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均24.2分6.2個籃板4.3次助攻,英格拉姆在本賽季截至目前交出了如此數據並成功入選NBA全明星陣容字母哥隊。這些都很符合人們對於一個榜眼秀的觀感,但這事詭異就詭異在直至生涯第四個賽季,人們期待中的「那個男人」才姍姍來遲。
特別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位雲球迷,看到一支昔日的王朝球隊處於後科比時代的低谷時,很難想像如此「肥沃」的土壤,會讓一位帶著滿滿天賦和高順位標籤進入聯盟的球員在前三個賽季養成失敗——在某種程度上是失敗的。
揠苗助長的三年
2016年NBA選秀大會,百廢待興的紫金軍團用榜眼籤選中了素有「小杜蘭特」之稱的布蘭登·英格拉姆。但打完新秀賽季之後眾人大跌眼鏡,場均9.4分4個籃板2.1次助攻哪像是一個榜眼秀該做的事情啊,要知道他的模板杜蘭特在處子賽季就已經交出了20.3分4.3個籃板2.4次助攻的準全明星數據。人們試圖為英格拉姆辯解:「鶯歌並沒有像杜蘭特彼時的無限開火權,練級速度自然要慢一些。」
升入二年級之後,英格拉姆的基礎數據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場均已經能夠貢獻16.1分5.3個籃板3.9次助攻,而且越來越多的開始扮演組織前鋒的角色。但一看到杜蘭特二年級時交出的25.3分6.5個籃板2.8次助攻的數據,人們還是對這位後科比時代肩負王朝崛起重任的榜眼秀產生了些許失望感。「沒關係,只要他保持這樣的進步幅度,下個賽季還是我們的小甜甜。」人們再度試圖辯解。
生涯第三年,「聯盟第一人」勒布朗.詹姆斯空降天使之城,英格拉姆又迎來了新的考驗。縱使詹姆斯表達了對以英格拉姆為首的這批年輕人的耐心,但「贏下當下」壓力直到詹姆斯受傷之前都一直縈繞著紫金軍團。結果在這個賽季,英格拉姆場均「只」能貢獻18.3分5.1個籃板3次助攻,幾乎原地踏步,讓之前為他辯護的一部分人都開始動搖了。
在湖人的三年生涯裡,英格拉姆受到了無數的質疑,我們也可以找到無數的理由為他辯解,比如沃頓的「平均主義」、隊內定位不明確、與詹姆斯的不兼容、突如其來的傷病。但歸根結底,英格拉姆是被「天使之城」的巨大壓力所束縛了,他在場上的行為表現都會被球迷一幀一幀拆開了細品,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口誅筆伐,這不是誰都能承受的,何況是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
所以英格拉姆的「揠苗助長」一直是在揠苗助長的環境下生長的,而這種揠苗助長更多是源自於精神層面,在這樣的壓力下英格拉姆在新秀賽季一度患上了抑鬱,萬幸他並沒有被擊垮,「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這都將成為他未來的寶貴資源。
「曲線救國」命中「壓哨投籃」
回歸現實,湖人終究還是對英格拉姆失去了耐心,再加以濃眉哥「擠眉弄眼」的契機,湖人毫不猶豫將多年擺爛的籌碼(包括英格拉姆)送到了鵜鶘。但人們對於英格拉姆新的擔憂來了:他能跟狀元郎錫安兼容嗎?
不過錫安在夏聯的受傷延緩了人們的擔憂,也讓英格拉姆獲得了「喘息」的機會。2019-2020賽季首秀,英格拉姆交出了22分5個籃板5次助攻的數據,哎呦有點東西?在接下來兩場比賽中,英格拉姆更是交出了25分8個籃板3次助攻、35分15個籃板5次助攻的數據。
這一次,英格拉姆沒有再讓追隨他的球迷失望 ,賽季場均24.2分6.2個籃板4.3次助攻的基礎數據和59%的真實命中率,項項都是職業生涯新高。於是我們發現,英格拉姆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英格拉姆了,但他卻又是以前的那個英格拉姆。
其實在湖人生涯最後一個賽季的後半段,英格拉姆已經有了崛起的跡象,彼時球隊因為交易流言而人心惶惶,但只有英格拉姆「不為所動」,打得反而越來越好,似乎想通了什麼,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英格拉姆已經「進化」了。所以,雖然英格拉姆休賽期訓練非常刻苦、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我還是傾向於認為英格拉姆如今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上個賽季後半段的慣性延續,直到本賽季徹底釋放。
本賽季是鶯歌新秀合同的最後一季,如果表現不符合預期,他接下來的職業生涯將會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這種壓力他不可能感受不到。而帶著這種壓力打出如今的這樣的表現,湖人生涯的三年曆練是有價值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雖然英格拉姆沒能在湖人為自己加冕,但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往成功的道路也絕不會只有一條。英格拉姆在鵜鶘完成的「曲線救國」,讓湖人和鵜鶘實現了雙贏,而在新秀合同的最後一年命中「壓哨投籃」,也讓他未來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英格拉姆本賽季是如何「鷹擊長空」的?
