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霧霾也來了……來自何處?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冬天往往是霧霾易發季節。這幾天,華北地區許久不見的霧和霾又捲土重來,影響了人們的心情和生活。

霧和霾從哪裡來?導致我國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全球氣候變暖,會加重霧霾天氣的發生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為你解答。

霧、霾都從哪裡來?

說起霧、霾,就不得不提氣溶膠。

「霧和霾都與氣溶膠粒子有關。」張小曳說,大氣氣溶膠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粒子的總稱,其自然來源主要包括土壤風蝕後的微塵、海洋濺沫蒸發而成的鹽粒、植被排放等;人為排放源則主要是化石燃料、生物質燃燒,土地利用如城鎮化導致的土地覆蓋變化,以及塗料、化工產業等。

張小曳解釋稱,氣溶膠本身會影響能見度,世界氣象組織用能見度來定義霧和霾,空氣中的小水滴過多也會使能見度下降,由小水滴引起的能見度小於1公裡時,稱作霧;由氣溶膠粒子和吸溼性氣溶膠引起的能見度小於10公裡時,稱作霾。

「過去的霧、霾是自然現象,氣溶膠是背景氣溶膠,作為雲霧凝結核的氣溶膠主要來自自然過程,但現今不論是霧還是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導致氣溶膠汙染加重有關。」張小曳說。

張小曳分析稱,影響我國霧、霾的主要因素有兩類:一是排放,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以煤炭為主的不清潔能源的過量消費。

全球變暖會加重霧、霾?

有學者曾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西伯利亞降雪的增加和北極海冰的融化可能會改變東亞地區的大氣環流。這種改變會減弱西北季風,使冬季大氣中的汙染物更容易聚集在華北地區。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付雲鵬攝

如果形勢不樂觀的話,那麼未來華北地區緩解霧、霾的方法可能就只有「等風來」。

全球變暖是否對我國霾汙染的長期變化起到了決定性影響?「高溫、高溼、地表風速減弱、對流層中低層的異常南風、水平風垂直梯度減小等這些氣象要素都和汙染的形成有關。」但張小曳指出,各種氣象因子都或多或少與大氣汙染有關,但是每個又不能全面、線性反映汙染程度。

為此,張小曳和他的團隊一直在攻關,最終研究出一個綜合各種氣象條件的不利氣象指數。「我們把與汙染聯繫最密切的不利氣象條件與PM顆粒物質量濃度建立定量、線性的聯繫,以北京為例觀察後發現,其2013年的PM2.5質量濃度約比1960年增加了3.6倍,這裡面約有30%是氣候變暖造成的。」

張小曳說,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對區域性霾汙染有影響,但沒有起主導作用,汙染排放仍是大氣汙染形成的主因。

為何冬季重度汙染格外多?

自2013年「大氣十條」發布以來,各地紛紛打響了藍天保衛戰,現在本應是秋高氣爽的季節,為什麼還會出現重汙染情況?「排放穩定時段,比如一年中的冬季,不利氣象條件是汙染出現的必要外部條件。」張小曳說。

他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重汙染過程初期通常都有一個汙染輸送階段,後期通常是一個汙染累計階段,「汙染形成初期,往往出現了以區域氣團穩定、水汽凝結率高為主要特徵的不利氣象條件,汙染累積到一定程度後,還會使氣象條件進一步惡化,形成了顯著的『雙向反饋』機制。」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下午天氣原本還是輕度汙染,到了晚上或夜間就變成重度了。那麼,誰才是後期這種「爆發性增長」的元兇?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楊淼攝

張小曳指出,正是「雙向反饋」機製造成氣溶膠削弱到達地面太陽輻射,抑制邊界層發展,使所有汙染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稀釋」能力明顯下降,從而主導了汙染後期PM2.5的爆發性增長。

張小曳建議,未來汙染減排依然是重點,如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以增加天然氣和非化石燃料使用;發展煤的清潔使用,特別是加強非發電行業的清潔用煤;進一步推動人為揮發性有機物削減工作,實現塗料、化工等領域的協同控制;機動車控制,重點在非道路用車、大貨車;對城市逸散性粉塵和畜牧業氨氣排放的有效控制等。(記者 郭靜原)

