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避免電離輻射?

2020-11-27 飛華健康網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該怎麼避免電離輻射,這是特別的重要了,就我們的健康而言,如果不能好好的保養一下的話,肯定是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的。大家對於電離輻射的潛在危害估計都有耳聞,但想要因此離開可愛又可恨的手機、電腦、平板,大家心裡是不是都冒出一句話「臣妾做不到啊!」專家來為你介紹怎樣儘可能地「吃掉輻射」!

什麼是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ionizingradiation)是由引起物質電離的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質子和中子)或電磁(X射線和γ射線)構成的輻射。人體接觸到的輻射主要包括外源和內源兩種。外源最為常見,是指發生於外環境的電離輻射,如宇宙射線、核試驗、醫療或職業射線、電腦顯示器、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等;內源性輻射是指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持續產生電離作用形成的輻射,常見於接受放射性治療的病患。

為什麼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通過DNA損傷及促進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兩個方面產生。其中,活性氧自由基可進一步誘發DNA鹼基損傷,並影響RNA的合成代謝。因此,電離輻射可能誘發包括造血障礙、腫瘤,不孕等多種慢性疾病。

對人體營養代謝有哪些影響?

電離輻射對人體營養代謝有多種影響:①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的影響:電離輻射可通過影響核酸代謝,抑制蛋白質合成,促進胺基酸分解及尿氮排出,使人體出現負氮平衡;大劑量輻射可加快甘油三酯合成代謝,誘發高脂血症,並過氧化機體多不飽和酸,加速生物膜老化;輻射還可加強胺基酸糖異生,引起高血糖症;②對礦物質代謝的影響:大劑量輻射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瀉,使人體丟失鉀、鈉、氯離子,導致電解質紊亂;③對維生素代謝的影響:輻射引起機體產生的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可明顯消耗抗氧化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等);並減少體內B族維生素含量。

如何儘可能「吃掉輻射」?

對於在工作與生活中常接觸電離輻射人群,營養膳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充足的產能營養素供給。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機體對輻射的敏感性更高,抵抗性更弱,對於輻射相關損失的組織修復能力也更低。因此,需要加強能量的供給。一般建議蛋白質功能佔總熱能的12%-18%,以補充優質蛋白質為主;碳水化合物佔60-65%,並應選擇抗輻射效果較好的果糖和葡萄糖。必須脂肪酸和油酸的攝入也應適量增加,但不建議增加脂肪佔總能量的比例,以免升高血脂。

2.選擇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新鮮水果與蔬菜。維生素C,E,A和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維生素可有效減少輻射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如新鮮蔬果,果仁,奶,蛋等;富含維生素B1和B2的食物,也可增加機體防輻射能力,如動物內臟,肉類,豆類等。

3.注意礦物質的補充。適量增加微量元素(如鐵、鋅、銅、硒、錳)和常量元素(鈉、鉀)的攝入,並注意礦物質之間的平衡。

推薦菜單

番茄炒蛋

番茄紅素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抗氧化能力最強的類胡蘿蔔素,由於番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經過油烹飪後吸收更好,同時加熱也可以促進番茄紅素的釋放。

橄欖油混合沙拉

維E和維C都不耐高溫,生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威力。另外,沙拉能一次吃進多種蔬菜水果,搭配橄欖油,效果更好!

胡蘿蔔炒西蘭花

β-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需要用油炒,才更有利吸收。

黑芝麻糊

芝麻不僅富含硒,還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E,雙管齊下,功效更強!

涼拌海帶絲

海帶是放射性物質的剋星,可減輕同位素、射線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並抑制免疫細胞的凋亡而具有抗輻射作用。

