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神秘的存在,關於宇宙的相關認識,人類是十分有限的。科學家通過對於宇宙的不斷研究,目前普遍認為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宇宙的前身是一個密度極大溫度極高體積極小的一種神秘狀態,我們把它稱為「奇點」,而這個奇點發生的大爆炸,誕生了宇宙。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推測,宇宙大爆炸發生在大約138.2億年前。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宇宙就不斷的膨脹,從而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宇宙,包含眾多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星雲、衛星、彗星、黑洞等等天體,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目前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2億歲。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氫,約佔太陽總質量的75%,太陽內部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發生著氫核聚變反應,源源不斷地向外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到目前為止,太陽已經這樣「熊熊燃燒」了差不多45.7億年。
也就是說太陽的年齡,大約為45.7億歲,太陽是一顆黃矮星(1至1.4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一般來說黃矮星的主序壽命大約為100億年,所以太陽還能再穩定的燃燒大約55億年的時間。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恆星壽命都是100億年左右呢?其實不然,恆星的壽命差異極大,恆星的壽命長短和恆星的質量有關係,一般來說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反之壽命越長。很多超大質量的恆星,由於能量釋放速度很快,壽命都很短,比如藍巨星的壽命只有幾百萬年的時間,在恆星世界中是十分短命的。
那麼,宇宙中有沒有壽命很長的恆星呢?當然有,古老的壽命很長的恆星大多形成於宇宙大爆炸的初期,他們主要有氫、氮和少量的鋰元素組成,質量都很小。比如,人類發現了一顆古老恆星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4%,這類恆星的表面溫度很低,大約只有2000K左右,能量釋放十分緩慢,這顆恆星目前的年齡大約為135億歲,幾乎和宇宙的年齡相當,真可謂是「壽與天齊」。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在理論情況下,這類恆星的壽命甚至可以超過350億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