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站和手機輻射,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2020-12-06 科技日報

今天我們來聊聊基站和手機的輻射。

哈哈,大家有沒有虎軀一震?如今這個年頭,新聞裡三天兩頭會說這裡有輻射,那裡有放射性,還有不斷增高的癌症發病率,號稱都是輻射導致,引起大家人心惶惶。

尤其是我們通信行業,整天和電磁場電磁波打交道,和基站打交道。別人都會說,我們離輻射那麼近,一定生女孩比較多,頭髮也掉得快,balabala的。

還有一些用戶,因為擔心輻射,所以阻撓通信施工,甚至破壞小區裡的通信設施,讓代維工程師們苦不堪言。

被剪斷的通信電纜

閱讀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徹底搞懂輻射背後的科學原理,消除對基站輻射的誤解。

什麼是輻射?

人們害怕輻射,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到底什麼是「輻射」。

輻射的官方定義比較繞——

「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叫做輻射。」

簡單來說,輻射就是一個東西向外傳送能量。例如光輻射、熱輻射,都屬於輻射。

所以說,輻射是一個中性詞,而非貶義詞。

在我們的生活中,輻射是時刻存在的,並不是全部有害。一部分輻射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也有一部分輻射,是人類製造出來的。

大自然輻射,最典型的,就是太陽發光發熱。太陽就是一個場源。

而人類製造的輻射,大部分和電有關。

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過基本的物理知識就會知道,只要有電在傳輸,就會產生相應的電場和磁場,產生電磁波。

電磁波就是一種輻射,包括電燈的燈光,Wi-Fi路由器的信號,無線廣播等等,全部是輻射。我們也會把它們叫作光波和電波。

光波和電波,都是電磁波,之所以看上去差別很大,是因為各自的頻率不同。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光波的頻率比電波更大。光波裡面,頻率由小到大,分別是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注意,α射線和β射線不是電磁波。)

電磁波的頻率越高,它的能量就越大。換言之,它的輻射就越大。

由電磁波產生的輻射,就是電磁輻射

但是,根據電磁波頻率的不同,電磁輻射又分為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

通常,我們把波長小於100nm(納米)的電磁輻射,也就是頻率在3×1015Hz以上的電磁輻射,稱為電離輻射

紫外線,就是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的分界線。比紫外線頻率更高的,例如宇宙射線、X射線、γ射線,都屬於電離輻射。而熱輻射、紫外線、電波(微波、短波、中波、長波),都屬於電離輻射

真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是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為什麼有害?

之所以要叫作電離輻射,是因為這種高頻輻射可以把物質原子或分子中的電子「偷走」,從而使這些原子或分子發生「電離現象」。

簡單來說,人或動植物,都是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分子原子組成的,如果分子和原子都被破壞了,當然細胞也就被破壞了,對人體就造成傷害了。

另外機體內的水分子,發生電離效應後,會產生一系列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作用於生物大分子,也會導致細胞損傷。

持續的電離輻射,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導致細胞損傷累積細胞功能異常,最終死亡或癌變。

電離輻射的來源,主要包括:

核輻射(核彈爆炸、核洩漏事故)醫用儀器(CT、X射線)工業儀器(損傷檢測行業)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們廣泛存在於石頭、土壤和空氣中)

醫院CT室,通常會有電離輻射警告

電離輻射並不是只有壞處,主要看它的劑量。如果劑量大,就會造成傷害。如果劑量小,就可以被合理利用。

例如我們在醫院體檢時使用的CT、X光、胸片,輻射劑量都被嚴格限定在安全劑量之內,是非常安全的,不可能致癌,也不會有副作用。

非電離輻射有沒有危害?

