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2008年01月18日 11:25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瑞士環境部日前發表報告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瑞士環境部當日公布的受威脅昆蟲種類的「紅名單」顯示,在瑞士104種直翅目昆蟲中,有40種面臨生存威脅,佔總數的37%。

  直翅目昆蟲對棲息環境非常敏感,因此成為衡量生物多樣化狀態的有效指標。瑞士環境部指出,150年來,這些昆蟲的棲息環境深受人類活動之害,如河流改道、河岸築堤、灌溉、耕作、施肥等。(楊京德)

【編輯:葛嘉】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我校參與主辦國際直翅目昆蟲學大會(圖)
    近日,第十一屆國際直翅目昆蟲學大會在雲南大學科技館召開。本次大會由國際直翅目昆蟲學會和我校共同舉辦,農學院張龍教授主持大會。  國際直翅目昆蟲學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是直翅目研究領域最大的國際盛會。本次大會有全世界26個國家的200多人參加,其中國外學者有84人。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直翅目昆蟲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常見昆蟲 也面臨滅絕威脅
    據新華社報導,最近幾十年全球昆蟲數量呈持續減少趨勢。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一些對棲息地要求高的珍稀昆蟲瀕臨滅絕,但新研究發現即便一些常見昆蟲也面臨巨大威脅。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英國《生物保存》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對棲息地要求不高的昆蟲往往依賴不同種群間的基因交換,與生活在特定棲息地的昆蟲相比,分布廣泛的昆蟲擁有更加多樣化的種內基因庫。這類昆蟲一旦由於棲息地碎片化,失去通過交換維持基因多樣性的機會,那麼未來就可能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
  • 惹不起的直翅目昆蟲——蟈蟈
    蟈蟈是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體色草綠色、灰色或棕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就有幾百年編籠捕蟈蟈的歷史。
  • 國際組織稱一些常見鳥類也面臨滅絕威脅
    新華社倫敦4月29日電國際鳥類聯盟日前發布《2018全球鳥類狀況報告》稱,在全世界已知的約1.1萬種鳥類中,40%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平均每8種鳥類中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其中不乏常見種群。  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在數量銳減的鳥類中,不僅有珍稀品種,更包括不少常見種群。
  • 美國三疊紀化石中發現直翅目昆蟲存在一種特殊的翅痣結構
    :電子束Z軸對比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得飛行功能是動物界將生存空間拓展到三維空間的標誌性事件,通過翅膀來獲得飛行功能的動物主要有昆蟲、鳥類和極少數哺乳動物。
  • 這種動物,面臨巨大生存威脅!
    巴西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潘塔納爾溼地近6%的面積,大約8500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今年1月至7月發生的火災中被燒毀,許多生活在這裡的瀕危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當地政府部門警告稱,如果大火以目前的速度蔓延,火災次數可能會打破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瑞士瀕臨滅絕鳥類高達近4成 專家呼籲採取措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4月26日報導稱,全世界約有1/8的鳥類受到滅絕威脅。在瑞士,這個受威脅鳥類紅色名單上的數量甚至是全球的三倍。根據瑞士的鳥類保護組織SVS / BirdLife的資料,國際鳥類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4月23日公布的一份有關全球鳥類數量狀況的科學報告顯示,在11122種已知鳥類中,156種已經滅絕,還有5種存活在人工圈養環境中。
  • 突灶螽,我最厭惡的直翅目昆蟲,沒有之一
    一般來說,直翅目昆蟲是相對溫婉的,不少都可作為鳴蟲賞玩,亦可入詩入畫,如螽斯蟋蟀蚱蜢等;但突灶螽卻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見之如見鬼魅。我自己明確知曉,突灶螽是非常低調且愛好和平的昆蟲;因此,對它的恐懼是非理性的,這裡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我猜這與人固有的恐懼心理相關。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6個月大的嬰兒在看到蜘蛛和蛇類照片時就會感到緊張,可見這種恐懼是演化賦予的本能(欲知詳情,請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
  • 寢室養萬餘只昆蟲被圍觀 近千名昆蟲愛好者被他「圈粉」
    【寢室養萬餘只昆蟲被圍觀 近千名昆蟲愛好者被他「圈粉」】蝗蟲、天牛、蝴蝶、蛾子、鍬甲、甲殼蟲……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趙宇晨,是學校赫赫有名的「蟲痴」。6日,他又在QQ空間發布自己飼養的昆蟲的「賣萌照」,再次惹得大批粉絲圍觀點讚。
  • 大火肆虐,世界最大溼地近6%面積被毀!「黑市」價格曾近7萬元的這種鸚鵡,面臨巨大生存威脅...
