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氣象局:未來5年全球將升溫0.43℃
英國氣象局近日表示,全球升溫速度低於最初預計,在近20年時間裡不會大幅提高。他們承認此前的預測並不準確。 根據英國氣象局本月7日公布的一份新聞稿,未來5年的升溫幅度將達到0.43攝氏度,高於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水平,但低於此前預計的0.54攝氏度,調低了20%。
-
臺灣暖化速度快全球2倍!冬天每10年上升0.4度
聯合國對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衝擊發出警訊,島內學者研究分析,臺灣氣候暖化速率約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從1901年到2000年上升了1.1度。學者警告,暖化導致日夜溫差縮小,夏天也會逐漸變長,冬天平均每10年上升0.3至0.4度,厚重的冬季衣物在臺灣也會逐漸失去市場。
-
未來7-22年,全球可能升高1.5度—新聞—科學網
氣候變化閾值刷新未來7-22年,全球可能升高1.5度 來自加拿大的科學家介紹了一種預測全球變暖的新方法,可大大減少氣候變化預測的不確定性。最近,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預測方法,能夠大大降低模型的不確定性。相關研究載於《氣候動力學》。 大氣、海洋、冰川、陸地和太陽等都是影響地球氣候的因素,將它們匯集於同一個數學模型中,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了解整個地球系統。但在預測未來時,這些歷史數據仍然存在著不確定性。
-
全球地表溫度110年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原標題:全球地表溫度110年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稱,1901至2012年,全球地表溫度升高了0.89℃,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升高1.5至2.0℃。報告指出,有95%的可能性,人類活動是自1950年代以來地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
秦大河: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19世紀升高1°C
海外網3月7日電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7日下午將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委員舉行「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記者會。 中國氣象報社記者提問秦大河委員,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已經變成了一種全民行動,現在一部分公眾甚至科學界也有專家對氣候變化是持懷疑態度的,認為氣候變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全球變暖趨於停滯。
-
專家稱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將多方面影響日常生活
11日在北京召開的氣候傳播國際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描繪了未來氣候變化之下的生活圖景。 「氣候變暖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在會上開門見山。她指出,最近三十年中的每個十年都比1850年以來之前的任何一個十年溫暖。
-
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增0.74℃ 專家今向市民解讀氣候...
本報記者 劉晶晶 百年來平均地表溫度增0.74℃ 去年熱辣的夏天令市民們記憶深刻。去年上海市年平均氣溫17.6℃,是有氣象記錄134年以來歷史最高值,由於去年10月平均氣溫創歷史最高值,造成本市氣象意義上的入秋比常年偏晚一個月,為歷史最晚記錄。近20年上海呈現明顯的溫度升高趨勢。 這不僅僅是上海的個別現象。
-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6:54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今年暖冬天氣一直是全球議論的焦點,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造成暖冬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氣候變暖很可能是人為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
-
新研究發現地球將在未來20至30年內達到溫度極限
根據北亞利桑那大學伍德威爾氣候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在目前的升溫速度下,地球在未來二十年內通過植物吸收近三分之一的人為碳排放的能力可能會減半。紐西蘭懷卡託大學,研究小組使用了全球每個主要生物群落中測量塔的二十多年的數據,確定了一個臨界溫度臨界點,超過該臨界點,植物便具有捕獲和儲存大氣中碳的能力,這種累積效應被稱為「陸地碳匯」,隨著溫度的持續升高而降低。陸地生物圈-陸地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進行了地球的大部分「呼吸」,交換了二氧化碳和氧氣。
-
青島海平面年均漲0.64毫米 未來30年海岸線後退50公裡
專家怎樣給大海「量身高」?記者採訪得知,去年山東省海平面上升55毫米,但青島市海平面自1950年至今,年均升高0.64毫米左右,這主要是受益於我市的花崗巖地質結構。 年均升高約0.64毫米 「青島海平面上升的幅度非常小,1950年至今年均升高約0.64毫米。」
-
假如全球溫度升高1.5℃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預測顯示,未來5年,全球每年的平均氣溫都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高出至少1℃,其中至少有一年氣溫升幅突破1.5℃的發生機率為20%,這種可能性正在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
地球溫度未來或上升3至7攝氏度:酷熱程度人類將無法忍受
據外媒報導,項年代跨度時間最長的地球表面溫度研究顯示,即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維持在現有水平不變,未來地球平均溫度仍可能上升
-
全球控溫目標解讀: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2℃
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而過去的130年全球升溫0.85℃——這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IPCC)在去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第一工作組報告中提到的。
-
病毒、火災、南極溫度20度剛好趕到2020年,經濟蕭條,未來迷茫嗎
年後吧!徹底是全國給封住了,哪裡也去不了,出個家門,都有人在喇叭上喊你,說誰誰誰,趕緊回家,不要讓我在監控上看見有一個人在動,看來時態真的是很緊急了!索性我就在家裡待了下來,看過新聞和專家的介紹後,我還痴痴的以為在3月份就好了,沒想到我在家一待待了接近半年。
-
全球年平均溫度創新高
中國網12月23日訊,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1日報導,2014年是最熱的一年,這不禁令人問道「這是為什麼?」。為何稱2014年為最熱一年?這是因為有數據表明:自1870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TMG)均可以由溫度計來記錄,因此能夠準確查出每年的氣溫最高值,而今年的氣溫又達到了新高。
-
本周末大雪將襲擊英國,氣溫預計降至零下7度!
隨著英國各地氣溫驟降至冰點以下,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可能會下雪。天氣專家證實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將下雪,因為夜間氣溫預計將降至零下7攝氏度。大西洋上醞釀的低壓天氣系統將與英國各地的冷空氣發生衝突,英國各地可能會出現降雨轉為降雪的情況。冰凍:隨著氣溫驟降,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可能會下雪。英國氣象局表示,目前仍不確定這場降雪會向英格蘭南部地區蔓延多遠,但預計蘇格蘭高地和英格蘭北部地區的降雪量將在10至20釐米之間。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預計全球氣溫將超平均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當地時間3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稱,未來幾個月,即使沒有厄爾尼諾發生,全球多地氣溫仍將超過平均水平。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最新報告指出,今年3月至5月,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分別為35%和5%。6月至8月,兩者發生機率均為20%~25%。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氣候分析工具「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GSCU)顯示,無論是熱帶還是非熱帶地區,全球大部地區的海洋表面溫度可能高於平均值。
-
報告指110年來全球地表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報告指110年來全球地表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中新社紐約9月27日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稱,1901至2012年,全球地表溫度升高了0.89℃,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升高1.5至2.0℃。
-
全球未來將頻繁遭受極端降水的考驗
未來幾十年裡,全球多地將頻繁遭受極端降水的考驗。今年6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影響,全球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陡增。研究預測,如果當前的升溫速度持續下去,到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5.4℃。這意味著,每1.5年至2.5年,就會有地方出現「百年一遇的暴雨」。▲ 7月10日,一名志願者坐在日本人吉一處神龕前休息。
-
鄭州迎27年來最冷一天,溫度低過北極圈城市
看看鄭州今天的溫度最高-2°C,最低-12°C現在出去約玩的,都是真愛!不只有降溫,還有大風啊!鄭州市氣象臺2021年1月7日9時55分繼續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鄭州市區及所轄六縣(市)將出現4-5級西北風,陣風6-7級。請注意防範。鄭州今天的溫度,已經比北極圈內的一些城市要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