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四重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 協同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2021-01-10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今日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四重深層次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協同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回升。

  展望明年全球經濟走勢,連平表示,全球疫情很可能在明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下半年,世界經濟有望走向較為穩定的復甦,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復甦進程並不同步:美國經濟下半年有可能出現中度復甦甚至強復甦,有望於2021年底回到疫情前水平;受疫情反覆和英國脫歐影響,歐元區經濟上半年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下半年逐步開始弱復甦;日韓經濟2021年回溫可能持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中,東協國家經濟復甦確立,但力度偏弱,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恢復情況則依然不容樂觀。

  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前景,連平分析指出,2021年四重深層次因素將產生共振效應,協同支持經濟穩步回升。一是宏觀政策「三性」(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效應顯現。已落地的宏觀政策,其效果在2021年將逐步顯現;未落地的項目將進一步實施。這些都將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進一步復甦。二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開啟未來5到15年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序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隱含要求未來15年中國每年經濟增速保持在5%上下,相關政策將會陸續出臺。三是從被動去庫邁向主動補庫帶動企業盈利改善。中國目前處於被動去庫階段,2021年將邁向新一輪主動補庫周期,預計將延續7-17個月,帶動企業利潤上行。四是美元走弱推動全球經濟回暖。從美國「雙赤字」等先行指標判斷,2021年美元大概率趨勢走弱。弱美元下全球貿易有望加速復甦,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回暖,給中國帶來新的出口需求。

  植信投資研究院今日在上海發布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潮平岸闊 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乘風破浪》。報告稱,在經濟復甦、基數效應等因素影響下,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呈現出「前高后低」走勢。2021年前兩個季度,中國經濟將迎來高速增長,一季度實際GDP增速可能達到12%-14%,此後逐步恢復到趨勢性運行軌道。預計2021年全年GDP增長8.8%左右。

相關焦點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整體而言食品項供需不存在顯著缺口,四季度起基數效應、成本傳遞及可能存在的突發性因素將成為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圖 2 食品網上零售維持高位,其他商品觸底回升從工業生產端看,上、中遊行業受到經濟驟降帶來的衝擊更為嚴重,後續伴隨逆周期調控和經濟「V」型反彈企穩回升。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
    2.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首先是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不同步;其次是全球製造業恢復快於服務業;再次是房地產、金融市場較實體經濟復甦更快;最後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不同步。  3.三重深層因素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素市場改革。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疫情防控的錯位和政策救助的差異,發達國家加大了從中國進口力度,使世界暫時恢復到2008年之前「中國生產,西方消費」的狀態。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
  • 喆薦|首席經濟學家眼中的2021全球和中國經濟九大特徵
    疫苗功效不明、新冠變異、美國政局動蕩……,在一系列並不具備喜慶意味的關鍵詞圍繞下的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會出現哪些變壞,在動蕩之下危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我們還有那些機會。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教授從9個方面談了他對2021年的看法和觀點。
  • 什麼是市場共振?引起市場共振的因素有哪些?
    江恩認為:當市場的內在波動頻率與外來市場推動力量的頻率產生倍數關係時,市場便會出現共振關係,令市場產生向上或向下的巨大運動,這一理論在外匯市場得到驗證。  在外匯市場,引起市場共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基本面共振:即通過經濟數據、利率水平、重大政治經濟事件等為依據得出某種貨幣將要上漲或下跌的判斷,並把這一依據放到市場中去驗證。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 1月8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預測中心」)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發布會上,預測中心發布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投資、消費、進出口、國內物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房地產、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年度預測值。主要預測結果如下。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預計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為3.2%,第二產業增速為9.5%,第三產業增速為8.4%。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9、3.3和0.3個百分點。
  • 我國GDP2020年將破百萬億 經濟復甦深化
    步入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仍存在許多積極因素,出口和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拉動因素。四季度增速或超6%2020年,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總量也將實現歷史性突破。國家統計局對2019年GDP進行最終核實的數據顯示,2019年GDP現價總量為98651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4350億元。
  • MBM視野 |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2021年展望
    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內外雙驅」仍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內部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將發生切換,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將有所減弱,明年分別增長5.8%和5.3%;在「雙循環」戰略構想下,製造業投資有望加速改善,消費亦將溫和修復,兩者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上升,2021年同比增速將分別達到6.1%和15%。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數據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曲源)近日,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舉行2021中國經濟預測發布與高端論壇。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表示,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2021年上半年受低基數影響各項經濟指標將保持高增態勢,下半年將逐步回歸近年正常增速水平。
  • 五大首席看2021:宏觀經濟將這樣表現
    2013年中國經濟開始回調,2015年開始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四季度經濟開始回升,2017年增速回升到6.7%,2018年一季度經濟表現仍較好。2018年二季度中美貿易摩擦、民營企業問題開始出現,市場開始悲觀,2019年國家採取大力措施,但經濟增速依然下行,僅獲得6.1%的增長。因此,不能簡單認為,現在出現了後疫情時期的恢復,經濟反而比之前更樂觀。
  • 中信證券2021年股市、經濟、全產業策略來了!
    摘自《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再展宏圖》  02丨海外宏觀經濟展望與資產配置:全球經濟「共振」復甦  核心觀點:  基準假設下,預計2021年Q2-Q3新冠疫苗大規模應用將助推全球經濟快速修復至2019年水平,主要發達國家需求很可能出現「共振」復甦。而美歐「財政貨幣化」趨勢仍將維持,貨幣寬鬆拐點尚未到來。
  • 華泰證券2021年策略:A股仍在「牛背」上 以大宗為盾、製造為矛
    年更高,搭配上大規模解禁,將對A股產生怎樣的影響?若2021年疫苗投產、全球經濟共振修復,則供需不匹配的狀況可能更加凸顯,也即產出缺口將向上,指引通脹水平回升。  從國際環境來看,貿易政策的雙向假設下,都對應通脹水平大概率回升。
  • 「招商銀行|2021年展望③」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
    此前我們已經為您推送了招商銀行研究院《從頭越——2021年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的第一、二部分。本篇為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更多精彩之後將陸續推送,敬請期待。若疫苗快速起效,將提振明年美歐經濟增速2-3個百分點。基準情形下,明年美國經濟增速為4.3%,歐元區為5.3%。但若剔除基數影響,僅考慮增長動能,美歐經濟或再度呈現出「美強歐弱」的格局。■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
  • 【世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速將於2021年回升至7.9%】世界銀行當地...
    2020-07-29 13:19:13來源:FX168 【世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速將於2021年回升至7.9%】世界銀行當地時間28日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中說,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大幅萎縮,90%以上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人均收入下降。
  • 2020年CPI穩在2.5% 新年消費價格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11月份同比下降0.5%,12月份轉為同比上漲0.2%,但仍在較低的區間。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4大力量。1、疫苗研製的成功及其廣泛運用將在大概率上決定2021年全球疫情將得到逐步控制,從而保證全球經濟將得到穩步復甦。但這種復甦將使中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複雜化。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接下來,物價可能受季節性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有所波動,但總體上有條件保持穩定。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2020年12月份,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2020年12月份,各地區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
  • 宏觀經濟研究:哪些「慣性」在2021可能被打破?
    與 3 季度相比,地 產和基建投資增速相對平穩,總體消費穩步復甦、其中可選消費強勁。此外,11 月製造業 投資同比增速回升至 12.5%、成為新的「亮點」。 往前看,隨著春節臨近,我們預計 2021 年 1 季度中國消費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這意味著短期消費環比增長將繼續明顯強於趨勢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