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小夥伴都注意到
家裡購買的冰箱
在出廠時冷凍室都會被設置在-18℃
有些家庭主婦、家庭煮夫們
會覺得-18℃太冷了
想調高一點
為什麼是-18℃?
其實,這個溫度很有深意
江蘇疾控的專家們建議,不要調
打開冰箱冷凍室,一股白霧冒出來。冷凍室很冷,這是常識,但王女士發現,自家冰箱冷凍室溫度竟然在-18℃。「這麼低,不是很費電嗎?」於是王女士試圖將溫度調高一點:「零度就結冰,那我調-5℃肯定就夠了呀!」
不過,王女士這個提議遭到了老公的反對,「廠家出廠肯定算過的,有他的道理,這個錢省不得!」
疾控專家解答:
1,純水在0℃結冰,但食物不是
食物中的液態水是細菌滋生的溫床,所以,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就要儘可能的將食物中的水給凍起來。那冰箱冷凍室是不是只要零度以下便可達到這個目的呢?
水的結冰溫度的確是零度,但那是指純淨的水。而食物中除了水,還含有大量的鹽、糖、蛋白質等物質,這使得它們的結冰溫度發生變化。
例如1升含有35克鹽的海水,大約需要-1.33℃時才會結冰,而牛肉薄片在-4℃時,也只有70%的水分被凍結。因此,簡單將冷凍室設置為零度可遠遠不夠。
2,速凍讓食物快速度過「冰晶生成帶」
冷凍室最常放置的食物便是肉類。肉類的冷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冰晶的大小、分布以及形態均與冷凍過程密切相關,從而直接影響到肉類解凍後的品質。
通常將肉降溫到零下1度至零下5度時大多數水分會在這個溫度結成冰,因而這個溫度區間叫做「冰晶生成帶」。生活中想要冷凍肉類最好低溫速凍,這樣肉類溫度下降較快,在冰晶生成帶停留的時間較短,生成的冰晶數目多且細小均勻,對細胞損傷小,蛋白質變性程度低等,有利於保持肉質的原有營養和口感。
3,-18℃才能防住頑強嗜冷菌
那為何非要-18℃呢?其實,溫度調至-18℃還有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對抗冷凍食物的另一個敵人——嗜冷菌。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冰箱中的低溫會抑制細菌生長,但調查發現有46%的家庭冰箱內部細菌仍然超標,這其中包括了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這就是嗜冷菌在作怪了,一般的嗜冷菌在-10℃至-12℃就會停止生長,但有些頑強的嗜冷菌要達到-15℃,甚至-18℃時才會停止生長。所以,冰箱冷凍調到-18℃可以對抗嗜冷菌。
4,-18℃可以有效抑制酶的活性
食物變質不僅僅只是細菌的作用,食物自身還含有各種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食物內部發生的各種化學反應也是變質的原因之一,保存食物最好也能抑制酶的活性。
溫度對這些酶的影響很大,大多數酶在30~40℃時活性最大,高溫可以使酶徹底失去作用,但低溫只能讓它們暫時失去活性,通常-18℃可以有效抑制酶的活性。但也有個別漏網之魚,它們在-29℃時依舊保持著輕微的活性。
總之,冷凍室的溫度越低,食物保存的時間就會越長,但由於溫度降低,耗電量也會隨之升高,經過權衡-18℃是最經濟的冷凍溫度。
所以,
別再隨意調高冷凍室的溫度哦!
不想錯過我們的每日推送,
快來給」南京十八頻道」標星吧!
點開圖,看得更清楚
想了解南京十八頻道更多動態?
加十八客服小木微信吧!
(微信號:nj18ch001)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