,大多數地球氣候預測遺漏了一個主要因素:溼度,這個條件雖然常常被人們忽略,但是它並不可輕視。溼度這個因素可能加劇熱浪的影響,放大全球變暖對於人類的危害。一項新的全球研究項目指出,在未來幾十年裡,高溫度和高溼度同時存在將導致數億人的痛苦。
  • 21世紀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未來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將超過1971~2010年間每年2.0毫米的速度,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26~0.28米。其中的30%~55%來源於海水受熱後的體積膨脹,15%~35%來源於冰川融化。隨著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的上升,北極海冰範圍將繼續縮小,北半球春季積雪也將減少,全球冰川體積將進一步縮小。
  • 地球正在被炙烤,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他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 自1940年以來,二氧化碳引起的升溫被自然變冷掩蓋了。自然變冷一旦終止,二氧化碳引起的升溫就將顯現。 到21世紀初,地球平均溫度將超過近1000年來的極值。
  • 極端熱浪侵襲北半球 歐美多地迎「最熱6月」
    極端熱浪侵襲北半球 歐美多地迎「最熱6月」 2017-0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外媒報導,北半球近日遭極端熱浪侵襲
  • 21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流星雨來襲 預計1小時超百顆
    21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流星雨來襲 預計1小時超百顆   21世紀以來最絢麗的流星雨要隆重登場了,你準備好了嗎?今晚8點左右,頭頂的蒼穹將變成一塊星空屏幕,每小時可能有超過100顆的流星拖著絢麗的尾巴划過天際,精彩絕對不容錯過。  本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流星雨來襲  10月6日到10日,地球穿越天龍座流星群,而今晚8點左右,天龍座流星雨將大爆發,預計每小時數量可能超過100顆,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地球上能看到的最大規模的一次。
  • 文章速遞|熱浪對北半球中緯度地區GPP有何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在整個21世紀,特別是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熱浪的頻率、強度和範圍都會持續增加。並且氣溫的突然上升會比全球溫度逐步升高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更加強烈,這使得科學界對熱浪事件極為關注。生態系統總初級生產力(GPP)在熱浪期間和熱浪後如何響應以及不同陸地生態系統的響應有何區別,這些問題目前仍不清楚。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最新研究成果:溫升2℃,世紀末氣候控制目標
    自1971年以來,全球冰川普遍出現退縮現象,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的冰儲量減少,平均每年減少2260億噸的冰量,北極海冰面積以每10年3.5%至4.1%的速率縮小。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19釐米,平均每年上升1.7毫米。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20世紀中葉以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強度和頻率發生明顯變化。
  • 北半球歷史罕見的高溫熱浪,將導致印度古陸板塊瘋狂北抬!
    歐洲更是酷熱難耐,西班牙、葡萄牙高溫達42℃,局地達到45℃,法國、德國更是熱浪滾滾,連一向涼爽的避暑勝地北歐,也難逃熱浪的裹挾,瑞典、丹麥、芬蘭、荷蘭、挪威等都感受到了「三佛天」的威力。高溫乾旱給農業帶來巨大的影響,歐洲農業部門發表報告稱,因「三佛天」的影響,法國、德國、英國的農業將減產20%以上。
  • 科學家重建地球溫度歷史 近百年升溫尤其迅速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今天的地球比過去11300年間(也稱全新世)70%至80%的時間段都要溫暖。而對2100年全球溫度的預測則更令人擔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的幾乎每一個氣候模型都表明,在所有可能出現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下,氣溫屆時都將超過全新世時期的最高溫。
  • 樹輪穩定氧同位素結果表明我國東北升溫晚於北半球平均升溫時間但...
    我國東北地區生態系統對溫度變化較敏感,近年來的升溫已導致永久凍土部分融化、生長季延長、樹木死亡等生態問題。較短的器測資料導致科研人員對升溫的起始時間認識不足,而以工業革命以來的強烈升溫作為特徵的全球變暖(年均溫)和我國東北地區的溫度變化具有不可對比性,這是由於當前東北地區仍沒有一條器測時代之前的高解析度年均溫變化重建序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樹輪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東北地區的油松年輪穩定氧同位素(δ18O)首次定量重建了東北地區年均溫變化,方差解釋量達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