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質

2020-11-22 中國青年報

學者論壇

塑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質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辛向陽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5-18    [

列印

] [

關閉

]

    ■五四前夕,胡錦濤總書記向全國廣大青年學生提出殷切希望: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

    筆者認為,當代青年要想肩負起歷史重任,譜寫振興中華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必須具備總書記提出的這四個方面的精神品質。

    愛國主義的精神支柱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幾千年,靠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那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怎樣看待愛國主義?有人說,經濟全球化時代講愛國主義會走向狹隘的民族主義。這其實是一種片面的看法。

    經濟全球化時代是全方位的競爭,它體現在經濟、政治、科技、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以及每一個領域的各個環節,但歸根到底,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競爭,即人的素質的競爭。一個民族是否具有奮發進取、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是其在全球化激烈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喪失國家意識、丟失民族精神的民族一定會在全球競爭中處於下風。經濟全球化雖然是當前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但這絲毫沒有改變以民族國家利益為主體的世界格局,也沒有改變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一個半世紀前說的只有靠國家的力量和資源才能保持生存與獨立的斷言的真理性。

    我們要想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加突出我們民族的特性。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有著鮮明的主題: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在改革開放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要富強,中國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要對世界有較大的貢獻」,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我們民族發出的最強音,堅持愛國主義就是獻身於這一偉大的事業。

    勤奮學習的態度

    進入21世紀,世界新科技革命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步伐大大加快。據專家統計,知識更新在20世紀80年代的速度是20年,90年代是10年,而到了21世紀90年代便縮短為5年。也就是說你大學剛剛畢業,你所學的一些專業知識已經需要系統更新了。

    對於當代青年而言,我們如何適應飛速發展的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如何掌握解放思想這一法寶?這更需要勤奮學習。要刻苦鑽研專業知識,紮實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儘可能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知識;要努力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這一體系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注重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從祖國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中獲得更多的營養;要培養自己的世界眼光,廣泛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深入實踐的學風

    古人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裡的「習」實際上也有實踐的意思。深入實踐就是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去。1939年5月4日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大會的演講中,毛澤東同志就講: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麼做標準呢?拿什麼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70年後,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只有深入到基層中去,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深入實踐就是科學把握國情,不斷探索和掌握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人類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規律性的東西往往要通過現象的不斷往復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能更明確地被人們認知。青年人要善於成為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先行者。

    深入實踐更要求具備創新精神。青年人最少保守的思想,最少框框的約束,最具有創新的潛能。科學發展的希望在創新,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千千萬萬青年的創新實踐,必將匯聚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奔湧洪流。

    奉獻社會的品德

    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在生死考驗面前威武不屈、英勇無畏,就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和平建設時期,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激勵著共產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抗震救災鬥爭中,廣大共產黨員和許許多多的幹部群眾在大災面前不低頭、大難面前不彎腰,以大愛化解苦難,以大義鼓舞鬥志,充分顯示了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

    這種強大的力量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所內含的奉獻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理想是美好的,但實現理想的過程並不總是凱歌行進的,會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當代青年應該樹立起奉獻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把這種精神牢牢地內化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馬克思曾經在1852年講過:「不管資產階級社會怎樣缺少英雄氣概,它的誕生卻是需要英雄行為、自我犧牲、恐怖、內戰和民族鬥爭的」。資產階級在其革命的初期尚且需要自我犧牲精神,更何況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一個嶄新的偉大事業,需要青年有奉獻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

    

