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緯創已申請印度410億盧比PLI計劃,偉創力也將有所行動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印度媒體ETTelecom報導,蘋果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和緯創,以及印度當地的手機製造商Karbonn、Lava和Dixon已經申請了高達410億盧比的生產掛鈎獎勵(PLI)計劃。據悉該計劃旨在將印度打造成為與東北亞電子強國競爭的出口中心。

一位業內高管透露,富士康已經通過鴻海和Rising Stars Mobile兩家公司提交了申請。富士康近期曾向股東表示,將加大對印度的投資,投資細節將很快公布。

而緯創預計將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的工廠著手生產蘋果最新款iPhone SE智慧型手機,目前該公司正在印度生產iPhone 7型號手機。

同時,該名消息人士還表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偉創力(Flex)也將很快提交申請。

另外,為三星、小米和松下製造產品的Dixon科技公司也表示,第一個PLI項目申請已經提交。

(圖源:ETTelecom)

本月早些時候,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項總支出500億盧比(合66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包含三個子計劃 ,即生產掛鈎獎勵(PLI)、促進電子零件和半導體製造計劃(SPECS)以及修改後的電子製造集群(EMC 2.0)。(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熱點】富士康、緯創已申請印度410億盧比PLI計劃,偉創力也將有所...
    據印度媒體ETTelecom報導,蘋果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和緯創,以及印度當地的手機製造商Karbonn、Lava和Dixon已經申請了高達410億盧比的生產掛鈎獎勵(PLI)計劃。據悉該計劃旨在將印度打造成為與東北亞電子強國競爭的出口中心。
  • 印度激勵計劃見效?傳富士康、緯創已申請PLI計劃
    印媒ETTelecom日前的報導指出,包括蘋果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和緯創,印度當地的手機製造商Karbonn、Lava和Dixon均已申請了總價值約4100億盧比的生產掛鈎激勵(PLI)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印度打造成一個出口中心,與東北亞的電子強國相抗衡。
  • 蘋果印度擴產計劃:緯創代工,富士康將迎來競爭
    2月3日消息,近日,據外媒報導,蘋果將在印度擴產,代工方面與供應商緯創公司合作,主要生產iPhone的電路板。這是緯創首次在印度開設電路板組裝工廠。蘋果的這次擴產計劃,是蘋果擴大手機市場的重要一步。據悉,這不是蘋果第一次與緯創合作,早在2017年,緯創代工組裝蘋果iPhone SE,工廠設在印度班加羅爾,後來又在這裡組裝iPhone6S、iPhone7等蘋果手機。而這次蘋果與緯創合作的則不同,此次生產的是電路板,而電路板是電子設備的關鍵組件,是CPU 內存等硬體設備的載體,成本約佔手機成本的50%,重要性可想而知。
  • 傳緯創在印度設廠組裝PCB,蘋果擴大生產布局新一步?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臺灣緯創計劃在印度南部的新工廠為iPhone組裝PCB。緯創在印度當地設廠組裝PCB當屬第一次。2017年,緯創在印度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羅爾開始生產iPhone SE機型,目前,緯創還在當地組裝iPhone 6S及iPhone 7。消息人士稱,緯創的第二家iPhone工廠距離班加羅爾約65公裡,預計將於4月投產。該工廠生產iPhone 7和iPhone 8,其中一些將出口,年產量達800萬部。
  •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富士康和緯創公司暫停印度工廠生產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3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蘋果的製造合作夥伴富士康和緯創公司已經暫停其印度工廠的生產。富士康和緯創公司此舉是為了遵守印度政府下達的21天禁令,從而幫助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富士康表示,該公司將暫停印度工廠運營直到4月14日。與此同時,緯創公司也在遵守印度政府下達的政令。
  • 蘋果努力擴產:緯創將在印度新工廠生產iPhone PCB
    據外媒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供應商緯創計劃在印度南部新工廠組裝iPhone的PCB,以實現擴產。這是緯創首次在本地組裝PCB,突顯了蘋果公司在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擴大生產的努力。據悉,緯創2017年開始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製造iPhone SE手機,一共在那裡組裝的還有iPhone 6S、iPhone 7。PCB是電子設備的核心關鍵組件,為CPU、內存、基帶晶片等提供載體,其成本大約佔智慧型手機成本的一半。
  • 富智康集團(02038)尾盤急升10% 傳富士康等蘋果供應商獲批參與印度...
