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盤託出:電離輻射是什麼?

2020-07-29 距米CAD
核盤託出:電離輻射是什麼?

氫原子是最小的原子,它的原子核只有一顆質子。較大的原子則含有許多質子和中子,鈾-238 原子核便有 92 顆質子及 146 顆中子。

大部分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穩定的,不過有些原子核,尤其是一些較大的原子核,卻是不穩定的。

核盤託出:電離輻射是什麼?

不穩定原子核放射出粒子及能量,過程稱為衰變。這些粒子或能量統稱輻射。

輻射可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兩大類:

電離輻射通常又稱放射性,如α、β、γ射線有足夠的能量使受照射物質的原子電離,這種電離過程具有雙重性,即受照輻射量過大,對生物體可構成損傷,如有控制的輻照,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非電離輻射通常又稱電磁輻射,如無線電波、紅外輻射、可見光、微波、紫外線等,波的頻率和能量較低,不足以使原子中的電子游離而產生帶電的離子,雖然非電離輻射的能量較低,但過量的非電離輻射仍會對健康帶來影響,如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會令皮膚曬傷。

核盤託出:電離輻射是什麼?

(引自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相關焦點

  • 只有電離輻射才對孕肚有傷害,手機電腦的輻射是電離輻射嗎?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婦女一懷孕就必須得遠離手機和電腦,這種說法已然成風。但奇怪的是,太多孕媽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有的乾脆辭職待在家裡等著帶孩子了。」這傢伙倒是直接,一上來直奔主題。「可是事實上,這叫大動幹戈,完全沒那麼嚴重嘛!對於孕媽來說,好的心情才是孕期最好的禮物。」「唉喲,說是這麼說啊,可電腦手機都有輻射,輻射了大人還好,輻射了孩子怎麼辦?」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生活中如何避免電離輻射?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該怎麼避免電離輻射,這是特別的重要了,就我們的健康而言,如果不能好好的保養一下的話,肯定是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的。大家對於電離輻射的潛在危害估計都有耳聞,但想要因此離開可愛又可恨的手機、電腦、平板,大家心裡是不是都冒出一句話「臣妾做不到啊!」專家來為你介紹怎樣儘可能地「吃掉輻射」!
  • 第三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第一節 電離輻射對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第三章 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   電離輻射將能量傳遞給有機體引起的任何改變,統稱為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ionizing radiation biological effect),人類的放射損傷是一種嚴重的病理性輻射生物效應。
  • 不知道電離輻射是什麼的話, 你的防輻射措施就白做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輻射」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有何危害? 物理學上的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在真空或介質中傳送。包含:電磁波、粒子輻射、聲輻射、重力波。那些微信文章裡的「輻射」其實多指的是電磁輻射,與科學上所說的「輻射」多指電離輻射有著很大的區別!
  •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都會產生輻射。平時所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裡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就連人類自身也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輻射。所以,輻射並不可怕,也無法逃避,只要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不超過一定的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根據輻射強度和方式的不同,科學家對輻射進行了分類。
  • 電離輻射安全與防護基礎知識點
    年輕化學家瑪麗·思克多夫斯卡·居裡第一個提出放射性術語,居裡夫婦於 1902 年分離出高純度的金屬鐳;第二節 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1. 輻射,是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圍空間傳播能量的統稱;2. 電離輻射種類很多,帶電粒子有α(阿爾法)粒子、β(貝塔)粒子、質子,不帶電粒子有 X 射線、γ(伽瑪)射線以及中子。3.
  • 常識|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有何不同?
    在物理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由於輻射本身能量的不同,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反應機理也不同,我們常常把輻射劃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類型。通常,非電離輻射又稱為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區別
