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為了追求更好的觀影效果,人們大多選擇去影院體驗大屏幕帶來的快感。隨著家用投影日益普及,影視愛好者們在家中也想體驗到影院般的觀影享受。然而,屏幕到底要多大,才能夠真正滿足需求?是否投射的畫面越大越好呢?本文就從亮度、解析度以及投射距離這三個方向出發,為大家破解投影尺寸的困惑。
高亮度等於高品質?
說到亮度,先破解一個亮度的慣性思維。許多人在選購投影機時,總認為投影機越亮越好。當然,亮度是保證畫面清晰的基礎,如果投影機投射畫面不夠亮,流明度不夠高,灰灰暗暗的體驗感自然很差。但今天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對於家用投影機而言,要保證細膩的畫質,除了亮度、解析度等這些基本的參數,色彩也是一大衡量標準,而色彩的精準還原離不開和亮度的相互制衡。隨著亮度的提升,投影機色彩的調校難度也相應提升,色彩越豐富、越準確,就越有可能犧牲一些亮度。在保持色彩準確的前提下,提供足夠清晰的亮度才能成就高品質的畫面。這也是許多亮度較低的微投在色彩表現上有缺憾的緣由。不過總的來說,更明亮一些的畫面更適用於家庭的使用環境,。
不同的投影亮度,在不同的投影尺寸下也會有不同的畫面表現,若投射的尺寸過大,則畫面的品質不論是色彩或是亮度等都會大打折扣。相關的數據可以參考下表,若是在一般光源的環境下,建議的畫面亮度為300-400尼特,從下表可以發現,若是想要在300尼特的畫面亮度下投影100英寸的話,投影機需要3100流明的亮度。
(德州儀器2017年報告)
但一般在觀看投影機時,會建議關燈或者是拉下窗簾,也就是大約畫面亮度會在200尼特左右,此時投影100英寸所需的亮度則2000流明就已經足夠,目前市面上能達到這項要求的只有專業家用投影機,以明基專業家用機i705為例,除了帶有智能系統之外,i705還提供了2200流明的高亮度,兼具了亮度和色彩表現力,即使投影100英寸的大小也不會因此喪失畫面品質。
不同的解析度,不同的尺寸
解析度也是許多投影機消費者考慮的重點之一。解析度決定了圖像的清晰程度,解析度越高,所包含的像素數就越多,能夠呈現的畫面細節也就更細膩,比如市面上主流的1080P解析度包含的像素數就是1920×1080,畫質超過市面上常見的720P解析度(1280x720)。因此,如果投影機本身的解析度較低,投影出大尺寸的同時,像素點也被放大,帶來濃濃的馬賽克感,進而降低畫面細膩程度。
理論上解析度越高,越適合投出大畫面,比如4K的產品在大屏幕的投影表現就相當清晰。但目前市面上的4K產品價格較高,且需要許多設備的支持才有辦法呈現4K的效果,對於入門用戶的門檻較高,如果是投影機新手,不妨先從1080P開始。
作為市場主流解析度,1080P在實際使用中的畫質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尤其適合投影尺寸在100英寸以下的應用場景。而在1080P當中,明基智能專業家用i705採用德州儀器(TI)先進的0.65英寸DMD大晶片,除了具有1080P的高清解析度之外,還有著更強的畫面解析能力,畫面更為清晰銳利,可投影的尺寸也大幅提升,即使投影到120英寸的大小,也能呈現相當清晰的畫質。
投影機投射距離該怎麼算?
投影機的投射距離決定了我們可以在多大縱深的空間內使用它。談到投射距離繞不開投射比,那麼要如何計算呢? 例如投射比為1.03:1,這就意味著在1米的距離時,投放出來的畫面尺寸寬度為1.03米。
一般家庭用戶,在投影屏幕畫面時都投射約100英寸,而大多中國家庭的客廳可投影最大距離約為3.5米,也因此在購買投影機時,需要特別注意每百英寸所投影的距離為多少。
例如明基i705隻需2.5米即可投出一百英寸的大屏幕,相當於一個成人張開雙臂的寬度大小,相當適合融入任何的家庭客廳當中。
所以屏幕到底該多大? 投影機該怎麼買?
考慮到上述的亮度、解析度和投射比所影響到畫面的質量,以及太遠或太近也會影響到觀看的舒適度,在家使用投影機大約80-100英寸的畫面就足夠體驗影院級的享受了。這時候建議匹配至少1080P的解析度。假如有單獨的影音室,想投120英寸-150英寸甚至更大的畫面,那麼建議選擇4K的解析度才能保證呈現細膩的畫面。而亮度方面則建議選擇在1500-3000ANSI流明範圍內的設備。
購置家用投影設備的用戶,必定是想要追求影院級的感官體驗,大畫面固然重要,但一味的關注大畫面,而去忽略其他基礎性能,流失畫面質量,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還是建議根據自己的需求、應用空間的大小、以及投影機的規格來決定投影尺寸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