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蟲奇異生殖方式:兩個精子把卵子核DNA踢出

2021-01-09 網易科技

2018-10-15 14:06:09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網易科技訊 10月15日消息,今日微博上有科普大V Ent_evo(果殼網編輯、科學松鼠會成員、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博士生)介紹了一種奇異的生殖方式:種間雜交的竹節蟲有20%概率會把兩個精子同時給一個卵子受精,把卵子的核DNA都踢出去,自己發育成正常的二倍體後代。

該結論引用了此前的論文《Chromosomal evidence of hemiclonal and all-paternal offspring production in Bacillus rossius-grandii benazzii (Insecta Phasmatodea)》。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竹節蟲交配後將卵單粒產在樹枝上,要經過一兩年幼蟲才能孵化。有些雌蟲不經交配也能產卵,生下無父的後代,這種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近期中科院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具有兩個父系基因組的孤雄小鼠,引發熱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終極生殖方式:孤雌生殖?
    那麼這種單性生殖的生殖方式有沒有在人的身上真正出現過呢? 單性生殖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生殖方式(目前的單性生殖指的是孤雌生殖)。在低等的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和低等脊椎動物中孤雌生殖是很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像蚜蟲、竹節蟲、薊馬,還有大家所熟知的蜜蜂(只有蜂后能生殖),甚至科莫多龍(ZW 型染色體)也出現過孤雌生殖的現象。 那麼,人有沒有出現過孤雌生殖的現象?
  • 探秘人造精子卵子:當皮膚細胞能變成生殖細胞
    但我認為這些研究都不如研究精子和卵子結合更有價值,因為後者可以製造出一個人類。並且,絕大多數時候造出的人都有兩隻胳膊和兩條腿。「這種精準度令人嘆為觀止。」培育「生殖細胞」的進展一直在加快。在日本,科學家們通過用尾部細胞培育的卵子培育出老鼠。中國科學家後來聲稱,他們已經確定了製造老鼠精子所需的準確的分子信號序列。
  • 雄性已多餘:兩個卵子也能繁殖後代
    近日,兩個卵子結合產生後代的研究一經發表,立即引起熱議,很多男性開始擔心自己的「生殖地位」會下降。事實上,男性的半邊天在一連串打擊下飽受壓力:Y染色體的消失、克隆動物的出現以及兩個卵子可產生後代。雄性動物會被「忽略」嗎?兩個卵子的結合,居然成功產出健康的幼鼠,整個過程無需雄性參與。
  • 人造精子卵子研製成功 有望十年內根除不育症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昨天,一位知名的科學家發表聲明,由於人工精子卵子的研製成功,醫學界有望在十年內根除不育症。安南託森,澳大利亞Monash生殖和生長發育學會不育症專家在倫敦的科學媒介中心說,具有生殖功能的人工精子和卵子不久將研製出來。
  • 不靠精子和卵子 也能繁育下一代了
    當一枚不知疲倦的精子歷經千難萬險,尋找到了那枚孕育在母親體內的卵子。他們相互碰觸,而這一碰觸,便釋放了一個生命的火花,一個新的生命就醬嬸兒誕生啦!千百萬年來,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被認為是高等動物新生命誕生的必經之路,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機制維持著生命的不斷繁衍,固有的生殖規律被認為很難改變。
  • 精子核DNA碎片率(DFI)與生育
    在男性不育的檢測中,除了精液常規以外,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是一項反應男性生育力的推薦指標,這個指標對評估男性生殖能力、制定助孕方案非常重要在人類生殖細胞中,男性精子核DNA主要的功能是將父方遺傳物質傳遞進入卵細胞。而要保證遺傳物質精確地傳遞給後代,則需要精子及卵細胞DNA 保持完整。
  • 精子與卵子的自由戀愛
    卵子從卵巢排出後大約經8~10分鐘就進入輸卵管,經輸卵管傘部到達輸卵管和峽部的連接點處(輸卵管壺腹部),並停留在壺腹部。如遇到精子即在此受精。人類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部位大多都是在輸卵管壺腹部。  成群的精子在運行過程中經過子宮、輸卵管肌肉的收縮運動,大批精子失去活力而衰亡,最後只有20~200個左右的精子到達卵細胞的周圍,最終只能有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
  • 人類卵子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還會額外「施恩」
    我們的身體已經進化出各種方式來選擇最強最多樣最相容的配偶,甚至連雌性的生殖道也會阻擋較弱的、不太受歡迎的「追求者」。  例如,生殖道的液體向下流動,從而迫使精子向上遊動,就像鮭魚產卵時一樣。Fitzgerald說,與此同時,雌性的免疫系統將精子視為外來入侵者,會像對待有害菌一樣對它們發起攻擊。
  • 兩卵子也能生育,同性生殖成為可能,男性是否會被淘汰?