來源: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責任編輯:閆歡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霧霾產生的原因 霧霾是怎麼來的
    導語:霧霾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一大環境問題,即便我們努力在採取緩解措施,但情況仍越發嚴重。其實,想要緩解霧霾問題,就要從其根源開始,要知道霧霾是怎麼來的?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霧霾產生的原因。
  • 冬天汙染排放相對穩定 霧霾天為何反而更多
    剛剛過去的幾天,生活在北京及我國中東部的民眾被霧霾籠罩。每到冬季,霧霾就會不期而至,讓人不勝其煩。  為何一到冬天,霧霾天似乎就多起來,我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全球變暖對霧霾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又該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
  • 霧霾到底這麼來的?七大方法預防霧霾
    [摘要]呼吸系統與外界環境接觸最頻繁,且接觸面積較大,霧霾對呼吸系統傷害最大。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犁城科普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霧霾天氣開始出現,現在我國多地都出現了霧霾天氣,帶來的危害非常多,那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 城市霧霾從哪裡來 生產生活皆產生PM2.5
    「城市霧霾天氣和汙染物排放、氣象條件都有關係。」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介紹說。  今年秋冬以來,隨著灰霾天氣頻繁來襲,PM2.5逐漸進入公眾視線。作為灰霾天氣能見度降低的罪魁禍首,PM2.5來自何處?減少PM2.5,應採取怎樣的措施?
  • 冬天霧霾季 不開窗的危害居然比開窗還大?
    冬季是霧霾的高發期,混沌的空氣看著就讓人不想出門,就更不要說開窗通風了。但您知道嗎,不開窗子並不代表室內空氣就不會受影響,甚至很多時候不開窗子所造成的的問題,會比霧霾天氣開窗更嚴重。本期鳳凰網家居《家居安全避雷針》欄目,和您聊聊霧霾天氣家居室內空氣這些事。
  • 鄭州的霧霾天,讓我失去了對朦朧一詞的好感
    《鄭州的霧霾天,讓我失去了對朦朧一詞的好感》今日,微風似無,寒冷依舊,一個重度汙染的周一,眼前朦朧不清。其實,這樣的時候我特不想用朦朧這個字來形容眼前的一切,因為用混沌可能更確切些。又或者因為在潛意識裡,朦朧是個有著美好意象的詞,只可以用它來形容月色或晨光,感情或詩意,朦朧賦予事物的都是一種亦真亦幻的美好情愫。譬如:「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
  • 中微子,你從何處來?
    已經探測到的中微子基本上都來自太空,其能量範圍非常廣,但我們迄今不知道它們起源於何處。 現在,兩位德國物理學家利用冰立方的數據,根據這些粒子的能量和到達地球的方向,建立模型來解釋它們的起源。他們認為,我們迄今探測到的中微子大致有4種起源。
  • 今年冬天有多冷?霧霾是否嚴重?氣象專家回應
    「今冬將遭遇60年一遇的寒冬」「拉尼娜正蓄勢待發,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狀況」「供暖季來臨,今年冬天的霧霾嚴重嗎?」……近來關於今冬天氣氣候狀況,網上各種言論四起,而事實如何?在中國氣象局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進行了回應。
  • 一個冬天過去,你的肺裡到底吸進去多少霧霾? | 奧豪斯EX天平應用案例
    以前的冬天是白茫茫的,現在的冬天是灰濛濛的。更有些城市霧霾鎖城,導致城市交通限行、道路癱瘓原因是̷̷車出門看不清路!!那麼到底怎麼來測定呢?簡單來說,用0.01mg精度的天平在採樣前後對樣品進行稱重,得出差值,進行計算,即可得出霧霾濃度。注意:採樣前後,濾膜的稱量應使用同一臺分析天平!
  • 霧霾當下「壕」無人性LV推定製款霧霾口罩
    還沒呼吸夠新鮮的空氣,北京的霧霾天就又來了!口罩成了在北京生活的人冬天離不開的穿戴。談到口罩無外乎3M、霍尼韋爾、UNEX這幾個知名的大品牌。而且從價格上來說,這幾個品牌的口罩也相對較貴,對於在北京生活的人群來說,一個月戴口罩最終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冬去春來霧霾反而多了 這次工業汙染是罪魁禍首
