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5日訊(記者 李慧穎)4月15日是我國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了普及核與輻射基本常識,提升公眾核與輻射安全意識,推進成都核與輻射安全工作持續發展,日前,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青羊區生態環境局、青羊區府南街道辦事處在青羊區石人北路社區開展2019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核與輻射安全進社區宣傳活動。
科普核與輻射安全知識
杜絕談「核」色變
活動現場布置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核與輻射安全科普知識展示區,比如變電站、通信基站、X射線安檢機等日常接觸的會產生輻射的設施設備對人體有沒有損害;居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電磁輻射;核技術利用基本常識;展示了核與輻射監測儀器等等。由於宣傳的內容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活動吸引了大量附近居民前來了解學習核與輻射安全知識。
「以前我只知道手機、微波爐、冰箱這些有輻射,通過你們今天的宣傳,我才曉得安檢機、基站也有輻射,而且這些輻射對人體基本沒得太大影響,以後我就不會那麼害怕擔心了哦。」抱著孫兒的退休職工王阿姨說道。一旁的清潔工老大爺也表示,看了宣傳才曉得原來通信基站、變電站這些對人體影響很小,了解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生活小常識。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核與輻射環境管理處處長秦曉斌在現場變身為講解員,向過來諮詢核與輻射生活常識的市民進行耐心而細緻地講解,同時也給來往的老百姓科普大家平時對電磁輻射的一些誤區,尤其是大家關心較多的變電站和移動基站領域的「鄰避效應」,提高市民安全意識水平。談到今年核與輻射的重點工作,秦處長透露,「我們今年要紮實推進《成都市核與輻射「十三五」規劃實施方案》落實,強化各類涉源風險管控,組織開展『放射源安全』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重點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好輻射安全許可管理和服務工作,確保輻射安全許可證覆蓋率100%。」
「下一步,我們還將以六五環境日等重要時間點為契機,繼續開展宣傳活動,同時圍繞電磁輻射對公眾的影響製作電視宣傳片,生動講解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相關科普知識,加大核與輻射科普知識宣傳力度,有效增強群眾對電磁輻射問題的科學認識。」秦曉斌說。
通訊基站是否影響住戶健康?
其輻射遠小於太陽光
生活中看到的通信基站屬於第三代(3G)和(4G)移動通信系統,它是沿用蜂窩小區制基站建設,但採用了更多的新技術,一個基站覆蓋只有幾百米,發射功率較小,這樣電磁輻射就更小。市生態環境局核與輻射環境管理處處長秦曉斌在現場變身為講解員,向過來諮詢核與輻射生活常識的市民進行耐心講解,尤其是大家關心較多的變電站和移動基站領域的「鄰避效應」。
隨著基站越建越多,很多站址選在了居民區,許多人開始擔心輻射問題。為什麼運營商需要把它建在居民區呢?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手機一定得有信號才能打電話,而一定得有基站才有信號,每個基站只能覆蓋有限的範圍,能承載的手機數量也是有限的,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站,通話一定會受到影響,因此只能在居民區附近或者內部建設一定數量的基站來滿足通話、數據等需要。
據介紹,對於很多人提出的「基站會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身體健康」的疑惑,答案是否定的。基站輻射遠小於太陽光輻射,城區基站的輻射功率一般是30-300W,依據人體受到的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300W的輻射功率在10m距離上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只有0.2387W/㎡。物理學家計算出地球上太陽光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大約是1000W/㎡,太陽光的輻射是基站輻射的上千倍。況且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的過程衰減很大,穿透牆體更會急劇衰減,這樣的功率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健康。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