相關焦點

  • 當代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研究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當代青年能夠接觸到的各種思潮不斷增多,社會思潮對青年思想和行為的塑造也愈加深刻。當前,泛娛樂主義、新消費主義、新愛國主義和積極的民族主義是對青年群體影響較大的社會思潮。這些思潮有著明顯的時代特色,也存在著和資本、技術相互交融的特點,引導青年健康成長的關鍵在於準確把握青年思潮的影響。
  • "宅"現象分析:當代青年精神生活與現代性的碰撞
    當年輕人徜徉在時尚潮流中享受現代化成果的同時,現代性也隨之跟進,出現在青年生活中。  當代青年的精神生活與現代性正在發生激烈的碰撞。青年精神生活的異化現象也正是這種碰撞所發出的聲響,當這種異化進入青年人的生活時,一些青年就似疾病纏身,說不出扔不掉,常常讓人全身不爽。
  • 中國「宅」現象分析:青年精神生活走向物質主義
    「宅」現象分析  ——談當代青年精神生活與現代性的碰撞  對中國改革開放前後發生的驚人變化,每個人都有著切身感受,而這些變化說到底是現代化帶來的。當年輕人徜徉在時尚潮流中享受現代化成果的同時,現代性也隨之跟進,出現在青年生活中。  當代青年的精神生活與現代性正在發生激烈的碰撞。青年精神生活的異化現象也正是這種碰撞所發出的聲響,當這種異化進入青年人的生活時,一些青年就似疾病纏身,說不出扔不掉,常常讓人全身不爽。
  • 全環境育人理念與當代青年發展
    作為傳統的受教育主體,當代青年學生伴隨網際網路一起成長,在網絡教育場域中更加活躍,因此也暴露出「網絡時代」的成長困局。因此,如何從超越教育主體、客體之上並包融兩者的新視角和立場,來思考和解決在網絡時代大學育人的方法和途徑問題,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全環境育人」理念提出的深層動因。
  • 一二九運動與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
    (同上,第253、251頁) 一二九運動之所以值得我們紀念,既因為它「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使抗日運動成為全國的運動」;(同上,第253頁)還因為它繼承和發揚了五四以來優良傳統,有力地昭示了中國青年運動應當堅持的正確方向。歷史照耀現實,一二九運動的歷史經驗,對於當代中國青年應如何確立理想,選擇人生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一是要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 《白日漫遊》:當代青年的精神漂流
    青年作家遠子在其新書《白日漫遊》的開篇《業餘》中對於編輯職業進行了這樣的調侃。《白日漫遊》是遠子過去的短篇合集,他談道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工作時間創作出來的。《白日漫遊》刻畫了在大都市掙扎求生的年輕人,描述青年人們渴望自由而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的生活狀態:不想工作,又害怕失業;想要戀愛,卻又恐懼婚姻;有吶喊,更有彷徨;一心要逃離,卻不知逃向何處。
  • 聚焦當代青年的「空心病」: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
    如果說「潘曉來信」點燃了上世紀80年代青年自我意識的火苗,徐凱文提到的「空心病」則是當代青年在探索自己生活道路過程中值得關注的熱點現象。在當代,究竟為誰而活?為怎樣的生活而奮鬥?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當代最具潛力的的青年畫家靳志強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河北省儒學會理事。(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2018年作品《萬億光年》入選「同源」全國中國畫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2017年作品《江南煙雨》入選悲鴻精神全國中國畫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2015年作品《夜雨太行》入選「重溫經典」第二屆婁東全國中國畫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
  • 桂林理工大學帶領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切實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桂林理工大學「點線面」三維共振,「線上線下」相結合,帶領廣大團員青年中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點上輻射,夯實青年團幹的理論基礎專兼職團幹部是引導和帶領全校團員青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骨幹力量。
  • 【領航新徵程】實現新時代的偉大夢想 當代青年責無旁貸
    【十九大代表在基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 時代楷模黃大發 當代黨員的精神旗幟
    4月25日晚,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並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新區各鎮辦積極組織各級黨員集中收聽收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黃大發的當代愚公精神激勵和鼓舞著新區黨員幹部不斷前進。
  • 【學貫五中全會精神】青年黨員說: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讀書...
    自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以來,經管學院多管齊下、精準發力,系統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讀書班、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系列活動,確保全會精神深化於心、落實於行。
  • 河北青年藍皮書顧問廉思:當代青年發展亟待解決三方面問題
    長城網訊(記者 楊亞紅)10月16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10月16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
  • 中國當代青年群體中的新右翼思潮
    總而言之,當代青年群體中親右翼態度的出現,前提是中國已經完成了主權國家的構建,否則將沒有產生這一思潮的土壤。經過30多年中國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越來越深地嵌入到全球化進程中,當代青年思潮和全球青年議題產生了某種同構性,即在各自內部議題上的激進與保守之分。
  • 提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效度
    原標題:提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效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
  • 福大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經濟學班舉辦「甲子回眸譜讚歌 青年築夢...
    2018年11月22日 17:37:09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2日電 近日,為了積極響應學校「砥礪追夢一甲子,青年學習鋪華章」的團立項號召,福州大學2018級經濟學班團支部開展了以「甲子回眸譜讚歌,青年築夢銘初心
  • 習近平總書記"六點要求"指明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
    李永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對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來說,五四運動標誌著民眾國民意識的覺醒、弘揚了偉大的愛國精神,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自發地進行組織、群眾參與廣泛的一次鬥爭;對於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來說,五四運動是偉大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的集中展示;對於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來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它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 弘揚志願精神 展示活力風採 傳遞文明能量——市科技局團員青年...
    市科技局團支部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工作動員會精神,引導團員青年積極響應創文整改工作部署,組織開展創文志願服務活動,推進創文整改工作落地落實,通過參與專題學習會、社區服務等方式為創文整改工作獻智出力。
  • 中信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議
    黨辦主任吳運高同志首先強調了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意義,傳達了所黨委關於開展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相關工作部署,並對青年同志們開展專題學習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長喬俏同志就參加「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首場報告會做交流分享,從十大方面系統全面地梳理了韓文秀同志的宣講內容,和青年們共同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核心要義。
  • 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於時代精神,重新審視肯定青年在歷史進程和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指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就是要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永遠為人民服務。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其思想尚處在不成熟階段,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可以從三個方面積極引導青年樹立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