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AI的神話與現實——AI時代的方法論

2021-01-10 前瞻網

幾年前,在學術機構之外很難找到人認真討論人工智慧(AI)。但在今天,幾乎每個人都在說AI。和所有新技術趨勢一樣,這波新浪潮正源源不斷地帶來好奇心和熱情。普羅大眾的參與,雖然創造了不少偉大的想法,但在許多情況下也導致了錯誤看法的出現。

AI是由偉大的思想家和學術研究者建立的,接著被世界各地的學術界和工業界進一步發展,它的發展速度比任何人所預料的都要快。事到如今,人類自身的生物局限性正日益成為創建智能系統的主要障礙,這些智能系統本應和我們一起工作,利用我們的生物認知能力來實現更高的目標。

在過去幾十年裡,AI克服了許多學術方面的障礙。然而,在進入現實場景中,它出現了許多問題,圍繞它產生了不少神話和誤解。不幸的是,由於對於AI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信息令人困惑和衝突,行業領導者很難在狂熱者、平臺供應商和服務供應商造成的擁擠和嘈雜的生態系統中區分事實和虛幻,帶領行業前進。

所以,現在最主要的挑戰是,如何讓行業領導者對AI能和不能做什麼有一個現實的界定,並不斷地對其進行更新,從而引導他們的組織以正確的方式應用AI來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和改造他們的業務。此外,學者和AI從業者有責任走出泡沫,與行業專家合作,以進一步發展AI的學術基礎,使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得更快。

行業認知「一團亂麻」

過去幾年,幾乎所有行業的商業領袖都在試圖了解AI以及企業如何從中受益。不幸的是,直到現在,AI的應用大多還沒超越概念證明(POC)階段,即小範圍分散使用機器學習(ML)算法階段。

如今的許多POC項目,基本還是使用簡單的統計方法給他們的問題添加一些簡單的預測或分類,就堂而皇之地冠以AI的名字。實際上,這仍然可以定義為分析或是高級分析,在理解結果和作出決定或採取行動時仍然需要廣泛的人為幹預。

隨著業務流程和操作條件的不斷變化,新生成的數據和不同業務因素的不斷變化降低了精度和價值,這些算法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無用,甚至導致危險的決策。這一現實使企業領導者感到困惑,阻礙了他們以適當方式採用先進的AI技術。

目前,不少企業選擇少量採用ML算法以快速獲得收益,但是這可能會對跨行業AI應用造成挫折,從而引發另一個「AI寒冬」。當然,這次在行業方面,而不是在學術方面。

不過,這也並非全無壞處。雖然這一水平的AI應用讓公司浪費了許多機會和資源,但它有助於使企業和IT領導者相信,AI可以推動變革性和相關的創新。

分散式ML的詛咒

以往常見的現象是,一些有雄心的商業領袖使用開源ML庫,在他們自己和業務領域內啟動AI計劃,但只重點關注一些需要優化的關鍵決策。這些行動通常不是整個公司有組織計劃的一部分,雖然可以獲得一些價值,給使用AI解決問題提供了第1次經驗,但它導致了分散的跨組織的ML算法。不幸的是,這種分散的ML算法不能完全釋放數據中隱藏的價值,也不能充分利用組織所擁有的寶貴業務知識。此外,它們還會給公司帶來潛在風險。

分散的ML算法帶來的一些主要風險是:

1、算法如果通過有限類型的特性和數據進行培訓,會導致在業務領域之外做出錯誤的或有時是危險的業務決策;

2、在優化本地運營決策時,此類算法可能會無意中對其他業務領域甚至全球運營產生負面影響;

3、這種單獨的算法很容易被內部或外部參與者操縱和誤導,從而增加了一個新的網絡安全風險類別;

4、培訓ML算法可能需要昂貴的計算能力,這會增加小型企業單位的高成本。在許多情況下,這導致業務部門完全放棄AI,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採用AI的成本很高。

如果企業的業務職能部門和運營部門能夠直接連接的,它們生成的數據、創建的知識以及所遵循的角色是共享的且相互依賴的,那麼AI可以在人類忽略的大量數據和特徵中找到到一些相互依賴的關係,創建一個強大的數據和知識平臺,使跨組織分布式AI系統能夠將分散的數據、知識和決策性質從弱點轉換為主要優勢。

因此,各企業現在最好能能夠迅速採取行動,整合所有鬆散的AI戰略和ML算法,將其整合成整個企業級別的安全AI平臺。這將使現在分散但其實相互關聯的AI解決方案提供真正的智能,從而在需要做出決策時為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和轉型能力。這一舉措還將降低採用成本,增加投資回報率,從而加速AI的採用。

使用AI技術還是創建智能企業?

