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梓威科技大輸液燈檢機為何能笑傲58屆藥機展

2021-01-09 製藥網

  【製藥網 展商新聞】為進一步保障我國用藥安全,防止藥品事故的發生,現代燈檢機設備已經逐漸取代了過去人工燈檢,為產品的質量控制保駕護航。其中,上海梓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梓威科技)研發生產的大輸液燈檢機便實現了對明顯可見異物零漏檢,進而滿足國家藥典要求,保證醫藥產品質量安全。
 

  11月5日—7日,第58屆(2019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暨中國國際製藥機械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本次展會,上千家製藥裝備企業同臺競技,開啟了一輪激烈的博弈戰。其中梓威科技AIS/V型大輸液智能燈檢機憑藉自身優勢,笑傲全場。
 

  那麼梓威科技大輸液智能燈檢機到底有哪些優勢?筆者通過了解獲悉,該產品主要是用於大輸液玻璃瓶和塑料瓶的異物檢測,檢測速度可達到100-200瓶/分。除了在檢測速度上優勢明顯外,該產品在技術,質量以及設計方面與傳統產品相比都勝一籌。
 

  從產品技術來看,AIS/V型大輸液智能燈檢機吸取的是歐洲優良的設計和生產技術,採用全伺服電腦控制、高精度機器視覺系統,能夠完成凍幹塊瑕疵檢測,膠塞、鋁蓋完整性檢測,玻瓶檢測等,且設計和製造均符合GMP和GAMP要求。
 

  從產品設計來看,這款產品的夾緊定位採用夾爪式設計,使產品的檢測沒有任何死角和盲點,並且夾爪的夾持力、速度、旋轉速度、旋轉圈數和旋轉時間可以調整。針對不合格的產品可分類剔除,可供QA人員對生產狀況進行數據分析與統計,還可以同步記錄檢測數據和檢測過程,符合FDA及GAMP規範。
 

  「模具更換簡單、無需工具可快速更換的功能,也是很多用戶比較關注的。」梓威展會負責人表示,AIS/V型大輸液智能燈檢機可以很好的滿足用戶模具簡單更換的需求,目前來看,國內市場上大多數燈檢機還達不到這種水平。
 

產品展示
 

  資料顯示,梓威科技是一家科技型公司,專注於服務製藥行業客戶的整體需求。在不斷穩固發展的前提下,梓威科技在視覺檢測領域創新不斷,致力於打造定製化產品以及提供多方位服務。藉助此次藥機展的平臺,梓威科技將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售市場,結識更多的新老夥伴。
 

  因其產品優勢突出,企業口碑良好,服務質量有保障,梓威科技展臺前人來人往,有的進行相關諮詢,有的進行技術方面的交流,還有的前往現場觀看設備具體操作與演示。
 

參展觀眾、採購商諮詢與交流
 

  梓威科技展會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梓威科技都以專業技術服務於製藥工業,通過時刻關注歐盟以及FDA等機構的新要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並融合國內外新技術將製藥機械技術與無菌技術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可靠和程序化的製藥裝備。未來,梓威科技也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努力前行!