說了半天可怕的電離輻射,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的頻率,比電離輻射小得多。它的能量,也比電離輻射小得多。

我們無線通信,就是使用頻率小於1012Hz的電磁波進行通信的一種方式。

(點開可看大圖)

移動通信屬於無線通信的其中一種。目前使用的電磁波頻率主要在600M-4000MHz之間。這個頻率,離電離輻射還差十萬八千裡。

我們再來具體看看基站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基站,就是為手機提供無線通信信號的設備。準確來說,收發信號的,是基站的組成部分之一——天線

基站的組成結構

板狀天線

基站分為宏基站和微基站。室外看到的那種大型的、帶有板狀天線的基站,是宏基站。

宏基站

正常情況下,一個宏基站的功率是40W。基站向外輻射信號,不是點對點,而是點對面的,看上去像一個球體。

如果按照球面來算,距離10米,能形成的球面面積是4πR2,等於1256平方米。

由此可以粗略計算得出,距離基站10米,輻射是3.18 微瓦/平方釐米

為了加強電磁環境管理,保障公眾健康,中國於2014年對《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88)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 9175-88)進行整合修訂,出臺了《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並於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根據該標準,通信頻段功率密度應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實際情況中,因為考慮到信號疊加,運營商通常會控制在8 微瓦/平方釐米。)

我國這一標準,遠遠低於其它國家或地區,是最嚴格的:

40微瓦/平方釐米到底有多大呢,為了給大家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們就拿太陽光來對比一下。

根據太陽的輻射總功率以及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再考慮地球的半徑,物理學家已經算出,地球上太陽光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大約是1000瓦特每平方米,也就是10萬 微瓦/平方釐米

也就是說,我國標準中基站輻射的強度,是太陽光照射強度的2500分之一。

這下明白了吧?基站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手機會造成輻射危害嗎?

說完基站,我們再看看手機。

其實,相比基站來說,手機對人體的輻射其實要稍微大一些。原因很簡單,雖然手機的天線輻射功率(幾毫瓦)明顯小於基站,但是離人體的距離更近。

手機電磁輻射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信號越弱,輻射反而越大。

因為手機本身設計的原因,但基站覆蓋信號較弱時,為保證通信正常,手機會加大自身天線的功率,輻射也隨之增加,當然,耗電量也隨之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坐高鐵時,或室內信號差時,手機電量掉得很快。

基站信號越弱,手機信號隨之越強

根據網友的測試,蘋果手機待機時,輻射是17.1微瓦/平方釐米,通話時,是93.1微瓦/平方釐米。可以看出來,確實手機輻射是比基站更大的。

使用儀器測試手機輻射

但是,這個值仍然是安全範圍以內,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手機的輻射,遠遠小於家裡的各類電器,例如微波爐、吹風機,甚至電視機。

家用電器的輻射值參考(μT是另一種輻射值單位,微特斯拉)

手機待機時大約0.1μT,呼叫時瞬間可達3μT,距離稍遠時,會大幅下降

但是,建議大家睡覺時,把手機放遠一些,不要放在枕頭邊上。此外,建議撥打和接聽電話時,接通後,再靠近耳朵。

5G基站輻射會很大嗎?

那麼,現在我們即將迎來5G時代,5G的網速那麼快,會不會輻射大很多?會不會對人體造成更大影響呢?

答案依然是不會。

5G分為Sub-6頻段和毫米波頻段。

5G的兩個工作頻段範圍

Sub-6頻段,就是頻率小於6GHz的頻段,和我們目前的4G差不多,也和家裡用的工作頻率2.4GHz/5.8GHz的Wi-Fi也差不多。

毫米波頻段,頻率大於24GHz,但也就是一個數量級的差距,依然離電離輻射十萬八千裡。

頻率是無害的,我們再來看看天線發射功率。

5G基站也分為宏基站和微基站,更多的是微基站。

宏基站因為5G採用了天線陣列、波束賦形等技術,所以功率會比4G基站稍微高一些,但仍然在國家標準要求的範圍內。(據了解,應該是200W左右。)

5G 天線陣列

5G天線最大輸出功率

微基站方面,雖然微基站離人體更近,但微基站的天線功率,都在10W以內,更多是100mW(毫瓦)級別。

所以,微基站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微基站,和無線路由器差不多大

況且,我們國家對公眾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實施嚴格的入網許可制度,關鍵設備入網前必須進行檢測、核准。通信基站投入使用前,需進行電磁環境測試和設備抽檢。設置基站時,必須向主管部門提交申請和報送技術資料。

也就是說,對於每一座通信基站,運營單位都會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環評檢測,確保符合環境標準後才會正式投入運營。不僅如此,在通信基站運營後,還會有人不定期地對其檢測,確保不出現電磁輻射超標的現象。

監測基站輻射

所以,不管是2/3/4G,還是5G,都不用擔心基站輻射的問題。

警告!破壞基站是違法行為!

