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東莞慈善日」活動儀式上,東莞授予13家企業為「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東莞慈善日」活動十周年突出貢獻愛心企業。其中廣東三正集團因歷年來在扶貧助弱方面的出色貢獻獲 「突出貢獻愛心企業」稱號。近日,南方+記者就愛心扶貧的話題採訪了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東莞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廣東三正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莫浩棠。
以愛心、善心和良心,營造凝聚正能量的企業氛圍
南方+:據了解,三正集團成立25年來,在致力於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心支持社會各項公益事業。截至目前,各項公益捐助累計已超過1.1億元。為何三正集團一直熱心做公益?
莫浩棠:「樹正氣、走正道、出正果」,是「三正」的釋義,也是我們三正集團的企業精神。「樹正氣」,就是要讓企業有良好的企業風氣。我覺得當懷有一份愛心、善心和良心時,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體也好,一定會凝聚一種很強的正能量的氛圍。愛心,正如《愛的奉獻》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確實如此。一個企業也是一樣,如果大家都有一份愛心,就會處處關心體諒別人、想著別人,並且把這份愛心相互傳遞,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奉獻愛的同時,我們其實也是一種獲得。我們企業一直都倡導各級管理人員要帶著這樣的一份愛心去管理企業,同時把這份愛心帶到工作、帶到社會上去,時時處處傳遞我們三正人的愛心;只要我們能保持人的善心這份本性,那做任何事情就不會出軌,並會主動去關心、理解別人,而不是僅僅想著自己;一個人有一份良心,他就懂得去感恩這個社會,感恩周邊的一切,同時也知道自己要獲得首先需要去奉獻,要得到首先要捨出。在一個企業能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這個企業的風氣就一定是充滿正能量的一股正氣。所以,我們企業自身要帶頭去踐行這樣一種文化,也就是我們集團提出的人本、關愛文化。企業自身能夠自覺去踐行並帶頭去做到,那員工也會受到這種文化的薰陶,並慢慢養成這樣的一種習慣,進而就能形成企業的良好風氣。
回饋社會,是東莞民營企業家們都具有的一種情懷
南方+:這些年,一旦這個社會出現一些大的自然災害,或者是發生其他一些大的危機事件的時候,比如玉樹地震、汶川地震,以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等等,三正集團為什麼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慷慨捐助?
莫浩棠:其實,回饋社會,時時處處奉獻一種愛心,這不僅僅是我們三正集團,應該說是整個東莞民營企業家們都具有的一種情懷。疫情突然襲來時,儘管我們酒店服務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面臨嚴峻挑戰,但即便如此,我們仍主動向慈善機構捐助了100萬元作為抗疫的專項資金。當然,比我們做得好的,東莞的企業還有很多,整個東莞的非公經濟企業始終都保持著熱心公益、熱心慈善的這樣一份心,我們也是深受這種氛圍的感染。像今年的6.30慈善日,雖然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很困難,但最終各企業還是很熱心,捐助的數額和去年是很接近的。
對口扶貧,要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的路子
南方+:我們了解到,三正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戰略,除積極參與橋頭、塘廈鎮政府的相關對口扶貧工作外,還熱心參與東莞對雲南昭通的對口扶貧工作,不僅捐助50萬元支持昭通市照壁小學的興建,而且還與鎮雄縣鹿角村、李官營村及大院子村籤訂了結對幫扶協議進行對口幫扶。對此,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莫浩棠:對口扶貧方面,資金扶貧僅僅是一個方面,而且是很需要的,因為一些應急的困難是需要資金去解決的,但要真正做到脫貧,還是要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的路子。我在市工商聯對口扶貧有關會議上也多次提了我個人的看法,當然,從中央到省到市,也都是推行這樣一個扶貧策略,我們只不過是在貫徹這樣的策略。在貫徹這個策略中,市工商聯是大力去推動這項工作的。作為我們三正集團來說,我們的產業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適合發展的,那麼我們就通過對教育和農產品銷售這些方面的支持來踐行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這樣的扶貧理念。
執著教育扶貧,累計向省教育基金會捐獻1800多萬元
南方+:談到教育扶貧,我們了解到,三正集團自2005年以來,在廣東貧困山區捐建了16所學校,並設立「三正獎教助學金」,對表現優秀的師生給予獎勵,對有困難的師生給予幫助。請問你們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教育扶貧,且多年如一日?
莫浩棠:人要有一種感恩的情懷,企業也一樣。一個企業發展之後,應該擔當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應該想到還有條件比你差的地方還沒有發展起來,能夠幫的要儘量去幫助別人,這是我們一貫以來抱著的一顆心。幫助貧困地區發展教育,通過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去改變整個家庭,這是一個很好的扶貧途徑,而且教育關係到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興衰,做好教育,對個人也好,對整個民族也好,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我們特別熱心於教育捐助,在集團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我們就決定每年資助省教育基金會不少於一百萬元,到現在我們已經一直堅持了15年,已累計捐給省教育基金會1800多萬元。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其他渠道捐助給別的貧困地區,支持他們發展教育。
愛國擁軍,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慈善
南方+:我們還了解到,在三正集團捐助的項目中,愛國擁軍佔了很大一部分。2014年8月15日,東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成立,您接受了創會會長的擔子,從此,您為辦好愛促會出錢、出力、出思路。在愛促會籌組期間,您就捐資100萬元支持愛促會成立。這些年愛促會會員和社會各界共為東莞市愛促會開展愛國擁軍活動捐資1700多萬元,其中您個人和三正集團捐資就達415萬元。請問您們為什麼會那麼重視愛國擁軍事業?
莫浩棠:我當過兵,對部隊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這也是我這麼熱心愛國擁軍事業的一個原因,但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一點。我父親他雖沒有當過兵,但是他們那一代人擁軍的熱情非常的高,而且非常真心,我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感染,他們看問題的高度很高,政治站位也很高,把我們軍隊真正看作是「守護我們和平的長城」,這對我觸動很大。確實,什麼是軍人?軍人就是隨時願意為國家和人民去獻身的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不尊重甘於為國獻身的軍人,那還有什麼人值得你去尊重呢?今天我們對曾經甘心為國獻身的人的尊重,就是為了今後有更多的人願意為了他人的安寧、為了整個國家的安寧去獻身,這樣才有更多的人為了保家衛國去衝鋒陷陣、前赴後繼。如果我們今天不能善待這些為國做過貢獻的英雄們,就等於自毀長城。所以,我認為愛國擁軍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慈善。我們東莞在民間愛國擁軍方面基礎是非常牢固的,東莞的「雙擁模範城」名符其實、名至實歸。像我們東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組織的愛國擁軍活動,就得到東莞商界廣泛的響應和支持,企業家們都非常踴躍地支持、參與。所以我說,在東莞愛國擁軍的路上,時時處處都能看到我們東莞工商界的身影,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