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登月 | 北測帶你走進月壤分析

2020-12-18 北測檢測集團


11月24日,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一飛沖天,成功登月,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2公斤左右的月球土壤樣品在內蒙古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不僅意味著中國航天技術取得巨大飛躍,而中國也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月壤樣品的國家。

中國嫦娥帶回的月壤為何如此珍貴?為什麼所有國家都想要?氦-3又是什麼寶物?為何說會引發下一次工業革命?

人類如果想要走出太陽系,那必須先能夠在月亮上生存下去,這鐵定是將來航天航空發展的最基本目標,誰能搶先研究月球土壤,誰就能提前搶得先機。氦-3則是核聚變反應的最理想原材料,不會產生輻射。也許下一次工業革命,就隱藏在這些月壤裡。

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先後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成功了6次,一共帶回了超過382千克的月球土壤。前蘇聯3次登月總計帶回約330克的月壤。嫦娥五號此次從月球帶回2千克的月壤,已經讓我國成為排名第二國家,珍貴的月亮「土特產」為我們了解月球,認識地月系統,提供非常寶貴的數據支持。

月球化學的研究技術手段有哪些?NTEK帶您了解月壤元素分析的常用技術手段:

快速無損定性分析——X射線螢光光譜儀

在不破壞材料的情況下,X射線照射在樣品表面,樣品中元素的內層電子向外躍遷,被激發電子返回基態的時候,放射出次級X射線(螢光),不同元素的特徵X射線具有不同的能量或波長,根據不同的特徵X射線實現對材料的元素分析。在月壤分析中,可以在不破壞月壤樣品的情況下對元素進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是月壤元素分析必不可少的設備。


微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ICP-OES

材料產品經過硝酸、鹽酸等強酸的消解,成為水溶液後,在最高10000K溫度的等離子體中原子化、離子化,檢測元素髮射的特徵譜線,對元素進行定性、定量檢測,實現微量和痕量級分析。通過XRF對月壤元素進行定性分析後,可以通過ICP-OES對月壤中微量元素進行定量分析,確認月壤中元素的精確含量。


探究月壤的晶體結構——X射線衍射儀(XRD)

XRF、ICP-OES等儀器可以分析出材料的元素組成,但是無法對材料中元素的存在狀態和化合物信息進行分析。X射線衍射儀可實現材料相的定性、定量和晶粒尺寸等物理量的分析測定。將材料成分中化合物含量、結構等一一分析出來。通過X射線衍射儀可對月壤中礦物種類、含量和晶體結果完整的呈現給您。


月壤材料化合物的含量分析——GC-MS儀器

氣相色譜具有極強的分離能力,質譜對未知化合物具有獨特的鑑定能力,且靈敏度極高。通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對材料中的有機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確定材料中有機物的含量,幫助材料主成分的定量。通過GC-MS分析,可以檢測月壤中部分化合物的含量,助力全面解析月壤成分。


探究分析月壤材料的顯微結構——SEM/EDS儀器

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儀( SEM/EDS ) SEM是用細聚焦的高能電子束轟擊試樣表面,通過電子與試樣相互作用產生的二次電子,背閃射電子信息可對月壤中礦物質進行形貌觀察。

EDS通過測量電子與試樣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特徵X射線,根據被激發的X射線光子的能量對月壤中物質進行元素定性分析,並根據X射線強度進行元素定量分析。


探究月壤材料的分子結構——FTIR儀器

FTIR一般指傅立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儀,其原理是物質分子中的基團吸收紅外光,產生特徵紅外吸收譜帶,通過這些特徵紅外吸收譜帶進行可對月壤中物質進行分子結構和化學組成定性分析。


月壤材料的熱穩定性分析——熱重分析儀(TGA)

TGA法是測量樣品質量隨溫度或時間的變化關係。通過分析熱重曲線,我們可以知道月壤中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熱分解情況及生成的產物與質量相聯繫的信息。

可表徵月壤中物質由於分解、氧化、脫附等引起的失重或增重現象。關注的參數主要有分解起始溫度、終止溫度和一階微分溫度的變化,各階段降解量和殘餘量的變化。


探究月壤的熱力學性能——差示掃描量熱儀(DSC)

DSC是研究在溫度程序控制下物質隨溫度的變化其物理量的變化,即通過程序控制溫度的變化,在溫度變化的同時,測量試樣和參比物的功率差與溫度的關係。此法可以用來研究月壤中物質的分子結構、聚集態結構。並可針對月壤中單一物質進行分析其熔點,結晶度,玻璃化轉變溫度,氧化誘導時間,比熱容,純度等。