就算AI還不具備這種能力,企業也必須預先向好一個問題:他們是只想部分使用AI技術,還是最終創建一個全智能企業?

目前圍繞機器人工序自動化(RPA)以及它們是否是AI一部分的討論,讓關於整個AI應用的討論偏離了軌道。有許多企業在引入了這種自動化工序後,就自滿於自己成為AI應用的先鋒。

然而,RPA不是AI的一部分,至少基於學術定義是如此。當前的RPA技術只是簡單的腳本,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腳本只是將人類多年來積累起來的當前業務流程交由自動化機器人完成而已,在設計時也主要圍繞人的需求。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機會,一個通過RPA和智能工序自動化(IPA),重新設計員工隊伍的機會,在新員工隊伍中,人和機器更智能、緊密地協作。

企業領導者應該從一開始就立志於創建一個智能企業,它不僅提供智能產品和服務,還要在內部採用智能流程。它要充分利用人類的生物智能和機器的AI能力,而不僅僅是自動化重複過程。

考慮到智能企業的人工製品和內外部業務環境日益複雜,而我們的生物能力又著實有限,過多的傳統人工幹預其實正日益成為實現智能企業目標的主要瓶頸。因此,組織需要停止浪費時間討論RPA,轉而動手制定智能企業的戰略和路線圖,其中應包括:

1、智能企業的總體願景、定義和路線圖,包括如何以動態方式找到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問題的原因、內容、方式;

2、新智能流程的路線圖,設計用於更緊密的人機工作方法;

3、超越AI和ML算法的策略,以識別對端到端智能解決方案和產品至關重要的其他技術,例如新的傳感技術、智能物聯網網關、邊緣計算硬體以及包括量子計算在內的高性能計算機;

4、在構建、使用、操作和維護此類智能系統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創建所需文化和組織運作轉變的計劃;

5、創建創新生態系統的計劃,該生態系統應是新業務的一個組成部分,以預見並向新業務和聯合客戶提供新的智能服務。

7、由AI技術賦能的人機界面(HMI)。

對數據的誤解

到目前為止,培訓、測試和驗證當前的ML算法仍然稱得上是挑戰,尤其是深度學習,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良好數據。過去幾年的數據表明,在許多情況下,企業在編寫ML方法時,沒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歷史數據。

即使在有足夠的數據的情況下,人類也必須在數據工程、數據分析、特徵工程、特徵選擇、預測建模、模型選擇和驗證等不同領域投入大量精力,然後才能使用初始算法。此外,手動調整第1代算法的內部結構設計,以及後續的持續改進,都還需要大量繁瑣和重複的工作,並且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

當前的各種「預測分析」算法實際上都是在用簡單的統計模型,根據可用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某些內容。它建立在一種假設之上,即未來將簡單重複過去發生的事,顯然,這種假設是錯誤的,部分「昂貴」的歷史數據反而會產生誤導效果。

此外,科學家們對統計推斷和濫用統計顯著性和「P值-概率值」的警告日益增多,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一些科學家甚至呼籲放棄傳統統計學上的概念,特別是在需要高精度預測的情況下。

AI解決方案的安全性

我們都希望AI方案能夠以不同於傳統軟體解決方案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從技術上講,AI系統有可能自動檢測到敵方行為,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主動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如今,AI正被有效地用於增強傳統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使其能夠早期識別或預測攻擊,並建議對敵方系統進行原始攻擊。

但是,這只是針對目標的保護,對於自身的保護,AI不一定有那麼好。網絡攻擊者也許不需要再竊取數據,只需向AI系統提供錯誤的數據,從而操縱他們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例如,攻擊者可以訪問電子病歷(EMR)來添加或刪除MRI掃描中的醫療狀況,這將導致ML算法誤判。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核電站或智能電網的財務數據或關鍵設備的運行數據上。

AI最先進和最有前景的特點之一,就是它們能根據我們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的方式,以及我們授予它們訪問權限的外部數據源來自己學會保護方法。這種獨特的性質也使其更容易受到新類型的網絡攻擊。這和誤導人類行為的方法差不多。

AI系統的道德風險

AI倫理和偏見是當今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當我們根據經驗創建的ML算法規則時,這些算法也將直接反映我們思考和處理事情的方式。

