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常常有人問
微波爐的微波、手機的輻射
會不會致癌?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
5G手機還沒用上
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
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美國天文學作家鮑勃·伯曼將電磁波的知識,寫成一篇篇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科學小品,併集結成《看不見的光》一書,為大家系統地科普了電磁波的發現史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光是一種電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見光,還有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光,我們通過波長和頻率兩個概念認識和區分各種各樣的光。
提到電磁波,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輻射」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詞,從原子彈爆炸或核洩漏事件,到生活中電子產品產生的輻射,我們似乎早有耳聞。
大多數人對這類問題還摸不著頭腦,我們身邊就充斥著大量的輻射,蠟燭有輻射,夜燈和月亮也有輻射,只不過我們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這類輻射是完全無害的。
鮑勃提醒大家,我們需要注意的輻射是指一種看不見的微小物質,它不會藉助其他物質在空中穿梭,而是以超高的速度從一個點飛到另一個點,並且能穿透活體組織,對動物和人類造成影響。而輻射既可以是微小的固體粒子也可以是波。長波不會損傷原子,因此,可見光、無線電波,甚至微波都不會破壞基因並導致癌症。
19世紀,人類剛剛學會利用電磁波,而現在電磁波已經塑造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下,電磁波在現代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智能設備、移動通信等方方面面都靠電磁波維繫,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這些看不見的光影響。
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分析和解答,簡單來說,手機輻射來自微波,如果我們靠近基站或是身處Wi-Fi熱點,那麼周遭必定充滿了電磁波。然而微波位於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之外,能量很低,對身體危害微乎其微,且基本沒有致癌的可能性。如果你還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手機通話時避免將它緊貼在耳邊,以減少大腦接受微波的強度。
來源: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