除了基礎數據肉眼可見的提升之外,英格拉姆本賽季是如何「鷹擊長空」的?
一.進攻招式
▲本賽季英格拉姆提升了轉換進攻的產量,他的快攻得分也排到了聯盟第13位,但他的得分效率卻有了一定的下滑。相較於字母哥、詹姆斯這樣身體勁爆的轉換好手,英格拉姆顯然在身體素質上還有提升的空間,以及在轉換風暴中冷靜的頭腦。
▲同樣的還有面框單打,從上賽季的場均2.7個回合提升到了本賽季的場均3.1個回合,得分效率有一定的下滑,不過依舊能好於聯盟72.2%的球員,還算不錯。以英格拉姆的天賦,相信未來他可以兼顧產量和效率。
▲擋拆後持球是英格拉姆進攻招式中佔比最高的,從上個賽季的場均4.8個回合提升到了本賽季的場均5.3個回合,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提升產量的同時還提升的效率,本賽季已經比59.6%的球員要好。不過如果鶯歌還要把擋拆作為主要進攻手段的話,還需要繼續提升效率。
▲英格拉姆的背身單打次數從上賽季的1.7次降到了本賽季的0.8次,效率更是下降明顯,好在這種進攻招式佔比不高,不會影響他的整體效率。
▲重點來了,本賽季英格拉姆的定點投射從上賽季的場均2.5個回合飆升到了本賽季的場均4.8個回合,效率更是猛升,如今已經比聯盟78.9%的要好,而上個賽季只比聯盟27.2%的人要好。鵜鶘隊比上賽季的湖人隊有著更好的場上空間,讓英格拉姆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手遞手、空切、無球繞掩護這些無球進攻手段,英格拉姆的產量不高,但效率還比較可觀,跟上賽季相比也有一定的提升。不過隨著錫安的復出,英格拉姆需要去提升自己無球進攻的產量,從而使兩人更加兼容,這也是很多球隊的煩惱。
總結:英格拉姆持球進攻的效率還有提升的空間,無球進攻的產量有待提高,而他的定點投射是他本賽季完成進化的最關鍵因素。
二.出手區域
▲英格拉姆禁區內的得分效率跟上賽季相差不大,但是他「頭鐵」被帽的問題似乎沒有太大的改善,身體對抗還是他未來繼續要鑽研的課題。
▲禁區外油漆區內的命中率下降明顯,本賽季被帽的次數甚至比上賽季更多。
▲英格拉姆的中距離產量以及命中率相較上個賽季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這個小球時代,像英格拉姆這樣鑽研中距離的人已經不多了。不過有一說一,英格拉姆在這方面距離他的模板杜蘭特還有一定的差距,要知道上上賽季杜蘭特的中距離命中率可是有49.4%.
▲本賽季對英格拉姆進攻加成最多的毫無疑問就是三分球了,無論是左側底角、右側底角還是其它三分出手區域,英格拉姆無論是產量還是效率都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英格拉姆的三分出手數由上賽季的場均1.8次提升到了本賽季的場均6.3次,命中率從33%提升到了38.7%,再牛的預言家也不會預測到英格拉姆會在這方面取得了如此卓越的進步吧?
總結:中遠距離投射的爆發是英格拉姆本賽季取得卓越進步的關鍵,倒是與他身體對抗相關的一些數據變化不大,現階段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打法,揚長避短。而在未來真正練就身體對抗的時候,就是英格拉姆大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