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離我們越來越近,大範圍、密集型的基站建設,輻射是否安全?5月21日,由湖南省電信用戶委員會主辦的移動基站電磁輻射科普體驗活動在長沙舉行。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繼金,黨組成員、副局長謝曉鵬出席。核工業二三0研究所的專家,來自全省電信委員會部分委員一起現場體驗了5G基站與小家電的輻射情況。
現場檢測:微波爐電場強度最大
隨著湖南5G網絡建設的逐步推進,5G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大帶寬的特點,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帶入我們的生活,未來的社會將是數位化、智能化的。5G如此強大的網絡能力,那麼5G基站相比2G、3G、4G基站的輻射會不會更大呢?事實上,所有基站輻射強度都在國家標準規定的範圍之內,完全不必擔心影響健康。
基站的輻射不如家電輻射大。
當天在長沙友誼路省通信管理局辦公樓前,核工業二三0研究所環境評價中心工程師向可可首先使用專業儀器對現場環境,並面向基站方向進行電磁輻射檢測,電場強度值為0.86V/m(0.20μW/cm2),現場對手機進行電磁輻射檢測,電場強度值為4.06V/m;電視機電場強度值為1.18V/m(0.37μW/cm2)、電腦電場強度值為2.13V/m(0.02μW/cm2)、電吹風電場強度值為3.59V/m(3.42μW/cm2)、微波爐電場強度值為31.82V/m(268.71μW/cm2)。基站發出的電磁波,隨著距離的增加,基站輻射衰減率很高,距離10米後,基站輻射值1.84-2.37V/m(0.90-1.49μW/cm2)。
「很明顯,微波爐的微波爐電場強度是最大的。」向可可介紹,現場基站的輻射在國家鼻子範圍內,而且牆體、樓板等阻礙物也能起到很強的阻隔作用,所以,基站電磁輻射安全可控,正常情況下,基站的電磁輻射是滿足國家標準的,居民完全不必擔心基站的電磁輻射問題。
為了防止電磁輻射汙染,保障公眾健康,國家環保、衛生等部門先後制定出臺了《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等7部法規和國家標準,對電磁輻射規定了分級標準。對比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通信電磁輻射標準,美國和日本均為600微瓦/平方釐米,歐盟為450微瓦/平方釐米,而中國為40微瓦/平方釐米,中國標準值僅為歐美的十分之一左右。據了解,我國移動通信基站在建設前必須由專業的第三方進行環保測評,通過環保部門備案審查。
電磁輻射不超限值,對人體沒有不良影響
檢測前,核工業二三0研究所環境評價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高翔為現場嘉賓普及了5G基站輻射相關知識。
「電磁輻射不超過一定的限值,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高翔介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的來源有自然和人工兩類。人類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磁場裡,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磁場,太陽光本身也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還有雷電和其他星球產生的電磁波。人工產生電磁輻射的設施大致可分為五類: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如電視發射塔、廣播轉播臺站;無線通信發射系統:如手機基站;高壓送變電系統:如高壓線、變電站;電氣化鐵道:如磁懸浮列車;工業、科學、醫療用電磁能設施:如高頻冶煉爐。還有就是在生活中的家電設備,如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電腦、電吹風、家用wifi等等,可以說帶電的家電都會或多或少產生有電磁場。不過,正規生產廠商生產的家用電器產品(電視機、微波爐、電吹風)要經過質量檢驗部門的檢驗,其運行產生的電磁場會保持在一個安全水平內。因此,在按照生產廠商說明書正確使用的前提下,無需採取額外的防護措施。
「基站是利用電磁波來進行信號的傳播,目前我國通信基站所使用的頻率範圍基本上是在500M到3G之間,屬於微波,它的衰減速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說隨著距離的增加,電磁波的衰減越快。」高翔表示。
未來,5G網絡需要建設的基站會更多,但是5G基站的輻射標準並沒有變,還是要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5G基站數量越多,人們使用手機網絡就越好,手機和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也越小。因為,手機與基站之間有個智能控制機制,會動態調整互相之間的通話信道、電磁輻射功率。如果您所處的地區手機信號弱,那就應該主動和運營商聯繫,爭取在附近建基站,信號好了,電磁輻射也低了。
省電信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湖南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湘政辦發【2018】53號)文件精神,我省通信行業加大了5G建設投入,加快了5G建設的進度,但5G基站建設選址難、建站難的問題依然存在,關鍵是廣大市民對基站輻射不太了解,希望通過更多的現場體驗活動讓老百姓了解5G基站電磁輻射,支持5G基站建設。
據了解,通信網絡涉及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愛護和保護通信設施。破壞通信設施是違法行為,蓄意破壞基站將被公安機關處置。通信設施被破壞,也會導致110、119、120等應急電話無法撥通,可能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損失。同時,未來5G生活,破壞通信設施還會對智能網聯汽車駕駛、遠程醫療手術實施等產生影響,危害公共安全。
瀟湘晨報記者陳張書 通訊員鍾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