    精子和卵子都是單倍體。當它們融合後就會產生正常情況下的雙倍體受精卵,可以進一步的分裂發育成胚胎。那麼,既然精子和卵子都是單倍體,精子和精子,卵子和卵子結合,同樣可以產生雙倍體,這種情況下,是否能夠產生可發育的胚胎呢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人造精子和卵子已經成為可能,將來一對夫婦甚至可以用皮膚細胞來懷孕,而不是非得從雙方體內提取精子及卵子。」全球醫生組織首席律師、生物學博士梁虹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皮膚細胞生育嬰兒有兩種路徑,一種是上述的克隆技術;而史蒂芬•希利爾所說的人造精子和卵子方式是第二種路徑,並不屬於克隆。「克隆是把細胞核移植到去掉細胞核的受精卵裡面,得到的是受精卵,不是配子。」
  • 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卵子,試管嬰兒,精子,缺失...
    原標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據《勞動報》報導: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已出生試管嬰兒500萬例以上。昨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滕曉明研究團隊發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通過基因測序,該院成功誕生世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
  • 精子競賽:又是一個關於人類生殖的男性幻想
    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研究人員透過顯微鏡不僅看到了卵子,還看到了精子,先成說於是演變成了一種新的、更為家長式的政治幻想:現在,哲學家和一些研究生殖的學生都認為,卵子只是個被動的容器,它只能等待著充滿活力的精子到來才能進行生育。那精子呢?每個精子的頭部都包含著一個預先存在的小人,確切地說,還是個小矮人。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在體外條件下,利用小鼠的皮膚細胞創造可以發育成精子和卵子的原始生殖細胞( PGCs )。為了證明這些實驗室培養的原始生殖細胞與自然發育而成的原始生殖細胞類似,研究者利用它們生成了卵子,進而創造小鼠生命。
  • 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圖片來源:南伊利諾伊大學   本報訊以色列與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類精子與卵子的前體細胞。儘管面臨著大量爭議和監管障礙,這一成就依然向著治療不孕不育症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項試驗利用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能夠分化成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一種再編程細胞——在小鼠體內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隨後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產下了活體後代。   研究人員在12月2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 研究:人造精子和卵子或將成為可能
    科學家已於近日製造出人造精子和卵子的雛形。這一醫療壯舉有望轉變人們對於年齡相關疾病和生育問題的認識。在取得初步成功後,研究人員認為同樣的程序能夠將成人皮膚組織培育成精子和卵子的前體細胞。應用這一研究成果則有望培育出與不孕不育症患者基因相匹配的生殖細胞,治療不孕不育症的前景也因此被看好。
  • 新研究發現女性卵子不僅會選擇強壯精子,還會選擇偏愛的男性精子
    女性排卵是生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這是一種自主性生理行為,排卵的時候女人並沒有感覺,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現實中每個女人都希望能跟自己喜歡的男人結合,生育出屬於兩個人的孩子,然而新研究發現不但是女人本身會選擇心儀的男人,女性的卵子也更偏愛選擇某些男性的精子。
  • 如果卵子沒有遇到精子,它會去哪?害羞也要了解一下
    ,就是排卵日,如果在這期間,卵子與健康的精子結合,就會發育成受精卵,如果受精卵可以安全著床,就能發育成個體,而這就是人類的發展初始。簡單說,我們人類就是生殖細胞發育而來的。精子和卵子有哪些不同?1、產生方式不同精子是由男性生殖器官而來,而卵子是由女性的生殖器官而來。
  • 生命秘方:科學家試圖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和卵子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培育卵子和精子,未來能替代正常的人類生殖方式嗎?我們暫時稱他為「B.D」先生,因為他的妻子在她的不孕不育博客「射空槍」中是這樣描述的。
  • 新研究:卵子會對某些人的精子更加喜愛,甚至為其「開後門」
    原來精子在不斷接近卵子之時,不同的精子能夠接觸卵子的機率是不同的,卵子只會對某些精子「開後門」,這又是為什麼呢?一、生物繁衍讓地球欣欣向榮,物競天擇定律始終存在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的物種,地球上每一種物種都用自己的方式繁衍,並用自己的方式堅強的生活在這裡。
  • 沒遇上「卵子」的「精子」,到哪去了?可能比你想像的「慘」一點
    導語:卵子每個月只會出現一顆,但是精子每個月卻會產生成千上萬個,每個可以和卵子成功結合的精子都是非常幸運的,往往要比九九八十一難還要多,很多人都特別好奇,和卵子成功結合的成為了受精卵,成為了小生命,那麼那些沒遇上卵子的精子都去哪了呢?他們的下場還真的是比較悽慘又搞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