在許多情況下,如診斷醫學圖像、預測設備故障或優化生產能力時,道德和社會偏見可能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造成了一種誤解,即AI沒有偏差,許多公司都不知道ML算法可能會給組織帶來高風險甚至法律負擔。

例如,我們通常使用特定設備的技術數據和其他操作和環境數據來訓練ML算法,這些算法可以主動預測設備故障或指導我們如何提高其性能。在某些情況下,由於許多已知和未知的變量,算法可能會傾向於以故障率為基準做決策,從而導致業務中斷。

結論

各企業必須認真制定全面而靈活的AI戰略,並立即啟動適當的執行計劃,為新時代做好準備。這一面向智能企業的戰略將有助於創造未來的新的人機合作方式,並重新塑造整體業務格局。這要求企業和IT領導層對AI現在和未來能做的事情有一個現實而準確的看法。

此外,如果是由擁有在AI領域具有豐富學術和實踐經驗的人來領導這類行動,有助於擺脫炒作,避免代價高昂的社會誤解。

AI不應局限於幾個功能領域,企業應預先考慮採用嵌入式、邊緣化和集中化智能的混合平衡方法,以確保組織的集體智能在所有團隊、職能領域、產品和服務中得到良好的協調發展。

最重要的是,採用AI及和智能企業相關的技術,可以使人類和智能機器更加接近,從而創造出生產效率更高、功能更強大的勞動力結構。公司應該明白,人類和機器將成為新時代勞動力的2大支柱,並明智地計劃利用它們的綜合優勢,了解它們在生物和人工性質方面的局限性。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打開APP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胡哥 發表於 2012-10-16 11:31:57 後輟為ai的文件是illustrator軟體(在廣告、印刷包裝方面使用的軟體)製作的矢量圖文件,而矢量圖的優點是如何放大圖像都不會產生馬塞克現象,即不會虛。
  • 小狸AI英語課怎麼樣?掌門旗下小狸AI課測評:來爆料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針對低幼齡孩子的線上教育課程也開始採用ai技術,在斑馬ai課大熱之後,2019年下半年掌門教育也開始研發AI課,並在今年2月上線了小狸AI課app,今天,魚sir就來給大家調研測評一下掌門1對1旗下的小狸ai課怎麼樣?小狸ai英語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 Roadstar.ai又添砝碼:自建模擬器,邁向運營深水區
    此前在深圳、矽谷等等地進行了多次路測的Roadstar.ai,在攻克了現實路測的難題後,又往前邁進一步——自建模擬模擬器。雷鋒網新智駕對話近期加盟Roadstar.ai 的劉軒,了解這家年輕的無人駕駛銳意進軍模擬器背後的意圖以及更深層次的技術理解和技術如何轉化為商業的思路。此前劉軒在百度、景馳都曾負責自動駕駛仿真器的相關研發。
  • 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aitechtalkwubo吳博學術背景:先後在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求學,並在英國利茲大學完成博士後,師從計算機視覺專家唐遠炎教授等人。在 ICML/ACL 等頂級會議發表過多篇人工智慧論文。
  •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自2016年alphago在圍棋系列賽中戰勝職業棋手以來,ai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中取得進展,並且在某些問題上實現了突破。在最近的新聞中,谷歌發布的兩張miranda照片不僅僅是事實,還再次為我們揭開了ai正在開始各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的新面貌。
  • Roadstar.ai 自動駕駛樣車上路,深度融合技術路線能否超越Waymo?
    他認為,自動駕駛是一項具有長尾效應的系統工程,由於現實路況過於複雜,以至於99%的精力可能都會用於解決那1%的問題。多傳感器融合就是解決這種長尾效應的方法,畢竟異構傳感器則可以互相彌補缺點,而如果用同質的傳感器,再多也沒用,因為缺點是一致的。
  • 英語自然拼讀,第六課:bike→/ai/的結構、發音和拓展
    第六課:bike→/ ai /1. Let's chantMyname's Mike.I've got a bike.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to ride.five2.
  • ai在真實的精確度上其實還有待檢驗
    舉幾個例子吧用ai的照片來冒充黃曉明用ai的圖片來冒充歐巴馬用ai的圖片來冒充美國總統用ai的圖片來冒充黑人金星的圖片是我用人工智慧做的中國新華社的一條新聞,人工智慧可以模仿熊貓的腮紅。deepfakeai可以明顯看出真實的綠幕效果,據我所知這種技術甚至可以在3d電影中用,而現在只是用在遊戲上,所以在ai真實的精確度上,還有待檢驗。你可以叫唐軍或者白彥彪冒充大師?
  • AI是如何檢測色情片的?
