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永生計劃,你不願意,也得接受

2020-09-30 深夜弄堂

之前在秦始皇陵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始皇帝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藥,耗費了畢生精力。其實文明對永生的追求從未停止,作為個人來說,也許很多人並不希望永生,這一輩子過得開開心心,走的時候瀟瀟灑灑,正如徐志摩所寫「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但作為一個文明來說,永生仿佛是文明進步的必經之路。人類的平均壽命,從原始社會的15歲到現在的70歲,壽命不斷在增加。相對的另一個數據,文明和科技也在不斷進步。因為對於人類來說,壽命決定了知識儲蓄的多少,以及推進科學進步的時間有多少。


我們大約2-3歲開始慢慢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如語言、行為等。再後來學習基礎的語數外等,直到大學的時候,才逐漸細分專業,碩博時才真正開始進行某一學科方面的研究與鑽研。到這裡已經接近30年過去了,還有40年,可以在領域裡去繼續推進及研究。在這期間,還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讀前輩留下的研究資料,在研究正有起色時,可能生命馬上就要到盡頭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知識沒有辦法很好的累積,所以文明進步會很緩慢。而如果人類實現了永生,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專業領域有可以無限研究下去,文明將加速發展。(這裡都是以人類文明大方向來說明的,不細分到人類個體)。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面對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所以我們在不斷的想辦法開發自由能源,所以我們更要推進文明的進步,地球人目前在0.75級宇宙文明的狀態,還不足以利用宇宙的很多資源。當文明進步後,我們將能利用宇宙中很多現有資源。


(戴森球假想圖)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今天說的永生計劃是2012年3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全球未來2045年國際會議上,由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的。這個計劃也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改造我們的基因或端粒,使我們現有的身體長生不老。而是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永生計劃也叫阿凡達計劃,目前有100多名科學家加入。

所以我們的意識將得到保留,移植進人造身體裡(或可稱為機器),同時個人意識在被移植到的新的軀殼中能做出獨立決策。

在之後的階段裡,實體的機器身體也將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虛擬人(類似於全息投影)。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意識將被儲蓄在同一個超腦中,這就實現了高等文明的第一步,意識交流。(三體小說中的三體人就是用意識交流的,文明進步得快,且他們的世界中沒有謊言的存在,因為意識交流,讓人沒辦法說謊)

直到這一步,我們才真正的進入到一個所謂的永生階段,一個超腦中,什麼知識都有,文明得以延續。我們是不同的個體,但又是同一個大體。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聽到這裡,想必很多觀眾都是拒絕的。有些人覺得永生太無聊,永遠這麼過下去,生命並不精彩。對於這種擔心,作者完全理解,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從出生就是這樣的生活著,我們有著不同的欲望——美食、情感、所謂食色性也。大家想一想,這些欲望的存在,或我們在這些欲望中得到的滿足,是不是都是基於身體上的需求?

餓了,要吃東西,為了維持身體的機能。連性愛中的體驗,也是服務於身體的感受。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這些事維持身體機能,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推進文明進步的時間又少了。

所以人類永生計劃,原則上是為了推進文明的進步,文明的進步,使我們可以跨入更深的宇宙中。在我們的家園地球完全不能生存前,移民出去,這是一次人類文明的移民與延續。

如果我們沒有走出去的能力,我們就沒有延續文明的能力,如果現在,史前大洪水(此處不辯解是否真實發生)或其它未知災難突然來臨,人類未必能倖免,也許我們還未來得及發聲,就消聲滅跡。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人類在這件事上,也做了不少努力,為了在茫茫宇宙中留下一點點我們存在過的痕跡,我們開始了航海家計劃(下期侃大山和大家說航海家計劃)。

也許有一天,我們不得不拋棄現在的家園。霍金說過,2060年人類必須離開地球,不然可能會滅絕。

所以馬斯克(鋼鐵俠原型,特斯拉創始人,擁有幫NASA發射火箭的技術和公司)已經開始執行火星移民計劃,改造火星環境,在多年後的某一天,進行移民(當然最後我們也有可能找到其它更適合生存的地方,這取決於我們文明的進步,讓我們能在宇宙中飛多遠),也許我們這一代人看不到這些,也許我們能看到,但以後的人類,可能就是宇宙中的遊牧民族了,也許更多年後,新家園也不適合生存了,我們不得不斷在宇宙中移民。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但人類文明的種子,卻從不願就這麼熄滅,即使我們只是一道微光,也要亮下去,我們有職責,延續文明。