結語:各位都了解了嗎,電離輻射我們也是比較常遇到的,保養方法一定得知道了。最後要提醒大家,傳統的那些保健品,如螺旋藻、蜂皇漿、花粉的防輻射作用,從未得到充分證實,請不要盲目相信,以免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如何預防輻射 怎麼避免輻射
    許多人聽到輻射這個詞就覺得危險,其實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大類。對於生物來說,危害最大的是電離輻射,比如核輻射,會破壞細胞內的分子結構,造成基因突變甚至死亡,相比之下,手機電腦等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中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較為溫和,但是也不要超過安全範圍。
  • 常識|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有何不同?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擴散,與物質直接或間接作用時使物質電離的輻射。 電離輻射主要的種類有α射線、β射線、X射線、γ射線和中子輻射等。其中X射線和γ射線是電磁波,但由於能量較高,它們已經進入了電離輻射的範疇。
  • 電離輻射離我們有多遠?
    可以把作用於人體的電離輻射源分為天然輻射源和人工輻射源。天然輻射源主要包括來自大氣層外的宇宙輻射、宇生放射性核素和來自地殼物質中(土壤、水和空氣)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產生的陸地輻射;人工輻射源主要來自人類的一些實踐活動,如核試驗、核能發電、醫療照射以及應用於工業、醫學和科學研究實踐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生產和使用等。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只有電離輻射才對孕肚有傷害,手機電腦的輻射是電離輻射嗎?
    「唉喲,說是這麼說啊,可電腦手機都有輻射,輻射了大人還好,輻射了孩子怎麼辦?」婆婆聽出了門道,接茬反駁。「我的老乾媽啊,我告訴你啊,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談到的輻射,都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能夠使物質發生電離現象,包括:X射線、Y射線、a射線、宇宙射線等」「這都是啥啊,聽不懂」婆婆一臉懵圈的表情。
  • 核盤託出:電離輻射是什麼?
    這些粒子或能量統稱輻射。輻射可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兩大類:電離輻射通常又稱放射性,如α、β、γ射線有足夠的能量使受照射物質的原子電離,這種電離過程具有雙重性,即受照輻射量過大,對生物體可構成損傷,如有控制的輻照,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輻射」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從事這些職業要特別注意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聽人說不要老是對著手機電腦,有輻射晚上睡覺 WiFi 要關掉,有輻射用微波爐的時候離遠一點,有輻射在相關工作場所作業的時候記得做好防輻射措施......那麼,輻射離我們有多遠?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影響?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
    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接觸輻射,也叫「電磁輻射」。早上起來,窗外照進來的第一縷陽光就含有紫外線,屬於電磁輻射;而每天用的手機,熱飯用的微波爐,樓外面的高壓電線等等,也都會帶來不同的輻射。這麼多的各類輻射,到底哪些會致癌,哪些又其實是無害的呢?
  • 電離輻射安全與防護基礎知識點
    5、土壤和巖石中所含的鈾、釷、鐳、鉀等元素中,什麼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濃度最高?土壤和巖石中所含的鈾、釷、鐳、鉀等元素,以 40K 的活度濃度最高。第二節 人工輻射1、電離輻射的醫學應用有哪三大類?其中核醫學實踐中放射性來源主要是什麼?
  • 第三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第一節 電離輻射對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第三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   電離輻射將能量傳遞給有機體引起的任何改變,統稱為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ionizing radiation biological effect),人類的放射損傷是一種嚴重的病理性輻射生物效應。
  • 如何讓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美國大學生為NASA出謀劃策:設計磁場...
    如何讓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前往火星的旅行將會使太空人暴露在致命的宇宙輻射當中,但是一群大學生想出了一個計劃來保護宇宙飛船免受輻射。他們的MISSFIT設計(Magneto-Ionization Spacecraft Shield for Interplanetary Travel,用於星際旅行的磁電離太空飛行器屏蔽系統)使用了一個強大的磁屏蔽場,就像能夠保護地球免受高能粒子傷害的地球磁層一樣,該防禦系統還包括「被動」屏蔽,以模擬電離層的作用(電離層地球的第二層防禦)。
  • 說核 輻射是如何被探測的?盤點電離輻射探測器
    徑跡類探測器通過記錄、分析輻射產生的徑跡圖象測量核輻射。常見的徑跡探測器有核乳膠、雲室和泡室、火花室和流光室以及固體徑跡探測器。Ø  核乳膠——能記錄帶電粒子單個徑跡的照相乳膠。入射粒子在乳膠中形成潛影中心,經過化學處理後記錄下粒子徑跡,可在顯微鏡下觀察。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這3種輻射最危險!
    (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接觸輻射,也叫「電磁輻射」。早上起來,窗外照進來的第一縷陽光就含有紫外線,屬於電磁輻射;而每天用的手機,熱飯用的微波爐,樓外面的高壓電線等等,也都會帶來不同的輻射。這麼多的各類輻射,到底哪些會致癌,哪些又其實是無害的呢?
  •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都會產生輻射。平時所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裡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就連人類自身也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輻射。所以,輻射並不可怕,也無法逃避,只要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不超過一定的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根據輻射強度和方式的不同,科學家對輻射進行了分類。
  • 電磁電離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復旦「似是而非」課提及的...
    其中,根據網上熱傳的課程目錄,這門「似是而非」課中重點提到了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檢測等問題,向學生們闡述什麼是「偽科學」。這些話題,也是健康科技類網絡謠言的高發區,曾在網絡上持續引發網友討論關注。
  • (一)什麼是輻射,生活中的輻射真的可怕嗎?
    今天首先和大家講講下輻射。絕對溫度零度(負273攝氏度)以上,都無時無刻不在向外界以電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傳播能量,這種傳播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這種能量成為輻射能。輻射的能量從輻射源向外各個方向直線傳播。輻射單位為倫琴/小時(R)。[倫琴①見文末介紹哦]輻射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主要需要防護的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
  • 除了電離輻射,這個輻射很少人知道
    其實小周的這一觀點並非沒有道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輻射源是非常多的。那麼這些輻射源散發出來的輻射,對小孩的健康發育,往往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輻射量過多的話,寶寶出現畸形的概率就越大。01胎兒最怕哪幾種輻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輻射源所散發出來的輻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外一種是非電離輻射。
  • 如何避免光纖雷射切割機的輻射?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隨著電子產品以及其它電子類型的設備的逐漸發展,輻射對我們而言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使用各種電腦和手機,像是婦炎潔或者是印表機,全部都帶有一系列的輻射,只不過它們的輻射量有大有小而已,所以說有效的避免輻射,往往是我們保證自己健康最根本的一個措施,那麼,光纖雷射切割機的輻射
  • 生活中的輻射究竟有多大?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這些信息幫助我們了解輻射環境的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為核與輻射事故的預警和應對提供基礎數據。」  正常工作環境 電離輻射對人體無影響  隨後,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站長鄧曉欽介紹到:「醫院的CT機、胸透設備、和其它X光機,在開機狀態下都會產生電離輻射。
  •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機體受電離輻射照射後6個月以後所發生的效應稱為遠期(或遠後)效應,它也可以在照後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   電離輻射遠期效應可以發生在:①急性輻射損傷後已恢復的人員,如原子彈爆炸或核事故時受到中等或較大劑量照射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