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開門 | 電腦、手機...電磁輻射 核磁共振、B超...電離輻射 對你傷害多大?

2021-01-15 京環之聲

科學家將無所不在的電磁輻射,分為對生物安全的「非電離輻射」和對生物有害的「電離輻射」。按照輻射來源分類,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電磁輻射源,一種是天然電磁輻射源。輻安君先給你說說電磁輻射家族的六兄弟。


電磁輻射家族又叫電磁波。這個家族共有六兄弟,其中老六和特定狀態下的老五(波長小於 150 納米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能使物質電離,好勇鬥狠,屬於好戰派,對所有生物都有害。老大和一部分老五,屬於非電離輻射,都是和平派,你真不必過度擔心,他們對人體的傷害很小。


老大,長波,基本無害。他的特點是波長超過 1 千米,頻率低於 300kHz。


老二,是無線電波,也稱為射頻波,基本無害。波長範圍1毫米至1千米,頻率範圍 300kHz 至 300GHz。頻率較高部分(頻率 300MHz 至 300GHz 部分)被稱為微波。無線電波主要用途是通訊。額外提一點就是微波有個很有名的用途就是微波爐,除非長時間敞著門、啟動微波爐,並且近距離被微波照射,你才會受傷,但一般人不會這麼孽待自己,所以無需杞人憂天。


老三,是紅外線,基本無害,其波長在 760 納米至 1 毫米之間,頻率則是 300GHz 至 430THz。紅外線更多的被用於監測熱源。


老四,是可見光,基本無害。波長範圍 380 納米至 780 納米,頻率在 1E14 Hz量級。可見光就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老五,是紫外線,其中部分高頻率、小波長紫外線有害,須提防。波長範圍 10 納米至 400 納米,頻率在 1E14 至 1E16 量級。自然界紫外線主要來自恆星輻射。


老六,必須提防。從波長小於 150 納米開始的電磁輻射(電磁波)可以使物質電離,也就是說小波長、高頻率的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屬於電離輻射。剛提到的三種電離輻射是一種可以把物質電離的輻射,它們對生物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電離輻射具體指波長小於 150 納米的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因波長小、頻率高、能量高,能導致物質發生電離的電磁輻射,也就是擁有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能力,才是你需要必須提防的。

