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2021-01-09 海南日報數字報
  這是一門研究深度從6500米至11000米的海洋學科。眾所周知,與陸地、淺海不同,探索深海,勘探深海資源更需要以高科技手段作為支撐。目前,進行深淵世界的探測的必要手段是深潛技術,其中深潛器是關鍵部分。

  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米,對深淵科學來說,這個深度還只是起步。如何讓我國深海科考更進一步,達到全海深載人作業水平?

  今年9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作業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試,最大潛深為4328米,邁出了我國探索萬米深淵的關鍵一步。本期「新知·探索」科普專欄將為讀者解讀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載人潛水器。

  「彩虹魚」號在南海完成海試

  6500米深度是海洋的一條分界線。國際上對海洋的深度區間劃分是:3500米至6500米為深海,6500米至11000米為深淵。全球海洋的深淵海溝有26條,所涉海域接近我國陸地面積。那裡存在著深淵生物圈等獨特資源,等待人類的發掘。

  1960年,美國人華爾什和畢卡第乘坐「曲斯特」號,潛入大洋最深極——最大深度11000米左右的馬裡亞納海溝;2012年,美國導演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者」號重返馬裡亞納海溝。他們三人乘坐的都是探險型深潛器,無法進行科學考察。由於缺少作業型深淵潛水器,全球科學家對深淵的認知還很有限。

  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米,在此基礎上,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帶領團隊,向 11000米深淵發起挑戰。

  今年9月,該團隊研製的2臺全海深裝備——萬米級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完成總裝。9月26日,18人組成的參試團隊登船,從汕頭碼頭啟程向南航行,一直行駛到中沙群島美溪暗沙以南25海裡。整個航程中,完成無人潛水器下潛試驗2次,最大潛深2100米;完成著陸器下潛試驗4次,其中2次為4000米級試驗,最大潛深為4328米。

  10月是一年中適合海試的最晚一個月。而今年的10月12日至15日,受季風影響,南海風浪較大,母船到處尋找適宜深海試驗的海洋環境,但一直未找到合適海況。10月15日,參試團隊收到上海海洋大學發來的未來10天南海海況預報:因「巨爵」颱風的影響,在25日前已無合適的試驗窗口。海試現場指揮部只得做出返航決定,於10月25日返回汕頭碼頭。

  雖然海試提前結束,但該團隊認為此次海試基本完成了目標,無人潛水器下潛到4000米深度不成問題。

  裝備多個系統100%國產化

  深潛器分為有人深潛器、無人深潛器和遙控深潛器等多種類型。深海潛水器,特別是深海載人潛水器,是海洋開發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其水平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結構、材料、控制、海洋等領域的綜合科技實力。

  目前,美國兩家企業已分別完成一臺3人座作業型11000米深潛器的設計,如資金到位,兩三年內即可造出;日本政府2013年立項研製「深海12000」載人深潛器,計劃2023年試海。

  此次,我國研製的「彩虹魚」號載人潛水器是國際上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主要由載人艙、機電設備、外部設備、重量與浮力調節系統以及觀察與作業模塊5個部分構成,作為中樞的載人艙可乘坐一名駕駛員和兩名科學家。其中,「彩虹魚」號無人潛水器除了水下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均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根據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總體設計,上海海洋大學將聯合多家民營企業研製3臺全海深的「著陸器」、一臺全海深的「無人潛水器」和一臺萬米級的「載人深淵器」。當科研人員乘坐載人潛水器潛入深淵後,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能協同作業,確保科考的效果和安全。這些科學設備與專用科考母船「張謇」號協同作業,共同構建我國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2019年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根據計劃,「彩虹魚」號研製團隊完成4000米級海試後,將繼續開展無人潛水器、著陸器的研製工作。2016年下半年,隨著4800噸級「張謇」號科考母船下水,他們將於8至9月乘坐這艘船前往馬裡亞納海溝區域,進行11000米無人深潛測試。2017年,開展從南極至北極的「極地深淵科考探索之旅」。2019年,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將衝擊馬裡亞納海溝,把中國科學家送至大洋最深極,成為繼美國人之後第二批到達那裡的探索者。

  要實現這一目標,載人艙的研製是重中之重。據介紹,海洋大學深淵科技研究中心將與公司合作,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法,與芬蘭LOKOMO公司籤約合作,利用超高強度材料「馬氏體鎳鋼」開展載人艙關鍵技術研究。這家公司曾為前蘇聯「和平」號潛水器建造過兩個6000米級載人艙,具備很高的技術能力。

  與此同時,海洋大學深淵科技研究中心與一家民營企業合作,由後者出資,聯合多家研究院所等,集聚國內外科技創新智慧,開展利用「耐蝕合金鋼」製造載人艙的研發工作。這種鋼材料的強度比馬氏體鎳鋼更大,可以承受大洋11000米深度的巨大壓力。

  連結

  各國深海載人潛水器

  美國是較早開展載人深潛的國家之一,1964年建造的「阿爾文」號載人潛水器是他們的代表作,可以下潛到4500米的深海。1985年,它找到鐵達尼號沉船的殘骸,如今已經進行過近5000次下潛,是當今世界上下潛次數最多的載人潛水器。

  法國1985年研製成的「鸚鵡螺」號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000米,累計下潛了1500多次,完成過多金屬結合區域,深海海底生態等調查,以及沉船、有害廢料等搜索任務。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擁有載人潛水器最多的國家,比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兩艘6000米級潛水器。帶有十二套檢測深海環境參數和海底地貌設備,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源比較充足,它可以在水下呆17至20個小時,《泰坦尼克》的電影裡面很多鏡頭就是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探測的鏡頭。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潛深度為6500米的深海6500潛水器,水下作業時間8小時,曾下潛到6527米深的海底,創造了載人潛水器深潛的紀錄。它已對6500米深的海洋斜坡和大斷層進行了調查,並對地震、海嘯等進行了研究,已經下潛了1000多次。