雖然事實非常明確,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居民用戶,對基站心存疑慮,甚至恐慌。擔心基站會對自己或家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對基站設備存有敵意,甚至惡意破壞通信設備。

破壞基站、抵制基站的新聞,時常還會見諸報端。

在我們國家,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明確指出:破壞公共電信設施,屬於違法行為。所以,不管你是否能夠接受事實,都不能擅自破壞通信設施,否則是要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有些小區,少部分不明真相的業主不斷阻撓基站建設,結果,三大運營商和中國鐵塔一紙通告,聯合斷網,反而激起了其他更多業主的強烈不滿,引起了更激烈的衝突,更是得不償失。

部分業主要求基站拆除,被其他業主罵是「神經病」

恐慌是源於對真相的不了解,謠言往往止於智者。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搞清楚輻射背後的真相,不理智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少,我們通信工程師就能少受委屈,能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服務!

來源:微信公眾號「鮮棗課堂」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手機信號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
    今天我們解說一下關於手機信號基站輻射的問題,手機信號的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或者說對人體有沒有傷害。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人們害怕輻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輻射。官方對輻射的定義更加模糊--「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叫做輻射。」
  • 5G基站密度與輻射關係:距離基站越遠手機輻射越大
    但是在5G建設過程中,還是會有人擔心5G基站建設密度這麼廣,其輻射是否會對人體有害。對此,中國電信官方發布微博為用戶解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圖片來源:微博@中國電信針對用戶提出的5G基站建設密度與輻射值的相關問題,中國電信表示:「5G基站的功率和輻射量本來就很小,
  • 知否|核洩露太可怕,但手機和基站輻射就別擔心了
    難道所有的輻射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輻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別著急,讓我們先從輻射的發現史講起……帶有「輻射性」的粒子是何時被發現的?我們知道的核輻射(原子彈爆炸、日本福島和前蘇聯的核洩漏事故都可造成大面積的核輻射)、醫用儀器(CT、X射線)、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們廣泛存在於石頭、土壤和空氣中)這三種都屬於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不足以引起基因突變,不會致癌。我們日常接觸的手機、電視、電腦、微波爐、路由器、衛星接收設備等所產生電磁輻射,均為非電離輻射。
  • 充電玩手機輻射大?基站輻射致癌?這6個關於輻射的知識點,終於有答案了
    輻射,說白了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一般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常見的CT檢查或者核輻射,都屬於電離輻射,輻射能量足夠高,可以把原子電離。這種輻射容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比如導致細胞癌變、不孕或者引起胎兒的死亡和畸形等。如果只是偶爾做一次CT檢查,也無需過分焦慮。但非電離輻射,包括微波、無線電波等,能量較低,對人體的損傷也較小。
  • 工信部:我國基站輻射要求比其他國家更嚴 5G基站和手機輻射大嗎?
    近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回應「有人對小區架設5G基站有些不理解」這一問題時表示,在技術指標上,建基站,我們對輻射的要求比其他國家都嚴,並且,正在配合有關部門做這項工作,嚴格把握這個指標。 5G基站有哪些輻射,量有多大?我國5G基站建設的輻射標準是什麼?5G手機輻射比4G手機更大嗎?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截止3月底,全國已經建成5G基站19.8萬個,套餐用戶規模也已經超過5000萬。在享受新技術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大家也非常關心5G基站與手機的輻射問題。近日,IT時報、上海電信和上海市無線電協會一起舉辦了「你來選,我來測」5G輻射測試活動,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做了解答。根據投票結果,活動地點選在了上海市普陀區長壽路街道家樂福超市附近,超市樓頂是上海電信的5G與4G基站。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在上篇揭秘《到底啥是電磁輻射》中,小記帶大家了解了電磁輻射的基本常識,摸清了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的區別。這次我們就針對公眾最關心的手機與基站輻射一探究竟。為啥大家最關心手機與基站的輻射呢?一點也不奇怪,且看一個數據:11億!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功率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據悉,目前我國已經提前完成年度60萬個5G基站的建設目標,5G網絡正在迅速普及,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們將處於5G網絡的包圍圈中,這使得部分人士開始思考長期處於5G輻射環境中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的問題?尤其是前段時間搜狐CEO張朝陽關於5G毫米波輻射危害的質疑言論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那麼5G毫米波輻射是否足以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 基站電磁輻射,真的可怕嗎?看了這篇新聞您就一清二楚了
