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電視塔周邊輻射沒超標

2020-11-26 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成都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本報記者 劉宇男

  近幾年我省關於電磁輻射的環境投訴逐年遞增,一些群眾對電磁環境安全心存疑慮。8月15日,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發布《成都市區電磁環境調查報告》,當前成都市區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綜合場最大測值均遠低於標準限值,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公共場所電磁輻射大不大?

  最大測值還不到限值的1/10,城鄉幾無差異

  去年以來,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對成都市區電磁環境進行了「網格式」調查,監測了城市公共地帶、典型人群活動場所、常見電磁輻射設施周邊的上千個點位,這是國內首次對一座城市的電磁環境進行全面監測。

  該站電磁環境監測室主任徐斌介紹,電磁環境可簡單分為低頻和射頻兩大類,50Hz工頻和0.1~3000MHz射頻是調查關注重點。

  大街小巷等城市公共地帶,電磁環境如何?除在地面295個網格點位監測外,調查組對成都東南西北中5個方向的高層建築進行逐層測量。結果發現,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高樓和地面測值總體無差異,測值最大值不到標準限值的百分之一;射頻綜合場,3樓以上的高樓層比低樓層總體大一些,但最大測值也不到限值的十分之一。

  賓館、購物中心、地鐵站點、體育場、住宅等人群活動密集場所,電磁輻射大麼?調查在東南西北方向選取25處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人群活動密集場所的絕大多數位置,電磁輻射測值與城市公共地帶無差異,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綜合場最大測值也遠低於標準限值。

  調查還選取了成都部分農村地區,測試發現,農村測試點位的電磁輻射測值與城市公共地帶絕大多數地方幾無差異。

  電視塔周邊輻射超沒超標?

  周邊200多米外、樓層高處較受影響,但最大測值不到限值的1/20

  城市常見的廣播電視塔、移動通信基站、變電站和高壓線等設施周邊的電磁輻射是否超標?調查選取了成都各類電磁輻射設施共62個進行測試。

  四川省廣播電視塔位於成都猛追灣,射頻電磁波從位於257米平臺的天線發出。調查布設了8條測量線,對電視塔周邊近1公裡地面區域進行了詳細測量。結果發現,電視塔的電磁波使周邊1公裡範圍內各方向的地面測值,均比其他區域的地面測值大,測值都在0.001W/m2以上。

  相對較大值,多出現在距離電視塔200米至260米附近區域,最大值0.015W/m2,但仍低於標準限值0.4W/m2,不到限值的二十分之一。距電視塔約240米處的長城錦苑(30層)和富臨大廈(33層),樓頂實測值分別為0.014W/m2和0.015W/m2,底層測值均為0.002W/m2。「電視塔周邊,顯然高樓層比低樓層測值大。」徐斌說。

  樓頂的移動通信基站可怕嗎?

  最大測值不足限值的五分之一,天線架得越高影響越小

  目前公眾通信需求量大,移動通信基站的密度也較大,通常架設在樓頂。調查顯示,基站發出的電磁波射頻綜合場,所有測值均低於0.4W/m2限值。其中,6米以 下天 線的 樓頂 最大 測值0.0745W/m2,不足限值的五分之一;6米以上天線最大測值0.0225W/m2,只有限值的約二十分之一。說明天線架得越高,電磁波對樓頂的影響越小。在基站所在樓的樓道內,電磁波因受樓板屏蔽,測值更小。「樓頂基站的電磁輻射,並非公眾想像的那樣可怕。基站電磁波對臨近建築的貢獻同樣很小。」徐斌說。

  本次調查區內,絕大多數110千伏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已入戶,高壓線已下地。徐斌說,牆體、水泥、樹木、土壤等對工頻電場有屏蔽作用。測試發現,室內變電站和地下電纜產生的工頻電場測值不到限值的千分之一,可忽略不計;工頻磁場不到限值的百分之一,多在距離設施15米範圍內,工頻磁場貢獻很小且距離很短。

  如何讓城市電磁環境更安全?

  電磁輻射貢獻在高樓層更易疊加,城市規劃應考慮電磁環境影響

  成都市區電磁環境調查範圍,包括成都6大主城區,總面積近300平方公裡,有效監測數據42481個。此次調查不僅能提高公眾對電磁環境的認知,也將推進電磁環境監管,支撐電磁項目科學審批,促進涉電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調查結果,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建議,科學審批涉電磁建設項目。「雖然電磁環境現狀測值總體很小,但在距離電磁輻射體一定範圍內,測值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增高,說明電磁項目建成後,會對臨近區域帶來新的電磁輻射貢獻。」徐斌說,新建大型電磁項目的審批應特別審慎,必須明確建設地點電磁環境現狀值、項目貢獻值及項目建成後最終值。城市發展規劃及電信、電力等專項規劃,應充分考慮電磁設施與城市功能的關係和設施整體布局,通過合理規劃指導具體電磁設施的建設。

  他特別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原來地處郊外的廣播電視發射塔已被密集的房屋所包圍,電視塔對周邊的電磁環境貢獻較多,臨近高層建築的測值相比地面測值更大,相關部門應加強日常監管。

  調查發現,電磁輻射貢獻在高樓層更容易疊加。徐斌認為,對架設高度較高的電磁輻射體,應特別注意其電磁波傳播方向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應通過各種措施,讓臨近的高層建築的較高樓層電磁環境達標。