相關焦點

  • 滬上高校研製無人潛水"神器":2019年挑戰世界最深海溝
    原標題: 2019年,「彩虹魚」挑戰世界最深海溝  東方網10月3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蛟龍」號深潛海底7000米,對於深淵科學來說,這只是起步。昨天,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獲悉,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日前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這也是我國深潛器向萬米深淵發起極限挑戰的實戰練兵。科研團隊預計,2019年,「彩虹魚」將遊向世界最深的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中國人的「海底一萬米」夢想。
  • 蛟龍下水與世界潛水器全紀錄(組圖)
    美國是較早開展載人深潛的國家之一,1964年建造的「阿爾文」號  載人潛水器是他們的代表作,可以下潛到4500米的深海。1985年,它找到鐵達尼號沉船的殘骸,如今已經進行過近5000次下潛,是當今世界上下潛次數最多的載人潛水器。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nbsp&nbsp&nbsp&nbsp萬米深淵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人無我無」的科考裝備。以深淵進入技術、深淵探測技術為代表的深海技術,代表了當前國際深海工程技術領域的頂級水平。放眼全球,到訪過萬米深淵的全海深潛水器屈指可數。
  •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北京時間11月10日17時左右,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浮出水面,之後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後,3位潛航員在海底進行了約6個小時的採樣工作——這是「奮鬥者」號最長海底作業設計時間。
  • "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 採集到了奇異生物
    原標題:「彩虹魚」挑戰全球最深海溝成功!採集到奇異生物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3臺全海深著陸器,在西南太平洋成功下潛到10890米深度,挑戰全球最深極——馬裡亞納海溝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全海深無人深潛器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同時擁有無人深潛器和多臺著陸器協同作業能力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科考屬於民間行為。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彩虹魚公司組建的科考隊受巴布亞紐幾內亞企業邀請,乘坐「張謇」號科考船前往該國海域進行環境評估調查。在去程中,他們完成了此次壯舉。
  • 山科大羅宇教授科研團隊助力「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深海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羅宇教授帶領海洋測繪裝備科研團隊與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團隊合作,參與研製了11000米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測深系統和11000米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為「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潛海底精細地形測量任務提供技術支持。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探索海洋的深度也在變化,比如1986年的「海人一號」,1994年的「探索」號等,這些越潛越深的潛水器為水下定位、聲吶探測、抗壓材料和機械控制等諸多領域積累了經驗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12年6月27日,這艘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紀錄保持在了7062米。「蛟龍」號還擁有世界先進的懸停和自動駕駛功能,可以抵禦海流的幹擾,工作時穩穩地「定」在海底。
  • 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海鬥一號
    2020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載譽歸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海鬥一號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支持,瀋陽自動化所聯合國內十餘家科研單位共同研製的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
  • 「奮鬥者」深潛超萬米 「全海深」中國今夢圓
    這連續取得的成就標誌著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海試取得成功,意味著中國人駕駛自己的潛水器可以自由到達大洋任何深度並開展科學考察,取得了中國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夢寐以求的中國科學家大洋科考「全海深」進入。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圍繞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攻關的總體目標,科技部設立19個項目、投入中央財政經費7.67億元,組織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餘家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 中國載人潛水器坐底世界最深海溝,美專家提醒:美難以承受這代價
    目前已經發展出先進的無人潛航器、海底著陸器、滑翔機和載人潛水器這些深潛設備,而且越來越能夠建造更先進、複雜的深潛設備,比如能夠下潛萬米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最近我國深潛器再次迎來裡程碑突破,但比起創紀錄的下潛深度,其實更不得了的是另一項能力。
  • 中國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12年6月27日,這艘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記錄保持在了7062米。「蛟龍」號還擁有世界先進的懸停和自動駕駛功能,可以抵禦海流的幹擾,工作時穩穩地「定」在海底。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世界上其他到達過這裡的載人潛水器又是怎麼做的?8年前,加拿大導演卡梅隆就曾乘坐著「深海挑戰者」號,成功挑戰了馬裡亞納海溝。而抗壓的關鍵在於它結實耐壓的球形載人艙。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當天,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築夢深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直播特輯中,海南被多位嘉賓頻頻提及,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李波也參與直播,呼籲大家保護海洋。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大象踩...
    視頻資料:130秒回顧「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布放全過程(來源:央視新聞)10909米是什麼概念?經過幾個小時的漫長歸程,「奮鬥者」號就會浮出海面,醒目的桔紅色塗裝和裝載的GPS信號發射器會讓母船迅速找到「奮鬥者」號,「奮鬥者」號只需依照之前的布放流程原路返回,就能平安返回母船。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10909米,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下潛到「挑戰者深淵」的載人潛水器。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
  • 覆核洋底科考作業功能,「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_騰訊網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中國「彩虹魚」下潛世界最深海溝
    【觀察者網綜合】 新華網12月16日報導,近日,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網此前報導,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成的「彩虹魚」科考團隊,11日在全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兩臺「彩虹魚」第二代著陸器的萬米級海試,深度分別為10918米和10899米。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 董瑞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6329米,成為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之後的又一項新紀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 ...師崔維成講述真實的海底秘境 看這條紅色的大國重器「彩虹魚」
    崔維成,曾是「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被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現在的他,是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同時也是「彩虹魚挑戰深淵極限項目」負責人和總設計師。昨天,崔維成親自帶隊,帶著30組親子家庭,一起去了上海,看看他打造的「彩虹魚」號,聽他講講深海探索故事。下到深海11000米的潛水器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