    巴西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潘塔納爾溼地近6%的面積,大約8500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今年1月至7月發生的火災中被燒毀,許多生活在這裡的瀕危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當地政府部門警告稱,如果大火以目前的速度蔓延,火災次數可能會打破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溼地,潘塔納爾溼地位於巴西馬託格羅索州及南馬託格羅索州之間,總面積達242000平方公裡,相當於整個英國的國土面積。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過度開發(人類飲食中有2000多種昆蟲),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影響。蝴蝶,甲蟲,螞蟻,蜜蜂,蜂,黃蜂,蒼蠅和蜻蜓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滅亡。「隨著昆蟲的滅絕,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種,」卡多索說。
  • 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根據《生物保護》雜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發出了最新的警告稱,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來自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所以說生物的保護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得採取措施了,人類也將是在受影響的群體之中,生物群體之中有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卡多佐說:「隨著昆蟲的滅絕,我們損失的遠遠超過了物種的滅絕。」「許多昆蟲是不可替代的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包括授粉、養分循環和害蟲防治。科學家估計昆蟲的種類約為550萬。其中只有五分之一被識別並命名。
  • 煉油廠面臨生存威脅,下遊特種化學品藏生機
    由於經濟活動繼續受制於衛生事件,全球許多煉油商在成品油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的夾縫裡求生存,而今年相對溫暖的冬季可能加大需求端的壓力,老舊的小型煉油廠甚至無法存活下去。如何化解這場生存危機是煉油廠的當務之急。煉油廠生存危機今年以來,大型石油公司陸續宣布了關閉部分煉油廠。
  • 攝影師航拍北極熊生存狀況 棲息地消退面臨威脅
    儘管有著很好的偽裝能力,但對它們生存和狩獵至關重要的棲息地卻正面臨著威脅。Florian說:「我的照片揭露了努勒維特地區北極熊的夏季棲息地狀況,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北極熊在薄的、破碎的浮冰之間跳來跳去,而這些浮冰卻正迅速地退化消融。」
  • 科學家:1000萬種昆蟲面臨生存危機,人類應該拯救它們
    但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更多的物種也在面臨生存危機。它們其貌不揚,有的會飛,有的會爬行,有的會打洞,有的會結網。這就是地球上的昆蟲們。科學家們發現,全球範圍的昆蟲數量,幾乎每年都會減少1%或者2%。在昆蟲的世界,有1000萬種昆蟲正在面臨生存危機。顯然,這是人類活動給昆蟲帶來了滅頂之災,尤其是農藥的使用和城市越來越嚴重的光汙染。昆蟲們,是地球欣欣向榮生物圈的基礎。
  • 林火導致113個澳大利亞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袋鼩最危急
    新華社坎培拉2月13日電綜合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受持續數月的林火影響,澳大利亞113個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急需幹預救助。據報導,澳大利亞林火肆虐威脅到很多動物物種的生存,一個專家組受委託進行相關調查。
  • 螢火蟲將面臨滅絕
    很少有昆蟲能像螢火蟲那樣吸引孩子們,這些美麗的昆蟲以發光而聞名,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小時候都曾在夏天的夜晚追逐和捕捉這些昆蟲。而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各種各樣的因素正威脅著地球上所有螢火蟲的生存。塔夫茨大學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螢火蟲面臨的三大威脅:棲息地喪失、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和光汙染。在這三者中,棲息地喪失是大多數地區螢火蟲面臨的最大問題,其次是光汙染,然後是殺蟲劑。為了得出他們的發現,研究人員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螢火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