相關焦點

  • 借第58屆藥機展契機 谷地機械憑高質量產品大展風採
    【製藥網 展商新聞】在原料製藥、生物製藥等領域中,真空乳化機是一種常用的設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製藥行業需求不斷發生改變,真空乳化機生產廠家也在不斷拓展它的使用領域並保持技術更新,將科技與能力融為一體,推動真空乳化機行業的不斷發展。
  • 行星減速機在燈檢機中的應用
    中國行星減速機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產品、他的性能與其他軍品減速機產品可相媲美。 行星減速機廣泛用於工具機和製造系統、木材加工機械、印刷機和造紙機、食品和包裝機械、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技術。
  • 100%粉碎,無粉塵,三清易辰超微粉碎設備精彩亮相58屆藥機展
    【製藥網 展商新聞】目前,超微粉碎技術已經在眾多行業得到應用。其中在中藥領域,鑑於粉碎是中藥生產及應用中的基本加工技術,隨著中藥行業的快速發展,超微粉碎近年來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並顯露出其特有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吸引各大廠家加碼布局。   然而面對廣闊的市場,想要分羹也並非易事。
  • 煙臺超越全自動灌裝封尾機閃耀第58屆全國藥機展
    【製藥網 展商新聞】 11月5日至11月7日,第58屆(2019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暨中國國際製藥機械博覽會(簡稱第58屆藥機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召開,展會共迎來了1320家參展商及數萬參展觀眾齊聚一堂。在此次展會上,煙臺超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臺超越」)攜帶了多款重磅產品盛裝出席。
  • 上海榕蒽攜懸浮粒子在線監測系統等重磅產品成功參加第58屆藥機展
    【製藥網 展商新聞】 11月5日-7日,由中國製藥裝備行業協會主辦,北京精博信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58屆(2019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暨中國國際製藥機械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展會迎來了1320家參展商及數萬參展觀眾齊聚一堂,上海榕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展會上吸引了無數觀眾的停留駐足,展臺前客流不斷。
  • 自信、創新、拼搏 威龍科技將「赴宴」52屆藥機博覽會
    【中國製藥網 展商新聞】在長江三角洲黃金地帶,坐落著這樣一家企業,風雨十三年,它依然茁壯成長。    它是敢於國際競爭、勇於創新的企業。公司憑藉著的技術創新能力及高素質的員工團隊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了眾多包裝生產線自動化生產的整體個性化方案。並積極響應「中國製造2025」推進企業工業4.0系統工程項目,為客戶創造價值。
  • 大輸液天下三分:「藥都老四」石四藥坐三望二?
    如果你加入了大輸液行業,你是入錯行了嗎?如果你將身心相許大輸液行業,你是「嫁錯郎」了嗎?過往幾年,大輸液行業的經營環境可謂是殘酷,市場競爭可謂是慘烈。各種媒體的大肆宣傳,使得全中國人民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的大輸液用得多了,簡直是太多了!輸液帶來的副作用難以估量!在龐大的輿論壓力下,在似是而非的「朋友圈」效應下,醫生開輸液時手哆嗦了:我會不會被視為濫開輸液?
  • 自動燈檢機可一舉多得 成製藥業必不可少品檢手段
    這不僅使得藥物檢驗效率低下,而且由於勞動強度大,視力受損大,工人看走眼的時候並不少,難以保證藥品的質量。  而隨著各藥企生產規模的擴大及製藥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人工燈檢已無法滿足各製藥企業龐大的檢驗數量以及更加的要求,而且由此引發的藥品質量各種不穩定因素也更為凸顯出來,甚至成為了成為影響企業形象及終產品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機器取代人工燈檢,迫在眉睫。
  • 10個感冒7個要輸液 醫生:太依賴輸液將無藥可用
    昨日,記者在輸液室採訪發現,不少市民也認為輸液會讓身體負擔小、療效也快。醫生介紹說,昨日輸液22人,起碼有10人本來靠吃藥就可以治療的感冒,但他們都要求輸液。  「醫生,是不是該給我輸液?」、「我要開點消炎片,好得快!」、「你怎麼少給我開了消炎藥?」市急救中心急診內科黃醫生介紹,對待一些輕微的感冒病人,醫生一般不會主動開消炎藥,但一些患者市民很不理解。
  • 82屆中國電子展—線圈展亮相上海
    82屆中國電子展—線圈展亮相上海 第82屆中國電子展於2013年11月13-15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屆時中國電子展線圈展,與同期的消費電子展、LED展、亞洲電子展,以及中國電子展的儀器儀表展區、被動元件展區、機電元件展區等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在上海亮相。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新華社發)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徵展啟事
    2018年7月16日,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與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策展人拉夫·魯戈夫(Ralph Rugoff)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宣布2019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將於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在雙年展固定場地綠園城堡
  • 上海聖灌亮相58屆藥機展,這次產品有哪些新鮮操作?
    【製藥網 展商新聞】11月5日—7日,第58屆(2019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暨中國國際製藥機械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上海聖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聖灌」)攜帶系列重磅產品應邀參展,並憑藉其在業內良好的口碑、展品的新鮮特色,贏得了現場觀眾以及採購商的駐足與青睞。
  • 千餘種昆蟲亮相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4日電 (郭超凱)中國(北京)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正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種昆蟲活體及標本集中展出,遊客不出國門便能領略到廣袤昆蟲世界的魅力。記者了解到,本屆昆蟲藝術科普展進一步加強和博物館等專業機構的合作,不僅增添了更多科普「乾貨」的展示,內容包括節肢動物的歷史、人與昆蟲的歷史等;還聘請專業老師講授昆蟲主題的系列講座。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增設夜間場,遊客可觀察昆蟲夜間活動的行為。
  • 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原標題:城市·先行丨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隆重舉辦開幕儀式!——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於11月10日至29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會場精彩亮相;於11月22日舉行開幕式。
  • 第八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大陸首展於北京啟動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李寒芳)未來的世界,是冰川融化人們逃離地球,家家都要備起食品安全檢測機,還是地球上空架起吸塵器,每天都在藍天中?……一幅幅「童畫無忌」描繪出孩子們眼中的未來生活。9日上午,第八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大陸首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300餘位小朋友用他們優秀的作品,展示了天馬行空的靈感和想像力,為觀眾開啟了一次奇妙的時空穿越之旅。展覽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華文創發展協會(臺灣)、今日美術館、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聯合主辦,以「未來會怎樣?」為主題,從兩萬餘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少兒畫作中,挑選200多幅獲獎作品展出。
  • 大輸液市場整體下滑 果糖輸液跌得最慘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醫療輸液仍在120億瓶的高基數上徘徊,人均用量是國際平均的2.2~3.2倍。並且,我國門診輸液處方中80%以上都涉及到抗生素的使用,這可能會導致耐藥性增加、不良反應情況增多等一系列不良後果。隨著醫院門診輸液限制加強,從而使國內抗生素市場進入下行通道,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市場則呈現出下滑趨勢,尤其是葡萄糖輸液劑、氯化鈉輸液劑、果糖輸液劑市場一路下滑。
  • 二十載春華秋實 康牌藥機新徵程再譜華章
    【中國製藥網 展商新聞】6月20-22日,「第十三屆世界製藥機械、包裝設備與材料中國展」(P-MEC China 2018)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中國知名製藥、製劑以及製藥機械設備企業匯聚於此,交流技術,積極把握合作機會。
  • 「輸液好得快」,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1、「吊瓶森林」泛濫,關於輸液的3大誤區  在中國,一感冒就輸液,一發炎就輸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輸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  有人形容,醫院的輸液區總是人滿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
  •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打吊瓶近似小手術(圖)
    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世衛組織的推薦是「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在美國人眼裡,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術。  靜脈點滴退熱慎重  在美國,一般醫生不隨便給病人輸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況。得知中國人感冒發燒動輒就要輸液後,很多美國人相當驚訝。因為當他們得病時,醫生只是說多休息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