    大家經常把「輻射」掛在嘴邊,你知道輻射分為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兩種嗎?在物理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由於輻射本身能量的不同,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反應機理也不同,我們常常把輻射劃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類型。通常,非電離輻射又稱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小知識。
  •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第二節 電離輻射的遠期效應   機體受電離輻射照射後6個月以後所發生的效應稱為遠期(或遠後)效應,它也可以在照後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   電離輻射遠期效應可以發生在:①急性輻射損傷後已恢復的人員,如原子彈爆炸或核事故時受到中等或較大劑量照射的人員。
  • 胎兒「致畸」輻射源是什麼?除了電離輻射,這個輻射很少人知道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輻射源所散發出來的輻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外一種是非電離輻射。這兩種輻射對於肚子裡的小孩,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很多孕婦對於這兩種輻射,卻並不是非常了解。★電離輻射說起電離輻射的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它能夠改變寶寶體內細胞的正常結構。這意味著胎兒如果正處於發育階段的話,它有可能會參與到孩子的發育過程中,對正常細胞進行改變,從而導致胎兒出現畸形。因此在備孕以及查出懷孕後,對這種輻射要進行提早預防。
  • 電離輻射離我們有多遠?
    可以把作用於人體的電離輻射源分為天然輻射源和人工輻射源。天然輻射源主要包括來自大氣層外的宇宙輻射、宇生放射性核素和來自地殼物質中(土壤、水和空氣)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產生的陸地輻射;人工輻射源主要來自人類的一些實踐活動,如核試驗、核能發電、醫療照射以及應用於工業、醫學和科學研究實踐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生產和使用等。
  • 科普:電離輻射生物效應與其劑量限值
    本文主要講解電離輻射的問題,電磁輻射另講。眾所周知,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體,包括人類,無時無刻都受到各種輻射。本文主要討論電離輻射(後文都簡稱輻射)。輻射可以來源於天然,也可以來源於人工。天然輻射源通常來源於宇宙輻射、放射性核素的衰變等,人工輻射源則包括X光機、加速器、核反應堆以及核武器等。
  • 電磁電離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復旦「似是而非」課提及的...
    其中,根據網上熱傳的課程目錄,這門「似是而非」課中重點提到了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疫苗接種、天賦基因檢測等問題,向學生們闡述什麼是「偽科學」。這些話題,也是健康科技類網絡謠言的高發區,曾在網絡上持續引發網友討論關注。
  • 說核 輻射是如何被探測的?盤點電離輻射探測器
    徑跡類探測器通過記錄、分析輻射產生的徑跡圖象測量核輻射。常見的徑跡探測器有核乳膠、雲室和泡室、火花室和流光室以及固體徑跡探測器。Ø  核乳膠——能記錄帶電粒子單個徑跡的照相乳膠。入射粒子在乳膠中形成潛影中心,經過化學處理後記錄下粒子徑跡,可在顯微鏡下觀察。
  • 什麼樣的電離輻射是有害的?被粒子加速器爆頭的科學家依然活著
    我們今天聊一下:什麼樣的電離輻射是有害的、強子對撞機怎樣加速粒子、早期物理學家是如何通過肉眼觀察粒子束的?以及歷史上被高能粒子束爆頭的前蘇聯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戈爾斯基是怎麼回事?什麼樣的電離輻射是有害的常識告訴我們,高能電離輻射對人體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非電離輻射不傷胎,孕媽們別再危言聳聽了
    所以我今天要詳細的給你們說說輻射的真相。我們常說的輻射,其實分為非電力輻射和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不傷胎非電離輻射在生活中最常見。要知道,這些家電產生的非電離輻射,對人的影響還沒有陽光中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大。電離輻射很危險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伽瑪射線、X光等,都屬於電離輻射。可在一定量下,直接殺滅或損傷細胞,甚至改變DNA的結構。
  • 芝麻開門 | 電腦、手機...電磁輻射 核磁共振、B超...電離輻射 對你傷害多大?
    科學家將無所不在的電磁輻射,分為對生物安全的「非電離輻射」和對生物有害的「電離輻射」。按照輻射來源分類,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電磁輻射源,一種是天然電磁輻射源。輻安君先給你說說電磁輻射家族的六兄弟。電磁輻射家族又叫電磁波。
  • 談一談「輻射色變」|電離輻射|放射性|CT|X線|檢查|影像|-健康界
    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對「輻射」的概念也廣為認知,但是人們對於輻射的形成和對人身的影響仍有一些疑問以及誤區。因此,我們針對患者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如下:患者一:哪些環境會有輻射?
  • 原來手機對人體的傷害,不是電離輻射造成的,那危害是從哪來的?
    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人們普遍會有一個擔心:存在大量的輻射。比如家裡用的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其中使用量最廣的是手機,最有可能帶來輻射傷害的也是手機。一邊擔心手機的輻射,一邊又放不下手機,是很多人的現狀。那麼,手機的輻射是否會造成傷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