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雅安日報傳媒集團 新聞熱線:0835-2222226 廣告熱線:0835-2350705
時間:2019-05-21 07:56:39 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
「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都會產生輻射。平時所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裡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就連人類自身也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輻射。所以,輻射並不可怕,也無法逃避,只要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不超過一定的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根據輻射強度和方式的不同,科學家對輻射進行了分類。在現有的輻射類型中,對人類傷害較大的被稱為電離輻射,它能夠引發被輻射物的電離反應,進而破壞被輻射物的分子結構,核輻射就是其中的一種。
只要限制輻射的強度和時間,電離輻射也能為人類帶來好處。比如醫院裡使用的CT檢查、核磁共振等檢測設備,就採用了電離輻射的原理,從而實現對人體結構的「透視」,推動了醫學的進步。
而移動通信基站和手機、家電等電子產品產生的輻射叫做電磁輻射,是一種頻率在0—300GHz的電磁波,與電離輻射不同,理論上並不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傷害。
據悉,我國出臺的一系列關於電磁輻射的管理辦法,包括《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電磁輻射防護管理程序》等國家規定,其中規定的標準比國際標準更加嚴格,從而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吳丹 整理
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 日期:2019-05-21 07:56: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