相關焦點

  • 成都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成都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本報記者   劉宇男 龔武製圖     我省首次全面監測中心城市電磁環境,建議新建大型電磁項目需審慎——□本報記者
  • 住宅處在嚴重超標的電磁輻射當中 業主揪心
    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將電磁輻射列入必須控制的主要汙染物之一。它無色無味無形,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並產生多種疾病。如果要是有這麼一天,您所住的房屋突然被告知處在比較嚴重的電磁輻射當中,您會怎麼樣呢?    楊女士2002年搬進北京東潤楓景小區,3個多月之後,她就開始感到身體不舒服。
  • 如何屏蔽電磁輻射
    日前,記者採訪電磁輻射方面有關專家。專家表示,受到電磁輻射汙染一般會引起頭疼、失眠、心率不齊等中樞神經的問題。同時,對於有些人的眼睛可能產生影響,出現視力下降、皮膚病等現象,重的還有可能致癌。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尤其要特別注意,電磁輻射還可能導致孕婦流產。此外,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的人應採取防患措施。
  • 網友自測地鐵電磁輻射超標 地鐵集團:符合安全標準
    原標題:網友自測地鐵電磁輻射超標 地鐵集團:符合安全標準   網友自測地鐵電磁輻射超標  地鐵集團回應:列車設計符合乘客安全標準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手機APP自測地鐵1號線電磁輻射超人體承受標準。
  • 從科魯茲輻射超標談起 電磁輻射可怕嗎
    一位科魯茲車主檢測到自己車內的電磁輻射值超標,引起人們對汽車內電磁輻射汙染問題的關注,可實際上,這不是個簡單的話題。首先,電磁輻射無處不在,比如,手機的電磁輻射為100毫高斯左右,電腦的輻射為20-40毫高斯,而這兩樣東西在都市人群中的應用範圍極為普遍;其次,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尚無明確定論。
  • ...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是熱效應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對此,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通信基站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對此,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通信基站有輻射危險?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是熱效應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
  • 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順利舉辦全國環境電磁輻射監測方法...
    10月29日,由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承辦的2020年全國環境電磁輻射監測方法研討會在四川成都順利召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及陝西、廣東、北京等24家單位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考慮到手機使用具有其特殊性即它是緊貼於頭部使用的,正常使用時距離人體20釐米以內,與空間遠場(數十米乃至數百米)的電磁輻射,如大型電視塔、微波塔、廣播塔及雷達站等評估輻射的方法差異會很大,此時一般採用「比吸收率」SAR來反映人體吸收的電磁輻射量的大小。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擁有國家級的SAR值測試實驗室,劉佳的測試經驗相當豐富。
  • 生態環境部:電磁輻射只要符合標準就能確保公眾健康安全
    中新網4月15日電 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表示,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通訊基站輻射遠小於太陽光 核與輻射安全科普走進成都社區
    >4月15日是我國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了普及核與輻射基本常識,提升公眾核與輻射安全意識,推進成都核與輻射安全工作持續發展,日前,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青羊區生態環境局、青羊區府南街道辦事處在青羊區石人北路社區開展2019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核與輻射安全進社區宣傳活動。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圖]
    在移動通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人們也紛紛發出疑問:手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通信基站的輻射又有多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基站是怎麼產生電磁輻射的。
  • 電磁波輻射問題的評價與探討
    引言 電磁波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成為人們所關心的話題,並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怎樣評價電磁波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如何避免和防護超標準有害的電磁輻射,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1.電磁輻射的評價標準 如何衡量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的大小呢?電磁輻射能量要大到什麼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 甘肅省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 劉成)記者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以來,甘肅省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強化風險防控、依法從嚴監管,持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確保了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可控。
  • 大媽質疑基站電磁輻射超標搬家8次 狀告3大運營商
    不久,周邊又相繼建起了3個信號基站,還將基站天線建在了房頂上,將毛大媽一家團團「包圍」。毛大媽四處維權,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環保等部門,一次次的來進行實地檢測。面對「合格」的檢測結果,毛大媽卻感到非常地氣憤,認為三大運營商在「作假」。
  • 車載GPS被曝輻射超標 專家:不能證明對人有害
    武漢專家釋疑:不能證明對人體有危害  本報訊(記者佘暉)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發現:12個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輻射超標。此事近日被央視等媒體曝光後,引起眾多車主對GPS導航儀安全狀況的擔憂。昨日武漢兩位專家發表看法,認為這並不能說明GPS產品危害人體健康。
  • 青海省2019年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於控制限制
    文思睿 攝中新網西寧6月2日電(孫睿 文思睿)2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青海省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於控制限制。2019年,青海省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司文軒表示,青海省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於控制限制,「青海省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空氣、土壤和原國營二二一廠放射性汙染物填埋坑、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等重點輻射設施的環境電離輻射水平處於本底漲落範圍內。」
  •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攪了北京東潤楓景小區居民綠色家園夢
    他們懷疑,這一切都與電磁輻射有關係。   電磁輻射是否超標   面對業主們的投訴,東潤楓景的開發商———北京天鴻集團寶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沒有回覆。  「報告有兩處測試數據超出國家標準,按照衛生部1988年頒布並仍在實施的《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75k88》,這兩處的電磁輻射強度通過換算得出的中波的電磁波輻射強度分別為14.4伏/米和12.8伏/米,均超過了10伏/米的安全標準,為中間區,按照標準規定,在該環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屬於可能引起潛在性不良反應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