讓我向所有延續人類文明、發展人類文明的推動者致敬!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願意接受長壽,卻不願意接受永生呢?西瓜視頻帶你看看
    比如說相對論可以解決時間空間的問題,甚至還可以說明永生這件事是不是可行的!這是個怎樣的說法呢?看看西瓜視頻創作人「頭腦開光」怎麼說吧!更準確的說,時間本身就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概念,背後的核心就是熵增。因此很多人對於返老還童是持有牴觸心理的,認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也側面反映了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天生知覺。
  • 美國專家曾提出「永生計劃」,人類未來將成為虛擬人?了解一下!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美國專家曾提出「永生計劃」,人類未來將成為虛擬人?了解一下。小編相信大家對於「永生」這個詞語是感到非常的喜歡,畢竟每一個人類都不想死亡,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人願意死亡,在我們古代的時候便有很多人想要通過「煉製丹藥」的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但是這些做法最終還是失敗了,然而現如今隨著我們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人類的全智能時代已經來臨,那麼科學家們能否實現人類的長生不老呢?難道已經找到長生不老的辦法了麼?
  • 2050人類永生計劃!這個研究一出讓全世界都炸了!
    人類的壽命最大限度受制於自身細胞的分裂代數,要想永生,就得解放細胞分裂代數,使細胞不斷分裂下去。,他一定不願意,但如果把年齡設定在30歲,那就不一定了。」Pearson將這個計劃的發展與實施分成了兩個「10年」。他的計劃是,在試驗徹底開放後,用20年時間,將這項技術普及全人類。
  • 未來不敢想像,人類生命科學家正在研究永生計劃
    有望成為現實生命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人類永生計劃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單向行駛沒有返回鍵,這也是生命可貴的原因,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追求的永生似乎已經變得觸手可及,科學家們在前不久提出了多個永生的方案,方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類實現永生。目前世界上有各派的科學界正在研究人類的永生計劃。
  • 為何人類無法長生不老?倘若給你一個永生的機會你會接受嗎?
    而人類的壽命,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許多動物的壽命只能到二十多歲,人類的能活到現在這個歲數其實也算不錯了。但是人類都是貪心的,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長生不老這件事情的追求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在古代,人們並不懂萬物中的科學道理,所以對於死亡這件事情也就更加未知。
  • 人類永生計劃提出8年了!4個階段已完成幾個,能實現永生嗎?
    2012年,人類首次提出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該計劃又名「阿凡達計劃」,並且在當時就已經有超過100名科學家加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永生」,至今已過了8年的時間,該計劃實現人類的永生比較特別,相當於是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也就是說人類的思維長存,但是身體做不到,是要進行分離的。
  • 人類「意識共享」可以永生?阿凡達計劃正在進行中!
    長生不老,永生不死,這或許是人類誕生以來一直追求的終極夢想,逆天而行,修行入道,與日月同輝,天地同壽,在恆古不變的歲月中,留下了無數長生的傳說,不管是妖魔鬼怪,世人都拼命擺脫卻逃不了的既定宿命。不管道家佛家都有靈魂不滅的說法,這其實就是一個具有靈魂的意識,或者有意識的靈魂,沒有了意識的存在,與其說長生,不如說是新生,這完全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了。所以我們會發現,拋開永生的其他因素來說,意識是無比重要的存在,這將直接決定你的永生是否有意義。就算現在你沒了意識,那你活著和死了有啥區別?
  • 霍金預言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永生計劃能實現嗎?有這三種方法
    古人對於永生的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封建迷信。因為在古代科技不發達,所以長生不老也都是痴人說夢。而現在就不同了,如今我們的科技如此發達,想實現永生未必不可能。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霍金的預言「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他認為人類在未來2045年時,已經掌握了能夠讓自身達到永生的技術。
  • 本世紀人類真的有可能「永生不死」嗎,或者先壽命翻倍?
    2015年1月接受採訪時,馬裡斯說:「如果你今天問我,人是否有可能活到500歲,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馬裡斯這番豪言壯語的背後,是巨額資金的支持。谷歌風投的總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其中36%將投入生命科技新創公司,包括幾項頗具雄心的壽命延長計劃。馬裡斯用橄欖球打比方,解釋這場與死亡的對決:「我們不只是要前進幾碼,而是要贏下這場比賽。」為什麼?
