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生活十分講究,精緻,他們不僅在飲食,裝扮、服飾、職位頭銜上要求極為苛刻,而且在不同等級對妻子的稱呼也大不相同。
皇帝稱老婆叫梓童、皇后、嬪妃;宰相稱老婆叫夫人、太太、太座;
文人稱老婆為拙荊、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雅士叫老婆執帚;
商賈稱賤內、內人,賢閣、賢內助、內掌柜;酸秀才稱娘子;莊稼漢叫婆姨、娘們、婆娘。
另外,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婦君」等。
隨著「娘子」的流行,一般婦女也漸漸的被稱為某娘,如稱接生婆為「老娘」,稱巫婆為「師娘」,稱妓女為「花娘」,稱男女關係不清的女人為「夫娘」,通稱婦女為「娘們」。
由於地域文化不同,我國各地的叫法也大相逕庭,十分有趣。北方人稱孩他娘;南方人叫伢他媽。大陸上稱愛人;臺灣叫內子或者牽手;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河北人稱為家裡的;河南人稱為屋裡頭的;四川人稱老婆叫堂客 ;湖北鄂西稱右客。
偏遠之處的稱呼更是千奇百怪,十分有趣:焐窩的,暖腳的,在一塊睡覺兒的;吃飯一張桌兒的,睡覺一個窩兒的,下田一塊坡兒的,死了埋到一個坑兒的,煮魚蒸肉一個鍋兒的 。
年輕人稱媳婦;老頭子稱老伴;不結婚的稱女朋友;結婚後的叫對鼻子;捨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對老婆厭惡的叫那娘們或直呼其名。
但是如果現代男孩子叫老婆賤內什麼的,估計家裡的榴槤和鍵盤又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