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瑞士畫家描繪核設施周圍變異昆蟲

2021-01-08 和訊科技

  北京時間5月15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核汙染的影響被描繪得顯而易見並且帶有喜劇色彩。在真實的自然界,這種汙染所能產生的影響通常較為微妙,有時還呈現出一種怪異的美。在核設施以及化學汙染區附近,瑞士科學插圖畫家科妮莉亞·海塞-霍納格收集了一些蝽類昆蟲,並用手中的畫筆詳細描繪它們出現的細微變異。

  傳統觀點認為核電站不會洩露足以讓生物發生變異的輻射。但在一些地區,海塞-霍納格卻發現她所收集的昆蟲中有多達30%出現變異,例如觸角變短、腿部畸形以及翅膀不對稱。相比之下,在野外發現的變異昆蟲總體比例為3%左右。她說:「在我看來,變異昆蟲就像是大自然的未來寫照。」據悉,海塞-霍納格的變異昆蟲繪畫作品將於2010年秋季在柏林展出。

  1.瓢蟲

  瓢蟲

  拉丁名稱:Coccinellidae  中文名稱:瓢蟲  創作地點:美國猶他州帕拉格納

  畫面尺寸:29.7×21釐米  創作時間:1997年  繪畫手法:水彩

  上面的瓢蟲右側翅膀出現畸形,下面的瓢蟲翅膀長短不一。這兩隻瓢蟲是在美國猶他州的帕拉格納收集的,帕拉格納位於內華達州原子彈試驗區順風風向。

  2.長蝽

  長蝽

  拉丁名稱:Lygaeidae,Nysius  英文名稱:Seed bug  中文名稱:長蝽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8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3隻長蝽是海塞-霍納格在華盛頓斯珀卡納堡附近的交匯公路收集的。第一隻長蝽的右側觸角出現畸形,第三隻長蝽的右側觸角則只有三節,中間長蝽的左則觸角也只有三節。在一項有關美國華盛頓漢福德原子彈工廠附近蝽類昆蟲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這3隻長蝽進行了研究。

  3.南瓜蟲

  南瓜蟲

  拉丁名稱:Coreidae,Coreus marginatus 中文名稱:南瓜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56×76釐米  創作時間:2009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南瓜蟲是在瑞士阿爾高州的薩芬維爾捕獲的,戈斯根核電站就位於薩芬維爾附近。其腹部右側出現畸形,兩個腹節長在一起。

  4.紅蝽

  紅蝽

  拉丁名稱:Pyrrhocoris  英文名稱:Fire bug(意為火蟲,外形與螢火蟲類似)

  中文名稱:紅蝽  創作地點:越南胡志明市和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1.6×31.5釐米  創作時間:2004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紅蝽是在越南Long Phu' Oc地道內發現的,翅膀上出現孔洞和黑斑。

  5.蝽類昆蟲True bug

  蝽類昆蟲True bug

  拉丁名稱:Heteropter 英文名稱:True bug(意為蝽類昆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2006年  繪畫手法:微型水彩

  這隻蝽蟲是在越南古芝南部戰場遺址(美軍曾在這裡噴灑所謂的「橙劑」)發現的,其左側觸角出現畸形。

  6.3隻蝽蟲

  3隻蝽蟲

  拉丁名稱:Enoplops scapha,Dolycoris baccarum,Picromerus bidens

  英文名稱:True bug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24.2×74釐米

  創作時間:2008年  繪畫手法:微型水彩

  Enoplops scapha觸角出現畸形,Dolycoris baccarum頭部畸形,Picromerus bidens胸節畸形。所有3隻蝽蟲都是在瑞士盧賽恩州恩特勒布奇的布裡恩茨-洛特峰索道谷消防站附近發現的。

