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輻射究竟有多大?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這些電離設備在正常工作環境中,均按國家要求及相關標準做好了輻射安全防護,其外環境電離輻射劑量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移動通信基站、輸變電設施、導航衛星雷達、廣播電視通信等設施在正常工作時會產生電磁輻射,這些設施在建設過程中均按國家要求及相關標準做好了輻射安全防護,其外環境電磁輻射(電場強度、磁場強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
科普:電離輻射生物效應與其劑量限值
輻射自身的物理因素包括輻射劑量(生物體的吸收劑量,表示單位質量的受輻射照射物質吸收輻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輻射品質、以及輻射劑量率;生物體自身的因素包括不同生物種類的輻射敏感性、生物體不同發育階段的輻射敏感性、不同細胞或組織器官的輻射敏感性,以接受照射的方式和面積。
-
環保部大範圍摸底
於華鵬中國核電建設在經歷一年多的停滯後已經重啟,那麼,現在中國的輻射水平如何?核設施或核基地所在周邊當前的輻射水平又如何?這些「數據」有望形成詳實的公開報告。目前,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已經啟動全國範圍的核基地與核設施輻射現狀的調查摸底,與此同時,也開始匯集各地監測站點近年來的環境輻射水平數據,會同其他核相關部門和專家著手編制「中國輻射水平與效應評估報告」,該報告旨在摸底全國範圍的整體輻射水平,報告有望在2016年左右完成。
-
環保部公布首個生活噪聲標準 明確規定噪聲限值
國家環保部昨天首次公布了《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文化娛樂場所或商業經營活動中排放的噪聲限值。 據了解,社會生活噪聲是指商業、娛樂、宣傳等活動中使用的設備、設施所產生的噪聲。按照規定,以居住、學校、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其室內噪聲白天不得高於45分貝,夜間不得高於35分貝。
-
環保部:向社會及時公布核輻射監測數據
原標題:向社會及時公布核輻射監測數據 向社會及時公布核輻射監測數據 ——環保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談核安全保障 ◎本刊記者 季天也 人們日常受到的輻射劑量比例示意圖 國家核安全局會同國家能源局、國防科技工業局,於2014年12月發布了《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並於今年1月14日就這份聲明專門召開了媒體解讀會。
-
人民日報求證變電站輻射強度 遠低於限值
原標題 [實地檢測輻射 多數遠低限值]瀏覽人民網人民電視主頁,可觀看輻射實測的相關新聞。 變電站、高壓線、地鐵和大型商場電磁輻射均無大礙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環境研究室高級工程師沈慶飛告訴記者,對於低壓低頻輻射(比如電磁爐等家用電器),一般測量磁感應強度;對於高壓低頻輻射(比如高壓線),需要同時測量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對於高頻輻射(比如手機基站),需要測量功率密度或者比吸收率。
-
環保部申報千人核安全研究基地
而就在13日,中國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所副所長孫學智在廈門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環保部已向國家發改委申報建設核與輻射安全研究基地項目,未來該基地科研人員總數將達千人,依託該基地,還將填補我國核電工程安全認證空白。同時,環保部正加大核電安全投入,頻頻加大境內外核電安全交流和國內核電人才培訓力度。
-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核安全規劃答記者問
1、請介紹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的情況和主要結論? 答: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2011年3月至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中國地震局對全國41臺運行、在建核電機組,3臺待建核電機組,以及各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進行了綜合安全檢查。
-
實測在用4G基站 電磁環境水平遠低於國家標準
4G基站的輻射有多強?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嗎?近日,記者隨同重慶市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以下簡稱「市輻射站」)工作人員對正在使用的4G基站進行了一次監測。監測結果顯示,4G基站的輻射水平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且穩定處於國家限值範圍內。我市環保部門監管信息也顯示,迄今為止,我市經過環評審批、環保驗收,依法建設並投入使用的4G基站,均未發現電磁環境超標的問題。
-
成都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電視塔周邊輻射沒超標
8月15日,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發布《成都市區電磁環境調查報告》,當前成都市區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綜合場最大測值均遠低於標準限值,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公共場所電磁輻射大不大? 最大測值還不到限值的1/10,城鄉幾無差異 去年以來,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對成都市區電磁環境進行了「網格式」調查,監測了城市公共地帶、典型人群活動場所、常見電磁輻射設施周邊的上千個點位,這是國內首次對一座城市的電磁環境進行全面監測。
-
環保部:新標準增設PM2.5監測 收緊PM10的限值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許博)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針對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向大家介紹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方面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先生、環保部汙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先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先生。吳曉青表示,近日,《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工作已經圓滿完成。
-
黑龍江空氣中發現微量放射物 濃度低於國家標準
示意圖國內部分城市及核電站周邊輻射水平放射性物質濃度遠低於國家標準據環保部網站消息,昨天,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環保部門設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撫遠縣、虎林縣的三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濃度分別為0.83-4.5×10貝克/立方米、0.68-6.8×10貝克/立方米、0.69-6.9×10貝克/立方米,相應的國家標準(GB18871
-
變電站是否有輻射 環保專家現場解疑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
N海都記者 邱也栩 文/圖 海都訊 不少流言稱,變電站會產生輻射,導致兒童白血病、癌症、胎兒畸形等危害。去年年底,福州市規劃建設華屏變電站,也一度引發周邊居民擔憂。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輻射多大?會不會影響健康?昨日,海都記者跟隨國家環保部和福建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對南門變電站和周邊小區進行電磁輻射檢測。
-
環保部修訂新標 PM2.5濃度設限值收緊PM10限值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前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新修訂的標準調整了汙染物項目及限值,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二氧化氮等汙染物的濃度限值。
-
22萬伏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國家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
昨日,針對這些疑問,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請到廈門,對廈門變電站周邊的工頻電磁場進行現場檢測。結果顯示,變電站的電場和電磁感應均遠遠小於國家安全限值。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位於文屏路領秀城小區內的金榜變電站,是目前島內大型22萬伏變電站之一。昨日,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攜帶專業的工頻電磁場分析儀,到此進行實地檢測。
-
環保部新規:新建企業顆粒物排放限值比現行嚴格85%
環保部新規:新建企業顆粒物排放限值比現行嚴格85%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日前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GB 18352.5—2013)和《磚瓦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 29620—2013)兩項國家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
環保部:全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仍處正常水平
所檢測出的放射性劑量值小於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漲落範圍之內,不需要採取任何防護行動。環保部門設在全國其他地區氣溶膠取樣監測點尚未發現人工放射性核素,目前我國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範圍內。
-
科學網—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設PM2.5限值
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方面的情況。 據悉,2月29日,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與此配套,環保部同時發布了《環境空氣品質指數技術規定》與《關於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通知》。
-
響水爆炸事故現場環境監測:苯、甲苯等均低於標準限值
根據23日21時事故地下風向1000米、2000米、3500米處監測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均低於《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限值,苯、甲苯、二甲苯參照《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評價,均低於標準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