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用半導體書寫新篇章

2021-01-19 電子發燒友

倒退十五年,如果說有一款手機創造了一個時代,那麼大概率說的是Moto V3。摩託羅拉的這款手機,以全金屬外殼,極致超薄設計,「刀鋒戰士」的身姿,顛覆了所有人對於手機的傳統觀念,驚豔全球。

僅四年時間,Moto V3創下1.3億部的銷量紀錄,成功躋身全球手機史上單一型號銷量榜TOP10。而鮮為人知的是,這款手機成就了三個企業,第一個肯定是摩託羅拉,另外兩個則是如今如日中天的蘋果,和代工之王富士康。

傾蓋如故

如今提起富士康,都會談到富士康拿到蘋果的訂單,但其實合作伊始,是蘋果找上富士康的。

新世紀初是功能機的全盛時代,此時科技狂人賈伯斯卻有著自己大膽的想法,讓手機裝上自己的蘋果系統,變得更智能。

為實現自己這個偉大的目標,賈伯斯找上摩託羅拉,希望摩託羅拉手機能搭載自己的蘋果系統,出乎意料的是,賈伯斯的宏願在摩託羅拉眼裡不值一文,只給了個二流手機草草應付。

心高氣傲的賈伯斯哪堪被人蔑視,卻也無可奈何。

恰巧此時摩託羅拉的Moto V3問世,超薄的機身,刀鋒造型讓賈伯斯眼前一亮,同時也讓賈伯斯有了新的想法,為何不直接繞過摩託羅拉,找上它的代工廠,於是一段「曲線救國」之路就此展開。

彼時Moto V3的代工廠——富士康,剛剛擊敗偉創力成為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對於賈伯斯的拜訪,郭臺銘本著「來者都是錢」的態度,欣然答應幫其代工。

更為讓賈伯斯意外的是,為了幫自己實現目標,郭臺銘還專門派人去美國,從工程角度協助其完成設計,並將員工對於渴望更好更多的工作的狀態,表現在蘋果高層面前。這一波心理攻勢,成功捕獲蘋果這個客戶的心,自此富士康成為iPhone手機代工的不二人選。

經過三年緊密配合,一代iPhone於2007年橫空出世,這款產品不僅開啟了智慧型手機的新紀元,還重創了摩託羅拉,同時也創造了蘋果和富士康,兩個行業巨子。

隨後三年時間裡,iPhone從一代升級到四代,富士康作為蘋果最大的受益者,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營業收入一度相當於華為的2.5倍。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全球進入大蕭條,蘋果卻獨樹一幟的保持堅挺,這背後自然離不開大功臣富士康,為了讓蘋果放心,富士康不斷壓縮成本,寧可削減利潤也絕不丟掉iPhone的訂單。

富士康很賣力,蘋果很放心,雖然市場上頻繁傳出蘋果會分單,但最終這些傳言幾乎沒有成真的,直到2012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心生芥蒂

2012年,庫克執掌蘋果的第二年,這一年庫克發布了區別於賈伯斯設計美學的iPhone 5,庫克本想靠這部手機走出賈伯斯的影子,沒想到的是讓眾人更加懷念賈伯斯。產品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廣泛爭議,三段式金屬機身,被認為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失去了設計的審美。

對於iPhone 5不滿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

經過全新設計的iPhone 5結構更為精密和複雜,這也意味著富士康的組裝工人必須重新學習如何來組裝這款設備,不僅大大拖延了生產進度,還增加了不良率。

全新的鋁材和塗層保護使得手機表面極度容易劃傷,蘋果對良品率的要求又很高,結果就是蘋果催得越急,富士康錯的越多,殘次品堆積如山,富士康的出貨部門和質檢部人員陷入無休止的爭吵。

這場消費者與蘋果,蘋果與富士康的對峙持續激化,直到富士康出現了一場千人罷工將此事推向了高潮。內憂外患之際,郭臺銘強行停產兩周,處理內部矛盾,但正值新品出貨的關鍵時刻,蘋果又怎能冷靜對待?

