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國基站輻射要求比其他國家更嚴 5G基站和手機輻射大嗎?

2020-11-22 騰訊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不過,在5G的相關話題上,大家還是有很多「問號」,比如5G的輻射影響。

近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回應「有人對小區架設5G基站有些不理解」這一問題時表示,在技術指標上,建基站,我們對輻射的要求比其他國家都嚴,並且,正在配合有關部門做這項工作,嚴格把握這個指標。

5G基站有哪些輻射,量有多大?我國5G基站建設的輻射標準是什麼?5G手機輻射比4G手機更大嗎?手機輻射大小和信號強弱有什麼關係?

更具針對性標準正在制定中

有關5G輻射的問題我們分5G基站輻射和5G手機輻射兩大塊來看。

先說說,5G基站的輻射情況。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教授丁大為表示,5G基站的輻射主要有熱輻射和電磁輻射,其中熱輻射的影響可以不用考慮:「因為在用微波爐的時候,我們就是相當於用熱輻射的原理來加熱食物」。

再來看,電磁輻射。丁大為介紹,電磁輻射目前在國際上和國內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我國電磁輻射的標準是根據2014年國標的一個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來限定的,當中有一個電磁輻射的上限值是每一個平方米0.4瓦(每平方釐米40微瓦)。」

目前,在專門針對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相關標準出臺前,我國基站建設運營後應按計劃進行電磁輻射檢測工作,電磁輻射執行GB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這項標準中,對於電磁輻射環境的控制限值是根據頻率劃分的。因為,5G移動通信基站之前,所有移動通信基站的工作頻率都在800MHz-3000MHz的範圍內,因此對應的限值則可以使用GB8702中規定的頻率範圍在30MHz-3000MHz這一檔的限值標準,也就是常常會被提到的「基站周圍功率密度限制為每平方釐米40微瓦(40μW/cm2)」。

但5G移動通信基站的工作頻率既有在3000MHz以下,也有在3000MHz以上的。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博士介紹,5G相關標準也正在制定中,因為,總體來看,電磁輻射限值在不同頻率不完全一樣:「到5G之後還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另外,在功率上5G和4G也不太一樣。因此,5G的電磁輻射標準前期是生態環境部和工信部在推進。」

今年4月,由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的《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這一標準將規定工作頻率小於6GHz的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在專門針對5G的基站電磁輻射標準正式出臺前,我們先來考察現行的GB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當中,「基站周圍功率密度限制每平方釐米40微瓦」這個標準。

放在國際上橫向比較來看,美國標準是每平方釐米600微瓦,歐盟是每平方釐米450微瓦,這一點上來看,我國要更嚴格。

更高更遠影響越小

移動通信基站對周圍的電磁輻射程度都和什麼有關呢?

丁大為表示:「就基站的建設來說,目前我國標準要求建設一定要經過環評,那麼,環評通過了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基站主要布置在基站塔上,基站塔的高度至少是20米以上,隨著無線通信傳輸距離的增加,其輻射量會下降。」

此外,李福昌介紹,電磁輻射水平還和基站的發射功率、頻率等因素有關:「從目前來看,電磁輻射水平最基本的一個是和基站發射功率有關,還有頻率以及整個的網絡規劃建設、基站的高度等有關。一般來說,高度越低輻射會更大一點。功率這塊不能無限降低,因為要滿足業務量需要。另外,頻率是客觀的。一般來看,目前架設的基站,除非是站在基站天線旁邊,一般是沒什麼大的影響。」

但是,沒事咱也別往基站跟前兒湊。李福昌提醒,民眾沒有必要離基站太近或在太近的地方駐留太長時間,比如距離基站天線10米以內的地方,因為信號是隨著距離衰減的。

手機的輻射悖論

說完基站這一端,再來看看離我們更近,如今可以說是「貼身」的手機本身。

5G手機的功率比4G手機大一些。不過,丁大為表示,這不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國有很嚴格的標準去限定其輻射。那麼,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隨著5G建設我們的網絡會越來越好,網絡越好手機會降低其本身的發射功率。5G有沒有輻射?電磁輻射是廣泛存在的,肯定會存在的。大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儘量保持安全的使用距離,不要長時間打電話,這肯定是對大家身體有好處的。」

什麼情況下,手機的輻射會變大?