  7.盲蝽

  盲蝽

  拉丁名稱:Miridae  英文名稱:Soft bug(可意為軟蟲)  中文名稱:盲蝽

  創作地點:瑞士弗魯赫裡 畫面尺寸:65×50釐米 創作時間:2009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盲蝽是在瑞士阿爾高州核電站附近的胡特勒納捕獲的,右側覆翼出現畸形。

  8.椿象

  椿象

  拉丁名稱:Palomena prasina  中文名稱:椿象  創作地點:瑞士弗魯赫裡

  畫面尺寸:40.7×31釐米  創作時間:2009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椿象是在瑞士伯爾尼州科莫裡伯登·巴德發現的,是恩特勒布奇一項研究的組成部分,其頭部右側和右眼均出現畸形。

  9.樹蟲

  樹蟲

  拉丁名稱:Pentatoma rufipes  英文名稱:Tree bug(意為樹蟲)

  創作地點:瑞士弗魯赫裡和蘇黎世  創作時間:2009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樹蟲是在瑞士伯爾尼州科莫裡伯登·巴德捕獲的,是恩特勒布奇一項研究的組成部分,其頭部右側出現畸形。

  10.葉跳蟲

  葉跳蟲

  拉丁名稱:Auchenorrhyncha Homoptera  中文名稱:葉跳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2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葉跳蟲是在薩斯奎哈納河(位於三裡島對面)沿岸的古爾德斯波羅發現的,右眼出現囊腫並向外凸出,眼內的紅色素擴散到頭部。

  11.樹蟲

  樹蟲

  拉丁名稱:Pentatomidae  英文名稱:Tree bug(意為樹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創作時間:2004年  繪畫手法:彩色素描

  這隻樹蟲是在德國貢德雷明根核電站附近的多納莫斯發現的,右側觸角較短,有畸形並且還缺了一節。

  12.蝽象

  蝽象

  拉丁名稱:Pentatomidae,Dolycoris baccarum  英文名稱:Sloe bug(可意為野李蟲)

  中文名稱:蝽象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80×60.7釐米

  創作時間:2002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蝽象是在德國貢德雷明根核電站附近的納瑟爾·阿爾姆發現的,左側翅膀出現畸形。

  13.南瓜蟲

  南瓜蟲

  拉丁名稱:Coreidae, Coreus marginatus 中文名稱:南瓜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80×60.7釐米  創作時間:2002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南瓜蟲是在德國貢德雷明根核電站東北部的多納沃斯捕獲的,右側翅膀畸形並且呈起伏狀,胸節左側也出現畸形。

  14.樹蟲

  樹蟲

  拉丁名稱:Pentatomidae, Picromerus bidens

  英文名稱:Tree bug(意為樹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80×60.7釐米  創作時間:2003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樹蟲是在德國貢德雷明根核電站附近發現的,胸節左側出現畸形。

  15.軟蟲

  軟蟲

  拉丁名稱:Miridae, Leptopterna dolobrata  英文名稱:Soft bug(可意為軟蟲)

  創作地點:瑞士弗魯赫裡 畫面尺寸:65×50釐米 創作時間:2007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軟蟲是在瑞士盧賽恩州恩特勒布奇的薩爾維登收集的,胸節出現畸形。

  16.蟬

  蟬

  拉丁名稱:Auchnorrhyncha, Homoptera, Cicada  中文名稱:蟬

  創作地點:瑞士弗魯赫裡 畫面尺寸:29.7×21釐米 創作時間:2007年

  繪畫手法:彩色素描

  這隻蟬是在瑞士盧賽恩州恩特勒布奇的弗魯赫裡發現的,右側觸角出現畸形。

  17.軟蟲

  軟蟲

  拉丁名稱:Miridae, Deraeocoris ruber  英文名稱:Soft bug(可意為軟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88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軟蟲是在戈斯根核電站附近發現的,翅膀長短不一

