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將遭遇60年一遇的寒冬」「拉尼娜正蓄勢待發,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狀況」「供暖季來臨,今年冬天的霧霾嚴重嗎?」……近來關於今冬天氣氣候狀況,網上各種言論四起,而事實如何?在中國氣象局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進行了回應。
11月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圖為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冬達到峰值
針對近期網友關注的拉尼娜的狀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8月開始,中東太平洋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這種狀態仍然在持續。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而從強度來看,初步判斷是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至於拉尼娜事件是否左右我國今年冬季的整體氣候,賈小龍認為,總體而言,在多數拉尼娜年峰值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我國中東部和大部地區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但也應注意到,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的各個氣候要素的關係非常複雜,拉尼娜只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重要因子之一。來自高緯地區、中高緯地區大氣環流的變化,包括海冰的變化和積雪的變化,同樣會對中高緯度的環流系統產生明確影響。所以,不能僅用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來論斷我國冬季的整體氣候狀況。
今冬全國大部地區偏冷
「60年一遇的寒冬、大面積雨雪天氣……」隨著冬季臨近,網上關於今冬氣候狀況的討論也越來越熱。
關於今年冬季我國總體氣候趨勢,賈小龍介紹稱,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日前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會。在綜合分析前期天氣氣候特徵以及未來大氣海洋等演變趨勢基礎上,對今冬明春氣候趨勢及主要氣象災害作出預測,預計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主要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特別是隆冬(2021年1月)時節,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北地區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將明顯偏低,我國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但西南東部和江南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後冬(2021年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
今冬大氣擴散條件接近近兩年平均值
天氣轉冷,北方也陸續進入供暖季,今年冬天的霧霾情況、大氣汙染情況近期也備受網友關注。對此,賈小龍稱,鑑於今年冬季風總體上略偏強,中高緯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總體偏強。從今年冬季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預測,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周邊地區接近近5年的平均水平。長江地區比近5年偏差一點。三個地區總體情況與2017年、2018年比較接近。賈小龍提醒,儘管今年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但在冷空氣活動的間歇期,還是要關注大氣汙染情況,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