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機器人即將成為現實,小小昆蟲作用可真大

2020-12-05 哈士奇科技早報

科技時代的變化有別於以前的各個時代,因為在現在的這個時代,每時每刻都有以前屬於夢想的東西成為現實,科幻在不斷的照入現實。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一個話題,而人們通常會去採用仿生理論研發機器人,這同樣是機器人學家的最愛。

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個很通俗的學科,這個學科旨在於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進行解析,研究其他生物的運作機能以及身體結構。比如說通過研發壁虎,我們獲得了壁虎手套,能夠讓人在高空作業,通過手套來緊貼在光滑的牆壁上。然後通過研發蒼蠅的複眼,我們研發出了特別有意思的複眼相機。

仿生學是生物學與機械學的結合,這是一個魅力十足的學科。任何一個小小的生物都是大自然的傑作,裡面蘊含著讓你想像不到的驚喜。對於這蒼蠅來說,它看上去只有緊緊的隻眼睛,但其實這兩隻眼睛叫做複眼,每隻眼睛都蘊含了數量不等的小眼睛,合計大約超過了8000隻小眼睛,組成了蒼蠅的兩個大眼睛,對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這個數字大概應該聽到就有些脊背發涼。

軟體機器人

人們對機器人的研發與設想有許多許多,而軟體機器人絕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軟體機器人指的是並非完全由金屬材料組成的機器人,它們同樣跟人或者其他生物一樣有著較為柔軟的肢體,這可以幫助生物擁有更大的韌性。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但一寸短也一寸險,儘管更加堅硬的物品似乎可以更強大,但目前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都是軟體生物,比如說人類。

既然自然選擇讓軟體生物接管了地球,那麼這本身就代表著一個真理,因為自然選擇是相當殘酷,它只選擇最強最厲害的贏家。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過剛易折,無論是多堅硬的一棵松柏,如果不懂得隨風搖擺,那麼被風颳斷只是時間問題,而如果能夠隨著風向而晃,那麼只要韌性夠強,就能夠百折不撓。

這是因為人們在研發的過程當中,發現了金屬機器人的問題極大,所以才有了軟體機器人研發的設想。研發軟體機器人並不是單純的想要來模仿生物,而是想要給機器人提供一個更強大更有韌性的身體,以方便適應各種環境。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是在全球都非常有名氣的一家研究學院,最近他們研發出了一種很有意思的機器人昆蟲,這種昆蟲的體長只有僅僅0.5釐米,然而這卻是一種軟體機器人。目前軟體機器人有兩個版本,第1個版本有一根超細的線來束縛與操控,第2個版本是完全自主的,無線與不受控制的這個模型能夠讓它更加自由。

這種機器人昆蟲可以經受一腳踩下去,以及一個蒼蠅拍拍下去的打擊,儘管被壓扁依舊可以自主行動,這就是軟體機器人的優勢以及韌性。機器人昆蟲可以背負自己身體重量8倍以上的物品,也可以擠進某種夾縫當中,完成人類所不能完成的任務,比如說探測任務,這種昆蟲的研發可以在未來時代更多的幫助人類去拓展外在,完善自我內在。

自我修復

生物確實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身體如果有了傷口,那麼就會立馬讓整個系統開始運作,這個傷口不久之後就會結痂變硬,然後再褪掉舊皮結出新皮,這樣的話就是代表著整個傷口已經修復完畢。所以對一個想要擁有生命力的軟體機器人來說,自我修復功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科學家們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自我維修的小背包。

這種小昆蟲把維修包背在了身上,就好比是一輛越野車隨身攜帶著備用輪胎。不論是遠程維修還是檢查,這種昆蟲都可以完成,這樣的話就讓昆蟲機器人擁有了更強大的穩定性。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I技術的不斷研發以及與機器人學的結合,未來或許可以去掉遠程維修檢查,而讓機器人真的完成類似生物的自我維檢。

互相通信

目前這家公司還在跟史丹福大學進行合作,希望能夠研發出可以互相通信的機器人昆蟲。比如說一堆昆蟲機器人被派去在某個地方工作,然後它們必須要可以互相通信,得知對方的信息來配合自己的工作進度,這樣一來,團隊工作的速度將會比單打獨鬥要高得多,並且也可以完成某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相關焦點