  • 趣談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的永生計劃
    科技可以讓人類更聰明,更健康,更長壽。有人甚至期待通過研究「永生技術」讓自己長生不老。2012年3月,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了一個「永生計劃」(阿凡達計劃)。該技術希望通過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內,以實現長生不老。當被記者問及「你是瘋了嗎?」
  • 趣談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的永生計劃
    科技可以讓人類更聰明,更健康,更長壽。 有人甚至期待通過研究「永生技術」讓自己長生不老。 2012年3月,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了一個「永生計劃」(阿凡達計劃)。
  • 人類即將實現長生不老? 美國提出人類永生計劃, 已經有科學家研究
    美國提出人類永生計劃, 已經有科學家研究 來源:重慶時報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0-25   今日/總瀏覽:8/29516
  • 人類永生計劃若進入第四階段將顛覆以往
    在這個世界上,皮爾森預言,在這項技術徹底開放以後,科學家們會用20年的時間將技術普及至全人類。 在2050年,只有富人和名人能夠實現永生,其他大多數普通人得永生,大概能夠在2060年以後實現,只有那些2060年時年齡在九十歲以下的人才有機會。
  • 你聽說過2012年提出的永生計劃嗎!
    永生計劃正如表面意思是一項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該計劃在2012年3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全球未來2045年國際會議"上,由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的。該計劃將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同時該計劃又名為"阿凡達"計劃,目前已有超100名科學人員加入。
  • 俄羅斯科學家曾提出「永生」計劃,2045年後,人類面臨的是什麼?
    俄羅斯科學家曾提出「永生」計劃,在2045年後,人類面臨的是什麼?世界總是瞬息萬變的,人類與世界的發展和演化往往都超出了我們的意料,就像是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誰能想到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中國就能進入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呢。
  • 為何人類無法長生不老?倘若給你一個永生的機會你會接受嗎?
    而人類的壽命,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許多動物的壽命只能到二十多歲,人類的能活到現在這個歲數其實也算不錯了。如果細胞分裂後能夠完全生長成舊細胞的樣子,那人就可以實現永生了,但是很遺憾的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 科學家實施「阿凡達計劃」,真的能讓人類在2045年實現永生嗎?
    人類真的可以完全永生嗎?倘若通過宏觀的角度去挖掘這一問題,你會發現,人的生命就像花草蟲木般,到了一定的時期就會經歷相應的環節,器官會衰老,因此,無法進行正常的運動實屬人之常情,以至最後的生命終結,即便人類的基礎設備得到空前的發展,也始終改變不了器官死亡的現狀。
  • 將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思維永生,你願意嗎?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也許就在不久的某天,我們真的可以將自己的思維上傳至雲端,而獲得永生。今年上半年,一部新的影視作品 UPLOAD (上載新生)就將我們帶入一個奇怪的雲端 「 來世 」 。
  • 俄羅斯2045永生計劃
    「長生不老」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隨著智能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許多政治家和財團花了大量的錢來探索永生之謎。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Дмитрий Ицков)推出了一項令人驚嘆的「俄羅斯2045」計劃,也被稱為「阿凡達計劃」。總之,計劃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從而延長生命,甚至實現「永生」。
  • 克隆自己,複製記憶,理論上人類能否實現永生
    克隆自己,複製記憶,理論上人類能否實現永生?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保持本體不衰老,目前技術不可能,那我們可不可以用克隆技術,培養克隆體,但是不讓他接觸外界,不產生死亡,就如同剛出廠的電腦一樣,等待激活。在現可利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算有低成本永生的可能性,新一批人不斷出生舊一批人不死,不斷降低人均可利用資源,無異於自我毀滅。就算個體都想長生不老,整個群體肯定不會允許做這種自我毀滅的行為。個體的生老病死是種群生物進化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如果要實現人類的永生,但是不去解決進化問題,人類這個種群就等於固步自封,未來堪憂。而且轉移記憶涉及到了一個哲學問題,何謂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