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永良,1954年1月出生,浙江東陽人,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浙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浙江省商會副會長。現任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07級EMBA浙江班畢業生。他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建築企業經理、建設部勞動模範、中國經營管理大師、浙江省道德模範等光榮稱號。
中天發展控股集團,多年雄踞全國500強大型企業集團、全國民營企業50強。先後獲得了全國質量管理獎、全國文明單位、中華慈善獎、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和中國建設銀行總行AAA級信用企業等榮譽。
工作經歷:
1979年11月,任浙江省東陽市二建公司科員、經營科長;
1987年10月,任浙江省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副總經理;
1993年6月,任浙江省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總經理;
1996年12月,任浙江中天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1年1月至今,任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為商
思路清晰、意識超前、誠實守信、行為果斷,不拘一格地吸納和使用人才,使公司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斷提升;身先士卒、腳踏實地、艱苦創業,形成了全公司上下務實求真的優良作風;善於學習、不斷創新,創造了公司業務每三年翻番、市場不斷鞏固、信譽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這就是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永良。
建築工人出身的樓永良,20世紀80年代初挑著扁擔,帶著一隊人馬從浙江東陽挺進大上海,從一百來人小打小鬧建個菜場、修條馬路做起,到今天,他的中天集團已經成了以「工程承包、房產開發、新材料開發」為核心業務,經營規模已經超過300億元的大型企業,樓永良和他的老鄉們憑藉浙江人特有的勤奮和適應能力,從上海一路摸爬滾打,走向全國。目前,中天發展控股集團旗下的中天建設集團已創出魯班獎13項,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600多項,被業內譽為「創優大戶」。中天房產集團從業十數年,年開發面積40萬平方米以上,開發了杭州倚天盛世錢塘、長沙中天廣場、西安中天花園等一批優質樓盤。中天氟矽的成套裝置處於化工業內先進水平。如今的中天集團是一家以土木房屋建築、房地產開發、化工材料與財務投資為主營業務的全國500強大型企業集團,也是民營企業50強之一。
樓永良是一名銳意進取的企業家,他帶領中天人通過兩次改制,徹底理順了公司的產權關係,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導入新的績效考核機制,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公正的考核、激勵體系。他為中天建設創新地提出了區域化模擬法人運作模式,成立七大區域經營公司,有效整合企業資源,激發企業經營活力。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凝練充滿人文精神的中天文化,打造中天的核心競爭力。自1993年擔任公司總經理以來,樓永良堅持以人為本,拓市場、強管理、創品牌,使企業走上了一條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道路,成為一家產業多元、年經營規模超3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重道
在普通人的意識裡,大凡企業都是以創造利潤為最高追求。但作為一名募捐無數的慈善家,樓永良先生在「2007中國慈善排行榜頒獎典禮」上的一席話,讓人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他說「作為一家企業,創造多少利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為社會盡了多少責任。責任比利潤更金貴。」在他眼中慈善不是有財富的人的專利,人人都可以慈善,企業求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就有了更多的能力去行善,才能更好的回報社會。在他人低落時一句安慰人的話,在他人口渴時送上一杯甘甜的水,亦為慈善。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中天集團這些年來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時刻牢記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始終踐行著「真心締造美好家園」的企業使命。樓永良說,中天的「家園」,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既是企業的,也是社會的。因此,中天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時刻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在10年前企業困難時期,毅然投資6000多萬元興辦中天高級中學,解決當地升高中難問題,如今,中天高級中學已成為浙江省重點中學。同時,中天集團還積極參與扶貧幫困、救災助學、文化交流等活動,每年捐助公益事業金額近千萬元。據悉,中天集團目前已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納入了《中天集團文化建設綱要》,並著手籌劃設立慈善專項基金。這意味著中天人已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視作一項永久承擔的社會責任。中天的愛心事業是公開的、長期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天集團近三年來用於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累計捐款已逾5000萬元,並設有1億的中天愛心公益基金。俗話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中天集團以點滴行動實踐著"優秀企業公民"的責任,這是一種做企業的高尚境界。
「中天愛心語錄」
真心締造美好家園!
人人可慈善!
做公益事業,不能認金額多少,而應純潔動機,是合法收入而出的一分錢也是可敬的!
做公益事業,不能自娛自樂,應該透明、規範、長期堅持!
幫助別人越多,幸福就越多。把錢用在對企業持續發展、健康發展和對社會的責任上是最讓人幸福的!
企業能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能得到社會高度的認同,關鍵是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是光圖回報!
樂做公益事業,多做公益事業,多盡社會責任,是給我們做企業確定了更高的標準,也有更大的壓力。你絕不能一邊在做善事、好事,一邊經營行為、市場行為不誠實、不道德;外邊在做善事、好事,企業內部不能善待員工、厚待員工!
感悟
「人才最重要,事在人為」樓永良如是說。講述自己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 www.embazn.com)的學習經歷時,他感慨良多。EMBA班集聚了社會上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我們以前認為做企業只要有資源、有機遇、有勇氣,就能做起來。現在市場競爭到一定的程度,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社會進步到一定的層次,管理就不僅僅是一種活動,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企業的管理文化。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文化,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文化,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文化,所以提高管理者素質成了當前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前雖然強調企業文化、人才集聚、管理創新,但這些東西說歸說,做起來總覺得不重要。現在樓永良和他的企業越來越感覺到人才集聚的真諦,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事在人為,業靠人築,如果缺乏人才,最好的資源也很難有效的利用。而且目前企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較單一,缺乏綜合型人才,所以我們選派了集團17名高管參加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課程的學習,夯實基礎,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素質,培養會管理、通財務、懂法律的綜合型人才。打造學習型團隊、創造條件、培養人才。
「我認為選擇學校學習和選擇人才一樣,適用的才是最好的。」樓永良說道,「我參加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的學習,雖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 www.embazn.com)沒有北大光華與清華EMBA的牌子那麼響,但是我感覺它師資雄厚,具有自己獨特的學科優勢,性價比高。吳校長是國內智慧財產權界頂尖的學者,是給中央政治局上過課的著名專家,他為每一個EMBA班級授課,體現了對EMBA培養教學質量的重視。師資結構和專業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MBA的培養水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不僅按教育部的EMBA教學大綱培養學員,還發揮了自己的專業優勢,課程設計有特色,最大的優勢是財經學科與法律進行了有機結合,而且我認為,這些知識正是我們現在做企業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