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人類永生計劃!這個研究一出讓全世界都炸了!

2021-01-20 水木然學社

前  言


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可思議:窮人整日都在想著買房,然後在各種小便宜和娛樂八卦裡一點點沉淪,而最頂級的那一小撮富人,卻在悄悄研究「長生不老」!




  下文來源:微雪梨 (ID:wesydney)


上周,在杜拜舉行的WGS(World Government Summit 世界政府首腦會議)上,一個世界性的人類計劃讓嘲諷者看得目瞪口呆。


在雷動的掌聲和四散聚焦的聚光燈下,Ian Pearson向臺下深深鞠躬,並說:


「HIBA,將在2050年實現!」



HIBA全稱為Hybrid Intelligence Biometric Avatar,又稱混合智能生物。


這個計劃為何可以達到炸場的效果呢?我們慢慢道來…



首先,人類為何會死亡呢?或者說,若想讓人類實現永生,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人體各個系統細胞的遺傳機制。


人類的壽命最大限度受制於自身細胞的分裂代數,要想永生,就得解放細胞分裂代數,使細胞不斷分裂下去。


但是,目前這項研究結果卻是有限的:



接下來,為了得到永生,就得完全了解人體體系,有針對性的延長壽命。


這就需要進行各個系統細胞的繁殖機制分析,找到影響壽命的遺傳因子,改變這些因子,從而改變細胞的繁殖機制。


同時還需考慮到代謝等問題,這種基因工程技術,目前來說相對較為宏觀…



而HIBA研究成果,正是用來解決上述問題的。


這項研究將在2050年正式迎來成果,並且70後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針對這些問題,Pearson先生說,這些困難看起來,都是身體上的困難。可是又有誰規定,永生就一定是身體上的永生呢?



Pearson在HIBA中提到,人類想要永生,有三種實現的方法…

Pearson說,在2030年左右弄清楚人體各個系統的細胞詳細結構,並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和藥物來控制細胞年齡,並恢復細胞活力。控制了細胞,就是控制了壽命。



他說:


「如果讓一個95歲的人永生,他一定不願意,但如果把年齡設定在30歲,那就不一定了。」


同時,在器官移植方面,利用現有的3D列印技術,在2030年左右,可以使人類器官捐獻者變得多餘。


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器官,沒有排斥,不需要捐獻,來替換自己衰老的器官。



這就有人要說了,這個問題已經被研究很久很久了,基因工程要跨越如此大的一個障礙,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啊!



然而,Pearson帶來的可不止這一種研究,重量及研究還沒有登場呢…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控制整個身體乃至生命的中樞。


在一開場,Pearson就說道:


「心智基本上是在雲端,並且能夠使用任何你想居住在現實世界中的機器人。」


這個理論一經提出,臺下一片譁然…



什麼?這個意思不就是,將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再下載到機器人中嗎?不就是人工智慧大腦,變成人類的活體大腦嗎?


是的。



Pearson研究表明,在50年的時間裡,我們也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租用一個機器人,就像租車一樣。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意識上傳到機器人電腦中,即使原始的身體死亡,我們仍然可以將數字思維儲存在計算機上,並帶著詩和遠方,


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天你的身體死了,也許你被巴士撞了或嚴重的疾病擊中,但這並不重要,因為你的頭腦仍然在那裡。」


因為到那時,我們已經告別了自己有機的身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機器人的身體。


這樣狹義的永生,雖然有些反自然,但聽上去還不錯啊…


那麼介時,這項技術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呢?



Pearson笑了一下,將一片研究藍圖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你可曾想像過這樣一個世界:我們的思維和意識都儲存在一個巨大的世界網絡當中。



我們不需要有機的軀幹,也不需要機器人的身體,我們就像是遊戲中的一個角色,利用電腦和智能網絡,生活在《黑客帝國》一般的世界裡…



是的,在2050年,這項技術將徹底開放,面對全世界的人類…


Pearson表示,在2050年,我們的思維將呈現在線模式,我們可以快樂的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你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虛擬世界上,當然也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的任何地方進行。


「你可以在網上想像出儘可能多的樂趣。」


幸運的是,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就是眾多虛擬世界點之一。


你可以把你的思想連接到數以百萬計的其他頭腦,並擁有無限的智慧,同時出現在多個地方。這樣一來,我們就完全突破了軀體的束縛,告別了語言,告別了交流,完全生活在只靠意識就可以傳遞思想的虛擬世界中。

理想都說完了,該談錢了…


Pearson說,


70後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那麼這麼大一個工程技術,是一般人可以體驗的嗎?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Pearson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Pearson將這個計劃的發展與實施分成了兩個「10年」。他的計劃是,在試驗徹底開放後,用20年時間,將這項技術普及全人類。



