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微信可24小時實時查變電站電磁場強度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環境檢測人員實時檢測變電站的電磁場強度。 供電局供圖

    小區附近的變電站會影響居民健康嗎?答案當然是「絕對不會」。然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讓市民實實在在地看到變電站電磁場強度的變化,才有可能徹底打消他們內心的顧慮,真真正正地支持變電站的發展。12月18日,深圳供電局正式向社會發布全國首個變電站電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這意味著:市民只需登錄深圳供電局官方網站,或者關注「深圳供電」官方微信,即可通過電腦、手機等24小時實時查看變電站電磁場強度。

    撰文:劉麗 許飛龍 趙小村

    實時監測

    讓耳聽為虛變眼見為實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電,然而,部分市民卻「談變電站色變」,對造福市民的變電站存在認識誤區,擔心它會產生危害人體健康的電磁輻射?對此,深圳供電局等單位多次對此闢謠,並通過電網開放日等活動做了大量的科普宣傳,然而「變電站輻射」看不見摸不著,不管如何闢謠,一些市民還是覺得耳聽為虛,寧可信其有。

    深圳供電局此次發布電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就是為了讓變電站的電磁場水平更加公開透明,進一步打消市民的疑慮。該系統能夠對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三個不同電壓等級變電站的電磁環境開展24小時實時監測,除了在變電站旁的LED屏幕上顯示之外,該局還將數據實時傳輸到其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實時查看現場數據,讓耳聽為虛變眼見為實。

    深圳供電局電力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餘鵬介紹,該系統已通過國際認證,保障了客觀性和真實性,這是全國首個向公眾開放的同類系統。參加現場活動的王先生說,「這個系統看起來蠻有意思,還可以遠程查看,有點像生活大爆炸裡面,『謝耳朵』他們搞的高新科技玩意,感覺挺靠譜的。」

    專家釋疑

    變電站不產生電磁輻射

    「致癌!讓胎兒畸形!讓細胞變異!」只要在百度上輸入電磁輻射,搜索結果讓人觸目驚心。參加活動現場的不少市民都表示,變電站個頭那麼大,電壓那麼高,距離那麼近,產生的電磁輻射想必也是極大吧?

    對此,餘鵬解釋,電磁輻射是指高頻率的射頻如手機、發射塔等,國家環保局規定的電磁輻射防護限值最小頻率為10萬赫茲,而變電站的頻率僅為50赫茲,屬極低頻,不屬於電磁輻射範疇,只產生微弱的電磁感應。

    微弱的電磁感應是什麼概念?為了讓市民有更直觀的體驗,第三方檢測機構深圳市深港聯檢測有限公司專家陳育靈,現場對發布儀式旁邊的220千伏濱河變電站的電磁感應數值進行了測量,測得磁場強度為0.5微特斯拉,電場強度為2.4伏/米。而這兩項數值,均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100微特斯拉和4000伏/米)。對此,陳育靈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變電站的電磁感應與電磁輻射之間的距離,就像地球離火星那麼遠。

    現場有市民質疑,實測數和國標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勞偉籌博士表示,這是因為一方面現在的變電站已經將原先敞開式的設備更換為戶內GIS封閉式設備,封閉式的結構將設備產生的電磁場大部分都封閉在外殼內,使得電力設施周圍的電磁場強度已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因為電磁場強度隨距離衰減很快,綜合使得變電站圍牆外工頻電磁場強度基本已接近周圍環境背景值。

    記者現場用手機登錄了深圳供電微信公眾號,上面顯示的實時監測數據為0.46微特斯拉和0.8伏/米,跟現場測量結果基本一致。微信上還可以看到日均最大值、平均值等數據和變電站的具體地址GPS信息,查看非常方便。

    四項承諾

    所有變電站隨時接受監督

    為了進一步消除市民對變電站電磁環境的擔憂,深圳供電局還在發布儀式上向全社會作出四項承諾:

    安全:每一座變電站都嚴格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周邊電磁場強度遠低於國家標準。

    公開:每一座變電站在不影響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都可以向市民公開,接受市民和專業第三方的監督。

    綠色:依託南方電網大平臺,為深圳輸送更多清潔電能,每年為深圳減少碳排放3000萬噸以上。

    責任: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專業的科普溝通和增值服務,為大家的安全用電、科學用電、節約用電提供專業意見。

