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12月15日,第十屆北京南鑼鼓戲劇節入選的詩劇《夜訪女媧》,在北京蓬蒿劇場亮相,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如十六世紀清唱劇般的劇本演讀。
長生不老被西方科學家宣稱12年後正式開啟,詩劇《夜訪女媧》,仿佛是一次東方創世神女媧的詩意回應。
詩劇《夜訪女媧》再現我們的創世神女媧形象,我們的女媧創造人,還制定婚姻法則。如今我們正處於掌握和改造人類基因的時代,在未來,科學家必定會利用基因造人。此時一位想製造永生基因人的未來智者,夜訪女媧……這是一場東方創世神女媧與未來時代高科技代表的"PK" 的故事。
該劇在北京蓬蒿劇場上演,觀眾感受到一種古希臘戲劇般的強烈氛圍,主角和歌隊的表演,戲中緊張恐怖的氣氛,與女媧每一次的決定,一次次激發了現場觀眾的「無限思索」。
詩劇《夜訪女媧》編劇周珺是杭州女詩人,也是近幾年頗為活躍的「北回歸線」詩人。她從中國古代神話中尋找到永生的哲學意義,用詩劇形式,對這類科學預言做了回應。
周珺說:「有關中國的古代神話,魯迅、饒宗頤、季羨林等都進行過考證和重新思考,如今是高科技高成長的年代,我們的古代神話裡依舊有應對當下的大智慧。詩劇《夜訪女媧》弘揚的,就是中國古代神話裡蘊含的人性的愛,以及人類的愛。」
周珺的《夜訪女媧》是一位詩人的戲劇處女作,對詩的戲劇性和戲劇的詩性上進行了先鋒性探索,引人深想。而在時空維度上,則是對古希臘戲劇《普羅米修斯》的遠距離呼應。作為朗誦版舞臺劇,現場觀眾的反應,可見舞臺效果非常好。
《夜訪女媧》上演後,一眾在北京看了現場演出的文藝圈人士,還有普通觀眾,給出了自己的評論——
文學藝術評論家興安說:「認識周珺二十年了,我這次要重新認識她。沒想到她的內心有這麼強大的一面。在我看來,《夜訪女媧》這部詩劇就是一部強大的作品。女媧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重要的神的形象,家喻戶曉,但周珺揭示了她人性的一面,也就是善的一面。當面對惡的時候,善往往是脆弱的,它不如惡堅硬和殘暴。在劇中,女媧可以容忍不斷地被人割斷雙足、雙手,最後被攔腰斬斷身體,只為能夠挽救芸芸眾生。這個時候女媧是非常脆弱的,脆弱得無法保護自己。但其實她是在犧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和尊嚴喚醒和拯救凡人和世界。此刻,善的確是脆弱的,但正因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更顯其高貴和寬闊。因為她的力量已經轉換到凡人的身上,讓他們醒悟並增添生存的力量。這個劇名為詩劇,但在舞臺上,我如同看到了十六世紀的清唱劇一般, 演員們在朗讀,但實際上他們是在歌唱,歌唱一個偉大的女神,歌唱永恆的善。非常有感染力。」
詩人、翻譯家樹才說:「現代詩和戲劇真正結合在一起,並且表演出來。也許,現代詩就是戲劇,它們是同構的,法國大詩人博納富瓦就是這麼認為的。縱觀全劇,演員的動作、戲劇性的場景,似乎少了一些。所以不少時間我是閉著眼睛聽的。無所看,則靜心聽。整個詩劇,偏於浪漫,但實際上,從古代神話轉入現代困境之後,詩劇不妨轉折一下,去挖掘一些悖論的、荒誕的成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演員們年輕,投入,理解了詩劇中的精神世界和現實關切。」
文藝批評家、《中國書法》雜誌社社長助理兼編輯部主任朱中原看完此劇後說:「《女媧》與《九歌》《女神》一樣,都是有關神與人的古老主題,並且在思想主題與表現手法上,對上述諸作有所繼承。一般而言,詩歌並不以敘事性見長(敘事長詩另當別論),而劇作又不以抒情性見長,詩劇則於兩者兼而有之。《夜訪女媧》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它表現了深刻的戲劇衝突,女媧是善的形象的代表,伏羲等則是惡的形象的代表。劇中善與惡的衝突與鬥爭,女媧內心的掙扎與決絕,以伏羲等為代表的人類的卑劣行徑,女媧對人類之惡的對峙與鬥爭,女媧自殘自戕式的悲劇行為,人性之惡和神性之善的對立,科技理性對人性之善的衝擊,善在惡的驅使下被毀滅,等等,這些為本劇平添了思想的火花。作為一個女性視角的創作,該劇從劇作到舞臺表演、燈光、視效等,都完美詮釋了一個母愛主題。」
朱中原認為該劇的思想性開掘非常好,如能在藝術的張力上再下一番功夫,或可更佳。
本劇監製、詩人陸陸說:「周珺選擇了《山海經》作為敘事的背景。《山海經》是漢語文學想像力的重要源泉,神的世界,是對現實最大的反抗,毫無疑問,這個選擇富有深意。周珺將詩的疆域,深入到DNA,深入生命終極密碼,超越母愛的自省,試圖觸及永生的奧義,以及腐朽的深度。如果表演還有一點點遺憾,是在演員們手執的臺本。這個失憶的劇場,當代榮格,人們本應該完全放棄語言,把它還給工具,而讓舞臺由軀體和表情統治。《女媧》本應該在這一瞬間超越《女神》,讓生命完全屬於美和神。」
也有非文藝人士的普通觀眾,看了《夜訪女媧》後,寫下了觀後感:「看完《夜訪女媧》讓我深思,有三點,人性,母愛,科技對於人類文明的衝突。孟子的性善論,每一位由女媧創造的人類都是善良可愛的,但會遇見很多誘惑,變得貪婪,精衛、伏羲都是人性貪婪的代表,而女媧就是代表著正義,母愛,她不會去親手毀滅自己創造的生命,失去法力的她是脆弱的,卻又是堅強勇敢的,這是人世間一種偉大無私奉獻的母愛!伏羲,企圖用高級的人類去毀滅低級的人類,這也反應了現如今社會的症狀。未來智者代表著科技對於人類文明的衝突,科技的不斷進步,也能夠永生了!但是永生又代表著什麼呢?身體上達到了永生,精神上卻更加退化,貪婪的欲望不斷湧現。」
非常有意思的是,《夜訪女媧》將會在紀錄片《中國照鑑未來》中出現,據導演張克榮表示,該紀錄片將在明年下半年上院線影院。大家還可以在紀錄片中看到演出的片段。
周珺說,「詩劇《夜訪女媧》明年春天將在杭州演出,並以公益活動的方式呈現。」
中間為編劇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