    就像Stripe and Square為不想在內部處理支持的企業提供現成的支付解決方案一樣,而AWS已經確立了自己作為託管網站的地位,像Zeiler的Clarifai、DeLorge的Picnix、Shapiro的Lemay.ai等創業公司正在爭相成為在線內容審核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
  • 怎樣利用ai製作出鯨魚?詳見詳細操作步驟
    想知道ai製作出鯨魚的詳細操作嗎?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利用ai製作出鯨魚的操作教程,趕緊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哦!ai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Adobe Illustrator(AI設計軟體)軟體版本:10.0.3 Update圖形圖像立即查看Free AI Viewer(AI文件打開查看器)軟體版本:3.2 免費版圖形圖像立即查看1、我們雙擊AI的快捷圖標將AI這款軟體打開,進入到該軟體的操作界面如圖所示:2、打開AI之後我們在其工具箱內找到鋼筆工具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意識機器人即將來到,AI即將喚醒
    圖靈得獎者Bengio的這一划時代方向性指引意義在於,將有可能結束目前人工智慧界在AI研究上的僅僅局限海量數據自學習的「原地轉圜」。這也同時給人類帶來了一個現實挑戰!參閱Https://venturebeat.com/2020/04/28/yoshuabengio-attention-is-a-core-ingredient-of-conscious-ness-ai/
  • 怎麼利用ai繪畫出3D立體三角形?具體操作方法
    同學們知道使用ai如何繪畫出3D立體三角形嗎?不知道的話可以去下文看看利用ai繪畫出3D立體三角形的具體操作方法。上文就是小編講解的利用ai繪畫出3D立體三角形的具體操作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嗎?
  • 「讓電影音效強化的SURROUND:ai,所有電影都要重新看一遍了...
    「SURROUND:ai」功能擁有固定的4個環繞聲效果,根據電影的音頻信號而自動切換,無論哪一種效果,都能為電影帶來明顯的增強效果,讓電影的質感和效果更為優美和震撼。 有開啟SURROUND:ai功能的必要性嗎? 很多人看過我們之前的介紹,或許會拋出一個疑問,那就是電影音效本來就是那樣,那我們還要進行SURROUND:ai的強化嗎?
  • Illustrator技巧:教你在AI裡裁切位圖的方法
    Illustrator技巧:教你在AI裡裁切位圖的方法 ai裡能裁切位圖, 使用才切蒙版比較簡單,但是會有多餘的邊框(雖然是透明的 畢竟不方便,我想把一個圖片按我想要的形狀來,
  • AI防癌地圖不斷展開 醫學科研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此外,在發布會上依圖醫療還發布了多組學智能科研平臺——care.ai。 大數據的理想與小樣本的現實是醫療科研常存在的矛盾。隨著醫療數據的信息密度越來越高,衡量醫療數據價值的維度早已不能局限於樣本量,單位樣本的數據信息密度已成為臨床研究新的價值維度。
  • 如何把ai,ei,ui,輕鬆讀準,孩子兩分鐘搞定
    這節課,主要是跟大家一起學習,雙韻母ai(哀),ei(誒),ui(威)。那麼,到底什麼是雙韻母呢?雙韻母和單韻母,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如何才能把雙韻母輕鬆地讀準確呢?雙韻母,簡單理解,就是把兩個單韻母組合在一起,或者是把一個單韻母和一個聲母組合在一起,共同發一個音。這就是雙韻母。之所以稱之為是雙韻母,主要是因為,它只有兩個字母,由兩個字母組合而成的。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Tend.ai 就是一個可以滿足您這種需求的新公司,它能夠幫助用戶訓練協作性機器人操作機械,而這種機械操作本來是需要重工業服務機器人來完成的。Tend.ai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Mark Silliman 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個朋友有 20 臺 3D 印表機,為了讓這些機器保持運轉,他妻子必須每隔三分鐘就跑到機器那裡進行一些相關操作,於是我有了這個想法。
  • 只需1 分鐘,這個網站用 AI 分離歌曲的人聲、伴奏和樂器聲
    糰子DanGo.ai(https://dango.ai/)——微博網友@無吔學生近期利用AI技術做的這個能分離音頻軌道的網站火了。在音樂分離這一領域,實際上已經有一些免費的AI工具。比如,由法國音樂流媒體服務公司Deezer為研究目的而開發的Spleeter開源工具,只需要提供一個音頻文件,然後Spleeter就會將它分成兩個、四個或五個獨立的音軌,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