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薦|首席經濟學家眼中的2021全球和中國經濟九大特徵

2021-01-15 騰訊網

#導讀

從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二次被攻佔,到歐洲22國出現新冠變異病毒,2021的有點糟心的開局之後,是風雨之後的見彩虹,還是山雨欲來前的風滿樓。

1月6日,川普的支持者攻入國會大廈,這是美利堅合眾國建國以來國會大廈第二次被攻佔。上一次發生同樣的事情,還是在1814年第二次獨立戰爭時期,英國人不僅佔領了國會大廈,甚至火燒了白宮。可以說,這是美國過去200年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本土被他國侵入。

1月7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目前在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負責的53個國家中,已有22個國家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變異病毒傳染性更強,引發病症的嚴重程度並無變化。如果不加強控制以減緩其傳播,將對當前已承壓的醫療系統產生更大影響。

同一天下午,履新還不到4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東京都及周邊的神奈川縣、埼玉縣和千葉縣從1月8日起實行緊急狀態。而這位日本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平民首相」,不久前還因為抗疫不利,其支持率就從78%暴跌至38.6%,刷新了日本政壇支持率下跌最快幅度最大的記錄。

然而,面對著世界的紛亂,美國卻在1月7日詭異出現大漲,三大股指齊創盤中與收盤新高,納指史上首次突破13000點關口,並帶動全球包括股市、原油以、期貨以及債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疫苗功效不明、新冠變異、美國政局動蕩……,在一系列並不具備喜慶意味的關鍵詞圍繞下的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會出現哪些變壞,在動蕩之下危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我們還有那些機會。

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教授從9個方面談了他對2021年的看法和觀點。

01

全球經濟漲幅「高開低走」

世界經濟可能於2021年下半年迎來整體性復甦。全球疫情可能在年中後步入拐點,美國經濟轉為中強度復甦將帶動世界經濟逐步回歸疫情爆發前水平,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可能出現「先高后低」的數值。

02

房地產、金融最先「醒來」

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首先是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不同步;其次是全球製造業恢復快於服務業;再次是房地產、金融市場較實體經濟復甦更快;最後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不同步。

03

進出口貿易迎來契機

三重深層因素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素市場改革。被動去庫邁向主動補庫帶動企業盈利改善,2021年我國將邁向新一輪主動補庫周期,預計將延續7-17個月。美元走弱推動全球經濟回暖,「雙赤字」預示著2021年美元大概率趨勢性走弱,從而推動全球貿易擴張,帶動中國進出口貿易。

04

三駕馬車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內外需共推經濟走上趨勢性運行軌道。製造業投資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與之相關的「新基建」投資也將加碼;出口增長前快後穩,進口增長將明顯加快;經濟繼續復甦和構建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消費加快修復。

05

CPI數值被控制在3%以內

物價波動逐步回歸經濟基本面。CPI運行大概率回正後走穩,全年控制在3%以內,PPI則逐步上行。物價整體水平將保持溫和上漲的格局,給貨幣政策的運作提供了充裕空間。

06

企業中長期信貸逐漸取代發債融資

金融市場運行逐漸趨向常態。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帶來了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融資利率的下行;在需求回升同時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降低,促進了居民和企業融資規模的上升;隨著企業債券融資利率的上升,企業發債融資規模將逐漸下行;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可能相對平穩。

07

人民幣匯率升值呈現先弱後強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中繼續升值。在多因素推動下,人民幣升值動力可能會先強後弱。上半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可能衝高至6.1左右,下半年最低可能回落至6.6左右,整體的中樞運行區間在6.4上下,在可以接受的區間範圍。

08

宏觀與財政新政釋放穩定與積極信號

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財政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和適度;住房政策注重從金融源頭管理需求。

