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明: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

2020-12-07 OFweek維科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微型機器人日趨普遍,它們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以至於功率、控制力受限。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微型機器人由電動執行器驅動,而由於電池的小規模(低於1.8兆焦耳每公斤)令機器人尚不能夠自主地工作。

也就是說,想要開發真正自主的微型機器人,還需要在微製造、驅動和控制的有所創新,比如引入新的動力來源、機制、結構微元件和驅動材料。

近日,《科學機器人》上的一篇文章,報告了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的一款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這對於解決微型機器人能量來源問題上意義重大,也令科學界朝著研發完全自主微型機器人的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不同於其他依靠電池或外接電線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的能量來源是甲醇。它長15毫米,質量只有88毫克(大約相當於三粒大米),卻可以拖運其自身重量2.6倍的物體。它能夠攜帶95毫克的燃料,燃料最多可以為其供電2個小時。



值得一題的是,甲醇在正常大氣壓下以液體形式儲存,能量是小型電池的10倍以上。這意味著利用甲醇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自主性更強,同時可以保持較小的體積。

為了驗證在甲醇驅動下機器人的運動性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實驗,分別測試了測試了斜面傾斜角度爬坡能力和RoBeetle在粗糙程度不同表面上的爬行能力。



結果顯示,第一組實驗該機器人能輕鬆爬上傾斜角為5°和10°的斜坡,但在傾斜角度升至15°時失敗了。第二組時機器人可以在紙巾、泡沫表面爬行,但無法在光滑的玻璃表面爬行,並且它可以拖運其自身重量2.6倍的物體。

研究人員表示,RoBeetle的動力設計可作為範例,用於研發能夠在水陸空運動的自主微型機器人。下一步計劃是研究在RoBeetle工作時如何為其添加燃料,從而使機器人可以長時間持續工作。此外,研究人員計劃對RoBeetle進行編程,使操作者能與它進行交互,讓機器人可以充當人工授粉器,或者協助醫生進行複雜的手術。

雖然RoBeetle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微機器人裡程碑,但仍有改進空間。RoBeetle 的運動速度比其它微機器人小得多。同時,該機器人只能向前運動,人們無法控制其轉向和速度。此外,由於研究人員放棄了傳統的電子控制器,因此機器人的功能升級更為困難,並且限制了外部控制與交互。

