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電離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復旦「似是而非」課提及的...

2020-11-28 上觀

這兩天,#復旦開了門課叫似是而非#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其中,根據網上熱傳的課程目錄,這門「似是而非」課中重點提到了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檢測等問題,向學生們闡述什麼是「偽科學」。這些話題,也是健康科技類網絡謠言的高發區,曾在網絡上持續引發網友討論關注。

「似是而非」部分課程截圖

謠言高發區之一:電磁輻射VS電離輻射

根據網傳課程目錄,「似是而非」課中包含一堂名為《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手機輻射有危害嗎》的課程。實際上,很多與輻射相關的謠言,都來自於混淆了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

先來看看什麼是輻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273.14℃),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從某種角度上講,「曬太陽」也是吸收輻射的過程。低能量的電磁波輻射,稱為電磁輻射,這也是世界上最普通的輻射種類。

當電磁波輻射的能量高到一定程度,它在穿過物質的時候,具有足夠高的單粒子能量可以將原子或分子電離化,這就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所具有的高能量的單粒子,可以破壞生物分子的化學鍵,從而使分子的性質改變,嚴重時可以造成基因變異或者致癌。大劑量電離輻射是非常危險的。

包括手機在內的家用電器主要是電磁輻射,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產品,即使零距離接觸到家用電器,輻射值也是在安全範圍之內。所以,我們在使用家用電器時不用過分擔心電磁輻射的問題。此外,「5G」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所謂的「5G信號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的一部分,是頻率在100kHz-300GHz的電磁輻射。5G信號也是安全的。

謠言高發區之二:接種疫苗可能導致自閉症?

這幾年網上有不少關於疫苗的謠言,其中「接種疫苗致自閉症」的說法流傳甚廣。

今年年初,有網傳信息稱,國外一對夫婦帶三胞胎去注射疫苗,孩子們接種了疫苗僅幾個小時,先後都患上了嚴重的自閉症。網文因此聲稱:「這再次證明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的傷害是真實的。」網傳消息稱該事件發生在2007年,但疫苗注射地點、醫師等關鍵信息都語焉不詳,無從考證。記者查證發現,並沒有權威媒體報導過相關事件。可見,網傳消息的真實性極低,很有可能是以訛傳訛。

資料顯示,疫苗的原理是將病原體減毒或者滅活後的成分注射到體內,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該病原體的抗體,從而抵禦該病原體的侵入。而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神經系統發育失調導致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是複雜的遺傳性多基因神經精神紊亂疾病。自閉症影響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以社交障礙、語言障礙、刻板樣行為等為主要表現,可伴其他多種臨床症狀,如智力障礙、癲癇或多動等,常在3歲前發病。但綜合來說,自閉症的病因尚未明確,也沒有明確的相關數據或者對機制的研究顯示自閉症與疫苗有著必然的聯繫。據環球網報導,今年3月5日,著名醫學期刊《內科醫學年鑑》刊發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最新證據明確否認了自閉症與麻腮風疫苗之間存在任何聯繫。

誤信謠言危害有多大?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相信接種疫苗會導致孩子得自閉症。過低的疫苗注射比例令已經於2000年在全美境內被消滅的麻疹死灰復燃。2018年,美國發生17起麻疹疫情,共有372人患病。今年又已經有10個州共127人被確診患上麻疹。

近年來,一些問題疫苗事件推動我國監管部門建立疫苗監管的長效機制;但如果因問題疫苗而過分驚慌,甚至對所有疫苗都產生抗拒,甚至拒絕接種疫苗,則屬因噎廢食。

謠言高發區之三:基因能算命?

近年來,有商家宣稱,通過基因篩查可以檢測兒童天賦、進取心、節儉程度、焦慮抑鬱傾向等,甚至還包含咖啡因偏好、甜食偏好、香菜偏好等生活習慣。甚至有商家稱一滴口水、一滴血就能測出娃是不是天才。基因檢測真的能算命嗎?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動輒成百上千的基因檢測項目呢?