    據悉,本次上線的三座電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分別位於寶安區、福田區和羅湖區,未來深圳供電局將繼續建設該監測系統,預計將覆蓋深圳十個行政區,讓更多市民朋友方便地查看到附近變電站電磁場信息。此外,深圳供電局還將繼續邀請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逐步對所有變電站進行電磁場強度普測,並發布檢測報告,讓變電站檢測情況更加公開透明。

相關焦點

  • 成都變電站電磁環境實時監測系統試運行 可查看電磁場強度
    6月5日,四川省第一套變電站電磁環境實時監測系統,在位於成都市錦江區的220千伏安順橋變電站完成了數字對比,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該系統是按照四川省環保廳要求,為了讓成都市民更直觀更便捷地了解變電站電磁環境而安裝的。即日起,市民可以到安順橋變電站通過電子顯示屏觀測變電站電磁場強度。
  • 記者實地檢測變電站與小電器「電磁輻射」 變電站電磁場強度低於...
    在位於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的大樓辦公室內,劉永亮首先對現場自然環境進行了檢測,顯示電場強度為0.703伏/米,磁場強度為0.078微特。當把日常家庭裡24小時開啟工作的電冰箱進行檢測時,電場強度最高躥到了48.31伏/米,磁場強度則為0.062微特。
  • 變電站外掛個顯示屏 電磁強度一目了然
    6月5日,顯示屏實時監測數據。自家旁邊的變電站有沒有輻射,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昨日上午,我省第一套變電站電磁環境實時監測系統,在成都市安順橋變電站正式投入試運行。從昨日開始,顯示屏就將按照省環保廳要求,實時顯示變電站電磁場強度,讓市民進一步了解變電站的運行過程。昨日上午,記者在位於成都錦江區天仙橋附近的安順橋變電站外看到,一塊電子顯示屏正不斷刷新數據,其數據內容包括變電站內的電場和磁場強度。
  • 電場強度值:變電站小於家裡電線
    隨著城市用電負荷的不斷攀升,新建變電站進入居民區成為趨勢。然而由於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專業性強、普及不夠,廣大市民容易產生誤解,談「輻」色變。實際上,很多的科學分析表明,只要規劃得當,變電站是可以和周邊的生態環境和諧共處的。相當一部分電力職工24小時在電力設施旁生活工作,經過長期跟蹤監測,沒有職工因此引起人身健康問題。
  • 高壓線變電站僅產生電磁場 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進而,變電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可是,為什麼變電站一定要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城市供電的負荷密度越來越大,變電站的可供半徑越來越小,這也是為什麼變電站要選在居民較為集中的地方建設。變電站只有靠近用戶,形成網狀合理的分布,才能保障城市的合理供電、用電,才能使每個居民都能用上放心的電、安全的電。
  • 深圳105個家庭走進南方電網 解開變電站「電磁輻射」之謎
    人民網深圳11月18日電(王星、實習生項陳洪)夏季用電高峰期城中村停電的問題根源在哪裡?傳言中變電站所謂的「電磁輻射」究竟是怎麼回事?智能電錶是否真的走得快?11月18日,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舉辦電網開放日活動,為105個家庭答疑解惑。   本次開放日活動,吸引3000個家庭報名。
  • 小區變電站有電磁輻射? 經實測影響可忽略不計
    天津北方網訊:搬新家應該高興才是,可家門口對著一座變電站,居民擔心變電站有電磁輻射,會影響家人的身體健康。那麼果真如此嗎?昨天,記者跟隨國網天津電科院環保專家實地測驗,變電站產生的是極低頻感應電磁場並不是電磁輻射,對周圍環境影響可忽略不計。
  • 22萬伏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國家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
    今年,隨著島內陸續新建一批電力工程,不少市民擔心:變電站的電磁場大不大?會不會產生電磁輻射?昨日,針對這些疑問,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請到廈門,對廈門變電站周邊的工頻電磁場進行現場檢測。結果顯示,變電站的電場和電磁感應均遠遠小於國家安全限值。
  • 世衛組織支持電磁場國際標準 現有"暴露國際標準"可保安全
    為解決用電緊張而加快電力設施建設時,卻遇到一些困難,如有人擔心電力設施的電磁場會對環境安全有影響。專家近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符合國際標準的環境電磁場對保護公眾健康是安全的,而國內電力設施電磁場標準要高於國際標準。
  • 實測是否存在「電磁輻射」,你要的「變電站真相」來了
    變電站外電場強度不到國標萬分之一在實地檢測之前,檢測負責人劉永亮先進行了關於「電磁場」的科普——從專業角度上說,變電站的電磁感應強度決定是否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而這個強度標準,就有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兩個衡量指標。