在2050年只有富人和名人能夠實現永生。而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大多數人大概能夠在2060年代實現永生。


只有那些2060年時年齡在90歲以下的人才有機會,也就是那些出生在1970年以後的人。



到了2070年,一些相對貧困的國家或地區人口,也將可以使用該技術。


就是說,現在年齡在50歲以下的人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永生,而且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幾乎肯定能夠實現永生。



他補充道:在10年、15年或者20年之後,獲得永生的成本將從數百萬下降到數百英鎊。


它也有可能成為英國國民健康保健內容的一部分。人們或許不一定非要一個機器人身體存活,他們或許能夠生活在一種計算機模擬中,並且將你的意識與數百萬人相連,從而獲得超級智力。



我的天,這不就是「秀才不出門,卻知天下事」嗎?!坐在家中就可以遊遍全世界啊!



Pearson提出的願景,實際上,是可行的。


目前,谷歌等大型公司都在共同奮力研究,因為目前所存在的,只是技術問題,而技術問題,都終將得到解決。


因為:只要是技術問題,就會有技術上的解決方案。



但是,這項技術所存在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永生者將會成為歷史上最焦慮的一群人。


《未來簡史》中說道,


他們只是達到長生,而不是真正不死。


他們不像我們這些凡人終有一死,他們的生命不會有到期日。


他們會喪失人生中多種樂趣,他們不再為冒險而激動,不再為奇蹟而感到幸運,他們得到了生命,


卻喪失了生命的意義。



另一方面,家庭結構、婚姻和親子關係就將大為改觀。


想像一下,一段婚姻需要持續110年,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現在多次結婚的情形可能會日益普遍,像是如果一個女人在40多歲生了兩個孩子,等到她120歲,養孩子已經像是個遙遠的記憶,只算得上是長長人生中一個小小的插曲。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究竟會發展出怎樣的親子關係。



所以,技術的提出與解決,可能只是永生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社會、政治以及人性之上,而這些問題,可不是幾十年可以解決的…


在這場對死亡的戰爭中,如果科學上出現顯著進展,


真正的戰場就會從實驗室轉移到國會、法院和街頭。


而如果科學的努力宣告獲勝,就會引發激烈的政治衝突。


過往歷史上所有的戰爭和衝突,很可能規模都將遠遠不及接下來的這場爭鬥:爭奪永恆的青春。



作者:水木然


在原來,生命對於每一個來說是平等的,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也是恆定的。而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金錢和權力面前,生命正在變的不平等,時間正在變的有偏見……


長生不老,自古以來就是地球上「富有者」和「掌權人」的終極追求。比如秦始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它為了長生不老,派了上千名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找尋不老神藥,最終只是上演了一出歷史鬧劇。


而如今,世界最富有的這幫人,開始繼承他的遺願,繼續在「」長生不老「這條路上不懈努力!


其實,這方面還有類似研究等的是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他認為如果把生物當做計算機軟體,我們可以通過對生物體內的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從而來應對各種影響生命延續的衰老和疾病。人體內被稱為基因的有23000個「小程序」,通過重新編程,我們將幫助人類遠離疾病和衰老。



到2020年左右,我們將開始使用納米機器人接管免疫系統。在不遠的將來,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糾正DNA錯誤,人類將在2029年開始實現永生。


而到2030年,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摧毀病原體,清除雜物、血栓以及腫瘤,糾正DNA錯誤,甚至逆轉衰老過程。


庫茲韋爾堅信「奇點」(The Singularity)絕對存在,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庫茲韋爾認為,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因為那一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10億倍。


再換一個角度:通過人機互動或者腦機接口等技術,可以把人類的意識上傳至計算機端,短期內可以增強人類的認知能力,長期來看,則可以實現一種數位化的永生。至於人類的肢體,最終可能將和機械、雲端相融合,甚至被後者完全取代。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能利用幹細胞製造出自己的組織或臟器細胞甚至組織或臟器本身,那麼在人類的組織或者器官發生疾病或者衰老之後只要用幹細胞再重做一個換上去就可以了。如果一臺機器能夠不斷地更換老化了的零件,那麼這臺機器是可以永遠使用下去的,人體也是這樣,所有衰老的組織和器官都能夠不斷地更換的話,人類也就可以永生了。


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們對待自身條件就和對待iPhone一樣,一旦對其不滿,就會想辦法去升級。在未來人們會通過生物控制或者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吧自己變成一半是有機物,一半是無機物的半機械人,這種半機械人會全知全能,甚至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歷史學教授Yuval Noah Harari 提出,富人們正在試圖把自己變成一種半機械人。