一位在基因測序企業工作的專業人士透露,所謂基因測天賦,主要依靠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樣本與公司的樣本資料庫進行比對。如果孩子某個基因表現優良的話,就認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長、有天賦。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授劉奇蹟表示,天賦的確存在,但哪些基因帶來哪些天賦並不明確,以當前的技術條件更不足以預測命運。

專家解釋,當前遺傳學研究成果顯示,有30億個DNA鹼基對分布於人類23對染色體上。由鹼基對組成、具有遺傳效應功能的片段,才稱得上是基因。不同基因功能各異、相互影響,還有基因自身也具有突變性與多態性。人類成長生活的具體環境,又加劇了因果關係的複雜性。基因測序等前沿科技成果將會離百姓生活越來越近,公眾既能享受科技昌明帶來的種種便利,也要認識到技術始終存在時代局限性。人的高矮胖瘦、生老病死與基因關係密切,但目前很多常見疾病的遺傳機制並不明確。如果將人類基因組比作一團毛線,現代科技雖能描繪出這團毛線的模樣,但如何嚴格論證確認特定基因與具體疾病的因果聯繫,仍是一個浩瀚的工程。

當前,人類對基因的認知不過冰山一角,不宜誇大基因測序實際功效,更要預防概念炒作帶來的負面效應。

(本文由宋慧協助校對)

