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求證變電站輻射強度 遠低於限值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原標題 [實地檢測輻射 多數遠低限值]

瀏覽人民網人民電視主頁,可觀看輻射實測的相關新聞。

  6月24日,人民日報「求證」欄目刊登《生活中的輻射並不可怕》,指出正常情況下電器、地鐵、基站等的非電離輻射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為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求證」欄目記者在北京和香港與專業研究人員進行了實地檢測。

  戶外輻射超標嗎?

  變電站、高壓線、地鐵和大型商場電磁輻射均無大礙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環境研究室高級工程師沈慶飛告訴記者,對於低壓低頻輻射(比如電磁爐等家用電器),一般測量磁感應強度;對於高壓低頻輻射(比如高壓線),需要同時測量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對於高頻輻射(比如手機基站),需要測量功率密度或者比吸收率。

  5月15日,記者隨達爾問環境研究所所長赫曉霞博士一行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望京220KV(千伏)變電站。在變電站東側8米,用工頻電磁場測試儀等檢測磁感應強度,最高數值為0.4T(微特斯拉),僅相當於我國規定曝露限值100T的4‰。此前,在2010年8月,赫曉霞等也曾對該變電站進行過檢測,在其西側大門外測得最高電磁輻射強度、電場強度都沒有超標。赫曉霞說,通常距離220千伏變電站50—60米遠,數值就衰減成環境背景值。

  記者隨後和專家驅車來到附近某高壓線塔附近。在該高壓輸電線下,距地面1.5米處,測得輻射的最高值為0.4T,在距高壓線塔底端20—30米時數據為0.08T,到40米時減至0.04T。

  5月31日,記者與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研究員陳國雄博士和刁寅亮博士一起,攜帶長約一尺、重約一斤的可攜式測量儀(專門測量頻率在45—65Hz的電磁場),對地鐵和變電站環境下的輻射進行測量。陳博士手持ICNIRP(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指引進行對照。

  記者一行先來到香港中華電力公司桃源街變電站,據陳博士介紹,變電站的工作頻率是50Hz。研究員分別在變電站前門、後門測量,持續大約10分鐘,測量最高值為0.36T,僅相當於國際標準的3.6‰。測量結果表明,變電站附近電磁輻射環境安全。

  地鐵的輻射強度大嗎?下午3時25分,在港鐵九龍塘站測量顯示,沒有車輛經過站臺時,最高強度為0.1T。開往羅湖的火車進站後,登上2號車廂,測試儀顯示的數據不斷變化,時高時低,最高值為0.23T。在沙田站換乘從羅湖開往紅磡的列車,在車廂尾部,5分鐘的車程內,測得的最高值為5.7T,不到標準上限的6%。

  陳博士介紹說,列車的發動機多在車頭或車尾,所以靠近頭尾的車廂輻射強度會較大。之前他們接受委託為港鐵測試過輻射強度,測得的最高值是5T,即最高限值的5%。

  在北京,記者採取同樣方法檢測地鐵望京西站內的電磁輻射強度,結果顯示安全。隨後,在北京亞運村「鳥巢」附近的某家電賣場,實測其綜合環境下的電磁場水平為0.023T,並無太強輻射。