  18.椿象幼蟲

  椿象幼蟲

  拉丁名稱:Pentatomidae  英文名稱:Stink bug larva(意為椿象幼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 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4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椿象幼蟲是海塞-霍納格在對阿爾高州葉蟲的健康狀況進行研究時捕獲的。海塞-霍納格的其他變異昆蟲畫作旨在體現形態上的差異,這一幅則是一個例外。圖中的椿象幼蟲身上出現黑斑並布滿粘液。

  19.小丑蟲

  小丑蟲

  拉丁名稱:Pentatomidae, Murgantia histrionica

  英文名稱:Harlequin bug(意為小丑蟲)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8× 37釐米  創作時間:1992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小丑蟲是在三裡島核電站附近發現的,甲片出現彎曲,黃色圖案也不對稱。

  20.蠍蛉

  蠍蛉

  拉丁名稱:Panorpidae  中文名稱:蠍蛉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 29.7釐米  創作時間:1988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石蠍蛉是在瑞士阿爾高州的羅恩塔爾捕獲的,萊布施塔特核電站就位於羅恩塔爾附近。其右側翅膀出現畸形,腹部也與正常蠍蛉存在明顯差異。

  21.蠼螋

  蠼螋

  拉丁名稱:Dermaptera  中文名稱:蠼螋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88年  繪畫手法:彩色素描

  這隻畸形蠼螋是在萊布施塔特核電站附近的羅恩塔爾發現的。

  22.姬緣蝽

  姬緣蝽

  拉丁名稱:Rhopalidae, Corizus hyoscyami

  英文名稱:Scentless plant bug(意為無味植物蟲)

  中文名稱:姬緣蝽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89年  繪畫手法:水彩

  左側覆翼較短,外形好似一個氣球,下翼則出現摺皺。

  23.螳足蝽

  螳足蝽

  拉丁名稱:Phymatidae  英文名稱:Ambush bug(可理解為打伏擊的昆蟲)

  中文名稱:螳足蝽  創作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新坎伯蘭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1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螳足蝽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裡島核電站附近發現的。左前腳出現畸形,顏色呈褐色,其他腳看上去非常僵硬並且不整齊,長喙上則出現黑斑。在海塞-霍納格為它畫像時,這隻螳足蝽仍然活著。

  24.螳足蝽

  螳足蝽

  拉丁名稱:Phymatidae  中文名稱:螳足蝽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1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螳足蝽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Peach Bottom核電站附近發現的,其腹部右側出現畸形,與左側不對稱。

