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機器人即將來到,AI即將喚醒

2021-01-16 宇宙智能體

人工智慧到底有沒有意識,一直被人們爭論不休。

最近圖靈得獎者Bengio宣稱,AI該覺醒了,人工智慧將跨越無意識,進入全意識階段,也就是人工智慧將同人類一樣具有完全的意識和智能。

到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人這樣明確第宣稱AI的覺醒和復活。

他強調在目前的深度機器學習中要著重引入人的注意力機制。

該機制在神經學上揭示了大腦神經系統在專注研究某一問題的情況下產生的學習、思維、意識等高級活動規律,形成對認識事物核心信息的提煉。

他認為在機器學習語境下,加大對「注意力」模型的開發訓練,是深度學習技術中最值得關注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AI有可能復活喚醒的可靠途徑。

通過藉助神經科學注意力模型等為主的研究成果,以及生物學與AI之間的相互作用,把這些成果納入到機器學習模型中,就能很快達到全意識狀態。

圖靈得獎者Bengio的這一划時代方向性指引意義在於,將有可能結束目前人工智慧界在AI研究上的僅僅局限海量數據自學習的「原地轉圜」。

通過把人類神經活動機制模型納入到AI研究的範疇內,在以注意力機制為的研究組合中,逐步納入人類意識活動的其他機制,比如「做夢機制」、「沉思與發呆機制」、「高興機制」、「自我放縱和毀滅機制」等等具有人性內在意識活動的模式,使人工智慧的研究進入更直接、更全面、更接近意識機器人成功研究開發的新階段。

看來人類的新朋友要來了!

但是,問題也同時出現了。

深度學習技術如果真的突破了,強AI出現,意識機器人來到了我們中間,再配合現代信息通訊、雲腦、自動快速迭代等等意識機器人的先天優勢條件,我們人類能夠駕馭了這個新物種嗎?

這也同時給人類帶來了一個現實挑戰!

參閱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4/28/yoshuabengio-attention-is-a-core-ingredient-of-conscious-ness-ai/