相關焦點

  • 變電站輻射強度實測低於微波爐 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東方網6月4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在市中心建立變電站,會不會有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害?昨天,市環保部門邀請市民前往變電站走訪,現場對變電站附近的電磁輻射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周邊輻射值不及微波爐或筆記本電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 變電站建在家門口對人體有危害嗎?記者帶你走進220kv變電站一探究竟
    昨天下午,「美麗上海,我在行動——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知識·做環保宣傳者」活動在萬航變電站舉行,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解答。來自普陀區、長寧區的市民,通過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輻射相關知識,親眼觀測輻射數據,消除大家原先對變電站電磁環境影響的擔憂。  萬航變電站建於2003年,坐落於長寧路,佔地面積為1592.5平方米,為周圍的龍之夢購物中心、來福士廣場等大型商場供電。
  • 22萬伏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國家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
    今年,隨著島內陸續新建一批電力工程,不少市民擔心:變電站的電磁場大不大?會不會產生電磁輻射?昨日,針對這些疑問,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請到廈門,對廈門變電站周邊的工頻電磁場進行現場檢測。結果顯示,變電站的電場和電磁感應均遠遠小於國家安全限值。
  • 環保部:中國核設施周邊輻射劑量遠低於標準限值
    中國網6月15日訊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就核設施運行對環境影響等答記者問時指出,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中國核設施周邊輻射劑量及放射性排放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放射性廢氣、廢液排放不到排放限值的1%,放射性固體廢物產生量僅為設計值的幾分之一。該負責人稱,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天然輻射場。
  • 記者實地檢測變電站與小電器「電磁輻射」 變電站電磁場強度低於...
    剛到現場時,記者並沒有發現變電站的蹤影,直到在武漢華源電力設計院大樓旁的一扇鐵門上,才看到了「國家電網110千伏仁壽路變電站」的銘牌。「這座變電站不是單獨的建築,它與華源電力設計院融為了一體。」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大樓與變電站形成了立體融合之勢:「站在樓裡,樓在站上,我們可以說一直就在變電站工作。」
  • 買房子靠近變電站,有輻射?真相在這裡
    是不是要躲牌子遠一點,我好好怕怕輻射  武漢市環保局輻危檢測中心:監管全市輻射  負責輻身的監管部門是武漢市環保局輻危檢測中心,全稱武漢市輻射和危險固體廢物汙染防治管理中心。  它屬於武漢市環保局直屬單位,承擔全市輻射、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汙染防治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 實測在用4G基站 電磁環境水平遠低於國家標準
    監測結果顯示,4G基站的輻射水平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且穩定處於國家限值範圍內。我市環保部門監管信息也顯示,迄今為止,我市經過環評審批、環保驗收,依法建設並投入使用的4G基站,均未發現電磁環境超標的問題。按照相關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4G通信基站的電場強度限值是12(伏/米),結合本次監測結果可以看到,即使在輻射最強的時候,也僅為國家標準限值的1/20。相比4G基站,其實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電磁輻射更強。監測發現,待機時手機電場強度為0.5(伏/米)左右,通話時為1.50(伏/米)左右,在接通瞬間輻射最強,為3(伏/米)左右。
  • 百餘小區抽樣 電磁強度低於國標
    前日,歷經數年的「北京地區居住環境電磁水平調查研究」發布結果,課題對北京100多個小區、購物中心、農貿市場、寫字樓、旅遊酒店等進行實地電磁測量,最終實測得到的電磁場數據均不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限值。  「北京地區居住環境電磁水平調查研究」為北京市科委課題,新京報記者曾參與其中變電站電磁感應測試。
  • 變電站不產生電磁輻射 國標比國際標準更嚴格
    市民宋女士心裡最近一直有個「疙瘩」——小區不遠的地方,有個變電站。  生活在變電站周圍真的不安全嗎?帶著宋女士的疑問,記者日前走訪了相關領域的幾位專家。專家表示,WHO(世界衛生組織)已於2007年公布了針對包括輸變電設施在內的低頻電磁場健康風險評估結論,認為符合標準限值的環境電場、磁場對公眾健康無害。換言之,變電站工程只要符合有關的國際、國內標準限值,對周邊公眾就是安全的。