月球的探索只是我們邁出去的一步,人類將走的更遠。月壤分析研究當然不局限於以上分析儀器,從嫦娥升空奔月、落地勘探、月壤採集到返回地球,全過程使用了許多科學儀器,幫助人類了解、探索月球及太空中隱藏著無限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曾6次登月的美國,為何還和中國討要月壤
    而早在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之前,美國就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科學數據,以及月球土壤。,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登月成功結束,美國曾經6次成功登月,共計從月球上帶回了大約38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標本由多種不同的工具採集,包括錘、鏟、鉗以及鑽探等,這也是目前最具有研究價值的月巖標本。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曾6次登月的美國,為何還和中國討要月壤
    而早在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之前,美國就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科學數據,以及月球土壤。從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登月成功結束,美國曾經6次成功登月,共計從月球上帶回了大約38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標本由多種不同的工具採集,包括錘、鏟、鉗以及鑽探等,這也是目前最具有研究價值的月巖標本。為什麼還想要中國嫦娥五號的月壤呢?
  • 嫦娥五號的月壤,與美國贈送的成分相差太大!能說明登月造假嗎?
    從11月24日凌晨發射,12月17日打道回府,總共耗時23天,轉眼間月壤就從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麓被帶回到了地球,實在是感嘆科學的神奇!在這月壤帶回之際,很多朋友也想起了當年美國贈予中國的一克月巖!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為表誠意,布熱津斯基隨身攜帶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巖標本,這塊月巖被澆鑄在了有機玻璃內部!
  • 登月6次的美國,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它自己的呢?
    這份月球土壤樣本將是過去十幾年時間唯一一個「新鮮」的月壤樣本,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都對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翹首以盼,都眼巴巴的盯著我國的嫦娥五號即將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我們分一點月壤樣本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
  • 美國以前登月6次,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
    這份月球土壤樣本將是過去十幾年時間唯一一個「新鮮」的月壤樣本,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都對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翹首以盼,都眼巴巴地盯著我國的嫦娥五號即將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我們分一點月壤樣本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
  • 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截止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成功,美國一共6次登月。美國曾經贈送過中國1克月壤,中國組織多個科研院所各自從多個角度對樣品進行了分析,相關的調查結果匯集在14篇論文中,月壤是在 O2、水、風和生命活動都不存在的情況下 ,由隕石和微隕石撞擊、宇宙射線和太陽風轟擊、月表溫差導致巖石熱脹冷縮破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 仍懷疑登月是騙局?中國從 40年前美國贈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人們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已經從「親身所至、眼見為實」,過渡到了虛擬網絡上的「無圖無真相」,甚至於現在網絡越來越完善,人們已經連小視頻都不敢相信了,必然要經過多重角度的分析才敢做出推斷,而這種觀念改變,就讓發生在上世紀的美國登月引發了很多陰謀論。
  • 嫦娥五號挖的月壤有多珍貴,登月多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尤其是美國,在上個世紀美國就已經通過了審計開始了逐步登月的計劃,前後7次載人登月(其中有6次成功),共計帶回了381.7Kg的月壤,前蘇聯也通過多次無人探測器取回了330g月壤。憑藉著這0.5g月巖,歐陽自遠教授確定了美在月球上的採集地點,還研究確認了採集地所在位置的日晝時長、月巖成分、空氣性質等成果,發表了40多篇相應的文章,用於之後的無人探測器登月及載人登月任務的理論依據。儘管如此,歐陽自遠教授先後多次提出登月計劃。經過不懈的努力,相關部門正式批准了「上九天攬月」走及嫦娥一號的實施方案。因此,歐陽自遠教授也被稱為「嫦娥之父」。
  • 載人登月造假?美國給了中國1克月壤,成分對比有了答案