其實,在此之前的幾年裡,富士康已經與蘋果之間心有芥蒂。雖然富士康代工了iPhone手機,但是製造一部手機富士康只能拿到不足5%的利潤,而蘋果公司的毛利潤卻接近40%。

iPhone 5像是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富士康與蘋果之間的信任感,同時使得供應鏈聖手庫克,下定決心重新建立蘋果的代工體系,而在這場混亂與改變中,郭臺銘最沒有想到的是立訊精密異軍突起,並最終拿下蘋果的訂單。

立訊精密闖入

談起立訊精密,它的創始人王來春絕對無法忽視。

如果說,如今還有哪個企業可以成為普通人逆襲的標杆的話,那麼王來春或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王來春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女富豪、立訊精密創始人、企業家,但最為大眾所熟知,也是傳播最為廣的則是——富士康女工,也許這個標籤的背後藏著的是普通人對逆襲的一種美好憧憬。

1988年,初中學歷的王來春闖進了富士康的深圳工廠,成為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批打工妹,這個敢作敢為的年輕人,歷經十年時間,從一個普通女工,升到了大陸員工當時最高的職級「課長」。

1999年,32歲的王來春離開富士康,與哥哥共同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從事的業務與富士康相同,對此郭臺銘並未顯得不悅,反倒將部分業務交給王來春來做,後來王來春又成立了立訊精密,郭臺銘的胞弟出資4000萬,成為立訊精密的第三大股東。

面對郭董的賞識,王來春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專門在江蘇崑山、山東煙臺設廠,配合當地的富士康工廠生產。

在與富士康「如膠似漆」的這些日子裡,立訊精密也從未放棄擴張,尤其是爭取蘋果這個大客戶。

2011年,立訊精密上市的第二年,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收購崑山聯滔電子60%的股權,這一項收購使得立訊精密成功打入蘋果內部,第二項是收購科爾通訊,一舉打入華為與中興的供應鏈。

隨後的時間裡,立訊精密展開了長達十數次收購,十年時間,立訊精密的營收翻了60倍,淨利潤增加了40倍。在立訊精密緊密布局的同時,富士康與蘋果的矛盾不僅沒有緩和,還在不斷激化。

矛盾激化

自從iPhone 5之後,蘋果與富士康之間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一方想要提高利潤率,一方想要平衡供應鏈,雙方雖然是合作夥伴,但兩者的關係已經漸行漸遠,終於還是蘋果邁出第一步,將iPhone 5C的代工交給了緯創,將iPad mini的組裝交給了華寶通信。

富士康雖然還是蘋果的最大代工廠,但是利潤卻在不斷被壓榨,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富士康開始觸碰蘋果的逆鱗。2016年,蘋果要求供應商報價降低20%,富士康則帶頭站出來反對,顯然這是蘋果不願意看到的。

富士康還無視蘋果的一些政策。此前,有媒體曾發文稱,為了避免材料浪費,富士康對一些有缺陷的手機,打開清除碎屑後重新密封,而不是按照蘋果的要求重新更換。富士康在12英寸MacBook發布前,為谷歌員工提供了參觀富士康工廠生產12英寸MacBook的機會。為此,蘋果要求富士康提供監控視頻和參觀記錄,但富士康拒絕遵守。

很多時候,信任的崩塌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點滴積累起來的。蘋果對富士康信任降低,自然就會想辦法平衡富士康。

2017年,為了抑富士康的價,蘋果將iPhone的部分訂單交給了緯創,為此,緯創斥資兩億在崑山擴建工廠,那也是緯創在大陸的唯一一家iPhone代工廠。

而在前一年,蘋果發布了跨時代的產品AirPods,這是蘋果生態鏈的重要一環。但是這塊「蛋糕」,富士康還是沒有吃到,蘋果把訂單給了英業達,其分散供應鏈風險之心顯而易見。

這款產品讓富士康垂涎欲滴而又無可奈何,卻讓等待時機的立訊精密有了機會,並成功與蘋果正式搭上線。

為AirPods代工的英業達本來可以吃到一大波蘋果產業鏈紅利,可惜的是,此前有消息指出,英業達的良品率較低,一度成為制約AirPods產品供應的瓶頸,這也讓蘋果產生了換廠的想法。

舉目四望,誰能替代英業達呢,立訊精密振臂高呼:我能!