當基站覆蓋信號較弱時,為了保證通信的正常,手機會加大自身天線的功率,自身輻射也會隨之增加。

中國聯通集團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在去年一次演講時曾表示,我國基站建設密,信號較好,手機發出的輻射也因此較小。「我們手機上有好幾個發射功率,剛開機的時候會以一個最低功率發射去找我們身邊的基站,如果找到基站了手機就以這個功率工作,那麼,對人的影響可能是最小的。如果找了半天沒找到信號,手機就會把發射功率乘以2再去找信號,如果再找不到再乘以2。所以,可以理直氣壯地和大家說,我國基站建得非常密,我們的信號是全世界最好的,地上、地下全覆蓋,農村、城市全覆蓋,所以我們的手機對身邊的輻射是最小的。」

記者:劉飛 楊揚 合肥臺王自明

相關焦點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5G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目前正在大力發展建設中。截止3月底,全國已經建成5G基站19.8萬個,套餐用戶規模也已經超過5000萬。在享受新技術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大家也非常關心5G基站與手機的輻射問題。近日,IT時報、上海電信和上海市無線電協會一起舉辦了「你來選,我來測」5G輻射測試活動,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做了解答。
  • 5G基站密度與輻射關係:距離基站越遠手機輻射越大
    但是在5G建設過程中,還是會有人擔心5G基站建設密度這麼廣,其輻射是否會對人體有害。對此,中國電信官方發布微博為用戶解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圖片來源:微博@中國電信針對用戶提出的5G基站建設密度與輻射值的相關問題,中國電信表示:「5G基站的功率和輻射量本來就很小,
  • 5G輻射比4G大?錯! 網速更快、基站更多≠輻射更大
    5G輻射比4G大?錯! 網速更快、基站更多≠輻射更大  日前,隨著5G商用牌照的正式發放,各種「5G基站密度高輻射大,危害健康」的言論甚囂塵上,傳播起來比5G跑得還快。聯想到不久前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的公開質疑,人們不禁要問:「5G真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嗎?」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0月31日,我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0.95億戶,不日就將突破11億。你能想像數億人同時打手機的情形嗎?震撼!在移動通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人們也紛紛發出疑問:手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通信基站的輻射又有多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嗎?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基站是怎麼產生電磁輻射的。
  • 5G基站輻射大?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
    5G基站輻射大?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另外有沒有害主要看量大不大我國5G基站的電磁輻射安全標準是40微瓦/平方釐米算不算大比一下就知道了電吹風的輻射是100電磁爐是580洗衣機和彩電是50
  • 手機信號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
    今天我們解說一下關於手機信號基站輻射的問題,手機信號的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或者說對人體有沒有傷害。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人們害怕輻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輻射。官方對輻射的定義更加模糊--「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叫做輻射。」
  • 5G基站輻射有多大?權威解釋來了
    近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有一個問題再一次備受關注,那就是——「5G時代來了,我周圍的輻射量會變大嗎?」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應:「很多人會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釐米600微瓦,中國基站電磁輻射標準只有40微瓦,比美國嚴格10倍」。
  • 5G基站密集不會導致強輻射 信號越不好基站輻射越嚴重
    去年有一則新聞,成都某小區業主擔心通信基站有輻射,便將線纜剪斷,從而導致小區手機信號變弱。可見,不懂科學的一些群眾談基站輻射就「色變」,他們認為強信號會帶來更強的輻射,5G基站更加密集會導致更強輻射,真相究竟如何?首先,用戶必須要明確,輻射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器在工作時都會產生輻射。
  • 大連對5G基站開展輻射監測
    自2005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就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含汞量大於百萬分之一的鹼性電池,一次性乾電池均採用了無汞和低汞技術,人們意識當中「一粒乾電池會汙染一平方米土壤或者十幾立方米的飲用水」的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因此,目前市民家庭普遍使用的一次性1號、5號、7號等不同容量的廢舊乾電池,可按生活垃圾進行排放。按照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原則,這些乾電池應投放至「其他廢物」收集容器中。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功率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我們知道自然界任何物體(只要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15℃)都會向外界產生電磁波輻射,電磁波輻射的種類有很多,根據電磁波頻率的不同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波長小於100nm,這部分的輻射是有害的,比如核輻射、X射線等。而非電離輻射的波長大於100nm,這部分的輻射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目前各個國家所採用的5G毫米波仍然屬於非電離輻射範疇,相對來說是較為安全的。