  • 電影中的智能昆蟲,即將成為現實!瑞士研發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目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我們對宇宙和未來世界的探究,一些我們內心的想法終將變為現實。但是另一方面,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在象棋大賽上打敗人時,人們不禁感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擁有了自己的意識,那麼就是人類滅亡的時代。在電影中,我們也看過類似的橋段,比如在一部電影中的智能昆蟲,這種機器人昆蟲能夠瞬間吞噬鋼鐵,並且在我們這個工業化的時代,昆蟲所到之處,一座巨大的鋼架結構就會消失。而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發展的進步,這種想法並不是貧空想像。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而這些小昆蟲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小昆蟲,而是機器人昆蟲。但是這些畢竟是科幻電影中的產物,那麼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這種機器人昆蟲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機器人昆蟲也即將要成為現實。其實機器人昆蟲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想去入手的對象,畢竟它們個頭小,能從很狹小的縫隙裡穿過;而且由於非常小的原因,也容易被發現,適合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
  • 昆蟲機器人你見過嗎?可模仿昆蟲快速飛行,時速可達11公裡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MAVLab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昆蟲飛行機器人,模仿昆蟲的快速飛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自由飛行和敏捷撲翼機器人的實驗可以提高對果蠅如何控制侵略性逃生機動的理解。
  • 昆蟲成為007
    在科幻電影裡面,經常有這樣的橋段:主角放出一隻昆蟲大小的機器人,通過機器人視角,潛入敵人總部竊取信息。這樣的橋段,現在已經從科幻變成了現實。美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副教授 Shyam Gollakota 及其團隊,成功研製出了能夠放置在昆蟲後背的攝像頭,並且可以將圖像實時串流到手機上。這個超小型的攝像頭模組,僅重84毫克,可以背負在2~3裡面大小的甲蟲的背上。模組還搭載著一個藍牙5.0晶片,5毫米的天線、加速度傳感器等。
  • 3D列印類昆蟲「柔性機器人」面世
    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僅使用3D印表機,便能實現製造類似昆蟲的柔性機器人。其中,最重要的技術突破就是3D列印出柔性骨架。柔性骨架與傳統的柔性機器人很不同,會像昆蟲的結構一樣在特定區域增強剛度,而傳統的柔性機器人一般只在實體上黏附柔性材料。據悉,一個完整組裝的類昆蟲柔性機器人,由幾個柔性骨架組成。
  • 昆蟲機器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該有多好呢。想像一下,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這將會是多麼完美的一件事。最近,大量來自昆蟲神經學的數據,為構建完整的昆蟲大腦模型提供了可能性,這誘人的成果如果運用到機器人技術上,將會迎來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大腦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相比之下,昆蟲的大腦絕對是控制複雜行為的微小腦結構。
  • 受昆蟲啟發的具有柔性骨架的機器人
    昆蟲通常具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可以為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提供靈活的特性。受昆蟲的機構所啟發,機器人的製造與這些自然存在的結構相匹配的人造外骨骼,是當今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工藝和技術來模擬昆蟲靈感的機器人骨骼,但是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於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這使得它們不可行,並且難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基於這一點,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新工藝,用於設計和製造具有昆蟲骨骼結構的啟發式機器人的組件。在他們所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中介紹了稱為柔性骨架印刷的這一過程。
  • 機器人「小強」比所有昆蟲跑得快!
    它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速度能比過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昆蟲,而且將可搬運達到自重10倍的物體。近年來,人們對微型機器人越來越感興趣。機器人技術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機器人在搜救、高價值資產檢查、環境監測甚至醫藥領域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潛力。微、中尺度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建造和操作微型機器人的新技術成為可能。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
  • 即將消失的奇異昆蟲
    昆蟲是世界上數量和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動物,並且形態各異,很多奇形怪狀,在大自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許多昆蟲卻快要消失了。下面就是其中的幾種。玳瑁斑蜻蜓你見過這樣的蜻蜓嗎?粉紅色後翅蛾這隻大肉蟲的頭部就像長著一雙大黑眼和一口大白牙,它是粉紅色後翅蛾的幼蟲,而「眼睛」和「牙齒」只是它身上的斑點,專門用來嚇唬捕食者的。除了這些,它沒有任何防禦能力,容易被一些鳥類盯上,成為它們的美食。也可以說,這些古怪的蟲子養活了一大群鳥類,讓生態鏈得以完整。