事實證明,立訊精密確實能。就在蘋果發布AirPods的同一年,立訊精密拿下了一個關鍵的收購,收購蘇州美特,這項收購讓聲學領域的大門為立訊精密敞開,也讓蘋果走進了門。眼看AirPods產量供不上,庫克親自找到了立訊精密,要求立訊精密為其代工,這正是立訊精密等待已久的機會。

2017年7月,立訊精密開始代工AirPods,不僅迅速將良品率升高至接近100%,還將交貨期縮短到不足三天,此舉贏得了庫克的稱讚:「這並不是一間普通的工廠,需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此後,AirPods強勁的市場需求,支撐了立訊精密營收的半壁江山,後來立訊精密又收購了緯創崑山工廠,成功拿下iPhone的代工訂單,成為大陸蘋果手機代工企業。

而富士康卻眼睜睜看著AirPods的訂單,在英業達與立訊精密之間遊來走去,最後落入立訊精密的手裡,而且立訊精密還成功從自己手中搶下iPhone代工訂單,自然心有不甘。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場博弈中,蘋果的平衡策略大獲成功。

半導體帝國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在1992年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該曲線是一個微笑嘴型的圖象,兩端朝上的嘴角左端表示設計,右端表示銷售,在產業鏈中,這兩端的附加值高,而處於中間環節的製造,附加值最低。

從微笑曲線的模型來看,代工產業,尤其是以組裝為主的代工企業,處在附加值的最低位置,這也是富士康的困境。隨著蘋果平衡策略的成功,比亞迪、立訊精密等大陸代工企業的崛起,富士康的利潤在惡化,為了提高盈利,富士康也嘗試過向曲線的兩端走。

2015年富士康與諾基亞聯合推出了N1平板,3月,上線了自己的電商平臺「富連網」,嘗試在上面出售自己生產的消費電子產品;6月,又聯合阿里巴巴對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注資145億日元,但這些舉措最終都泥牛入海,沒能激起太大水花。

窮則思變,變則通,但許多路都已經堵住了,哪裡才是富士康的通途?富士康將目光鎖定在了上遊的半導體相關產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許多半導體企業元氣大傷,有的甚至倒下,日本的液晶面板廠夏普也從這一年開始走下坡路,並持續虧損,後來不得不將總部大樓賣給宜家,但仍資不抵債。

面對夏普的困境,富士康看準機會,先是要以1330億日元入股,但最終未能達成協議,後富士康又給出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以3888億日元收購夏普66%的股權,至此夏普成為富士康半導體帝國的第一塊版圖。

2017年,富士康又盯上了另一家日本半導體巨頭——東芝,打算以270億美元收購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業務,但最終被美國私募機構貝恩資本截胡,不過富士康並沒有放棄,它通過夏普收購東芝的個人電腦業務旗下的東芝解決方案,算是彌補了遺憾。

為了轉型,富士康內部還成立了「八勇士」,分別以字母A、B、C、D等八個字母表示,這八個子公司分別對應不同的方向,其中S集團對應的是半導體業務,為企業未來核心。

S次集團旗下有半導體設備廠京鼎、封測廠訊芯、富泰康、以及收購格芯的IC設計公司虹晶,夏普8吋廠Fab 4,晶片設計則有驅動IC廠天鈺、指紋、觸控IC廠君曜,記憶裝置有晶兆創新等。

此外,在過去的兩年裡,富士康已與珠海、濟南和南京等市,就參與當地晶片製造方面達成了多項協議,並在青島建設封測廠,這一項目共計投資600億元人民幣(約合86億美元),根據臺媒的最新消息工廠主廠房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未來這一封測廠將致力於為5G和AI相關晶片提供先進的封裝技術。

今年的晶圓產能緊缺,而富士康早早就瞄準了馬來西亞晶圓廠SilTerra,計劃以1.5億美元競購SilTerra。至此,一座半導體帝國已經隱隱若現。

開疆拓土真英雄

郭臺銘時常在公開場合說一句話:「爭強好勝是好漢,開疆拓土真英雄」。

長期以來,富士康以代工之王的面目示人,這也成了富士康的標籤,但是為了生存,為了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富士康下定決心用半導體書寫自己的新篇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時候刻板印象會蒙蔽人的眼。經過幾年的緊密布局之後,一個半導體帝國已經初具規模。