    冬天還是藍天白雲,為啥到了春天反而霧霾頻發?連續遭遇多輪重汙染天氣,原因究竟是什麼?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品質,到底「根治」好了沒有?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解釋說,近期霧霾頻發的原因,一是因為氣象條件非常不利於大氣汙染物的擴散,二是由於採暖期結束,京津冀地區秋冬季錯峰生產的各類工業企業恢復生產,使得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顯著增加。
  • 為什麼冬季霧霾天多?中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冬天汙染排放相對穩定 霧霾天為何反而更多
  • 地球從何處來?
    第 1 章 -從何處來 起初,「eorðe」這個詞常被用於翻譯許多拉丁語和希臘語,來表示地面、土壤、陸地、人類的世界、世界的表面(包括大海)和地球本身。
  • 冬天來了 光伏電站的發電量為什麼會降低?
    二、霧霾和灰塵由於天氣乾燥、供暖及環境汙染,北方冬天空氣的灰塵比其他季節更多,特別是冬天霧霾天氣相對增多,空中懸浮物會對太陽能進行吸收和反射,導致組件表面接收的陽光大幅度降低,如果霧霾天氣長期持續,顆粒物的長期聚集可能使組件大量發熱,造成熱斑現象,輕則威脅組件壽命,重則引起火災。
  • 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處來
    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處來?截止2020年4月3日,目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突破百萬,那麼就科學的態度去分析和解答這個問題,會有什麼樣的探索發現,如何來回答呢?而人類只不過是萬千動物的其中一分子罷了,根據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原理,人類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其中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生生死死的、來自大自然的或者人為的死亡考驗。但是有史以來人類總是生生不息,前覆後繼,紅塵滾滾,獨霸地球。至於病毒、疾病、災難、未知等等,人類才是最難對付的高級動物,只要有人類或有動物的地方、都有病毒的存在,只是人身體有強弱之分,免疫力有高下不等,天地間有正、邪氣之說。
  • 多地被霧霾天氣籠罩,冬天本來汙染會穩定下來,為何反而更嚴重?
    自從立冬以來,霧霾天就會在我國多地出現,特別是我國東北、華北、中東部等地區的居民,更是經常被霧霾所籠罩,那麼,究竟為何一到冬天,霧霾天就會出現呢?難道真的與汙染排放有關嗎?為此,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專門進行了介紹。
  • 神秘的宇宙: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
    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因為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外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地球上的人類能夠利用太陽的能量生存和發展。而在人類有史可查的漫長歲月中,太陽的光和熱都未見有絲毫的減弱,這是一件既讓人高興又令人費解的事情。
  • 西安霧霾何時散?為啥冬季霧霾天多?
    一到冬天,總感覺自己近視加重了,看啥都是霧蒙蒙的,心累啊!霧霾難道就不能放過西安一次嗎?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今冬首次重度汙染天氣。
  • 大連這個冬天7年來最暖比常年熱1.2℃
    其中也印證了這些市民的感覺,這個冬季是近7年來最溫暖的冬季。  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真沒覺得太冷,冬天就要過去了。 」日前,每天堅持戶外鍛鍊的陳先生說。  昨天是世界氣象日,市氣象臺向前來參觀的市民公布了這個冬季本市的氣候特徵。基本氣候概況為:氣溫偏高,為-2.1℃;降水偏少,為9.1毫米;日照略少。
  • 霧霾又來了,霧霾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看了這個視頻你就知道了
    「霧霾」,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揮之不去的一道「風景」了,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它就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它嗎?你知道霧霾是怎麼形成的的嗎?什麼是霧霾?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下,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物的天氣現象成為霧霾。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