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無所不在的電磁輻射,分為對生物安全的「非電離輻射」和對生物有害的「電離輻射」。按照輻射來源分類,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電磁輻射源,一種是天然電磁輻射源。輻安君先給你說說電磁輻射家族的六兄弟。
電磁輻射家族又叫電磁波。這個家族共有六兄弟,其中老六和特定狀態下的老五(波長小於 150 納米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能使物質電離,好勇鬥狠,屬於好戰派,對所有生物都有害。老大和一部分老五,屬於非電離輻射,都是和平派,你真不必過度擔心,他們對人體的傷害很小。
老大,長波,基本無害。他的特點是波長超過 1 千米,頻率低於 300kHz。
老二,是無線電波,也稱為射頻波,基本無害。波長範圍1毫米至1千米,頻率範圍 300kHz 至 300GHz。頻率較高部分(頻率 300MHz 至 300GHz 部分)被稱為微波。無線電波主要用途是通訊。額外提一點就是微波有個很有名的用途就是微波爐,除非長時間敞著門、啟動微波爐,並且近距離被微波照射,你才會受傷,但一般人不會這麼孽待自己,所以無需杞人憂天。
老三,是紅外線,基本無害,其波長在 760 納米至 1 毫米之間,頻率則是 300GHz 至 430THz。紅外線更多的被用於監測熱源。
老四,是可見光,基本無害。波長範圍 380 納米至 780 納米,頻率在 1E14 Hz量級。可見光就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老五,是紫外線,其中部分高頻率、小波長紫外線有害,須提防。波長範圍 10 納米至 400 納米,頻率在 1E14 至 1E16 量級。自然界紫外線主要來自恆星輻射。
老六,必須提防。從波長小於 150 納米開始的電磁輻射(電磁波)可以使物質電離,也就是說小波長、高頻率的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屬於電離輻射。剛提到的三種電離輻射是一種可以把物質電離的輻射,它們對生物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電離輻射具體指波長小於 150 納米的一部分紫外線、X 射線以及伽瑪射線,因波長小、頻率高、能量高,能導致物質發生電離的電磁輻射,也就是擁有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能力,才是你需要必須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