  • 關於基站和手機輻射,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基站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手機會造成輻射危害嗎?說完基站,我們再看看手機。其實,相比基站來說,手機對人體的輻射其實要稍微大一些。原因很簡單,雖然手機的天線輻射功率(幾毫瓦)明顯小於基站,但是離人體的距離更近。手機電磁輻射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信號越弱,輻射反而越大。因為手機本身設計的原因,但基站覆蓋信號較弱時,為保證通信正常,手機會加大自身天線的功率,輻射也隨之增加,當然,耗電量也隨之增加。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圖]
    為啥大家最關心手機與基站的輻射呢?一點也不奇怪,且看一個數據:11億!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0月31日,我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0.95億戶,不日就將突破11億。你能想像數億人同時打手機的情形嗎?震撼!
  • 5G基站有輻射?比家用無線路由器還小
    既然5G基站的輻射量比家庭中常用的無線路由器還小,那麼5G基站的建設不就相當於安裝了路由器嗎?他說,我們日常接觸的,比如手機、WiFi、通信基站都屬於能量較低的非電離輻射,且輻射強度控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小於0.4瓦/平方米」安全範圍之內。
  • 5G來了,移動基站電磁輻射檢測安全嗎?
    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大帶寬的特點,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帶入我們的生活,未來的社會將是數位化、智能化的。5G如此強大的網絡能力,那麼5G基站相比2G、3G、4G基站的輻射會不會更大呢?事實上,所有基站輻射強度都在國家標準規定的範圍之內,完全不必擔心影響健康。基站的輻射不如家電輻射大。
  • 5G基站對人真的有輻射嗎
    ,官方定義是這樣的輻射在物理學上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在真空或介質中傳送。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基站就會向四周輻射電磁波像電力、微波、無線電波等,在電磁波譜中處於相對長的波長和低的頻率一端,這類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要小很多,被稱作「電離性輻射」,在電磁波譜中,X光和伽馬射線具有這種特性。這兩種射線雖然在醫學上很常用,但照射過量就會損害健康。通常意義上所指有電磁輻射特性的電磁波是指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而X射線及伽馬射線通常被認為是放射性輻射特性的。
  •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如何控制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解決方法介紹【詳解】
    1989年我國發布了國家標準GB10436-1989,即「作業場所微波輻射衛生標準」。這一標準對於微波工作人員所在的操作位所容許的微波輻射平均功率密度作了規定。對於連續波輻射:一日8小時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為50μW/cm2,即日劑量不超過400μW/cm2。對於脈衝波輻射:一日8小時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為25μW/cm2,即日劑量不超過200μW/cm2。
  • 基站輻射影響健康嗎?原來「基鬧」不只中國有
    7月28日,拍客重訪成都去年10月被3大運營商關停通訊的小區。保安稱當時新增的基站被破壞後仍未還原修復,目前小區信號總體較差。物業表示,儘管基站輻射小於手機和微波爐的輻射報告已經出來了,但還是有20%的用戶反對恢復被拆基站,物業已將此事轉移至街道辦事處,由辦事處和三大運營商對接處理,尚沒有合適的處理辦法。
  • 充電玩手機輻射大?基站輻射致癌?這6個關於輻射的知識點,終於有答案了
    輻射,說白了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一般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常見的CT檢查或者核輻射,都屬於電離輻射,輻射能量足夠高,可以把原子電離。這種輻射容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比如導致細胞癌變、不孕或者引起胎兒的死亡和畸形等。如果只是偶爾做一次CT檢查,也無需過分焦慮。但非電離輻射,包括微波、無線電波等,能量較低,對人體的損傷也較小。
  • 基站輻射太誇張:居民的無知與鐵塔的傲慢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運營商把基站偽裝成人畜無害的東西(例如假樹),或者運營商掏錢給居民補償。如今運營商用聯合公告的方式強硬地讓居民二選一,還是比較新鮮的。輻射和信號究竟應該留那個?居民的要求有道理嗎?運營商為何又突然強硬起來了呢?一、基站輻射到底大不大?
  • 樓頂上安了5G基站,它有輻射嗎?有傷害嗎?
    今年4月23日,天津聯通實現多廠家5G手機終端高清語音和數據業務的打通,實現了用戶不換卡、不換號即可體驗5G通話和上網。有的小型基站建立在居民樓樓頂上,會對住宅內的居民有輻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