根據臺媒報導,2019年富士康在半導體產業上的營收達到700億新臺幣。就營收金額來比較,可以排入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前10大公司。

從營收結構來看,有47%是來自於設備及製程服務,34%來自IC設計的貢獻,其他封測方面則是佔有15% ,另外3%是來自於IC設計服務。在這一串數字的背後,是富士康一個破繭重生的過程。

如今的富士康,在半導體產業中已經具備垂直整合能力架構,不過創業艱難百戰多,從0~1不容易,從1~99也很難,在半導體這條狹長的階梯上,富士康還有很多臺階需要爬。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原標題:人民日報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活和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各國有必要緊跟變化,審時度勢,深刻認識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效時,中方多次向我們致信介紹疫情防控經驗做法。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意中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升華。
  • 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未來,兩國可以共同實現重要的互助合作,書寫真誠友誼的新篇章。義大利願繼續發揮歷史上在絲綢之路和東西方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梁,為開創和平與美好未來作出貢獻。
  • 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國際論壇)
    未來,兩國可以共同實現重要的互助合作,書寫真誠友誼的新篇章。義大利願繼續發揮歷史上在絲綢之路和東西方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梁,為開創和平與美好未來作出貢獻。(作者為義大利新絲路促進會會長、中國問題專家)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 鄭建新率隊赴深圳考察富士康科技集團
    推進富士康在衡新項目合作 衡陽日報訊 (記者 陳潤) 12月10日,市委書記鄭建新率隊赴深圳考察富士康科技集團,並與企業高管舉行座談,雙方就推進與落實新的合作項目達成了廣泛共識。富士康落戶衡陽以來,在衡投資不斷增加,雙方在互信互惠中收穫了豐碩成果,目前富士康在數位化轉型升級與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對外賦能平臺等方面有全新的探索與突破。未來希望富士康能在雙方過去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加大新項目的投資,將更多更好的智能製造產業項目放在衡陽。
  • 45歲男人拿下荷蘭安世半導體,10萬變1500億
    提到半導體行業,不知道大家是什麼體會?華為、中興等經歷的「磨練」,更讓我們意識到該行業正在制約我國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晶片自給率還是比較低的。2019年的時候,更是花費了3000多億美元用於進口晶片(該進口額總數比原油進口額還要高)。
  • 富士康:大象難轉身?
    其背後的母公司富士康,同樣也難以撕掉低毛利的標籤。正如人們所熟悉的,富士康處於微笑曲線中間利潤最低的代工製造環節。不久前,立訊精密通過收購緯創子公司進軍蘋果手機代工領域,成為了富士康新的、也可能是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 富士康新技術提高LED的量子效率
    6月29日消息,電子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開發出利用納米微粒摻雜局限層(confining layer)的方式來,讓氮化銦鎵(InGaN)與砷化鋁鎵(AlGaAs)活性層的晶格排列更平滑有序,藉此來提升發光二極體(LED)的量子效率。這項美國專利的申請將挑戰目前LED晶片廠的製程技術。
  • 乘風破浪 四川作家筆耕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近年來,四川作家奮力書寫新時代的新篇章,全省文學事業成果豐碩,捷報頻傳。106歲高齡的文學大家馬識途,今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新作《夜譚續記》,引起巨大反響。今年10月在成都召開的「馬識途《夜譚續記》作品研討會」,鐵凝、李敬澤、謝有順、何向陽等數十位文學名家到會研討,成為當今文壇一大盛事。
  • 海外建廠行不通,富士康又回來建廠了,準備代工12nm晶片
    近日,位於青島的富士康半導體工廠開始動工,該工廠將主要生產5G設備和晶片。富士康已具備12nm晶圓體的生產能力,位於青島的工廠計劃2021年投產,2025年正式進入商業化生產。之前富士康還在國內的時候,郭臺銘就自信說:這是為了給100萬農民工飯吃!可將工廠搬去印度後,接連虧損40億,後來不得不再砸十億進去,依舊沒有起色。
  • 一年省掉6萬工人 富士康用了多少機器人?
    蘋果公司代工企業富士康近來解僱了崑山工廠中的6萬名工人,並用機器人取代他們,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  崑山市正大量吸引臺企投資,並從1年多前開始改變增長戰略,通過用機器人取代工人和鼓勵創業加速增長。包括富士康在內的35家臺企僅去年就投資6.1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研發。
  • ...富士康青島晶片封測工廠已破土動工 設計月產能30000片12英寸晶圓
    7 月 22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富士康計劃在青島建設的先進晶片封裝與測試工廠,已在近日破土動工。  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透露報導稱,富士康在青島建設的這一晶片封裝與測試工廠,計劃投資 600 億元,也就約 86 億美元。
