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2020-11-30 網易財經

(原標題: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鄭彬 盛勤)7日,英國石油集團(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北京舉行的2016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中文版發布會上表示,天然氣發電市場增長、LNG重要性的提升以及競爭格局的變化是去年以來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的三大趨勢。

戴思攀表示,儘管天然氣的非電力需求增速放緩,但由於去年以來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下行,使其在發電領域對煤炭的替代作用越來越顯著,特別是在美國。2015年,天然氣首次取代煤炭成為美國國內發電的首要燃料。

戴思攀指出,LNG在世界天然氣市場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去年以來,以日本、韓國為代表的亞洲LNG市場需求增速放緩,亞洲市場LNG價格已經開始與歐洲市場趨同,貿易商對價格的敏感度在提升,LNG相比於管道氣的靈活性得以凸顯,LNG正在讓天然氣市場逐步成為一個全球統一的市場。

他還表示,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市場格局變化仍在進行,俄羅斯作為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也在採用「價格戰」的方式確保市場份額。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一直採用與油價掛鈎的方式定價,但從2014年以來的數據看,俄羅斯實際出口價格顯著低於油價掛鈎指數,與歐洲現貨價格接近。這一局面與歐佩克採取不減產的方式對抗美國緻密油類似,對天然氣的市場價格將形成長期的衝擊。

2016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5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速為1.7%,高於2014年的0.6%,但仍略低於十年平均值2.3%;其中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為4.7%,遠低於十年平均值15.1%。生產方面,美國仍是全球天然氣供應增長的引擎,產量較2014年增長5.4%,達到5111億立方米,俄羅斯則小幅下滑1.5%至5801億立方米。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始創於1951年,每年發布一期,已連續發布65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能源數據統計刊物之一,也是能源行業統計分析最常用到的數據來源之一。

(原標題: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鴿派聯儲與強勢美元
    原標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鴿派聯儲與強勢美元「動極生靜,動不舍靜。」 9月19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波瀾不驚,25bp的降息如期落地。會議之外卻暗潮湧動,市場預期大起大落,美元指數一波三折。我們認為,以本次會議為起點,至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將進入「動中有靜」的盤桓階段。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房地產市場呈現結構分化趨勢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近幾年的樓市調控旨在引導房屋向居住屬性靠攏。未來商品房市場份額料縮小,將居住和投資屬性進行一定程度分層。從現階段看,推出房產稅的時機還不成熟。若熱點城市房價繼續上漲,不排除地方會出臺相應政策以穩定市場;長期來看,長效調控機制下的樓市會朝著健康平穩方向發展。
  • bp: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0.5% 淨零面臨挑戰
    北極星大氣網訊:bp於6月17日發布了《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第69版(以下簡稱「《年鑑》」)。《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年鑑》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減緩至1.3%,為上一年度增長率(2.8%)的不到一半。
  • 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相繼出走...
    12月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光大證券研究所上榜2019年新財富的化工、輕工和紡織服裝、家電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同一時期,胡雅麗也已經離任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此前,5月,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回到中金公司;8月,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離職前往中金公司,擔任首席宏觀分析師。
  • 喆薦|首席經濟學家眼中的2021全球和中國經濟九大特徵
    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教授從9個方面談了他對2021年的看法和觀點。01全球經濟漲幅「高開低走」世界經濟可能於2021年下半年迎來整體性復甦。
  • 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1-**月,全國天然氣產量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天然氣進口量293億立方米,增長3.5%;天然氣消費量906億立方米,增長2.1%.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天然氣價改"三步走"戰略在**年**半年提前完成。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LNG冷能利用技術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總體利用程度不高。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對我國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液化天然氣
  • 重磅:知名經濟學家孫明春再出江湖!出任海通囯際首席經濟學家
    今天,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正式履新海通國際(665.HK),成為其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將主要負責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分析,進一步提升海通國際整體研究能力,為公司的戰略發展及資產配置出謀劃策。
  • 全球與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一、2016-2026年全球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全球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量、表觀消費量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六節 2016-2026年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供需現狀及預測分析    一、2016-2026年中國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月,液化天然氣進口253 萬噸,同比上升96.12%,環比增長11.94%;1-**月,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1787 萬噸,同比增長25.60%。
  • 2018年海洋工程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未來將呈現大型化、作業...
    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高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已經成為石油、天然氣全球第一大國,對外依存度分別上升至69.8%和45.3%,提升我國油氣開採水平,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海工裝備製造水平較發達國家主要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未來我國海工裝備份額將進一步上升,應對海工裝備大型化、作業環境複雜化的發展趨勢。
  •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發展趨勢    【慧聰供熱採暖網】 根據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近20年 來,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呈現顯著增長,但發電結構並未得到優化,2017
  • 民生加銀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鍾偉:2021年,穩利率、強匯率、緊信用
    來自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的管理人員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境內外環境變化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共同展望未來資本市場新機遇與新發展。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善輝在致辭中表示,基金公司長期業績穩定能夠較好地提升專業投資價值、突出基金的可比性及投資風格等。
  • 8位首席經濟學家把脈中國經濟: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房地產...
    中國證券業協會於2018年12月25日組織召開第一次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季度例會,來自申萬宏源證券楊成長、中泰證券李迅雷、中信證券諸建芳、湘財證券李康、東方證券邵宇、新時代證券潘向東、大成基金姚餘棟、富國基金袁宜等8位首席經濟學家以及5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參加會議。
  • 天然氣商用車市場空間廣闊 創新驅動致遠裝備高質量發展
    隨著我國 天然氣商用車市場快速發展,天然氣商用車的產銷量迎來了較大增長。2015年至2019年,我國天然氣商用車產量由22,105輛增長至89,783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96%;天然氣商用車銷量由22,285輛增長至87,869 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91%。
  • 天然氣儀表發展不能只看市場趨勢
    隨著溫度的降低,美國天然氣出現了供需平衡跡象。在此前,美國天然氣市場一直處於疲軟狀態,而價格也隨之下跌。據分析,美國天然氣價格的下跌過猛,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及其他工業機構的需求回升,同時也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儀器儀表的上升。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讓資本市場更好地「輸血...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訊 日前,由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博士撰寫的《再創均衡》,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作為年度重要經濟類圖書出版。陳靂介紹,《再創均衡》通過對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微觀經濟、產業經濟、科技轉型、金融供給制改革以及海外市場的分析,提出「資本市場能夠更好地給實體企業進行『輸血』,提供穩定的金融支持,推動我國戰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未來如何形成一個持續健康的金融機制,具有參考借鑑價值。
  • BP:2018年的全球碳排放令人失望
    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坦言。   從何而來的碳排放?   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增長成為2018年最為關鍵的特點,疲軟的GDP增速和持續走強的能源價格並沒有阻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究其原因,首先從能源消費角度來看。《年鑑》指出,能源需求在2018年增長2.9%,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長來自中國、美國和印度三國。
  • 2019年前11月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民營企業為...
    2、中國對外貿易行業三大看點分析——看點一:11月進口由降轉升,反映國內需求改善2019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8.5萬億元,增速保持平穩,同比增長2.4%,與前10月增速保持一致。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原 銀行 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在接受上證報時表示,11月數據中進口反彈較為明顯,主要得益於國內穩增長措施進一步加碼,加之天氣較暖的因素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