當然,對於微型機器人的探索仍在繼續,也許在未來,它們能有效地解決能源問題。如同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的微型機器人一般,能變化出各種形態,未來將發揮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美南加州大學發明靠酒精驅動的88毫克微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功率、控制力受限,目前的技術仍無法使其有效解決社會問題。近日,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款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在解決微型機器人能量來源問題上提供了全新思路,朝著研發完全自主微型機器人的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 南加州發明酒精驅動的甲蟲機器人
    據《Naked Science》雜誌8月20日撰文報導,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款由甲醇驅動的甲蟲機器人。據報導稱,科學家們開發了一款名為甲蟲機器人(RoBeetle)的微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從甲醇的燃燒中獲取能量。而甲醇是比常規電池更加有效的能源,甲醇的能量密度為每公斤20兆焦耳,而電池的比能只有每公斤1.8兆焦耳。
  • 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現在機器人技術很火,但是人們印象中的機器人,往往是那些比較大型的,看起來很接近人類的機器人。其實,現在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微型機器人,因為這些微型機器人的結構簡單,潛力巨大。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
  • 《Nature》草履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可用於顯微外科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Nature》報導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校研究人員領導開發出 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尺寸與草履蟲相仿,可用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微型機器人示意圖圖:來自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由一個簡單的矽光電電路所組成,從本質上來說,主要是軀幹和大腦,以及四個電化學執行器用來執行腿的功能。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而這些小昆蟲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小昆蟲,而是機器人昆蟲。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機器人昆蟲也即將要成為現實。其實機器人昆蟲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想去入手的對象,畢竟它們個頭小,能從很狹小的縫隙裡穿過;而且由於非常小的原因,也容易被發現,適合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
  • 微型機器人裡程碑!喝甲醇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這隻甲蟲機器人最大的特色是,它一改以往電池供電的傳統,用甲醇(CH3OH)作為燃料驅動,而甲醇也是「假酒」中一種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楊秀峰說,未來這個微型機器人可能還會應用於各種場景,比如協助完成人工授粉、環境監測、進行基礎設施的檢查、完成自然災害後的搜救任務等。
  • HAMR微型機器人現在可以在水上或水下行走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如果你是受昆蟲啟發的機器人的粉絲,那麼你可能喜歡RoboBee、VelociRoACH和哈佛大學的HAMR等創作。現在哈佛大學的HAMR微型機器人已經可以穿越水面,自行下沉,並根據指令在水下行走。
  • 盤點驚豔全球的微型機器人都有哪些黑科技層出不窮
    ,迫使人們不斷進行微型機器人的研究和開發,微型機器人鄰域的黑科技也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曾經驚豔全球的微型機器人,是不是您都了解那?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科學》(Science)的最新子刊《科學·機器人》的創刊號上。研究者稱,有效的跳躍運動不僅僅指跳躍的高度,還在於跳躍的頻率。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導讀據美國康奈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領導開發出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尺寸與草履蟲相仿,可用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這些「外科醫生」也就是微納機器人。受自然界微生物自由運動啟發,人類通過電場、磁場、光場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驅動這些微納機器人。微納機器人在無創手術、靶向藥物運輸和生物傳感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 微型機器人如何看世界
    在為蜜蜂創建了微型傳感器之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為建立了一個更高級的模型。這款機器人背包被稱為「甲蟲的GoPro」,帶有一個可操縱的微型攝像頭,可以以1到5 fps的速度傳輸視頻,並可以旋轉60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研究小組從他們試圖探索的昆蟲世界中吸取了教訓。該研究的合著者索耶·富勒(Sawyer Fuller)說:「蒼蠅僅將其靜息能量的10%到20%用於驅動大腦,其中大部分用於視覺處理。」 為了幫助降低成本,某些蠅蠅的複眼區域很小,具有高解析度。他們轉過頭轉向想要看到的地方,例如追逐獵物或伴侶。這樣可以節省在整個視場上都具有高解析度的能力。」
  • 各顯身手的微型機器人
    也許你喜歡高大威猛的機器人,但一些科學家卻在研究小到難以被發現的機器人,因為有些能耐只有越小才越能發揮出來。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給機械蠅配上傳感器和微型攝像機,使它能進入人類難以涉足的環境執行任務,比如監測森林火災情況,或在廢墟中探測倖存者的生命信號。
  • 研究人員提出基於氣泡微型機器人的微結構一體化裝配及驅動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在微型機器人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所研究的氣泡微型機器人實現了對多個微結構的一體化裝配及驅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 微型機器人未來可能無限,外科醫生被代替指日可待?
    康奈爾大學的團隊發明了一個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的大小只有草履蟲那樣大。這種機器人寬40微米,厚5微米,長40至70微米。肉眼無法看到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這個微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可以在液體中遊動。
  • 機器人「小強」比所有昆蟲跑得快!
    它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速度能比過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昆蟲,而且將可搬運達到自重10倍的物體。近年來,人們對微型機器人越來越感興趣。機器人技術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機器人在搜救、高價值資產檢查、環境監測甚至醫藥領域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潛力。微、中尺度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建造和操作微型機器人的新技術成為可能。
  • 昆蟲機器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人類的很多發明都是受動物的啟發,比如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及魚鰾發明了潛水艇等等。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該有多好呢。想像一下,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這將會是多麼完美的一件事。最近,大量來自昆蟲神經學的數據,為構建完整的昆蟲大腦模型提供了可能性,這誘人的成果如果運用到機器人技術上,將會迎來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導讀別看微型機器人尺寸小,它的用處可不少!藉助於身材的優勢,微型機器人可以穿過狹小的空間,它們非常適用於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地質災害過後的斷壁殘垣中搜尋倖存者,或者是潛入一些複雜的機械設備和管道設備中檢測,甚至是遊走在我們人類的器官和血管中,檢查並且排除病灶。微型機器人近年來也成為機器人學家和工程師們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 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可抓取自重30倍的物體
    導讀 微型機器人指的是尺寸以毫米或者微米計量的機器人,它們結構精巧,通常由智能材料驅動,例如具有壓電效應的電活性材料。雖然現在很多微型機器人都展示了不錯的運動能力,但它們還缺少一個關鍵的部件,那就是能夠有效進行物體抓取,和環境交互的「夾爪(gripper/manipulator)」,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能力。
  • 甲醇機器人研製成功
    本報訊 機器人往往由電池和插座供電,但近日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航空航天與機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不一樣的「機器甲蟲」,這種昆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質量小於1克)靠甲醇運動,甲醇常用於溶劑和防凍劑。相關研究成果8月19日在線發表於《科學—機器人》。像甲醇這樣的液體燃料每單位體積所能容納的能量比電池更多,特別是在小規模的情況下。
  • 哈佛將其微型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尺寸
    受昆蟲生物學的啟發,哈佛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突破其項目的極限,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小、速度最快的微型機器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6/413957.htm在名為「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項目的最新進展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將這個靈感來自蟑螂的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大小。這個小機器人雖然還不能爬上水柱,但它可以奔跑、跳躍、攜帶重物和快速轉彎。
  • 靠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軍隊, 構建複雜結構之餘還能捕捉酵母細胞
    近日,位於矽谷的SRI國際研究所裡的科學家也研發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微型機器人軍隊:MicroFactory。這是一個製造機器人的蟻群,利用數個半毫米的小機器人構建出令人驚嘆的機器結構。據雷鋒網了解,有專家預測,在不久後的將來,3D印表機能夠讓成群的機器人協同構造更強大、更複雜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