    原標題:港股異動︱富智康集團(02038)尾盤急升10% 傳富士康等蘋果供應商獲批參與印度66億美元刺激項目
  • 蘋果有意扶植印度製造業:計劃從中國遷出20%的iPhone產能
    據外媒報導,蘋果高層正與印度方面的官員進行密切磋商,考慮將大批iPhone生產從中國遷移到印度的可能性。  報導稱,印度提出了製造振興計劃,蘋果以及代工商緯創、富士康在其中將扮演關鍵角色,而其中一個抓手就是本土化生產iPhone。  同時,印度方面願意拿市場進行交換。由於價格較高,iPhone在這座13億人口大國並不是很能打,尤其是面對小米、三星時。
  • 海外建廠行不通,富士康又回來建廠了,準備代工12nm晶片
    近日,位於青島的富士康半導體工廠開始動工,該工廠將主要生產5G設備和晶片。富士康已具備12nm晶圓體的生產能力,位於青島的工廠計劃2021年投產,2025年正式進入商業化生產。之前富士康還在國內的時候,郭臺銘就自信說:這是為了給100萬農民工飯吃!可將工廠搬去印度後,接連虧損40億,後來不得不再砸十億進去,依舊沒有起色。
  • 蘋果供應商緯創將在印度新工廠組裝PCB,佔領印度市場有何益處?
    美股研究社消息2月3日消息,據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計劃在其印度南部的新工廠為iPhone組裝關鍵組件——印刷電路板(PCB)。凸顯出蘋果在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機市場擴大製造的努力。
  • 富士康用半導體書寫新篇章
    彼時Moto V3的代工廠——富士康,剛剛擊敗偉創力成為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對於賈伯斯的拜訪,郭臺銘本著「來者都是錢」的態度,欣然答應幫其代工。 更為讓賈伯斯意外的是,為了幫自己實現目標,郭臺銘還專門派人去美國,從工程角度協助其完成設計,並將員工對於渴望更好更多的工作的狀態,表現在蘋果高層面前。
  • 蘋果供應商緯創將在印度新工廠生產iPhone印刷電路板
    圖註:緯創在印度生產iPhone SE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3日消息,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資通計劃在其印度南部的新工廠為iPhone生產印刷電路板(PCB),凸顯出蘋果在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機市場擴大製造的努力。
  • 為證明軟著陸實力,印度決定開啟「二次行動」,但這一次又延期了
    「月船三號」於去年10月底立項,是斥資1,000億盧比Gaganyaan計劃的一部分,也是印度為向世界證明其軟著陸實力的「二次行動」。事件追溯2019年7月22日,距「月船一號」時隔11年的「月船二號」,在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
  • 偉創力金奈獲得國內關稅區身份
    印度金奈2015年6月17日電 /美通社/ -- 偉創力(納斯達克:FLEX)今日宣布,其在的印度斯裡佩魯姆布杜爾(Sriperumbudur)的金奈廠區被授予國內關稅區(DTA)身份,從而令偉創力可以將製成品發往當地。偉創力自2005年以來即在金奈運營,廠區位於 SIPCOT 特別經濟區(SEZ)。
  • 阿里三拳出擊印度市場,印度政府將480億美元推廣數字印度 | 印度...
    為了給數位技術的更大發展鋪平道路,政府已將「數字印度」計劃的撥款增加了一倍,在2018-2019年將達到480億美元。在2018年預算期間,財政部長宣布,政府將在機器人、人工智慧、數字製造、大數據智能和量子通信等領域進行廣泛的研究、培訓和技能開發。
  • 2億盧比!印度U GRO Capital和Sunvest Capital合作提供屋頂太陽能...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印度金融科技平臺U GRO Capital與非銀行金融公司Sunvest Capital合作,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屋頂太陽能聯合貸款項目。利用Sunvest的專業知識和市場情報,以及U GRO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技術驅動,這一2億盧比的聯合貸款項目將為中小微企業的清潔能源行動提供動力,以幫助它們節省電力成本。UGRO是孟買證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上市的金融科技平臺,其利用自身科技平臺來解決中小企業日益擴大的信貸缺口。
  • 關於印度「廢鈔令」你需要知道的
    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向全國人民宣布,為打擊腐敗,斷絕恐怖團體資金鍊和假幣流通渠道,決定從當天午夜零時起,廢除500盧比和1000盧比兩種最大面額紙幣的流通,並會發行新的500盧比和2000盧比面值的鈔票。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高位套現近70億 或與收購緯創崑山工廠有關
    對此,立訊精密於7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王來勝於7月22日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公告表示,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
  • G2分化獲漁利 印度邁向手機出口基地
    2020年這股趨勢進一步加快,蘋果三大代工廠中,緯創印度Kolar新廠已經投產,並正準備擴大產能,鴻海已經開始生產更高階的iPhone,和碩則於2020年在印度申請設立子公司,並敲定在印度投資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