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古老文明,大多數都以文字的方式記載史冊。但是有一些民間生活的經驗總結,卻一直以民間流傳的俗語、或者諺語的形式存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學習和探索。
很多俗語,都是通過字面解釋其中深刻含義,這種俗語和解釋比較淺顯易懂,而且深受老百姓的喜歡。俗語具有一定的文化層次,又展現出一定的民風民俗。直接通過簡單的語句,展現出人性的真善美,雖然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和風吹雨打,仍然是人們心中永恆的道理。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就是藉助古人流傳下來的故事,直接展現出人性特點。不懂歷史的人眼中並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其實這句簡單的俗語說出了人的真本性,簡單的一句話也表現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說的是歷史人物之間情感的兜兜轉轉,也通過這句話,表現出一個男人的真本性。鍾無豔和夏迎春都是齊宣王身邊的女人,其中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而夏迎春則是齊宣王最愛的美人。
在戰爭的時候,齊宣王就會找鍾無豔,因為鍾無豔能爭善戰、勇猛無比,而且極有才華,但是鍾無豔卻是一個極其醜陋的才女,很多男人都無法面對如此醜陋的容貌,所以只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找鍾無豔出謀劃策。平時休閒娛樂之時自然會找能歌善舞的美人兒,看起來更加賞心悅目。
一、有事鍾無豔
鍾無豔是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鍾無豔原名鍾離春,因為其外貌醜陋,並無半點豔麗可言,所以後人就叫她鍾無豔。相傳鍾無豔相貌醜陋,額頭向前突出、兩隻眼睛深深的凹陷下去,而且鍾無豔駝背、四肢粗壯肚子肥大,似乎將所有的醜陋集中在她一個人身上,所以導致鍾無豔40歲還沒有嫁人。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長期徵戰,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好的君王和將士,頃刻之間就會被其他的國家所吞併。齊宣王出場朝政之時,整日沉迷於酒色、不思進取,最後導致鍾無豔所在的無鹽邑,常年受到戰爭的侵害,無奈之下鍾無豔只能去找齊宣王探討國家大事。
相傳鍾無豔第一次見到齊宣王,由於面貌醜陋甚至把齊宣王嚇了一大跳。鍾無豔根據當時政治的腐敗情況和強大的敵軍實力,講述了齊國正處在危難之間,如果齊宣王繼續沉迷於酒色歌舞,不久的將來就會國破家亡。
齊宣王聽了鍾無豔的話之後深受鼓舞,並且決定採納鍾無豔的所有建議。為了讓大臣們相信他治理朝政的決心,立鍾無豔齊國的王后。從此鍾無豔為了齊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她率軍南徵北戰,收復了不少城池。但是鍾無豔的醜陋外表讓男人無法接受,從此在民間也流傳了一句「有事鍾無豔」的民間俗語。
二、無事夏迎春
夏迎春是齊宣王的一個寵妃,她不但長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齊宣王不問正事的時候,經常喜歡看夏迎春跳舞。夏迎春通過自己美豔的外表,整日陪在齊宣王身邊享受著榮華富貴。然而據歷史記載夏迎春卻是一個虛擬人物,即使沒有了夏迎春,齊宣王身邊同樣美女如雲。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意思就是說平時自己不知道努力,遇到事情經常靠別人,事情處理好了之後就會過河拆橋,就像齊宣王一樣,在戰爭的時候找鍾無豔商量退敵策略,沒有戰爭的時候就會找美女來尋歡作樂,早就把鍾無豔拋到腦後。
結 語
在日常生活中,「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樣的人比較多,大多數人都是在有事情求助於別人的時候,總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等到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就六親不認,這樣的人最不值得交往,遇到如此人品的人應該敬而遠之。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雖然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但是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大道理。一個人想要繼續發展,想要得到朋友和親人的敬重,就一定不能夠忘恩負義,否則最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平時牢記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俗語,理解其深刻含義,也可以讓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彎路,使我們的人生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