  • 富士康PK臺積電?不存在的!鴻海不做晶圓廠!
    不過,在鴻海11日的法說會上,劉揚偉又表示,鴻海不會用20-30年前的方式做半導體,也絕對不會做重資產的投資。此次表態再一次否定了鴻海將投資建設晶圓廠的說法。YuHesmcYuHesmc不做晶圓廠!
  • 富士康也造車?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
    由此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軟體決定硬體已是造車新勢力的共識,那麼,如果把特斯拉對標蘋果(AAPL),誰又會成為特斯拉的富士康(iPhone主力代工商)?雖說這個問題暫時還沒答案,但是富士康本康已經下場參與造車盛宴了。1月13日,富士康和吉利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
  • 剛剛,新區又一家半導體企業上市啦
    立昂微   立昂微成立於2002年3月,位於新區下沙街道20號大街199號,專注於集成電路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功率晶片、集成電路晶片的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已擁有具備矽單晶、矽研磨片、矽拋光片、矽外延片、分立器件與集成電路晶片製造能力的完整產業平臺,橫跨半導體矽材料、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晶片三大細分行業。
  • 大河工業為您揭秘富士康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械手——全自動焊錫機
    談到富士康,你會想到什麼?「代工」、「超級工廠」、「招工」...... 還是「跳樓」?  和大家都不一樣,小編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詞,是「製造力」。  你知道富士康的製造力有多強嗎?  富士康的製造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自1988年富士康投資中國大陸以來,發展極其迅速,短短十幾年,富士康成為了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級IT客戶群,被譽為「超級工廠」。2013年就已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的第30位。
  • 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Android」導讀:「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2005年,富士康以3.7億的價格買下了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臺灣安泰電業100%股權,正式涉足電瓶線、影音傳輸線束、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的製造。2010年富士康接下了特斯拉供應鏈的訂單,成為後者中控觸控螢幕、連接器和鋰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並在2013年成為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的供應商,供應包括車載娛樂設備、汽車電動機械在內的汽車電子設備。
  • 書寫月球新篇章,「玉兔二號」實現人類史上首次,美俄紛紛點讚
    2019年1月3日,按照計劃,「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著陸,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一步,我國開始書寫月球新篇章,美俄紛紛點讚。「嫦娥四號」著陸當天,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就發文:「祝賀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隨後俄羅斯航天院院士齊奧爾科夫斯基也發來賀電,稱:「中國這一成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轟動效應」。
  • 小米4的誕生地 富士康代工廠參觀遊記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投資的企業    那麼為了更好的說明富士康是一家怎樣的公司,以及它在這個行業裡有著怎樣的地位,筆者覺得用以下四個關鍵詞來做延伸說明會更為容易一些ODM(負責產品設計並製造生產)、OEM(拿廠商的設計並製造生產)能力,專業生產製造3C產品以及半導體設備的電子專業製造商。
  • 深圳富士康放假四個月?富士康回應:並無大規模裁員及休假
    原標題:深圳富士康放假四個月?富士康回應:並無大規模裁員及休假南方網20205月6日訊 日前,有自媒體平臺稱「深圳富士康宣布從5.1放假至9月1日,原因是客戶訂單減少」,記者從富士康求證,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回復稱,目前集團大陸各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及休假狀況。知情人士也表示,「只見網上有,現實倒未聽說」。
  • 富士康:蘋果公司是我們最大的客戶!5nm碳基晶片技術!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郭臺銘為了給蘋果提供更大的便利,斥資50億美元到印度修建工廠。然而印度人的生活習慣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往往喜歡「賺到一分就先花完一分」,就算窮死也不會同意加班,這樣的工作效率對於做代加工生意的富士康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