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實現對生命的延長。
從古至今,無論我們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好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世界上許多文明的神話傳說之中,都可以找到關於死亡和永生的記載。而人們為了達到永生所做出的嘗試則更是數不勝數。
秦王嬴政
公元前219年,秦王嬴政為尋得永生之芳,曾坐船環繞山東半島,在哪有人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渤海灣裡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之上居住著三位仙人。而他們的手中,這恰巧有著長生不老之藥,告訴秦始皇這個神奇故事的人名叫徐福,他是當地的一個方士。秦始皇聽後立即派遣徐福帶領著數千名童男童女東渡而去,從此杳無音訊。
秦王嬴政所追求的長生之路終以失敗告終,而這也導致他在此後焚書坑儒大開殺戒。從此以後,世間便流傳著許多關於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代的人們希望通過煉製丹藥,白日飛升的方式來獲得永生的行為。在我們看來猶如痴人說夢,現如今的人類似乎已經把永生的希望寄託於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之中。
然而我們目前的科學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地球上的生物在到達一定壽命極限以後,將會開啟自毀模式。
上個世紀初,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卡尼爾曾經表示:「在理想環境下,所有的細胞都可以無限期的分泌,從而能夠一直保持著活力。」
這樣的說法在當時成為了一種主流觀點,人們也希望可以以此為突破口來尋找永生的辦法。
意識與機器結合
直到1961年,隸屬於費城威斯塔研究所的微生物學家倫納德海弗裡克通過他的實驗正式推翻了卡萊爾的說法。他在實驗中發現,正常的細胞並不能無限地分裂下去,他們通常只會分裂固定的次數,而人體細胞分裂次數的極限約為52到60次。
在到達這個極限之後,我們的細胞就會停止更新,直到凋亡。如果按照正常體細胞分裂周期二點四年來計算,我們就不難算出人類壽命的極限約為124到144歲。這樣的設定也就意味著我們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也許就註定無法永生。
然而阻礙永生的困難看起來都是身體上的困難,可是又有誰規定永生一定是身體上的永生呢?
2018年七月在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首腦會議上,英國未來學家燕皮爾森表示,在未來五十年內,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意識與機器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我們也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租用一個機器人,並將我們的意識上傳其中。
即使原始的身體死亡,我們仍然可以將數字思維存儲在計算機上,並帶著詩和遠方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皮爾森預言,在這項技術徹底開放以後,科學家們會用20年的時間將技術普及至全人類。
在2050年,只有富人和名人能夠實現永生,其他大多數普通人得永生,大概能夠在2060年以後實現,只有那些2060年時年齡在九十歲以下的人才有機會。
也就是那些出生在1970年以後的巧合的是,谷歌人工智慧技術總監被比爾蓋茨稱讚為最準未來學家的雷德蒙庫茲韋爾也曾對人類的永生作出過相似的樂庫茲韋爾之所以被比爾蓋茨所欣賞,是因為經過統計,他對未來所做出的判斷準確率高達80%以上。
他曾在上個世紀預言計算機將擊敗全世界最出色的棋王,九十年代開始,網際網路用戶將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人類將用語言與計算機產生交互,以及無線網絡會在21世紀被普遍應用。這些在當時被人們稱為天方夜譚的語言,如今看來實在是準到嚇人,這也讓人們無法不對他關於人類永生的科學語言產生關注。
他曾經公開表示,2029年我們將開始走上永生之旅。2045年人類將成為生物和機器的混合體,從此正式實現永生。而未來學家們的說法其實也並非完全是異想天開,因為真的有人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探索著。
2012年3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全球未來2045年國際會議上,一項計劃的提出讓全場與會者瞬間沸騰起來,這個計劃的名字叫做永生計劃。該計劃的提出者名為德米特裡伊斯科夫,他宣稱這是一項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以此實現長生不老可能。
永生計劃
有些朋友聽到這兒會覺得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扯淡。然而現如今,這項計劃已經吸引了一百多位科學家參與其中,並且他的團隊仍在不斷壯大之中。
值得人們注意的是,伊斯科夫所說的永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肉體的永生。而正如未來學家們所預言的一樣,他們希望將意識存儲在電子設備中,以此來達到意識上的永生。
他將他的永生計劃分為四個階段,並且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第一階段:實現人腦對於機器人的遠程操控。
第二階段:實現把人腦轉移至生命保障裝置中進行保存,並用機器代替原本會衰老的人類軀體。
第三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人們會徹底實現將意識完整的植入電子晶片,我們甚至連人類的肉身大腦都已經可以拋棄。
第四階段:被植入電子晶片的人類意識將不再控制實體機器人,人類最終將以全息影像和非實體的形式存在著。
科學和科幻可能真的就是在一念之間,關於伊斯科夫所劃分的這四個階段,是否都能實現?我們姑且先不談,因為如果你完整看到,現在可能你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不管是未來學家們的語言還是行動者伊斯科夫的計劃,他們似乎都是圍繞著同一個核心概念來進行的。
那就是通過數字的方式重新構建一個和大腦一樣的神經元結構,從而完全達到意識上的永生,人不會再有衰老和死去的那一天,這個概念在人們看來,好像只在科幻小說裡面出現過。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早在2014年在我們的地球之上有一個地球生物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先於人類達到了意識永生。
意識永生的地球生物
秀麗隱杆線蟲是由約302個神經元和1000個細胞所構成的地球生物,它雖然只有一毫米的長度,但是卻擁有著完整的各種器官包括大腦,這也讓他成為了科學家們鍾愛的研究對象。
2014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程式設計師發起了一項被稱為開放蠕蟲的項目,他們先是掃描了線蟲的302個神經元之間所有的信號傳輸,並且得到了這隻線蟲數字版的大腦複製品。
隨後,他們又將得到的現成大佬數據接入到一個為了實驗而特地準備的樂高機器人之中,最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機器人可以在不進行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與外界的事物作出各種交互行為,而這也就意味著現成的意識正在操控著這個機器人。
換句話說,這隻線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達到了意識上的永生。
那現在讓我們打開腦洞,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將人腦完全數位化,並植入到機器人的身體中,也並不再是人類的幻想。但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也一定會牽出更多的倫理和哲學問題。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未來真的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了永生,那麼我們是不是將要永遠工作下去賺到的錢將全部用來維修自己二手機器人身體?在最後其實侃侃君真心的想知道一個問題:在未來,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某種方式達到永生,把究竟有多少人會選擇永遠存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