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武製圖
我省首次全面監測中心城市電磁環境,建議新建大型電磁項目需審慎——
□本報記者 劉宇男
近幾年我省關於電磁輻射的環境投訴逐年遞增,一些群眾對電磁環境安全心存疑慮。8月15日,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發布《成都市區電磁環境調查報告》,當前成都市區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綜合場最大測值均遠低於標準限值,電磁輻射環境總體安全。
A
公共場所電磁輻射大不大?
最大測值還不到限值的1/10,城鄉幾無差異
去年以來,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對成都市區電磁環境進行了「網格式」調查,監測了城市公共地帶、典型人群活動場所、常見電磁輻射設施周邊的上千個點位,這是國內首次對一座城市的電磁環境進行全面監測。
該站電磁環境監測室主任徐斌介紹,電磁環境可簡單分為低頻和射頻兩大類,50Hz工頻和0.1~3000MHz射頻是調查關注重點。
大街小巷等城市公共地帶,電磁環境如何?除在地面295個網格點位監測外,調查組對成都東南西北中5個方向的高層建築進行逐層測量。結果發現,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高樓和地面測值總體無差異,測值最大值不到標準限值的百分之一;射頻綜合場,3樓以上的高樓層比低樓層總體大一些,但最大測值也不到限值的十分之一。
賓館、購物中心、地鐵站點、體育場、住宅等人群活動密集場所,電磁輻射大麼?調查在東南西北方向選取25處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人群活動密集場所的絕大多數位置,電磁輻射測值與城市公共地帶無差異,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綜合場最大測值也遠低於標準限值。
調查還選取了成都部分農村地區,測試發現,農村測試點位的電磁輻射測值與城市公共地帶絕大多數地方幾無差異。
B
電視塔周邊輻射超沒超標?
周邊200多米外、樓層高處較受影響,但最大測值不到限值的1/20
城市常見的廣播電視塔、移動通信基站、變電站和高壓線等設施周邊的電磁輻射是否超標?調查選取了成都各類電磁輻射設施共62個進行測試。
四川省廣播電視塔位於成都猛追灣,射頻電磁波從位於257米平臺的天線發出。調查布設了8條測量線,對電視塔周邊近1公裡地面區域進行了詳細測量。結果發現,電視塔的電磁波使周邊1公裡範圍內各方向的地面測值,均比其他區域的地面測值大,測值都在0.001W/m2以上。
相對較大值,多出現在距離電視塔200米至 260米附近區域,最大值0.015W/m2,但仍低於標準限值0.4W/m2,不到限值的二十分之一。距電視塔約240米處的長城錦苑(30層)和富臨大廈(33層),樓頂實測值分別為0.014W/m2和0.015W/m2,底層測值均為0.002W/m2。「電視塔周邊,顯然高樓層比低樓層測值大。」徐斌說。
C
樓頂的移動通信基站可怕嗎?
最大測值不足限值的五分之一,天線架得越高影響越小
目前公眾通信需求量大,移動通信基站的密度也較大,通常架設在樓頂。調查顯示,基站發出的電磁波射頻綜合場,所有測值均低於0.4W/m2限值。其中,6米 以 下 天 線 的 樓 頂 最 大 測 值0.0745W/m2,不足限值的五分之一;6米以上天線最大測值0.0225W/m2,只有限值的約二十分之一。說明天線架得越高,電磁波對樓頂的影響越小。在基站所在樓的樓道內,電磁波因受樓板屏蔽,測值更小。「樓頂基站的電磁輻射,並非公眾想像的那樣可怕。基站電磁波對臨近建築的貢獻同樣很小。」徐斌說。
本次調查區內,絕大多數110千伏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已入戶,高壓線已下地。徐斌說,牆體、水泥、樹木、土壤等對工頻電場有屏蔽作用。測試發現,室內變電站和地下電纜產生的工頻電場測值不到限值的千分之一,可忽略不計;工頻磁場不到限值的百分之一,多在距離設施15米範圍內,工頻磁場貢獻很小且距離很短。
D
如何讓城市電磁環境更安全?
電磁輻射貢獻在高樓層更易疊加,城市規劃應考慮電磁環境影響
成都市區電磁環境調查範圍,包括成都6大主城區,總面積近300平方公裡,有效監測數據42481個。此次調查不僅能提高公眾對電磁環境的認知,也將推進電磁環境監管,支撐電磁項目科學審批,促進涉電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調查結果,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建議,科學審批涉電磁建設項目。「雖然電磁環境現狀測值總體很小,但在距離電磁輻射體一定範圍內,測值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增高,說明電磁項目建成後,會對臨近區域帶來新的電磁輻射貢獻。」徐斌說,新建大型電磁項目的審批應特別審慎,必須明確建設地點電磁環境現狀值、項目貢獻值及項目建成後最終值。城市發展規劃及電信、電力等專項規劃,應充分考慮電磁設施與城市功能的關係和設施整體布局,通過合理規劃指導具體電磁設施的建設。
他特別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原來地處郊外的廣播電視發射塔已被密集的房屋所包圍,電視塔對周邊的電磁環境貢獻較多,臨近高層建築的測值相比地面測值更大,相關部門應加強日常監管。
調查發現,電磁輻射貢獻在高樓層更容易疊加。徐斌認為,對架設高度較高的電磁輻射體,應特別注意其電磁波傳播方向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應通過各種措施,讓臨近的高層建築的較高樓層電磁環境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