很難想像在未來,一個言談風雅舉止紳士的闊佬居然是一堆金屬板和電路組成的人……



真的,在金錢和權力面前,生命正在變的不平等,時間正在變的有偏見……


其實人類文明裡不斷出現神鬼,也是人類希望生命會有無窮延續的一種表現,而近一兩個世紀,科技飛速發展,人們對神靈的依賴也在減弱,最近一項研究表明,21世紀的年輕人中,66%已經沒有宗教信仰。如果半機械人真的試驗成功,那麼宗教、金錢、人權、情感等一切人類屬性都將岌岌可危。


這真是個荒謬又戲劇的時代,我們在狹隘的經濟問題爭吵不堪,比如貿易保護,比如金融危機,然而真正的黑天鵝卻忽然振翅而起,當我們以為人類的泡沫劇將一直循環重播時,大結局卻平靜到來……


更多文章請閱讀水木然變革系列叢書

(點擊下面可直接購買)

也可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購買

↓↓↓

相關焦點

  • 70後將實現永生?!這個研究一出來,全世界都炸了!
    這次,尤瓦爾確實被打臉了,但卻是因為人類永生計劃被提前至2050年!或者說,若想讓人類實現永生,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人體各個系統細胞的遺傳機制。人類的壽命最大限度受制於自身細胞的分裂代數,要想永生,就得解放細胞分裂代數,使細胞不斷分裂下去。
  • 薦讀 | 2050年人類將實現「電子永生」?
    、記憶或感官都將可以與外部技術連接起來。  如果這一設想成真,就意味著即使身體死去,我們依然能以機器人的形式或者。我們或許還能參加自己身體的葬禮,並利用「高度升級的身體」重新開始生活。不過,據伊恩·皮爾森稱,這也可能意味著你不再擁有自己的思維。他警告稱,向「電子永生」的轉變需要非常細緻的計劃,否則我們「雲連接」的大腦可能會被用於我們無法控制的目的。
  • 2050年實現「電子永生」:關鍵要做好計劃
    知名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博士近日表示,未來幾十年內,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思維與機器的融合來實現某種永生。如果這一設想成真,就意味著即使身體死去,我們依然能以機器人的形式或者。我們或許還能參加自己身體的葬禮,並利用「高度升級的身體」重新開始生活。不過,據伊恩·皮爾森稱,這也可能意味著你不再擁有自己的思維。
  • 未來不敢想像,人類生命科學家正在研究永生計劃
    有望成為現實生命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人類永生計劃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單向行駛沒有返回鍵,這也是生命可貴的原因,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追求的永生似乎已經變得觸手可及,科學家們在前不久提出了多個永生的方案,方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類實現永生。目前世界上有各派的科學界正在研究人類的永生計劃。
  • 未來我們都可以「活著」?人類永生計劃若進入第四階段將顛覆以往
    關於死亡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實現對生命的延長。 從古至今,無論我們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好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世界上許多文明的神話傳說之中,都可以找到關於死亡和永生的記載。而人們為了達到永生所做出的嘗試則更是數不勝數。
  • 人類將在2050年獲得永生?未來學家稱70後就可以_遊俠網 Ali213.net
    未來學家Ian Pearson(伊恩-皮爾森)博士聲稱,人類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接近於獲得永生,當然前提是你能活到2050年。任何在2050年之前去世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老死的最後一代人。
  • 2050年人類的靈魂或可注入電腦 實現永生
    這意味著,你的所有思想和經驗都將被上傳到網絡中,並將一直在未來世代中保存。2050年並不遙遠,但到了那時,人類或許已經被一種學名為「Homo optimus」的超級人類取代。這是一種人類和計算機的結合體(如圖)。提出這一概念的是未來學家伊恩·皮爾遜(Ian Pearson)博士。
  • 人類幾十年後會有何變化?科學家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永生!
    人類永生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從西遊記裡的「唐僧不老肉」就可以看出古時候人們對於永生的渴望寄托在神話之中。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對於長生這一問題,人類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而且在前幾年,還有一些科學家提出到2050年實現人類永生的預言,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肯定是不相信,但是還帶濃烈的好奇心,如果預言真的實現,以後的發展又會是怎麼養的呢?世界又會有什麼改觀呢?如果人類獲得永生,就意味著從現在起,人類將不再有自然死亡。
  • 人類即將實現長生不老? 美國提出人類永生計劃, 已經有科學家研究
    美國提出人類永生計劃, 已經有科學家研究 來源:重慶時報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0-25   今日/總瀏覽:8/29516
  • 2050年,會發生什麼?為什麼說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年?
    科學家比較好奇,為何這些偉人能夠提出預言,並且每次都那麼準確呢?難道他們早已知道要發生什麼了嗎?2050年會發生什麼?人類在宇宙中像只「小螻蟻」一般,宇宙仿佛不受空間的限制,一直不斷向外擴張,這讓人類在探究宇宙的時候更加困難。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躋身成為了現如今地球的「大哥」,但仍有眾多問題限制人類發展,比如自然災害,人類無法和它們抗衡,沒有一個人能躲得過災難。