相關焦點

  • 最新疫苗接種一覽表 無錫人以後疫苗接種在這裡……
    建議人手一份,收藏  不過在看之前  先了解下目前成人 可以接種的疫苗有哪些 1、麻腮風疫苗 :除了遺傳因素、基因突變和生活習慣,病毒感染是導致嬰兒先天畸形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風疹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建議備孕婦女接種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半年以後可懷孕。此外,因為國外機構或學校的要求,出國人群或需接種2劑次麻腮風疫苗。
  • 常識|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有何不同?
    在物理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由於輻射本身能量的不同,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反應機理也不同,我們常常把輻射劃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類型。通常,非電離輻射又稱為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區別
    大家經常把「輻射」掛在嘴邊,你知道輻射分為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兩種嗎?在物理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由於輻射本身能量的不同,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反應機理也不同,我們常常把輻射劃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類型。通常,非電離輻射又稱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小知識。
  •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都會產生輻射。平時所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裡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就連人類自身也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輻射。所以,輻射並不可怕,也無法逃避,只要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不超過一定的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根據輻射強度和方式的不同,科學家對輻射進行了分類。
  • 研究:趕緊打HPV疫苗!30歲前接種,宮頸癌風險降低53%
    研究人員跟蹤隨訪了1,672,983位10~30歲的瑞典女性,這些女性既往未接種HPV疫苗也未被診斷出浸潤性宮頸癌。,30歲發現患宮頸癌的患者達到了94/100,000例,這個指標在接種疫苗的女性中是47/100,000。
  • 英美接種疫苗,陰謀論隨之盛行
    隨著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關於疫苗將威脅人類安全的陰謀論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表示,由於這些謠言可能對人們產生致命的誤導,拖慢西方「戰疫」成功的步伐,各國醫學專家們正努力揭示其中的科學真相。疫苗改變人類基因?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我們周圍每個物體都會產生輻射嗎?它們的輻射形式是不是電磁波?
    其實,日常所說的輻射,主要就是電磁輻射,當然也包括電磁波以外的一些射線(比如α射線是氦原子核,β射線是電子)!電磁輻射包括的範圍也是很大的!下面來分析一下:電磁輻射不是僅指手機信號廣播信號這樣的電磁波!它還包括微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伽馬射線等!這些電磁波都比普通我們所理解的電磁波頻率高很多。
  • 生活中如何避免電離輻射?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該怎麼避免電離輻射,這是特別的重要了,就我們的健康而言,如果不能好好的保養一下的話,肯定是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的。大家對於電離輻射的潛在危害估計都有耳聞,但想要因此離開可愛又可恨的手機、電腦、平板,大家心裡是不是都冒出一句話「臣妾做不到啊!」專家來為你介紹怎樣儘可能地「吃掉輻射」!
  • 張文宏接種新冠疫苗,面對鏡頭還「皮」了一下!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採訪時,張文宏表示,如果有一半的人接種,疫情就會在2021年六七月份出現拐點,到年底可能會發揮作用,世界就有機會互通。拜登當選後,美國有個百日接種計劃,對高危人群進行一億劑疫苗接種,這意味著在100天內成功調動5000萬人接種。
  • 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5G手機還沒用上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 四價HPV疫苗拓寬接種年齡至9-45歲 專家解讀未成年人接種的安全性
    9-19歲女孩接種宮頸癌疫苗有了新選擇!四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下稱「四價HPV疫苗」)四價宮頸癌疫苗從20-45歲拓寬接種年齡至9-45歲適齡女性。記者從默沙東中國最新了解到,預計最快明年春天有望推行擴大接種人群。
  • 張文宏:提高疫苗接種率,迎接世界重啟與開放
    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我們需要比病毒跑得更快,通過提高疫苗接種率迎接世界重啟與開放。同時,我們需要通過提高疫苗接種率以迎接世界重啟與開放。」目前,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研發成為了國際醫學界和各國民眾最為關切的議題之一。
  • 女性朋友請注意,四價宮頸癌疫苗45歲女性也可接種
    我國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今天開始將在上海陸續露面。昨天上午,上海打下第一針宮頸癌疫苗,位於浦東唐鎮的王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接受接種的是生於1994年的「新上海人」伍欣曄。自己成為首個在上海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女性宮頸癌疫苗是用於預防致癌型雙價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所致相關病變的預防性疫苗。
  •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機體受電離輻射照射後6個月以後所發生的效應稱為遠期(或遠後)效應,它也可以在照後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   電離輻射遠期效應可以發生在:①急性輻射損傷後已恢復的人員,如原子彈爆炸或核事故時受到中等或較大劑量照射的人員。
  • 宮頸癌HPV疫苗之父:建議男性也接種HPV疫苗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不幸的是,HPV疫苗對已經存在的病毒感染沒有治療功效,它僅僅能夠預防新的並且是特定類型的HPV病毒感染,而且只有接種得足夠早,疫苗才會對預防癌症產生作用。如果已經罹患癌症,接種疫苗將無濟於事。
  • 貴港可接種國產HPV二價疫苗啦!
    貴港可接種國產HPV二價疫苗啦~近日小軒從貴港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貴港已開始國產二價HPV疫苗(宮頸癌疫苗)接種工作此前,貴港已經可以接種四價、九價HPV疫苗,那麼為何又要引進國產二價疫苗呢?據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預防效果相當,但價格相對便宜,性價比較高,而且接種年齡範圍更寬;二、由於四價、九價HPV疫苗供應不足,群眾接種等待的周期太長,現在暫時沒有疫苗提供首針接種,需要給群眾接種HPV疫苗更多的選擇。
  • 感染了HPV,還能打疫苗嗎?接種前必知!
    感染了HPV,還能打疫苗嗎?接種前必知!清晰文字版1、疫苗怎麼選?不同價的疫苗最大的區別就是覆蓋的病毒範圍和接種的年齡要求不一樣,具體見下表:所以,我們的建議是:約到哪種就先打哪種,能打上就行不必太糾結進口還是國產,都很安全越早打效果越好2、已經接種過二價了,還可以接種九價嗎?如果可以約得到,完全可以去接種。3、國產二價疫苗只需要接種兩針嗎?
  • 科普:電離輻射生物效應與其劑量限值
    本文主要講解電離輻射的問題,電磁輻射另講。眾所周知,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體,包括人類,無時無刻都受到各種輻射。本文主要討論電離輻射(後文都簡稱輻射)。輻射可以來源於天然,也可以來源於人工。天然輻射源通常來源於宇宙輻射、放射性核素的衰變等,人工輻射源則包括X光機、加速器、核反應堆以及核武器等。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GE醫療、國產基因測序儀、復旦張江
    在企業動態方面,GE醫療、復旦張江、泛生子、康華生物、康基醫療、安德醫智、深圳聰明目、 Elgia等都有了新的動作。 「聚焦:國產基因測序儀、DRG細分組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條例》」 國產基因測序儀的「進口替代站「正在踩下油門,顯現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