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智能昆蟲,即將成為現實!瑞士研發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2020-12-05 木易機械

目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我們對宇宙和未來世界的探究,一些我們內心的想法終將變為現實。在這個時代中,多的是英雄主義和科幻事件,而我們所見的科幻,並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在一定的發現或者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如今,我們經常見到科幻大片中的宇宙,見到人類製造的各種新型的機器人,或者是機器武器。

不難看出,人工智慧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記得在人工智慧剛剛出現時,我們一方面體會到了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幫助,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智能而又便捷。但是另一方面,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在象棋大賽上打敗人時,人們不禁感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擁有了自己的意識,那麼就是人類滅亡的時代。

在電影中,我們也看過類似的橋段,比如在一部電影中的智能昆蟲,這種機器人昆蟲能夠瞬間吞噬鋼鐵,並且在我們這個工業化的時代,昆蟲所到之處,一座巨大的鋼架結構就會消失。而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發展的進步,這種想法並不是貧空想像。

在近日的瑞士,專家就已經研發了一種超輕型機器人昆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對昆蟲機器人的研究,一般來說,昆蟲機器人具有智能的特點,能夠實現人類所達不到的程度,而且能夠很精準的反饋人類想要的信息。

這類昆蟲機器人擁有著和昆蟲類似的柔軟結構,而且在摺疊以及其他變形方面,與真實昆蟲無異,這就是發明最偉大的地方。昆蟲的大腦採用了電光二極體微控制器,也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它能夠識別圖像,並根據指令進行運動。而且該昆蟲能夠承載比真實昆蟲更為重的東西,並且能夠持續飛行,不僅擁有了真實昆蟲本身的特點,更有了人工的驅動。

這個昆蟲的光學傳感器已經非常的堅固,兩個通道可以輸出高達一千赫的頻率,使得在操作時更加精準和方便。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該昆蟲的人造肌肉,在電壓小時也能夠正常的工作。方面工作和研發人員的檢修。