  25.紅蝽

  紅蝽

  拉丁名稱:Pyrrhocoridae, Pyrrhocoris apterus  英文名稱:Fire bug

  中文名稱:紅蝽  創作地點:瑞士蘇黎世

  畫面尺寸:42×29.7釐米  創作時間:1991年  繪畫手法:水彩

  這隻紅蝽是在德國柏林的特普託夫捕獲的,多處出現畸形。左眼出現凹陷,左側觸角只有三節。右後腿無腳,胸節邊緣不規則。右側翅膀較短並出現畸形,上面的黑斑比較雜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蒼蠅:藝術作品中最常被描繪的昆蟲之一
    蒼蠅作為一種可以攜帶細菌傳播病毒的昆蟲而被人類厭惡,但在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中,蒼蠅卻是經常被描繪的昆蟲之一,有些畫作還將蒼蠅刻意安排在某處。在西方,一則則關於天才的故事當中就有蒼蠅的影子。同樣的傳說也發生在同時期的畫家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昆丁馬西斯、多梅尼科貝卡夫米等的傳記中。中國也有類似的傳說。根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記載,東吳畫家曹不興畫屏風時,一不小心把畫筆掉了,弄髒了畫作,於是他就順勢添上幾筆畫成了一隻蒼蠅,孫權看了屏風後以為上面真停了一隻蒼蠅,伸手驅趕。這就是典故「誤點成蠅」。
  • 瑞士的「國家畫家」Albert Anker的介紹以及高清作品欣賞
    藝術家名:阿爾伯特·安克爾(Albert Anker)生卒日期: 1831年4月1日 - 1910年7月16日國籍:瑞士阿爾伯特·安克爾是一位瑞士畫家和插畫家,因其對19世紀瑞士鄉村生活的持久流行的描繪而被稱為瑞士的「國家畫家」。
  • 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
    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
  • 觸摸法布爾昆蟲之美
    法布爾有著「科學詩人」的美譽,他耗盡一生心血所著的《昆蟲記》,是嚴謹的科學巨著,也是優美的文學經典。但因為對於孩子來講,完整地閱讀這樣一部巨著比較困難,所以昆蟲記自出版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充滿熱情地將其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給適齡的孩子。其中的作品,不乏由各國優秀作家及畫家創作的精品。亳無疑問,《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系列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 專家點評Cell|利用基因組圖揭示癌症複雜結構變異特徵
    在全面的基準測試證明JaBbA的DNA片段和連結拷貝數的準確性後,作者在2778個泛癌種全基因組數據上重建了基因組圖模型,並從低(1或2)和高拷貝數連結(大於7)兩個極端對連結簇的組成模式進行挖掘。作者首先發現,在全部由低拷貝連結組成的連結簇中,富集了兩大類別,其一幾乎全部是刪除連結組成,二是幾乎全部由串聯重複組成。
  • 畫家在牆上畫巨大昆蟲,自帶3D效果,一不小心就看錯了
    畫家在牆上畫巨大昆蟲,自帶3D效果,一不小心就看錯了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美術生或者畫家都是一群強悍的人,他們能通過寥寥幾筆,呈現出他們想到看到的場景,有些作品,是真的超級逼真。不過總有一些網友覺得儘管美術生們美術功底再好,都只是在紙上畫畫,都是2D效果,有本事這些畫家美術生們畫出3D效果?小編以前總覺得畫出3D效果是真的不太可能,結果等小編看到了這位畫家小哥的作品之後,真是不得不感嘆小哥的美術功底是真的超級深厚了!
  • 俄畫家創作3D立體畫 效果逼真虛實難辨(組圖)
    原標題:俄畫家創作3D立體畫 效果逼真虛實難辨(組圖) 史蒂芬擅長使用幹刷技術創作油畫,使得作品看起來非常逼真(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出生於俄羅斯的35歲畫家史蒂芬·帕布斯特(Stefan Pabst)擅長使用幹刷技法創作油畫,並且效果非常逼真
  • 清代蔣溥的昆蟲繪畫:《秋叢佳趣圖》冊賞析
    在這樣一個昆蟲學專業的公眾號裡寫一篇古代繪畫的文章顯得格格不入,不過作為一位喜愛昆蟲的業餘人士,我一直在努力將自己研究的中國古代書畫和昆蟲的世界聯繫在一起,希望可以將古人描繪的昆蟲圖像呈現給大家,為今天的人們提供一些古人觀察昆蟲的歷史線索。
  • 英5歲自閉症女孩成天才畫家 用畫筆對寵物貓表愛意(組圖)
    原標題:英5歲自閉症女孩成天才畫家 用畫筆對寵物貓表愛意(組圖) 艾瑞斯在畫畫,「圖拉」坐在一旁看著她。   一直以來,患有自閉症的她都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和周圍的其他小朋友交流,但自從小貓咪「圖拉」來到家中,艾瑞斯變得更加的活潑和開朗。   據艾瑞斯的媽媽卡特·約翰森(Carter Johnson)介紹,每天「圖拉」都陪伴在艾瑞斯的左右,陪她散步,甚至一起享受一場泡泡浴。當艾瑞斯畫畫時,「圖拉」大部分時間都安靜的待在一旁看著她畫畫,有時也會調皮地和她的畫筆玩耍。