  •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手機、剃鬚刀、電吹風、電磁爐等正常工作時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但這些設備的電磁輻射(電場強度、磁場強度)值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只要使用合格的產品,則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電離輻射太可怕? 輻射小得很!
  • 深圳:微信可24小時實時查變電站電磁場強度
    供電局供圖    小區附近的變電站會影響居民健康嗎?答案當然是「絕對不會」。然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讓市民實實在在地看到變電站電磁場強度的變化,才有可能徹底打消他們內心的顧慮,真真正正地支持變電站的發展。12月18日,深圳供電局正式向社會發布全國首個變電站電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
  •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專業解答來了
    由於擔心變電站產生輻射危害健康,一些居民「談站色變」,成為阻礙變電站落地的重要原因。那麼,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帶著疑問,10月30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跟隨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專業人員來到商城路與管城街交叉口,探訪了在鄭州「服役」多年的220千伏人民變電站,對其進行實地測量。
  • 高壓線、變電站等電力設備不會產生電磁輻射
    對比國際通用標準限值我國執行的標準更嚴格  對於工頻電磁場的影響,國際上有通用的標準。臧瑞華高工說:世界最權威的電磁輻射研究機構是國際非電離輻射協會(ICNIRP),它1999年頒布的工頻電磁場公眾暴露限值(標準)為:電場強度5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磁場強度單位:微特斯拉)。
  • 你點我測」活動走進居民家庭,變電站旁電場強度不及...
    你點我測」活動,走進了此前留言懇切的熱心讀者廖女士家中,實地檢測與露天變電站一牆之隔的家中電磁輻射情況。結果顯示,電場強度不及國標千分之一。5月29日上午,記者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武漢網綠環境技術諮詢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員來到廖女士家中。「這套房子剛裝修完不久,還沒有入住,窗外就能看到變電站。」
  • 220KV變電站電磁輻射值不超標 今年還將建11座
         為了加快電網建設,本市今年將投入33億元建設11座新變電站。變電站建在小區周邊,會不會對居民小區形成電磁輻射,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日前,由島城專門的電磁輻射監測機構對南京路220KV變電站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變電站設備周邊的工頻電磁場大小遠低於電視機的工頻電磁場數值,變電站對附近的人沒有什麼影響。
  • 變電站安全距離爭議未止,人大代表呼籲制定《電磁汙染防治法》
    8月25日,帶著疑問,《河南青年時報》記者對當事居民、學生家長和專業人士等進行了採訪與求證。    根據國家電網系統相關人士的說法,依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規程》,「涉及變電站的作業最小安全距離,110千伏為1.5米,220千伏為3米。(變電站的)外部距離目前國家沒有明文規定。一般而言,變電站先建設,周邊設施後建。」  那麼,國外對變電站安全距離的要求又是如何規定的呢?
  • 福州市民擔憂變電站輻射影響身體健康
    因該變電站處於屏山公園和鎮海樓景區附近,記者特地環工地走了一圈,從各個角度觀察了變電站與周圍建築物的距離,以及與景區的協調度。變電站四周的建築物分別為武警龍腰公寓、源脈溫泉、國棉廠宿舍以及萬利匯等會所,根據現場目測,建築物離在建的變電站均超過100米。從各個角度觀看,變電站工地都不會對市民觀賞鎮海樓產生視覺影響。
  • 專家實地檢測闢謠:變電站磁感應強度比電吹風還低
    「住在變電站旁,擔心輻射影響身體健康,這次看到檢測數據才知道,變電站電磁影響比家用電吹風還小。」近日,檢測專家對位於市中心的110千伏美仁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強度以及噪聲進行實地檢測,該變電站附近的億力百家苑小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檢測結果後終於安心了。  據悉,目前島內有36座變電站,大部分都建在居民區附近。
  • 人民日報闢謠!
    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採訪和實地檢測。安檢儀輻射有害健康嗎【回應】 實地檢測輻射劑量遠低於安全限值,可忽略不計地鐵、機場、火車站的行李安檢儀原理相同,對乘客而言,這些安檢儀可能產生多大輻射?"乘客可能接受的安檢儀輻射強度甚至比不上坐飛機時乘客在高空接受的宇宙射線輻射。"成都市輻射環境管理監測站工程師易欣說,坐飛機時的宇宙射線輻射是安檢儀的5倍,且接受輻射時間遠長於安檢儀。
  • 住在變電站旁會被輻射影響身體健康?專家實地檢測闢謠
    近日,檢測專家對位於市中心的110千伏美仁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強度以及噪聲進行實地檢測,該變電站附近的億力百家苑小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檢測結果後終於安心了。據悉,目前島內有36座變電站,大部分都建在居民區附近。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我們來關注變電站周圍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