  • 小小昆蟲陣容強大 門派繁多有正有邪
    小小昆蟲大有乾坤,它是自然界最大的類群,對生態環境和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近日,第54期珠江科學大講堂在廣州市第四中學高中部舉行。華南農業大學邱寶利教授帶領現場師生共同了解昆蟲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係。確認過眼神,你不是昆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昆蟲?」邱寶利的一個問題引得現場熱烈討論。「蜘蛛!蚯蚓!蟑螂!
  • 莫等「昆蟲大滅絕,人類兩行淚」
    放飛螢火蟲,製造浪漫氣氛也將成為無法再現的永恆橋段?論文第一作者、雪梨大學研究員桑切斯—巴約表示,地球歷史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即將開始,各種趨勢證實,這次大滅絕事件將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災難性後果。「昆蟲是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事昆蟲學研究20餘年的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朱朝東指出。
  • 昆蟲的口器
    真看不出小小的昆蟲,個頭不大,本事不小,個個身懷絕技,您剛才看到那些昆蟲咬的那麼熱鬧,別以為厲害的蟲子都長的張牙舞爪的,其實貌似軟了吧唧的白蟻也著實厲害的可以。在廣州,白蟻的名氣大的很,還有個響噹噹的綽號,人稱——「無牙老虎」。瞧瞧去。
  • 在三倍陽光強度下仿昆蟲機器人自由飛行
    RoboBee X-Wing機器人。圖片來源:哈佛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科技日報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雜誌26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發出一款名為RoboBee X-Wing的仿飛行昆蟲無纜機器人。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小小法布爾」科技體驗夏令營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小小法布爾」科技體驗夏令營 2015-08-1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未來的昆蟲食物: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常規食物的10種昆蟲
    根據專家的預測,在未來,地球上的人們可能會開始普遍接受昆蟲作為食物。這與地球環境的破壞,人們接受能力的提升有很大關係。更為重要的是,昆蟲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富含蛋白質的蟲子是完美的肉類替代品,只要我們能克服它的味道。這不禁讓人開始思考,蟲子的味道究竟如何呢?在未來的肯德基或麥當勞裡,會不會出現炸蟑螂?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未來的昆蟲食物: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常規食物的10種昆蟲。
  • 《MOVE圖鑑 昆蟲》:用真實的精靈圖鑑,發現身邊的精靈寶可夢
    《精靈寶可夢》是遊戲屆的大IP,遊戲中收集寵物、交換、戰鬥,多彩的遊戲方式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們。作為遊戲的開發商之一,任天堂在遊戲發行後不到一周的時間內股價飆升93%,足以見得精靈寶可夢的魅力與人氣。
  • 昆蟲糞便具有多種神奇功能:可作消炎藥
    它們利用糞便作為自己的窩、培育食物、在掠食者和獵物之間起到交互作用、起到保健作用、當作棲息庇護、用於繁殖後代、具有藥用價值,甚至可以防禦天敵。對於其它生物來講,這起到威懾敵人的作用。大松象蟲(Hylobius abietis)實際是將糞便堆積在每個卵附近,起到拒食素的作用。昆蟲糞便對於物種繁殖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能影響交配吸引、親代撫育,甚至父權保證。例如:未交配過的家希天牛(Hylotrupes bajulus),它們使用糞便揮發成分吸引異性,從而增大了交配概率。
  • 昆蟲探測雷達在害蟲防治中可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近期,源於非洲的「沙漠蝗蟲」肆虐了西非、東非和西亞、南亞等20多個國家,對多國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其影響大有繼續蔓延之勢。我國專家組日前也已趕往巴基斯坦協助抗災。多年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表明,昆蟲探測雷達已經成為探測空中害蟲種群的重要手段,可以觀測害蟲遷飛路徑,進而指導害蟲防治,在農業生產中起到重要的保駕護航作用。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北京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等單位於2017申報成功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設備項目「面向動物遷飛機理分析的高分辨多維協同雷達測量儀」。
  • 韓國大學研發出世界最輕的兩翼機器人,可用於研究昆蟲飛行機制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韓國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名叫「KUBeetle-S」的飛行機器人,它們的形狀看上去和昆蟲極其相似,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Allomyrina dichotoma的有角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蟲之一,重約5至10g,翅膀的負載能力達到40 N/m 2,遠遠高於昆蟲翼負載的平均值(通常約為8N /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