  • 環保部:中國核設施周邊輻射劑量遠低於標準限值
    中國網6月15日訊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就核設施運行對環境影響等答記者問時指出,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中國核設施周邊輻射劑量及放射性排放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放射性廢氣、廢液排放不到排放限值的1%,放射性固體廢物產生量僅為設計值的幾分之一。該負責人稱,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天然輻射場。
  • 他畫昆蟲栩栩如生,公雞看到都想吃,放大一看真服了
    我們知道,西方寫實派繪畫會給人帶來非常真實的感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國畫同樣可以將物象描繪得非常真實,比如我國著名大畫家齊白石筆下的草蟲,齊白石一生都非常熱衷於花鳥草蟲的創作,到了八十多歲高齡時,仍然可以畫出十分精緻細膩的昆蟲作品,他筆下的昆蟲簡直栩栩如生,連公雞看到都想吃,很多網友都覺得難以置信
  • 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報告稱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2008年01月18日 11:25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瑞士環境部日前發表報告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瑞士近四成直翅目昆蟲面臨生存威脅
  • 以描繪古典神話與傳說中的女性人物而聞名於世的畫家-沃特豪斯
    沃特豪斯(1849年—1917年)英國新古典主義與拉斐爾前派畫家,皇家美術學院會員。以其用鮮明色彩和神秘的畫風描繪古典神話與傳說中的女性人物而聞名於世。其引人入勝之處,正是畫家在早期作品中就展露了的對女性身體姿態的精妙刻畫。沃特豪斯選取的這一時刻,是已然錯亂的奧菲利亞獨坐自然深幽處,將採來的野花插進長發。有東方色彩的長裙和飾帶,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她腰腹的豐滿,同時緊湊的袖身和袖口又顯露出雙臂的修長。最終,那個下頜輕揚,雙手曲肘稍舉,撫弄發花的姿態,協調了下半身的放鬆和莊重,透露出死與愛帶來的最寧靜的瘋狂和最高貴的美。
  • 寫意葡萄畫家黃榮華——精緻的筆墨生動地描繪出葡萄樹的風姿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畫家,不是人寫畫,而是畫寫人。1962年出生於貴州畢節的黃榮華老師就是在一直這樣嘗試,嘗試著寫恬靜的自己。而從這種古典的靜氣中,又能夠讓人感覺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層林盡染》的葡萄中便是他的影.....
  • 電影中的智能昆蟲,即將成為現實!瑞士研發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在電影中,我們也看過類似的橋段,比如在一部電影中的智能昆蟲,這種機器人昆蟲能夠瞬間吞噬鋼鐵,並且在我們這個工業化的時代,昆蟲所到之處,一座巨大的鋼架結構就會消失。而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發展的進步,這種想法並不是貧空想像。在近日的瑞士,專家就已經研發了一種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如小鳥之中的伯勞鳥,生性兇猛,嗜吃昆蟲、鳥類、蜥蜴等活體動物,因屬雀形目鳥類,故有「雀中猛禽」之稱。   伯勞鳥是有故事、有文化內涵的小鳥,自古以來毀譽參半,既有「惡鳥」、「害鳥」之名,又有「司至者」、「益鳥」之譽。它的形象經常出現在自宋代以來的繪畫作品中,是傳統花鳥畫中不可忽略的「小明星」。
  • 從一而終,只為描繪生命——記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
    新華社發  新華社昆明10月22日電 題:從一而終,只為描繪生命——記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  新華社記者 嶽冉冉、周磊  有人把曾孝濂稱為「中國植物科學畫第一人」,他自己卻不同意。  「在畫家面前,我懂點植物;在植物學家面前,我就是個畫畫的。」
  • 不愛花鳥愛昆蟲,另類國畫大師以假亂真,畫的昆蟲公雞都分辨不出
    作為中國無人不知的著名畫家,因為他的繪畫題材都是我們日常可以見到的花鳥還有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動物,也被大家親切稱為"人民的藝術家"。那麼齊白石是如何做到家喻戶曉的呢?除了選擇的題材十分家常以外,他的繪畫也是特別厲害的。在齊白石的寫意花鳥之中,最獨特的就是畫面中帶有昆蟲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