  • 人類2049年有可能實現永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過去帝王夢寐以求的長生夢,科學家正在一步步的讓它變成現實,一旦這個人類夢想 ,真的實現了。未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人的死亡指的是意識的消散,隨著肉體的死亡 ,意識隨之消散 。但如果將人的意思保留下來, 並找到一個合適的載體 , 人不就可以永生了嗎 ?於是2013年的時候 ,全世界有100位頂尖 科學家,加入了這一永生計劃的研究 陣營 。
  • 人類永生計劃,你不願意,也得接受
    其實文明對永生的追求從未停止,作為個人來說,也許很多人並不希望永生,這一輩子過得開開心心,走的時候瀟瀟灑灑,正如徐志摩所寫「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後來學習基礎的語數外等,直到大學的時候,才逐漸細分專業,碩博時才真正開始進行某一學科方面的研究與鑽研。到這裡已經接近30年過去了,還有40年,可以在領域裡去繼續推進及研究。在這期間,還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讀前輩留下的研究資料,在研究正有起色時,可能生命馬上就要到盡頭了。
  • 人類永生計劃提出8年了!4個階段已完成幾個,能實現永生嗎?
    2012年,人類首次提出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該計劃又名「阿凡達計劃」,並且在當時就已經有超過100名科學家加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永生」,至今已過了8年的時間,該計劃實現人類的永生比較特別,相當於是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也就是說人類的思維長存,但是身體做不到,是要進行分離的。
  • 科學家實施「阿凡達計劃」,真的能讓人類在2045年實現永生嗎?
    人類真的可以完全永生嗎?倘若通過宏觀的角度去挖掘這一問題,你會發現,人的生命就像花草蟲木般,到了一定的時期就會經歷相應的環節,器官會衰老,因此,無法進行正常的運動實屬人之常情,以至最後的生命終結,即便人類的基礎設備得到空前的發展,也始終改變不了器官死亡的現狀。
  • 冰凍人計劃表明,人類永生的願望,或許不再是空中閣樓
    永生不管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一個熱門話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開始嘗試各種各樣關於永生的實驗,其中最常被人說到的就是冰凍人計劃。這個計劃其實很簡單,將一些身患絕症的人身體進行冰凍。等到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絕症已經不是什麼難以攻克的問題,然後再將這些人進行解凍,從而實現生命的延續。那麼冰凍人計劃,到目前為止,究竟有沒有成功的案例?
  • 2050是什麼?據說全世界的有志青年正趕往杭州,揭開這個謎底!
    你可以這樣理解——2050,是指20歲到50歲之間的人。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版年齡分段,將青年人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2050,將是中青年的狂歡。2050,是指2050年。2050年,是我們夢想可及的未來,那時,火星居住計劃、無人駕駛……一切我們曾經的夢想,可能變成了現實。
  • 人類「意識共享」可以永生?阿凡達計劃正在進行中!
    長生不老,永生不死,這或許是人類誕生以來一直追求的終極夢想,逆天而行,修行入道,與日月同輝,天地同壽,在恆古不變的歲月中,留下了無數長生的傳說,不管是妖魔鬼怪,世人都拼命擺脫卻逃不了的既定宿命。這是不是就是另一種永生的狀態?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是實際情況可不是哦!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了一個驚人的"俄羅斯2045"計劃,"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延長人類的生命,甚至最後實現"不死之身"。出發點完全是根正苗紅,沒有一點歪理的。但怎麼聽怎麼都覺得有點太過瘋狂和臆想了。
  • 霍金預言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永生計劃能實現嗎?有這三種方法
    還有其他很多皇帝,都會在私底研究各種書籍,並用煉丹爐提煉各種藥丸服用。古人對於永生的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封建迷信。因為在古代科技不發達,所以長生不老也都是痴人說夢。而現在就不同了,如今我們的科技如此發達,想實現永生未必不可能。
  • 人類可以永生嗎?擁有永生細胞的黑人婦女,最終還是在痛苦中死去
    古今中外人類都有逃脫最後一苦的心,以圖讓自己實現永生的夢想,但是生老病死作為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想要打破它何其困難。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找到了阻擋人類永生的枷鎖,但是卻未找到破解這把枷鎖的鑰匙。
  • 趣談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的永生計劃
    科技可以讓人類更聰明,更健康,更長壽。有人甚至期待通過研究「永生技術」讓自己長生不老。2012年3月,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了一個「永生計劃」(阿凡達計劃)。伊茨科夫設定了「永生計劃」的步驟,並進行了投資,當時有約100名科學家參加。永生計劃分為四個步驟。第一階段:創造一種思維空白的智慧機器人,然後把人腦移植到沒有思維的智能身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