相關焦點

  • 只有電離輻射才對孕肚有傷害,手機電腦的輻射是電離輻射嗎?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婦女一懷孕就必須得遠離手機和電腦,這種說法已然成風。但奇怪的是,太多孕媽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有的乾脆辭職待在家裡等著帶孩子了。」這傢伙倒是直接,一上來直奔主題。「可是事實上,這叫大動幹戈,完全沒那麼嚴重嘛!對於孕媽來說,好的心情才是孕期最好的禮物。」「唉喲,說是這麼說啊,可電腦手機都有輻射,輻射了大人還好,輻射了孩子怎麼辦?」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在上篇揭秘《到底啥是電磁輻射》中,小記帶大家了解了電磁輻射的基本常識,摸清了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的區別。這次我們就針對公眾最關心的手機與基站輻射一探究竟。為啥大家最關心手機與基站的輻射呢?一點也不奇怪,且看一個數據:11億!
  •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正確認識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時間:2019-05-21 07:56:39
  • 手機、電腦輻射會致癌嗎?輻射危害究竟有多大?
    電離輻射專指一種高能量輻射,會破壞生理組織,對人體造成傷害,這種傷害一般是具有累積效應的,核輻射屬於典型的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遠沒達到將分子分解的能量,主要以熱效應的形式作用於被照射物體。日常生活中由電磁波產生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
  • 醫生一次性說清:x光、b超、CT等檢查,哪一個輻射最大、最傷身?
    輻射是大家都談及色變的一個物質,認為它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會引起癌症的發生。其實我們不必談輻射色變,每個人每天都在接受電離輻射。
  • 電子產品、手機基站的電磁輻射,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很多人一提到「輻射」這兩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路由器WiFi 有輻射、電腦有輻射、手機有輻射、基站有輻射……最近,這個集合了3大運營商和鐵塔的公示讓這個話題再次火了起來:最近成都一小區內手機信號突然減弱甚至消失。原來因該小區手機信號較弱,運營商在小區安裝信號設備時被部分業主以有輻射為由拒絕安裝,很多線纜被剪。3天後,電信、聯通、移動及鐵塔公司聯合公示:關停小區通訊設備。
  • 手機帶有輻射嗎?手機的輻射對我們人體有傷害嗎?
    一提到輻射這個字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害怕。我的一個朋友買房子,就要求房子不能在小區的變壓器附近,因為變壓器有輻射。可見,現在的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了。那麼,我們天天寸不離手的手機,有沒有輻射?手機的輻射對我們人體有傷害嗎?手機帶有輻射嗎?
  • 輻射致癌?B超、核磁共振、CT和X射線,哪種檢查方式輻射更大?
    在生活中人們最怕的就是癌症,癌症和輻射又是相關的。在每個人身邊都存在大量的輻射,比如說手機、電視、電腦等,都是輻射源。哪怕是沒有這些電子產品,生活中的輻射也是不少的。來自於陽光的輻射、外太空的輻射,以及空氣、水、礦物質等,也有輻射。如果輻射和癌症相關,不是意味著人人都會得癌?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功率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我們知道自然界任何物體(只要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15℃)都會向外界產生電磁波輻射,電磁波輻射的種類有很多,根據電磁波頻率的不同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波長小於100nm,這部分的輻射是有害的,比如核輻射、X射線等。而非電離輻射的波長大於100nm,這部分的輻射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目前各個國家所採用的5G毫米波仍然屬於非電離輻射範疇,相對來說是較為安全的。
  • 連香蕉都有輻射,那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說手機在中國已經完全普及了,但是手機的使用問題卻是一直備受爭議,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手機的輻射對人類的影響很大。而且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把手機放在枕邊睡覺方便接受信息,手機基站的擺放也是人們長久有爭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手機輻射對人類影響到底有多大。輻射到底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有輻射?
  • 還因輻射拒用微波爐?不同輻射種類你了解多少
    你或許不了解的是,只要是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質,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會通過電磁波以及粒子的形式向其他物體傳遞能量,而這就是輻射。而電子產品通過電、磁等形式來傳遞能量,產生的輻射也就是電磁波。想要了解手機、電腦、家電的輻射,首先需要對我們日常接受的輻射進行定義。目前的輻射普遍被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日常生活中我們說到的手機輻射,實際上屬於非電離輻射,也就是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有害嗎?遠離電磁爐輻射,你要知道這幾點!
    電磁輻射有害嗎?遠離電磁爐輻射,你要知道這幾點!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圍著電磁爐吃火鍋的輕鬆與愜意,背後卻隱藏著健康隱患——電磁輻射有傷害!你所不知道的電磁輻射!其實,電磁輻射廣泛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存在著交變的電場或者交變的電流,交變的電壓就會產生電磁場,繼而產生電磁輻射。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曲宗峰介紹,隨著我們的家電產品的日益自動化,我們家電產品的電磁輻射比原來的強度大了許多。
  • 家電百科丨還因為輻射拒用微波爐?不同輻射種類你究竟了解多少?
    你或許不了解的是,只要是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質,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會通過電磁波以及粒子的形式向其他物體傳遞能量,而這就是輻射。而電子產品通過電、磁等形式來傳遞能量,產生的輻射也就是電磁波。想要了解手機、電腦、家電的輻射,首先需要對我們日常接受的輻射進行定義。
  • 常識|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有何不同?
    在物理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由於輻射本身能量的不同,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反應機理也不同,我們常常把輻射劃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類型。通常,非電離輻射又稱為電磁輻射。
  • 原來手機對人體的傷害,不是電離輻射造成的,那危害是從哪來的?
    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人們普遍會有一個擔心:存在大量的輻射。比如家裡用的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其中使用量最廣的是手機,最有可能帶來輻射傷害的也是手機。一邊擔心手機的輻射,一邊又放不下手機,是很多人的現狀。那麼,手機的輻射是否會造成傷害呢?
  • 明知故問 | 影像檢查對人體的輻射傷害程度到底有多大?
    X線、CT等醫學影像檢查對人體的輻射傷害程度到底有多大?它們真的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嗎?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將為你解讀。 一般我們去醫院接受醫學影像檢查,主要包括核磁共振(MRI),CT和拍X線攝片三種。一般在做CT檢查前,醫生都會先讓我們去拍個X光檢查,再根據X光檢查結果決定是否要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 那麼X光、CT和核磁共振這三種檢查,對於人體的輻射傷害程度分別是怎樣的?
  • 「核」輻射無處不在?其實沒那麼可怕
    「核」輻射無處不在?其實沒那麼可怕 2018-03-22 17:43  來源: 科技日報 說起核輻射,相信許多人都會談之色變,核輻射究竟會造成多大傷害?李瑞琪解釋說,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β射線、γ射線、X射線以及宇宙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而非電離輻射則包括:紫外線、熱輻射、無線電波以及微波等。「手機、電器等頻率能量較低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
  • 手機信號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
    今天我們解說一下關於手機信號基站輻射的問題,手機信號的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或者說對人體有沒有傷害。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人們害怕輻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輻射。官方對輻射的定義更加模糊--「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叫做輻射。」
  • 知否|核洩露太可怕,但手機和基站輻射就別擔心了
    我們知道的核輻射(原子彈爆炸、日本福島和前蘇聯的核洩漏事故都可造成大面積的核輻射)、醫用儀器(CT、X射線)、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們廣泛存在於石頭、土壤和空氣中)這三種都屬於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不足以引起基因突變,不會致癌。我們日常接觸的手機、電視、電腦、微波爐、路由器、衛星接收設備等所產生電磁輻射,均為非電離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