09

新基建、高端製造業和大消費成產業新政重點關注對象

產業政策重點關注新基建、高端製造業和大消費。主要方向包括: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拓展民間投資空間,提升消費能力以擴大內需。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
  • 五大首席看2021:宏觀經濟將這樣表現
    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宏觀調控著力長遠問題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2021年,宏觀經濟又將如何演繹?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要充分肯定疫情後我國經濟恢復取得的成果,諸如疫情防控、「六穩六保」等一切措施使得中國經濟率先得到恢復。
  • 德銀首席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將「令人印象深刻」_《參考...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8日刊載題為《德意志銀行:中國經濟復甦可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但美國是絆腳石》的報導稱,德意志銀行一名經濟學家說,中國經濟正在改善,可能會出現「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增長——但美國是可能破壞這種復甦的最大風險。
  •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中國經濟明年或增長8.2%,內需回暖成...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中國經濟明年或增長8.2%,內需回暖成關鍵因素 本文來源 《財經》新媒體 2020-11-25 16
  • 重磅:知名經濟學家孫明春再出江湖!出任海通囯際首席經濟學家
    今天,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正式履新海通國際(665.HK),成為其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將主要負責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分析,進一步提升海通國際整體研究能力,為公司的戰略發展及資產配置出謀劃策。
  • 8位首席經濟學家把脈中國經濟: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房地產...
    中國證券業協會於2018年12月25日組織召開第一次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季度例會,來自申萬宏源證券楊成長、中泰證券李迅雷、中信證券諸建芳、湘財證券李康、東方證券邵宇、新時代證券潘向東、大成基金姚餘棟、富國基金袁宜等8位首席經濟學家以及5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參加會議。
  • 世界頂尖經濟學家雲集首屆「富通全球經濟高峰論壇」
    魯裡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教授是前美國白宮高級經濟學家,為美國總統辦公室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之一,聯同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暨負責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林毅夫教授出席本次論壇。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
    連平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    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植信投資研究院  2021年1月6日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2021年,全球疫情將如何演繹?世界經濟能否走向較為穩定的復甦?有哪些深層因素會推動中國經濟繼續恢復?中國經濟增長能否回歸趨勢性運行軌道?
  • 七大經濟學家聯合打造CFRSR:中國宏觀經濟風險和信貸風險有所下降
    金融危機10年後,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與此同時,全球經濟、金融市場關聯性高度加強。外部經濟金融波動對中國經濟金融衝擊大大加強。反觀國內,中國金融風險仍處於高位。近期穆迪還下調了中國信用評級。  當前中國金融風險敞口有多大?
  • 民生加銀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鍾偉:2021年,穩利率、強匯率、緊信用
    2020年11月26日,民生加銀基金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在雲南成功舉辦。來自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的管理人員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境內外環境變化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共同展望未來資本市場新機遇與新發展。
  •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鴿派聯儲與強勢美元
    一方面,由於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尚未失控,前期超調的降息預期開始逐步修正,對美元指數產生上行推力。另一方面,全球避險情緒漸次降溫,對美元指數形成下行壓力。在兩大因子的博弈對衝之下,美元指數的波動料將加劇,而中樞水平則有望保持平穩。受此影響,中國政策料將轉向「靜中求動」。隨著人民幣匯率穩步走向新均衡水平,國內「新型」降息的窗口預計將在四季度打開。
  • 中國實現全球主要經濟體唯一正增長,期待2021十大預言
    順周期板塊,包括金融板塊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和經濟復甦有關。中國11月製造業PMI升至52.1,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預期為51.5,前值為51.4,11月非製造業PMI升至56.4,預期為56,前值為56.2,可見經濟已經逐步復甦,PMI是領先指標,預示著未來兩三個月我國經濟鏈還會繼續改善,這將是推動周期板塊回升的一個鏡面基礎,也是推動A股市場走出慢牛長牛行情的經濟面支撐。
  • 7本頂級經濟學家著作,帶你看透全球經濟形勢-虎嗅網
    作為一個普通人,宏觀經濟究竟怎樣影響你的個人決策?創新帶來的興盛如何使「庶民」如何獲得自己的美好生活?全球頂級經濟學家著作書單,帶你看透應對動蕩經濟的解決之道。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首席教授。因在不對稱信息市場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與另位兩位經濟學家共同分享了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宏觀經濟學家管清友: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和三個不確定性
    在2020年12月30日廈門舉辦的「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上,宏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以「出清的尾聲」為題,復盤了從2017年開始、到2021年基本結束的中國金融市場「出清史」。演講中,管清友給出了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弱復甦」、「穩政策」、「強改革」,提出了三個不確定性:「疫情風險」、「數據風險」和「疫苗風險」。
  • 王慶:摩根史坦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王慶 摩根史坦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簡介:王慶在加入摩根斯坦利之前,曾擔任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和策略主管,另外他還曾經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6年,負責分析亞洲、東歐以至中東地區成員國的經濟情況。王慶持有美 國馬裡蘭大學CollegePark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主修國際經濟與公共財務。
  • 連平:四重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 協同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今日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四重深層次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協同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展望明年全球經濟走勢,連平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
  •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宏觀經濟政策組合均衡發力,結構性轉型...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何劍嶺圖片來源:攝圖網11月22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證券業高峰論壇」上,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伍戈博士發表了名為《實體與貨幣展望》的主旨演講
  • 邢自強: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來源:《財經》雜誌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在消費和製造業投資等內生動力支持下,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望從今年的2.3%躍升至明年的9%,徹底走出疫情影響,拉動全球復甦。隨著明年二季度通脹溫和復甦,政策刺激將順勢退出,預計社融增速和廣義財政赤字將比今年回落,宏觀槓桿率企穩圖/法新文 | 邢自強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率先復甦,供給恢復快,建築施工和出口兩大板塊強勁復甦,總產出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 溫鐵軍:中國經濟學家也不都是吃乾飯的,林毅夫就很有水平
    -----佐利克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現高速度發展,而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經濟理論和發展觀點不斷湧現。 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在各種平臺甚至在網絡上,時不時就有"經濟學家"對中國發展的某些方向和問題進行分析和研判,最有代表性的是那些所謂金融專家對中國股市所進行的預測,不斷引起人們對經濟學家的普遍吐槽。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環亞數字經濟研究院李文龍表示,中國經濟自2020年一季度之後呈現「V」形反轉,四季度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經濟活躍水平,中國經濟運行周期在整體上領先全球3個季度,因此,儘管政府投資受財政收入下降拖累,但出口超速增長,加速了中國經濟在四季度的全面恢復。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將繼續沿著「V」形曲線上升到頂點,自二季度之後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預計全年GDP增速在7.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