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儀表發展不能只看市場趨勢

2020-11-30 OFweek

  隨著溫度的降低,美國天然氣出現了供需平衡跡象。在此前,美國天然氣市場一直處於疲軟狀態,而價格也隨之下跌。據分析,美國天然氣價格的下跌過猛,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及其他工業機構的需求回升,同時也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儀器儀表的上升。

  在不久前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國家戰略,而天然氣以其清潔、環保的突出優點,成為了構建「綠色中國」宏偉目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天然氣需求逐步提升,消費量也成增長態勢,從而推動了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也不斷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建設涉及領域較廣,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天然氣儀器儀表,有天然氣存在的地方就必定有儀器儀表的現身。

  在天然氣行業中,主要使用的計量儀表有容積式流量計、速度式流量計、明渠堰槽流量計及流體振動式流量計,用於體積流量測量、質量流量測量和能量流量測量,為天然氣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而隨著天然氣的逐步使用起來,我國天然氣計量技術也逐漸發展成熟,給流量計量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從起步到發展中我國儀表實現了智能化,讓我國天然氣流量計量逐步走向了在線、智能、實時計量,儀表也由單一走向多元化。

相關焦點

  • 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原標題: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新華社北京
  • 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1-**月,全國天然氣產量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天然氣進口量293億立方米,增長3.5%;天然氣消費量906億立方米,增長2.1%.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天然氣價改"三步走"戰略在**年**半年提前完成。
  • 儀器儀表市場需求旺盛、技術帶動智能化趨勢
    6.4.1 國外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6.4.2 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未來發展方向6.4.3 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未來發展重點分析6.4.4 我國自動化儀表市場預測6.4.5 未來工業自動化儀表市場發展分析6.4.6 自動化儀表行業發展新趨勢分析第七章 2016-2020
  • 全球與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一、2016-2026年全球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全球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量、表觀消費量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六節 2016-2026年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供需現狀及預測分析    一、2016-2026年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月,液化天然氣進口253 萬噸,同比上升96.12%,環比增長11.94%;1-**月,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1787 萬噸,同比增長25.60%。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LNG冷能利用技術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總體利用程度不高。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對我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液化天然氣
  • 我國智能儀器儀表未來三大發展趨勢猜測
    近年來,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的發展尤為迅速。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種多樣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例如,能夠自動進行差壓補償的智能節流式流量計,能夠進行程序控溫的智能多段溫度控制儀,能夠實現數字pid和各種複雜控制規律的智能式調節器,以及能夠對各種譜圖進行分析和數據處理的智能色譜儀等。
  • 智能儀器儀表的幾大發展趨勢
    90年代,儀器儀表的智能化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微電子技術的進步更深刻地影響儀器儀表的設計;dsp晶片的問世,使儀器儀表數位訊號處理功能大大加強;微型機的發展,使儀器儀表具有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圖像處理功能的增加十分普遍;vxi總線得到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的發展尤為迅速。
  • 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現狀深度分析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市場和政府政策的推動、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相關法規法律的完善是氣體檢測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些推動使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處於產業高速增長期。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根據使用傳感器原理的不同,常見的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各自有適用氣體及應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正在成為未來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的主流。
  • 電工儀器儀表市場仍在「微調」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景氣監測中心的統計表明,因全國城鄉電網改造拉動,國內電工儀器儀表市場正發生一系列變化。     國內市場需求分析電工儀器儀表產品應用面極其廣泛,電力部門是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大用戶。
  • 2020年電工儀器儀表市場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上半年規模以上...
    原標題:2020年電工儀器儀表市場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指標運行良好【組圖】   產量波動增長
  • 202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中國天然氣貿易的發展,不但反映了世界天然氣市場格局的變化,而且正在為世界天然氣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液化天然氣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液化天然氣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液化天然氣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液化天然氣技術標準、液化天然氣市場規模、液化天然氣行業潛在問題與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液化天然氣行業投資價值、液化天然氣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發展趨勢    【慧聰供熱採暖網】 根據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近20年 來,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呈現顯著增長,但發電結構並未得到優化,2017
  • 天然氣商用車市場空間廣闊 創新驅動致遠裝備高質量發展
    隨著我國 天然氣商用車市場快速發展,天然氣商用車的產銷量迎來了較大增長。2015年至2019年,我國天然氣商用車產量由22,105輛增長至89,783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96%;天然氣商用車銷量由22,285輛增長至87,869 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91%。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6年)
    隨著各級政府對LNG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國內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地紛紛投資興建LNG項目,這些項目將最終構成一個沿海LNG接收站與輸送管網。  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保障經濟的能源動力卻極度緊缺。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石油、天然氣只佔到很小的比例,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 中國叉車配件市場的發展和趨勢
    隨著叉車整機的快速發展,與此相呼應的,是叉車配件市場的不斷擴大,這意味著在未來,叉車配件潛力無限,挑戰與機遇並存。欲成功者,必須順應市場趨勢,緊跟時代步伐,那麼,叉車配件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呢?
  • 2017年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峰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大會報告圍繞儀器儀表行業難點、熱點問題展開,內容包括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對於行業發展機遇、挑戰的戰略思考,也包括企業經營管理、併購實踐、產業與資本深度融合、行業運行形勢分析、技術和市場趨勢預判等方面的心得和經驗。儀器儀表發展峰會旨在引導儀器儀表企業提升整體實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 電工儀器儀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
    我國電工儀器儀表產品是國內儀器儀表行業中惟一進口較少的產品,並且有一定批量出口。一些企業在高技術含量產品上加大投入力度,開發能力逐步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逐步完善,並取得國際認證。企業兼併組合後形成規模化,成本逐步降低。
  • 2020年中國石油鑽機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1年中國石油鑽機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通過石油鑽機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石油鑽機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石油鑽機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石油鑽機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2020-2026年中國催化劑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催化劑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催化劑行業企業準確把握催化劑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催化劑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是催化劑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催化劑行業發展趨勢,洞悉催化劑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