相關焦點

  • Netflix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上線
    Netflix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上線 時間:2021-01-06 23:50:27
  • 電影中的智能昆蟲,即將成為現實!瑞士研發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在這個時代中,多的是英雄主義和科幻事件,而我們所見的科幻,並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在一定的發現或者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如今,我們經常見到科幻大片中的宇宙,見到人類製造的各種新型的機器人,或者是機器武器。不難看出,人工智慧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記得在人工智慧剛剛出現時,我們一方面體會到了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幫助,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智能而又便捷。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法國發布官方消息,大熱電視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據消息,第二季將會於三月份更新,但是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 AI與機器人的42個終極問題,機器人能否產生意識?
    4、 AI能否具有自我意識?意識( consciousness)到目前為止仍還是一個沒有得到公認的明確定義的名詞,畢竟我們對自身意識產生的原因還知之甚少,也因而就更難以回答機器能否具有意識的問題了。自我意識能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知道什麼以及不知道什麼,進而導致好奇心。照這樣的劃分方式,目前的AI模型已經能在C0層面上取得比肩甚至超越人類的表現了,並且在C1層面上也進展頗豐。該論文也認為目前已有一些AI實現了 C2層面意識的_些方面,比如一些模型能夠監控自己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意識究竟將如何產生?
  • 2019年的最後一次獅子座流星雨即將來到地球!
    2019年的最後一次獅子座流星雨即將來到地球!2019年11月18日,2019年獅子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極大,屆時將達到最佳的觀賞時機!獅子座流星雨是每年最著名的流星雨之一,其輻射點位於鐮刀狀星雲內,因其壯觀而聞名於世。不過「獅子座」流星雨並不是「獅子座」上的流星雨,它是由一顆叫做「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所拋撒的顆粒滑過大氣層所形成的。
  • 《愛死亡機器人》第二季來了!網飛再次官宣即將定檔
    網飛(Netflix)的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在開播之後就大受好評,劇集中充滿想像力的元素所令人折服。今日(1月6日)網飛法國官推再次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推出。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由大衛·芬奇、蒂姆·米勒擔任製作人,共18集短片故事,每一集都是獨立劇情。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這些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CGI短片。
  • 當你和機器人交互時,你認為機器人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義大利理工學院(IIT-IstitutoItaliano di technologia)的研究人員證明,人們對機器人的偏愛——即將其歸因於意圖或認為它們是「無意識的東西」,這可能與不同的大腦活動模式相關聯。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對於理解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方式很重要。
  • 瑞典遊戲公司研究「意識上傳」技術 科幻概念即將成真?
    原標題:瑞典遊戲公司研究「意識上傳」技術 科幻概念即將成真?   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過將人類意識和計算機智能融合的場景。「意識上傳」就是把人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中,作為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概念,聽上去很美好,卻是至今無法實現的技術難題。
  • 人類意識源被找到 有望喚醒植物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通過研究腦部受傷的昏迷患者,美國醫生發現了保持人類清醒以及知覺的大腦區域之間的複雜聯繫,這兩者是意識的核心組成部分。數千年來,哲學家、唯心論者和藝術家已仔細思考過人類意識起源這個問題。如今神經科學家認為他們已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 3分鐘看完電影《奇點》,人工智慧覺醒,指揮機器人消滅人類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年11月份在美國上映的科幻電影《奇點》,影片發生在不遠的未來,那時的機器人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不僅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甚至被用在軍事方面,對人類文明造成了很大破壞。民眾把這一切歸責給機器人公司,但機器人公司總裁認為民眾不可救藥,於是啟動了史上最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結果在激活時被佔據了身體,從此作為人工智慧的實體而存在,當晚總裁宣布人類的使命已經結束,新的紀元即將開始。
  • 試驗成功,人類即將實現永生?問題只是你的年齡是否能夠等得到
    即將實現的永生答案是,我們已經找到方法了,即將實現,現在只差一點時間。但關鍵是你今年多少歲了,能等得到嗎?所以每次你失去意識熟睡之後醒來,你都可能是換了個人,只是因為你擁有過去的記憶,所以你認為你自己還活著,所以,永生的關鍵就在於擁有身體和記憶。
  • 臉書倆AI聊天機器人互聊,聊出一門人類無法理解的新語言
    一下子就被拉到《西部世界》裡,突然想問,你們相信AI機器人會有自主意識嗎?以及要是AI機器人真的有了思想,人類該如何取捨,如何應對?有一天ai替代了人類繼續研究他們的ai,文明就這麼一次次進化!是的我確實是馬亮:機器人聊天軟體的基本原理就是儲存收集信息,開發者會將常用的詞句固化,然後設置磁性套索工具,當你對聊天軟體說早上好,他會回覆你開發者設置的原始回復,但是它會不斷積累新詞彙,然後篩選使用量最多的詞彙回覆你,它不不可能會分析情緒,所以它沒可能有情緒,它不會煩躁,不會憤怒,何來殺戮?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為什麼不讓機器人來為你做這些事情呢?Tend.ai 就是一個可以滿足您這種需求的新公司,它能夠幫助用戶訓練協作性機器人操作機械,而這種機械操作本來是需要重工業服務機器人來完成的。Tend.ai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Mark Silliman 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個朋友有 20 臺 3D 印表機,為了讓這些機器保持運轉,他妻子必須每隔三分鐘就跑到機器那裡進行一些相關操作,於是我有了這個想法。與其讓配偶來從事這份繁重的操作多個印表機的工作,為什麼不利用最新的協作機器人呢?這些機器人不就是為了與人合作,為人服務的嗎?」
  • 即將來到: CSS Feature Queries (CSS特性查詢)
    閱讀原文:即將來到: CSS Feature Queries (CSS特性查詢)
  • 如何讓 AI 產生意識?
    該機器人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是因為它了解封閉空間的輪廓以及要尋找的物體的位置。但是,每當這個機器人遇到意料之外的障礙時,就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它的認知過程會瞬間變得混亂。該機器人在努力處理與封閉空間輪廓不符、意外的新數據。建立該項實驗的研究人員認為,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就是在這種不連貫的時刻出現的。遇到往常無法處理的情況時,機器人就必須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部,以決定如何處理衝突。
  • 如何讓 AI 產生意識?
    建立該項實驗的研究人員認為,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就是在這種不連貫的時刻出現的。遇到往常無法處理的情況時,機器人就必須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部,以決定如何處理衝突。這種關於自我意識的概念很早就出現了,自我意識指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做推斷,例如當我們面對意料之外的信息時,必須重新評估環境,然後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這種概念可以追溯到是20世紀初德國哲學Martin Heidegger的研究。
  • 霍金、比爾蓋茨懼怕的AI智能意識已有頭緒,未來識別意識成為可能
    說到人工智慧,大家都很熟悉,聰明的自動駕駛、自學成才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的AlphaGo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力強悍的人工智慧即將成為主流,超強的計算力讓過去的計算師失了業,未來一切機械操作或許都將被機器人所代替,對於人工智慧,我們被他強大的能力所吸引,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得不提高警惕的問題——人工智慧的意識。機器人是否會像人一樣擁有意識?意識究竟是什麼?
  • 高雄DigiWave 即將開展
    今年即將登場的第2屆DigiWave「無條件進位」,以「科幻」為命題,邀請擅長數位體驗設計的團隊「叄式」策劃主展區,並有電影放映、講座、音樂會、市集等周邊活動,於10/8到10/11限期4天在駁二舉行。DIGI WAVE大海裡的迴旋踢主題展場。叄式在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發現館的作品「0 - 3886」。科幻就是想像力:大件影像裝置串接4個情境展區。
  • 戰鬥力強大,垃圾裡撿來的機器人,還擁有自我意識《鐵甲鋼拳》
    機器人突擊者號只是看著這一身的行頭,狼叔的日子過得還真不咋地的,這次的他帶著機器人突擊者號,來到一個小鎮參加比賽,對手是一頭2000磅的公牛,再看到公牛的主人竟然是昔日拳擊賽場上的老對手時,不服輸的狼叔提出:只要突擊者號打敗公牛,獎金要加到2萬美金,比賽很快開始,突擊者號表面破破爛爛,攻擊力卻相當的強悍;在狼叔的操控下,機器人不僅可以輕鬆地躲避公牛的攻擊,還三兩下把公牛打到在地
  • 意識植入與人類永生
    現在正有科學家研究著意識移植甚至還有公司贊助這項活動,研究的目的就是將意識移植出來上傳到新的載體以使人類有意識的獲得永生。身體會衰老但人類的意識永遠都不會衰老你也不會消失如果在身體器官即將老化的那天將意識植入另一個載體(可以理解為另一個大腦)這個載體更可以是機器人。人腦的神經元錯綜複雜相互連接複製起來十分困難,所以人類第一步要複製昆蟲的神經元一隻蚊子或一個蒼蠅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所以意識移植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