  • 淺談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的可行性研究
    0引言  目前,變電站系統自動化正成為一種不可改變的趨勢,其監控和通信系統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變電站現有測控系統多採用有線通信方式,但是,有線通信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傳輸線鋪設複雜、不易檢修和維護,長距離傳輸線易受電磁千擾的影響等等。而無線通信則具有運行可靠、安裝靈活。
  • 小區變電站有電磁輻射會影響健康?
    今天,記者跟隨國網天津電科院環保專家實地測驗,變電站產生的是極低頻感應磁場並不是電磁輻射,對周圍環境影響可忽略不計。變電站「嗡嗡」響 電磁輻射引人憂日前,家住西青區華亭麗園的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家樓外就是一座大型變電站,雖然不影響採光,可擔心變電站有電磁輻射,會影響家人特別是寶寶的身體健康。
  • 百餘小區抽樣 電磁強度低於國標
    磁場是由電流通過導線或電氣裝置時發生的,當電流增加時磁場強度也會加大,磁場強度用特斯拉(T)來表達。  2015年1月1日起,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正式實施。變電站、輸電線路等電力設施牽涉到工頻電磁場(50赫茲)部分,根據該標準,50赫茲工頻電場強度低於4000伏/米(V/M),50赫茲工頻磁感應強度低於100微特斯拉(μT)。
  • 專家實地檢測闢謠:變電站磁感應強度比電吹風還低
    ■檢測人員在美仁變電站實地檢測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等數值。  「住在變電站旁,擔心輻射影響身體健康,這次看到檢測數據才知道,變電站電磁影響比家用電吹風還小。」近日,檢測專家對位於市中心的110千伏美仁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強度以及噪聲進行實地檢測,該變電站附近的億力百家苑小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檢測結果後終於安心了。  據悉,目前島內有36座變電站,大部分都建在居民區附近。
  • 人民日報求證變電站輻射強度 遠低於限值
    6月24日,人民日報「求證」欄目刊登《生活中的輻射並不可怕》,指出正常情況下電器、地鐵、基站等的非電離輻射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為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求證」欄目記者在北京和香港與專業研究人員進行了實地檢測。  戶外輻射超標嗎?
  • 變電站不產生電磁輻射 國標比國際標準更嚴格
    生活在變電站周圍真的不安全嗎?帶著宋女士的疑問,記者日前走訪了相關領域的幾位專家。專家表示,WHO(世界衛生組織)已於2007年公布了針對包括輸變電設施在內的低頻電磁場健康風險評估結論,認為符合標準限值的環境電場、磁場對公眾健康無害。換言之,變電站工程只要符合有關的國際、國內標準限值,對周邊公眾就是安全的。
  • 高壓線、變電站等電力設備不會產生電磁輻射
    對比國際通用標準限值我國執行的標準更嚴格  對於工頻電磁場的影響,國際上有通用的標準。臧瑞華高工說:世界最權威的電磁輻射研究機構是國際非電離輻射協會(ICNIRP),它1999年頒布的工頻電磁場公眾暴露限值(標準)為:電場強度5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磁場強度單位:微特斯拉)。
  • 秒懂中國變電站,大人小孩都心安
    按照按電壓等級,變電站可分為:特高壓變電站(1000千伏及以上);這種「鋼鐵森林」不要普通居民了,就是電網君也難得一見,大家隨意感受一下吧……您覺得這是在一座變電站嗎?是的!這是深圳220千伏福華半地下變電站……
  •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指的是高頻的電磁場把能量從空間中發射和傳播的過程。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完成了對輸變電設施電磁場健康風險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在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周圍存在的是極低頻電磁場,而不是電磁輻射。電磁場空間傳輸能力差,在幾十米的範圍內其能量幾乎全部衰耗。對周圍環境影響微乎其微。俗語中的電磁輻射,來源於電磁波。
  • 變電站建在家門口對人體有危害嗎?記者帶你走進220kv變電站一探究竟
    昨天下午,「美麗上海,我在行動——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知識·做環保宣傳者」活動在萬航變電站舉行,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解答。來自普陀區、長寧區的市民,通過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輻射相關知識,親眼觀測輻射數據,消除大家原先對變電站電磁環境影響的擔憂。  萬航變電站建於2003年,坐落於長寧路,佔地面積為1592.5平方米,為周圍的龍之夢購物中心、來福士廣場等大型商場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