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經常有人會問,微波爐的微波、手機的輻射會不會致癌?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5G手機還沒用上,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
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我們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見光,還有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光,通過波長和頻率兩個概念認識和區分各種各樣的光。
提到電磁波,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輻射」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詞,從原子彈爆炸或核洩露事件,到生活中電子產品產生的輻射,我們似乎早有耳聞。
其實什麼是輻射?多少輻射量算多?大多數人對這類問題還摸不清頭腦,不信先看一下這組驚人的對比:「一次全身CT掃描的輻射量通常高於距離核爆中心1.5千米的廣島倖存者承受的輻射量,而與核電站隔街而住一年所遭受的輻射量還不及吃一根香蕉多」。
我們身邊就充斥的大量的輻射,除了剛剛提到的香蕉之外,蠟燭有輻射,夜燈和月亮也有輻射,只不過我們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這類輻射是完全無害的。
我們需要注意的輻射是指一種看不見的微小物質,它不會藉助其他物質在空中穿梭,而是以超高的速度從一個點飛到另一個點,並且能穿透活體組織,對動物和人類造成影響。
而輻射既可以是微小的固體粒子也可以是波。長波不會損傷原子,因此,可見光、無線電波,甚至微波都不會破壞基因並導致癌症。
倍受關注的5G手機輻射又如何解釋呢?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分析和解答,簡單來說,手機輻射來自微波,如果我們靠近基站或是身處Wi-Fi熱點,那麼周遭必定充滿了電磁波。然而微波位於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之外,能量很低,對身體危害微乎其微,且基本沒有致癌的可能性。如果你還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手機通話時避免將它緊貼在耳邊,以減少大腦接受微波的強度。
單層玻璃窗能夠阻擋從外面照射而來的半數紫外線,標準的雙層玻璃窗效果更好,能阻擋紫外線。
聲明: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需標明來源魅力科右中旗。
策 劃:胡努斯圖
審 核:馬欣欣
編 輯:苑 君 白亮亮
校 對:石北疆 虹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