    生活中,電視、電腦、手機與移動通信基站同樣都有電磁輻射,但它與科學確切證明對人體有害的伽馬射線、中子射線等電離輻射區別很大。」侯林榮告訴記者,到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證明,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的手機和基站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 手機、微波爐、基站,誰輻射更大?小區建基站風波引現場實測
    手機、微波爐、基站,誰輻射更大?那麼,信號基站的輻射真有那麼大嗎?檢測人員先後在小區中庭和30層高的電梯公寓天台上,通過手中電磁輻射分析儀進行了實時測試,其數值均在0.0020w/㎡以下。而將分析儀放置在距微波爐一米左右的位置,其數值達到了0.0050w/㎡左右;隨後,檢測員再將兩部正在運行軟體的手機緊挨分析儀,其數值最高時達到了0.0250w/㎡。
  •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如何控制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解決方法介紹【詳解】
    基站天線輻射有嚴格安全標準進行控制  關於公眾受到 移動通信 基站天線產生的射頻能量照射有國家和國際的安全標準。最廣為接受的標準是由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和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IEEE),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和美國全國輻射防護與測量委員會(NCRP)所研製的。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圖]
    為啥大家最關心手機與基站的輻射呢?一點也不奇怪,且看一個數據:11億!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0月31日,我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0.95億戶,不日就將突破11億。你能想像數億人同時打手機的情形嗎?震撼!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
    本文原標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新聞您就一清二楚了》核心提示現代社會,用手機打電話、玩遊戲、上微信、聊QQ等都要用到網絡信號,而信號則是來自於通信基站。由於很多群眾缺乏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總會擔心基站輻射會影響健康。
  • 大連對5G基站開展輻射監測
    此外,過期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螢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等,這類廢物對環境有較大危害,需投放到垃圾分類收集容器中的有害垃圾容器內,經環衛部門分類收集後交由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問日常生活中的輻射源有哪些?所有輻射對人體都有害嗎?
  • 手機與基站的電磁輻射研究
    作 者:遊柳鋒 包鳴    目前,手機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而關於公眾行動電話基站和手機電磁輻射問題的報導也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所以這類輻射也稱為「非電離輻射」。根據國際電信聯盟和國際衛生組織推薦的衡量手機輻射的技術標準SAR值的要求,GSM和窄帶CDMA手機的電磁輻射必須在國際權威衛生組織認證的許可範圍以內。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丨「核文化」科普系列動畫:關於基站(上)(第7集)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丨「核文化」科普系列動畫:關於基站(上)(第7集) 2020-04-18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站信號輻射,到底會不會影響健康?
    各式各樣的手機應用,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截止2019年,中國已建成4G基站544萬個。預計2020年底,國內5G基站也將有可能達到70萬個。這類輻射通常也稱為電離輻射,對人體有顯著危害。因此,普通人需避而遠之;而從業人員,如X射線醫師,需採用專業的防護設施。
  • 5G輻射比4G大?錯! 網速更快、基站更多≠輻射更大
    有人認為5G比4G網速更快,那麼5G基站的功率一定比4G基站要大,因此5G基站的輻射就會比4G基站更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貴州移動大數據分公司總經理李文華說,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從2G基站到5G基站,輻射其實是越來越小的。
  • 手機能不能放床頭?關於輻射的 8 個真相
    關於這個問題丁香醫生有話要說:國家對於手機輻射已經做出明確的安全值限定並且,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的輻射會引起癌症在內的惡性疾病!生活中常說的輻射,主要指的是電磁輻射,下面這張圖是它們的常見來源:圖片來源:國家核安全局,摘自《神奇的核技術》在國際上,對電磁輻射有一個公認的劃分,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非電離輻射。
  • 手機輻射對身體有害嗎?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這個機器之所以能夠看到你包裡裝的東西,是因為它能發射一種叫X光的東西,這東西厲害,能穿透你的包,所以,不用把包打開,安檢員通過這個機器就能看清楚包裡裝著什麼。你到醫院看病的時候,大夫可能會讓你拍一張X光片,因為X光能穿透你的皮肉,大夫通過X光就能看到你的內臟和骨骼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