一般來說,我們派遣機器人昆蟲進入真實昆蟲生活的環境,對真實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種類進行研究,這在動物世界中非常常見,對於人類無法觸及的,或者是有危險性的行為,這種機器人昆蟲即將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昆蟲機器人即將成為現實,小小昆蟲作用可真大
    科技時代的變化有別於以前的各個時代,因為在現在的這個時代,每時每刻都有以前屬於夢想的東西成為現實,科幻在不斷的照入現實。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一個話題,而人們通常會去採用仿生理論研發機器人,這同樣是機器人學家的最愛。
  • 科幻電影成真?昆蟲成為007
    在科幻電影裡面,經常有這樣的橋段:主角放出一隻昆蟲大小的機器人,通過機器人視角,潛入敵人總部竊取信息。這樣的橋段,現在已經從科幻變成了現實。美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副教授 Shyam Gollakota 及其團隊,成功研製出了能夠放置在昆蟲後背的攝像頭,並且可以將圖像實時串流到手機上。這個超小型的攝像頭模組,僅重84毫克,可以背負在2~3裡面大小的甲蟲的背上。模組還搭載著一個藍牙5.0晶片,5毫米的天線、加速度傳感器等。
  • 瑞士黑科技:酷似人工肌肉,重量僅為0.2克的超柔軟昆蟲機器人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今天我要告訴你,瑞士人又搞事情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洛桑分校(EPFL)Herbert Shea教授研究團隊,於2019年12月18日,發表了:以每秒3釐米的速度,在任何地形都可以移動的超輕型昆蟲機器人「DEAnsect」。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經常在一些科幻電影中看到某些人放出一些小昆蟲去監視別人,而這些小昆蟲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小昆蟲,而是機器人昆蟲。但是這些畢竟是科幻電影中的產物,那麼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這種機器人昆蟲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機器人昆蟲也即將要成為現實。其實機器人昆蟲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想去入手的對象,畢竟它們個頭小,能從很狹小的縫隙裡穿過;而且由於非常小的原因,也容易被發現,適合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
  • 昆蟲機器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該有多好呢。想像一下,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這將會是多麼完美的一件事。昆蟲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它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差別很大。蜻蜓的視覺追蹤已經被運用在輪式機器人平臺上了。這種機器人技術的實現,涉及昆蟲的視覺處理系統,包括解析度、光譜靈敏度以及時空高通濾波,從而使其對刺激物的快速變化反應最大。
  • 機器人「小強」比所有昆蟲跑得快!
    智東西6月5日消息,近日,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新研發了一種不足一分硬幣大小的微型機器人HAMR-Jr,它是HAMR機器人的縮小版本。這款新的微型機器人以蟑螂為原型,可以跑、跳、搬運物體,甚至可以翻動硬幣。HAMR-Jr證實了通過摺疊組裝方式,來縮小複雜機器人規模的技術是可行的。
  • 瑞士研究人員為無人機打造類昆蟲多面「複眼」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癮科技8月4日報導,日前,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無人機打造了一種新型電子眼。這種電子眼以昆蟲的複眼為原型,主要針對的是新一代迷你監視無人機,類似於今年EPFL開發的四軸飛行器。昆蟲的眼睛不能達到足夠高的空間解析度(一張圖像上的像素量)。
  • 最新發明: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微型機器人日趨普遍,它們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以至於功率、控制力受限。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微型機器人由電動執行器驅動,而由於電池的小規模(低於1.8兆焦耳每公斤)令機器人尚不能夠自主地工作。
  • 韓國大學研發出世界最輕的兩翼機器人,可用於研究昆蟲飛行機制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韓國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名叫「KUBeetle-S」的飛行機器人,它們的形狀看上去和昆蟲極其相似,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Allomyrina dichotoma的有角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蟲之一,重約5至10g,翅膀的負載能力達到40 N/m 2,遠遠高於昆蟲翼負載的平均值(通常約為8N / m2)。
  • 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2008年01月18日 11:25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瑞士環境部日前發表報告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 組圖:瑞士畫家描繪核設施周圍變異昆蟲
    北京時間5月15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核汙染的影響被描繪得顯而易見並且帶有喜劇色彩。在真實的自然界,這種汙染所能產生的影響通常較為微妙,有時還呈現出一種怪異的美。
  • 受昆蟲啟發的具有柔性骨架的機器人
    昆蟲通常具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可以為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提供靈活的特性。受昆蟲的機構所啟發,機器人的製造與這些自然存在的結構相匹配的人造外骨骼,是當今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工藝和技術來模擬昆蟲靈感的機器人骨骼,但是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於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這使得它們不可行,並且難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基於這一點,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新工藝,用於設計和製造具有昆蟲骨骼結構的啟發式機器人的組件。在他們所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中介紹了稱為柔性骨架印刷的這一過程。
  • 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原標題: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昆蟲因其複眼視覺系統的發達而但是,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運動軌跡的機理學界尚不明確。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
  • 美國將派大量自動昆蟲機器人到火星執行任務
    當我們準備發射一輛大小與汽車差不多大小的六輪機器人漫遊車去探索火星時,未來的行星探索和科學任務可能會使用更小的硬體,可能包括一大批像昆蟲一樣大小的機器人,它們可以在火星上行動。廣州大黃蜂人工智慧技術有限公司研究人員透露:「許多不同的機構和公司都在開發像蜂群一樣的昆蟲機器人
  • 在三倍陽光強度下仿昆蟲機器人自由飛行
    RoboBee X-Wing機器人。圖片來源:哈佛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科技日報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雜誌26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發出一款名為RoboBee X-Wing的仿飛行昆蟲無纜機器人。
  • 群居昆蟲發揮群體智能 信息技術專家受啟發
    通過對黃蜂等昆蟲的研究,博納博有3個驚喜的發現:在昆蟲中存在著能迅速適應環境為化的十分靈活的系統;這些系統具有很強的抗擊能力;這些系統是分散的和自主管理的。如白蟻巢的結構十分複雜,它有許多通風管道,在環境氣溫變化很大的情況下(如白天氣溫高達50攝氏度,夜間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巢的溫度卻能始終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
  • 即將消失的奇異昆蟲
    昆蟲是世界上數量和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動物,並且形態各異,很多奇形怪狀,在大自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許多昆蟲卻快要消失了。下面就是其中的幾種。玳瑁斑蜻蜓你見過這樣的蜻蜓嗎?它喜歡生活在地勢較低的池塘邊,一旦瞧到水面上有什麼動靜,便俯衝而下,順勢將蚊子、搖蚊、蒼蠅等小昆蟲一一吃進肚子。沒錯,蜻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害蟲控制者,它們不僅維護著生物鏈的平衡,也為人類控制害蟲的數量。魚鉤蟻魚鉤蟻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背上長著3對尖刺,形狀像魚鉤,因此得名。
  • 昆蟲機器人你見過嗎?可模仿昆蟲快速飛行,時速可達11公裡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MAVLab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昆蟲飛行機器人,模仿昆蟲的快速飛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自由飛行和敏捷撲翼機器人的實驗可以提高對果蠅如何控制侵略性逃生機動的理解。
  • 幻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中的酷車離我們有多遠
    其實在很多科幻電影裡面,主創們也對未來的汽車花了不少篇幅進行描述。那些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是否能夠真的成為未來走進我們生活的汽車呢?今天,《車壹圈》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電影中的未來汽車在現實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 科學家發明一種柔軟的機器人昆蟲 被蒼蠅拍拍扁也不影響飛行
    科學家發明一種柔軟的機器人昆蟲 被蒼蠅拍拍扁也不影響飛行  Emma Chou • 2019-12-20 17:13:18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