    你美國60年代末就可以載人登月,50年後的其他國家依舊沒有這個實力,除非你美國有外星科技? 你美國為什麼在1972年以後不再登月了?是不是一開始就是騙局,最後騙不下去了,乾脆放棄了。
  • 6000萬美國人相信: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給中國的1克月壤已說明一切
    如今,我們國家來月球上挖土,這就讓很多網友想到了美國曾經送我們國家的1克月壤。隨後,美國向我們國家發來「賀電」,甚至還表示想要我們國家的月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不少人又開始質疑,美國究竟有沒有登月?對此,權威專家給出了相應的分析,當初送給中國的1克月壤,早就已經說明一切。
  • 為何美國6次登月成功,卻還要中國分享月壤?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但讓人疑惑的是,為何美國6次登月成功,如今卻還要中國分享土壤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早在1969年11月,美國的阿波羅號登月結束,在經過錘、鏟等方式,來獲取月球的土壤從而帶回研究。雖然已經有著6次登月成功的經驗,並且所採集的月壤也不少,完全可以自我研究,但是卻希望中國能夠配合,分享月球所產出的土壤。為何美國要如此做呢?
  • 在中國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採集了幾次月壤,又帶回了多少月壤?
    此次月壤的收集,不僅僅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航天的能力,更是為下一步中國登月打下堅實基礎。前面我們說過,中國成為第三個帶回月壤的國家,前兩個是美國和前蘇聯,那麼在嫦娥五號之前,人類一共採集過多少月壤呢?採集了幾次月壤呢?今天就讓小潭給大家普及下採集月壤的歷史知識吧。首先,說到探月,我們就不得不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我們該如何分析月壤同位素?
    根據「月壤」的研究數據,科學家們可以分析出月殼巖石圈的化學成分和分布特徵,這對於世界各國月球的研究來說無異於是一次新的突破。  為什麼說月壤蘊含巨大能量?  答:月壤有豐富的氦3,這是一種無汙染儲量大能源效率高的理想材料。要知道8噸氦3產生的電量就夠整個中國用一年。總而言之,所以哪個國家先研究先攻克,哪個國家就在世界上擁有了更多話語權。
  • 呼籲嫦五分享月壤,美國頒布新法律:禁止登陸阿波羅登月點
    NASA突然頒布新法律:禁止登陸阿波羅登月點,誰違規就罰款如今嫦娥五號三步走計劃正式完成,這意味著國內下一步制定的就是載人登月了。就在國內科研人員對月壤進行科研分析之際,美國NASA再次呼籲,嫦娥五號完成任務後應該和全球的航天機構分享月壤,美國NASA的專家還表示,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完成後就是這樣幹的。不過,就在此刻,美國突然頒布一項新法律:只要是和NASA有合作的航天機構,將禁止登陸阿波羅登月點,否則誰違規就面臨數額不明的罰款。
  • 澳門科大學者表示對月壤研究將助力未來載人登月建基地
    該實驗室的專家近日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對嫦娥五號取樣回來的月壤進行研究,將為未來載人登月和在月球建立基地打下良好基礎。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對探測器著陸區的地質預研究,著陸點樣品的可能來源,以及主要成分分析等工作。
  • 嫦娥5號登月採集月壤,為何引起美國高度緊張?他們在擔心什麼?
    嫦娥5號登月採集月壤,為何引起美國高度緊張?他們在擔心什麼?眾所周知,近段時間,中國的探月正進展得如火如荼,現在已經開始了我們的收官之戰。嫦娥5號帶著極其特殊的任務,前往月球去收集月壤了。然而,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成功,美國方面卻越來越緊張了,那麼,它們在緊張什麼呢?
  • 美國登月真的造假了嗎?為何我國帶回的月壤和美國的不一樣?
    容器的大小,採集的數量,跟月壤的密度和其他參數密切相關,雖然經過了多次的模擬月壤實驗,但是也只是無限接近真實數據。況且我們的模擬實驗數據也僅僅是通過美國公布的一些月球土壤數據來進行的。從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一共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其中6次成功,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帶回珍貴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 登月六次的白頭鷹,欲求嫦娥5號採集的月壤數據?
    呃,不對,是採集月壤。雖然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幾百年,但至今為止,真正成功採集到月壤的國家也無非就是美國和蘇聯。不說別的,單看這兩個國家,月壤的科研價值及其珍貴程度就可見一斑。雖然我們的月壤還「在路上」,但是申請分享月球樣本,想要共同研究的「小夥伴」們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人群之中,竟然有著航天巨頭——美國NASA。
  • 月壤什麼味?它聞起來就像「有人開了一槍」
    太空人Charlie Duke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全家福 | NASADuke表示,因為工作的原因,他並沒有多少機會和孩子們在一起,為了讓孩子們開心,讓他們感受到爸爸的任務多麼激動人心,他決定把全家人都「帶上月球」——當然,是以照片的形式。合影中可以看到Duke夫婦,以及他們的兩個兒子。
  • 嫦娥五號登陸月球,將取回2公斤月壤,美國登月之謎恐要揭開真相
    相信很多網友會有一個問號,大老遠去一趟,就帶回來2kg,夠幹啥用的?但有一段歷史你或許不清楚,那便是當年美國阿波羅號登陸月球之後,曾經帶回了若干月球表面的土壤與巖石樣本。在1978年,美國曾送給我國1g月球巖石,我國科學家對這塊巖石進行研究,曾寫出了十幾篇論文。